张晓光 ,1961年6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光波与光信息基础研究中心主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基础部物理教研室副主任、理学院物理部责任教授、物理部副主任、主任。
学术兼职:
1、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 。
2、OSA(美国光学学会)会员。
3、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
4、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
5、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6、北京光学学会理事
7、北京光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光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
8、《光学学报》、《中国激光》、《中国光学快报》的特约审稿人。
主将课程:
1. 《大学物理》公共课,4学时/周, 2 届 250 人;
2. 《大学物理双语课》国际学院基础课, 4 学时 / 周, 2 届 240 人;
3. 《光通信的物理基础》公共选修课, 2 学时 / 周, 2 届 240 人;
4. 《非线性光学导论》应用物理本科生专业课, 2 学时 / 周, 3 届 90 人;
5. 《非线性光学》研究生课, 2 学时 / 周, 5 届 125 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总计 7 人;
2. 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制定的主要参加者;
3.《大学物理》双语课程教学负责人;
4. 指导硕士研究生 9 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 5 名。
教学研究课题:
1.“《大学物理双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邮电大学 教学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 2006-2007 ;
2.“物理学对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课题, 2007.05-2009.05 ,排名第三;
3.“物理类课程作为科学技术基础平台对通才教育重要作用的研究与改革”, 北京邮电大学 教改项目,主要参加者, 2005-2007。
教学研究论文:
1. “A Comprehensive Ray Approach for Teaching Intermodal Dispersion of a Parabolic Index Profile Fiber”, 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 美国杂志, SCI 检索 ), 独立完成, Vol.42, No.4, 1999。
2. “关于 KDP 晶体在电光效应中两个二阶轴对称性的讨论”,大学物理,独立完成, Vol.15, No.3, 1996。
3. “光程、费马原理和光纤的模式色散”,大学物理,第一作者, Vol.15, No.4, 1996。
4. “ 利用波叠加观点讨论光波导模式的物理意义 ” ,工科物理,第一作者, 1996 年第 4 期。
5. “普通物理教材中氦氖能级图的一些问题”,工科物理,第一作者, 1994 年第 3 期。
教学成果:
1、ICCC2004优秀论文奖 张晓光 2004 优秀论文奖
2、首届全国大学物理教学优秀论文奖 张晓光 2002 三等奖
3、全国第三届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奖 张茹,王永钢,张晓光,于丽 2003 三等奖
4、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俞重远,王永钢,于丽,张晓光,张茹 2004 二等奖
5、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奖 王永钢,俞重远,于丽,张晓光,张茹 2004 一等奖
6、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奖 张茹,王永钢,张晓光,于丽 2004 一等奖
招生专业:
物理电子学。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高速光纤通信偏振控制补偿、新型多级相位调制码系统、光信号损伤恢复等 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 , 国家 863 计划重点项目, 2001 年 11 月- 2003 年 11 月 , 负责人。
2. 偏振模色散缓解技术与补偿技术动态结合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 年 1 月 -12 月 , 负责人。
3. 高速ps 光开关的研究 ,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2000 年 1 月- 2001 年 12 月 , 负责人。
4.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技术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1 年- 2003 年 , 排名第 2, 骨干成员。
5. 利用双模压缩真空态进行量子通信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1 年- 2003 年,排名第 3, 骨干成员。
6. 光孤子传输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
7. 光孤子传输系统的研究,原邮电部科技重点项目。
8. 量子保密通信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北京市共建项目。
9. 现代通信系统中新型探测技术与接收模块的研究,北京市共建项目。
10.光子晶体光纤及WDM系统中若干重要技术的研究,北京市共建项目。
创新成果:
1、课题组研制完成40Gb/s一阶和二阶PMD自适应试验系统。研制成功能同时补偿一阶和二阶PMD的两级PMD补偿器,完成10Gb/s、40Gb/s光通信系统PMD自适应补偿与跟踪实验。提出并实现了三种自适应控制算法及两种跟踪算法。2、课题组基于DOP取样方案,在搜索优化算法上有了重大突破,取得了补偿时间小于100ms的结果。3、课题组申请专利12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74篇,其中SCI检索21篇。 科研成果1999年获得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获得中国通信学会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因为贡献突出,2007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8年评为北京邮电大学名师。
1 | 专利名称 | 发明人 | 申请人 | 来源数据 | 申请日 | 公开日 |
1 | 一种基于特征位先验信息的新型LDPC迭代译码的初始化方法 | 张文博;王黎明;乔新宇;张晓光;乔耀军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1-160 | 2015-04-22 |
2 | 光信噪比监测装置及光信噪比监测方法 | 赵东鹤;席丽霞;张晓光;唐先锋;张文博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4-02-19 | 2014-06-25 |
3 | 一种提高多载波光源载噪比的方法 | 林嘉川;席丽霞;张晓光;张霞;张文博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3-05-17 | 2013-09-25 |
4 | 一种基于偏振干涉的带内光信噪比检测方法和装置 | 席丽霞;彭文雨;张晓光;翁轩;赵东鹤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3-02-05 | 2013-06-12 |
5 | 多载波光信号产生方法及装置 | 李建平;席丽霞;张晓光;张文博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1-09-20 | 2012-01-18 |
6 | 多载波光信号产生方法及装置 | 李建平;席丽霞;张晓光;张文博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1-09-20 | 2012-01-18 |
7 | 正交双偏振差分四相相移键控发射与接收的方法及其系统 | 张晓光;赵鑫媛;席丽霞;李建平;田凤;翁轩;陈光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0-07-15 | 2010-11-24 |
8 | 兼有任意偏振态转化功能的光纤偏振态稳定装置 | 张晓光;席丽霞;方光青;赵鑫媛;张文博;余和军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9-01-20 | 2009-11-11 |
9 | 一种兼有任意偏振态转化和稳定的方法及其装置 | 张晓光;席丽霞;方光青;赵鑫媛;张文博;余和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9-01-20 | 2009-07-08 |
10 | 波分复用系统中一种补偿偏振模色散装置 | 段高燕;席丽霞;张晓光;陆萍;张倩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8-08-21 | 2009-06-24 |
11 | 波分复用系统中一种补偿偏振模色散的方法 | 段高燕;席丽霞;张晓光;陆萍;张倩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8-08-21 | 2009-01-07 |
12 | 一种快速获得光纤链路中偏振模色散信息的实时监测装置 | 席丽霞;张晓光;段高燕;郑远;沈昱;朱进军;许玮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6-12-21 | 2008-02-06 |
13 | 一种快速获得光纤链路中偏振模色散信息的实时监测方法 | 席丽霞;张晓光;段高燕;郑远;沈昱;朱进军;许玮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6-12-21 | 2007-06-06 |
14 | 自适应偏振模色散补偿装置 | 张晓光;于丽;郑远;沈昱;陈林;张建忠;张娜;苑铁成;周光涛;吴斌;席丽霞;杨伯君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3-11-18 | 2004-12-22 |
15 | 自适应偏振模色散补偿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ZL 2003 2 0103478.4 | 张晓光;于丽;郑远;沈昱;张娜;吴斌;张建忠;席丽霞;周光涛;陈林;苑铁成;杨伯君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3-11-18 | 2004-11-10 |
16 | 自适应偏振模色散补偿中的反馈控制模块 ZL 2003 1 0113565.2 | 张晓光;于丽;郑远;沈昱;周光涛;陈林;席丽霞;杨伯君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3-11-18 | 2004-11-10 |
17 | 双折射光纤光栅 实用新型专利 ZL 02 2 85236.0 | 第二发明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4 年 | 2004 年 |
18 | 高速光纤通信中偏振模色散补偿的方法 ZL 03 1 37642.8 | 郑远;张晓光;于丽;沈昱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3-06-09 | 2003-11-128 |
19 | 具有平顶陡边频谱响应的多腔结构的窄带可调谐滤波器 | 吴磊;刘玉敏;陈树强;张晓光;刘元安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专利 | 2001-11-28 | 2002-05-15 |
出版专著:
1. 《大学物理》, 张晓光,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2. 《非线性光学-原理及在光通信中的应用》,张晓光、俞重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表期刊论文:
1 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实时全双工上网系统 翟亚雪; 唐先锋; 万东; 张晓光 光通信技术 2016/04
2 Pilot-added carrier-phase recovery scheme for Nyquist M-ary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张文博; 潘董威; 宿晓飞; 张晓光; 席丽霞; 唐先锋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6/02
3 A new LDPC decoding scheme for PDM-8QAM BICM coher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刘怡; 张文博; 席丽霞; 唐先锋; 张晓光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5/06
4 Improved modulation format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Stokes parameters using combination of fuzzy c-means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in coher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程龙雪; 席丽霞; 赵东鹤; 唐先锋; 张文博; 张晓光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5/10
5 光纤偏振控制研究:从理论和实验到应用 张晓光 物理与工程 2015/03
6 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水印辅助的低密度奇偶校验方案 何文雪; 张文博; 李超; 席丽霞; 张晓光; 乔耀军 光电子•激光 2015/06
7 Scheme for generation of flat top and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optical frequency comb 李建蕊; 林嘉川; 张晓光; 席丽霞; 唐先锋; 乔耀军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5/01
8 利用线性IQ调制器抑制谐波串扰的多载波产生方案 孙璐; 林嘉川; 李建蕊; 唐先锋; 席丽霞;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14/12
9 折射率环状分布光纤中基于高阶贝塞尔函数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分析 张霞; 宿晓飞; 张磊; 席丽霞; 张晓光; 白成林 中国激光 2014/12
10 Joint estimation of frequency offset and chromatic dispersion based on the training sequences in M-ary QAM coherent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孙艺萍; 席丽霞; 唐先锋; 赵东鹤; 乔耀军; 张霞; 张晓光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4/10
11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光热转换技术比较 胡子轩; 张晓光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17
12 基于多载波的相干波分复用太比特传输实验研究 张霞; 田凤; 张晓光; 白成林 中国激光 2014/06
13 基于水印位的信道估计对100 Gb/sPDM-DQPSK光通信系统中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纠错性能的提升 李超; 张文博; 张晓光; 席丽霞; 唐先锋; 何文雪 中国激光 2014/06
14 PM-QPSK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基于高阶统计矩的光信噪比监测方法的修正 张磊; 张晓光; 席丽霞; 赵东鹤; 唐先锋; 张霞 中国激光 2014/05
15 PDM-16QAM系统中几种相位估计算法的性能与复杂度比较以及改进 付璋; 张晓光; 席丽霞; 翁轩 光电子.激光 2014/03
16 PDM-CO-OFDM系统中基于判决引导与判决反馈的盲相位估计算法 王凌子; 唐先锋; 张晓光; 张霞; 席丽霞 中国激光 2014/03
17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of RFS-based optical comb influenced by linewidth of laser source 李建蕊; 席丽霞; 唐先锋; 林嘉川; 张霞; 成虹桥; 张晓光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4/02
18 用偏振模色散模拟器加偏振片实现带内光信噪比检测 席丽霞; 彭文雨; 杨松; 翁轩; 张霞; 张晓光 光电子.激光 2014/01
19 用π旋转型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提升100Gb/s偏振复用差分正交相移键控光通信系统性能 毕伟; 席丽霞; 张晓光; 张文博 中国激光 2014/01
20 基于信号功率波形自相关函数的色散监测 赵东鹤; 席丽霞; 杨松; 翁轩; 张晓光; 张文博 光学学报 2013/12
21 偏振复用系统中FIR-BP算法有效补偿非线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李春蕾; 张晓光; 席丽霞; 翁轩; 赵东鹤 中国激光 2013/12
22 高载噪比多载波光源的噪声抑制理论及实验研究 张霞; 白成林;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13/11
23 基于射频功率谱的偏振模色散监测技术 黄海丽; 席丽霞; 张晓光; 赵东鹤; 张霞 光学学报 2013/11
24 Generation of multi-carrier based on a recirculating frequency shifter with delay interferometer 成虹桥; 席丽霞; 林嘉川; 张晓光; 张霞; 李建蕊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3/06
25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single side band multicarrier source based on a re-circulating frequency shifter influenced by an optical bandpass filter 孟婉; 席丽霞; 张晓光; 林嘉川; 田凤; 涂昊; 张霞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3/09
26 偏分复用系统中直接解复用反馈信号建模及验证 梁晓晨; 林嘉川; 田凤; 张晓光; 席丽霞 光电子.激光 2013/08
27 Novel in-band OSNR monitoring method based on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彭文雨; 席丽霞; 翁轩; 张霞; 赵东鹤; 张晓光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3/08
28 内容感知光网络及其资源分配 杨松; 张晓光; 席丽霞; 赵东鹤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3/03
29 偏分复用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补偿与偏分解复用一体化方案 林嘉川; 席丽霞; 张霞; 田凤; 梁晓晨; 张晓光 物理学报 2013/11
30 Co-existence generation of XG-PON and single carrier XLG-PON for ultra-high definition TV transmission with entirely passive optical plant Shahab Ahmad Niazi; 张晓光; 席丽霞; Abid Munir; Muhammad Idress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3/03
31 应用于40Gb/s DQPSK光通信系统的LDPC译码算法研究 康浩; 席丽霞; 张晓光 半导体光电 2013/02
32 一种改进的光偏分复用16-QAM系统盲解复用算法的研究 童程; 邸雪静; 张晓光; 席丽霞 光电子.激光 2013/04
33 相干光OFDM系统中MMSE信道估计研究 张帅; 白成林; 罗清龙; 张晓光 光电子.激光 2013/03
34 CO-OFDM系统中一种改进的同步算法方案 黄雨莎; 张晓光; 席丽霞; 张文博 光电子.激光 2013/03
35 Study of 16 Tbit/s WDM transmission system derived from the CO-OFDM with PDM 16-QAM 张帅; 白成林; 罗清龙; 黄丽; 张晓光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3/02
36 双向中继网络编码系统的迭代干扰抑制研究 李永华; 张晓光; 贺志强; 林家儒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37 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步长恒模算法 邸雪静; 童程; 张霞; 张晓光; 席丽霞 光学学报 2012/10
38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olarization control for the stable output of multi-carrier source based on a re-circulating frequency shifter 周浩; 席丽霞; 李建平; 张晓光; 刘娜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2/10
39 一种提高基于循环频移器的多载波光源光信噪比的方案 刘娜; 席丽霞; 李建平; 张晓光; 田凤; 周浩 物理学报 2012/17
40 基于IMS呈现的社交网络管理系统 郭凤然; 张晓光 软件 2012/08
41 光MDPSK通用调制解调结构构建及仿真 房文敬; 白成林; 张霞; 孙伟斌; 张晓光 光通信研究 2012/04
42 Optimization of regenerator based on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for degraded 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 signal 马永欣; 席丽霞; 陈光; 张晓光 Chinese Physics B 2012/06
43 New control algorithm for automatic PMD compensation system 张锦南; 谷月; 袁学光; 田凤; 张晓光; 陶金晶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2/03
44 偏分复用系统信道串扰的理论模型及消除方案 孙洋; 席丽霞; 张晓光; 秦江星; 林嘉川; 梁晓晨 光学学报 2012/02
45 高Q值二维光子晶体缺三腔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优先出版 潘伟; 余和军; 张晓光; 席丽霞 物理学报 2012/03
46 改进的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码的相位估计算法 樊弋; 张晓光; 席丽霞; 张文博 光电子.激光 2011/12
47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in a novel dual polarization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system 秦江星; 席丽霞; 张晓光; 田凤 Chinese Physics B 2011/11
48 光数字相干接收机中色散补偿模块设计与优化 徐霞; 席丽霞; 张晓光; 童程 光学学报 2011/11
49 自适应偏振模色散补偿中的新方法 优先出版 张文博; 张晓光; 席丽霞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1/06
50 高速光传输系统中自适应偏振模色散补偿 黄春明; 陶金晶; 张阳安; 张锦南; 袁学光; 张明伦; 张晓光 光通信技术 2011/10
51 High-speed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in a 43-Gb/s RZ-DQPSK transmission system over 1200 km of standard single-mode fibre 田凤; 张晓光; 翁轩; 席丽霞; 张阳安; 张文博 Chinese Physics B 2011/08
52 Factor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multi-tone carrier source based re-circulating frequency shifter 席丽霞; 李建平; 张晓光; 田凤; 张文博 Chinese Physics B 2011/08
53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监测和补偿 袁学光; 张阳安; 张明伦; 张锦南; 黄永清; 张晓光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1/03
54 只需一个解调器的偏分复用差分相移键控系统实验实现 席丽霞; 秦江星; 赵鑫媛; 张晓光 光学学报 2011/03
55 Study on 8DPSK of multi-phase modul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CSRZ 张霞; 许恒迎; 牛慧娟; 张民; 王芳; 白成林; 张晓光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1/02
56 高速光纤通信中的偏振控制技术 张晓光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1/01
57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used as regenerator for degraded differential phase-shift keying signals 席丽霞; 李建平; 杜树成; 徐霞; 张晓光 Chinese Physics B 2011/02
58 Dynamic PMD compensator for 40 Gb/s PM-DQPSK system 王盖; 张阳安; 张明伦; 周黎明; 张锦南; 袁学光; 张晓光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1/01
59 光相位调制传输系统中相位噪声的概率分布特性 席丽霞; 王少康; 张晓光 光学学报 2010/12
60 An experiment of PMD compensation in 40-Gb/s PSBT transmission system 田凤; 席丽霞; 张晓光; 翁轩; 张光勇; 熊前进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0/09
61 A novel method to calibrate LiNbO_3-based polarization controllers 席丽霞; 张晓光; 唐先锋; 翁轩; 田凤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0/08
62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相位调制信号再生器 席丽霞; 谢扬戈; 唐先锋; 田凤; 张晓光 光学学报 2010/04
63 A polarization stabilizer up to 12.6 krad/s with an additional function of stable state of polarization transformation 张晓光; 方光青; 赵鑫媛; 张文博; 席丽霞; 熊前进; 李喜祥; 张光勇 Chinese Physics B 2010/04
64 基于CSRZ码的DQPSK多级相位调制技术的研究 张霞; 王芳; 张民; 牛慧娟; 许恒迎; 白成林; 张晓光 光通信研究 2009/05
65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相位再生器的设计及优化 席丽霞; 唐先锋; 王少康; 张晓光 物理学报 2009/09
66 CSRZ-DPSK调制信号的PMD补偿性能分析 张霞; 张民; 王芳; 牛慧娟; 许恒迎; 白成林; 张晓光 光通信技术 2009/07
67 偏振控制器完成任意偏振态变化的最小自由度研究 张晓光; 段高燕; 席丽霞 光学学报 2009/05
68 Analysis of phase regeneration of DPSK/DQPSK signals based on phase-sensitive amplification 唐先锋; 张晓光; 席丽霞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9/05
69 光纤中偏振稳定控制的实验研究 张晓光; 方光青; 赵鑫媛; 王少康 光学学报 2009/04
70 新型调制格式在PMD补偿技术中的应用 张霞; 王芳; 牛慧娟; 许恒迎; 白成林; 张晓光 光通信研究 2009/02
71 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实时控制系统的DSP的设计与实现 张霞; 牛慧娟; 许恒迎; 王维涛; 白成林; 张晓光 光学技术 2009/02
72 Zero dispersion wavelength and dispersion slope control of hollow-core photonic bandgap fibres 张虎; 杨伯君; 刘玉敏; 王秋国; 于丽; 张晓光 Chinese Physics B 2009/03
73 光纤偏振模色散的缓解与补偿技术研究与进展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09/03
74 基于DSP的PMD补偿逻辑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张霞; 王维涛; 韩纪广; 牛惠娟; 白成林; 张晓光 光通信研究 2008/06
75 光DQPSK调制格式原理及仿真 刘慧洋; 张晓光; 许玮; 段高燕; 席利霞 光通信研究 2008/05
76 光8DPSK调制原理及仿真 陈飞; 刘慧洋; 陆萍; 张晓光 光通信研究 2008/05
77 PSO算法用于WDM系统多信道PMD补偿的研究 张倩; 段高燕; 张晓光; 蒋达娅 光子学报 2008/09
78 The number of least degrees of freedom required for a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to transform any state of polarization to any other output covering the entire Poincar? sphere 张晓光; 郑远 Chinese Physics B 2008/07
79 大学物理双语试点班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芦鹏飞; 张晓光; 俞重远; 韩利红 大学物理 2008/07
80 WDM系统中PMD缓解与补偿的几种实用方案 陆萍; 蒋达娅; 段高燕; 张晓光 光通信技术 2008/04
81 不同调制格式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性能分析 许玮; 段高燕; 方光青; 席丽霞; 张晓光 光学学报 2008/02
82 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探讨 张晓光; 俞重远; 芦鹏飞 中国大学教学 2007/10
83 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研究 许玮; 段高燕; 方光青; 席丽霞; 张晓光 半导体光电 2007/05
84 射频拉远模块中软件时钟锁相的实现方法 朱进军; 何梁; 张晓光 无线电工程 2007/04
85 自适应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中的控制算法 王先庆; 王宏祥; 纪越峰; 张晓光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7/01
86 基于Sagnac干涉仪的混合锁模光纤激光器 何理; 杨伯君; 于丽; 张晓光 光子学报 2007/01
87 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设计光子晶体光纤 李朝阳; 于丽; 张晓光; 杨伯君 光电子.激光 2007/01
88 基于光载波抑制的光标记交换新技术 张倩; 段高燕; 蒋达娅; 张晓光 光通信技术 2007/01
89 光子晶体光纤在有源器件中的应用 何理; 杨伯君; 金洁虹; 王秋国; 张晓光; 于丽 光子技术 2006/04
90 光纤通信波段KN晶体二次谐波相位匹配角的计算 张倩; 张晓光; 蒋达娅; 杨伯君 光子技术 2006/04
91 前馈PMD补偿实验中从偏振度椭球获得差分群时延的研究(英文) 段高燕; 张晓光; 于丽; 张茹; 杨伯君 光子学报 2006/12
92 光子晶体光纤特性及光通信中的应用 何理; 杨伯君; 张晓光; 于丽 量子光学学报 2006/04
93 MIMO系统信道容量研究 孙丹; 张晓光 现代电子技术 2006/19
94 电控晶体偏振控制器分析与研究 张岚; 段高燕; 张晓光; 王秋国; 杨伯君 光子技术 2006/03
95 使用PSO算法的二阶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实验 朱进军; 段高燕; 王秋国; 张晓光; 杨伯君 光子技术 2006/03
96 前馈PMD补偿中拟合偏振度椭球的研究 段高燕; 张晓光; 李喜红; 于丽; 张茹; 杨伯君 半导体光电 2006/04
97 偏振相关损耗对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性能的影响 段高燕; 张晓光; 于丽; 张茹; 杨伯君 光电子•激光 2006/07
98 不求芬芳吐蕊 但为鞠躬尽瘁——专访北京邮电大学张晓光教授 陈敏; 张晓光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05
99 2.5Gb/s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对偏振模色散容限值的影响 李朝阳; 郑远; 杨伯君;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06/04
100 用光信号偏振度衡量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WDM系统的影响 张茹; 韦理英; 陈林; 张晓光; 杨伯君 现代传输 2006/01
101 色散非平衡sagnac环混合锁模光纤激光器 何理; 杨伯君; 于丽; 张晓光 现代传输 2006/01
102 光纤布喇格光栅非线性特性的研究 刘玉敏; 俞重远; 杨红波; 张晓光 激光技术 2006/01
103 3种一阶偏振模色散模拟器 李喜红; 段高燕; 张晓光; 张茹; 杨伯君 光通信研究 2006/01
104 基于偏振度的偏振模色散补偿中检测信号对不同归零码型的响应研究 段高燕; 李喜红; 王刚; 张建忠; 张晓光; 张茹; 于丽; 杨伯君 光子学报 2006/01
105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自适应偏振模色散补偿中的性能研究 张建忠; 沈昱; 周光涛; 于丽; 张晓光; 杨伯君 光学学报 2006/01
106 偏振模色散前馈方案中偏振主态研究 段高燕; 张晓光; 李喜红; 张建忠; 于丽; 张茹; 杨伯君 光电子•激光 2006/01
107 偏振模色散缓解技术中调制码型的实验研究 段高燕; 张晓光; 于丽; 张茹; 杨伯君 光子技术 2005/04
108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关键技术 张晓光; 杨伯君; 于丽; 郑远; 俞重远; 张茹; 席丽霞; 李朝阳; 刘玉敏; 张霞; 周光涛; 沈昱; 陈林; 段高燕; 张建忠 电信科学 2005/12
109 优化二元相位取样光纤布喇格光栅及对色散和色散斜率补偿的应用 刘玉敏; 俞重远; 杨红波; 张娜; 张晓光 光子学报 2005/11
110 偏振模色散模拟器的优化设计及选择 张霞; 张晓光; 杨伯君 光子技术 2005/03
111 偏振模色散补偿的自适应算法及其实现 吴兆礼; 段高燕; 张霞; 魏志峰; 张建忠; 张晓光; 杨伯君 光子技术 2005/03
112 被动锁模Cr4+∶YAG激光器的噪声分析 余先伦; 杨伯君; 于丽;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05/09
113 一种新的自适应偏振模色散补偿前馈方法 陈林; 徐江荣; 杨伯君; 张晓光; 张茹; 于丽 中国激光 2005/09
114 偏振模色散补偿中2种偏振度取样方式的特性 陈林; 张晓光; 于丽; 张茹; 段高燕; 杨伯君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04
115 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综合问题的研究 刘玉敏; 俞重远; 张建忠; 张晓光; 杨红波; 张娜; 杨伯君 激光杂志 2005/04
116 采用滤波技术提高不同码型差分群时延动态范围研究 段高燕; 李喜红; 王刚; 张晓光; 于丽; 张茹; 杨伯君 光电子•激光 2005/08
117 初始啁啾对量子孤子的影响 赵玉芳; 杨伯君; 曹轶乐; 张晓光; 于丽; 俞重远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03
118 偏振相关损耗对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及对其补偿的研究 戴峰; 杨伯君; 张晓光; 张茹 光子技术 2005/02
119 基于Sagnac干涉法和固定分析法测量三种PMD模拟器的结果比较 李喜红; 段高燕; 张晓光; 张茹; 周光涛; 杨伯君 光子技术 2005/02
120 偏振相关损耗和PMD共同作用对群时延带来的影响 戴峰; 杨伯君; 张晓光; 张茹 现代有线传输 2005/03
121 色散对被动锁模飞秒固体激光器输出脉冲的影响 曹轶乐; 杨伯君; 于丽; 张晓光 激光与红外 2005/06
122 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二阶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实验 王刚; 段高燕; 吴兆礼; 李喜红; 张建忠; 张晓光 光通信技术 2005/06
123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PMD自适应补尝中的应用 吴兆礼; 张晓光; 段高燕; 王刚; 李喜红; 张晓光; 杨伯君 现代有线传输 2005/02
124 二阶偏振模色散高速光纤通信的影响及补偿 陈林; 余先伦; 张晓光; 郑远; 张茹; 周光涛; 沈昱; 杨伯君 量子电子学报 2005/02
125 长周期啁啾光纤光栅级联作为波分复用隔离滤波器的数值研究 刘玉敏; 俞重远; 杨红波; 张晓光; 杨伯君 光子学报 2005/04
126 40Gbit/s 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研究 张建忠; 张晓光; 于丽; 席丽霞; 沈昱; 周光涛; 张娜; 吴斌; 苑铁成 光子学报 2005/04
127 偏振度作为反馈信号进行偏振模色散补偿的研究 陈林; 张晓光; 周光涛; 郑远; 沈昱; 张茹; 于丽; 杨伯君 光学学报 2005/04
128 相位敏感放大器在脉冲压缩中应用的探讨 戴峰; 张晓光; 杨伯君 光通信研究 2005/01
129 以啁啾光纤光栅为补偿器的自适应PMD补偿的实验研究 于丽; 张晓光; 周光涛; 席丽霞; 张茹; 杨伯君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01
130 40Gb/s光时分复用系统中两级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实验研究 周光涛; 张晓光; 席丽霞; 于丽; 沈昱; 张建忠; 张娜; 吴斌; 苑铁成; 张洪明; 徐坤; 杨伯君; 林金桐 光学学报 2005/01
131 偏振度作为反馈信号的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的性能研究 刘玉敏; 俞重远; 黄聪颖;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05/01
132 Cr4+:YAG晶体作为激光器增益介质的特性研究 余先伦; 李载玉; 杨伯君; 张晓光 量子电子学报 2004/06
133 动态偏振模色散补偿的自适应算法及实现 沈昱; 周亚萍; 周光涛; 郑远; 张建忠; 陈林; 张晓光; 于丽; 席丽霞; 杨伯君; 黄山; 陈硕; 赵华凤; 姚敏玉 光子学报 2004/11
134 增强RZ码DOP检测范围和灵敏度的方法 苑铁成; 于丽; 张晓光; 张建忠; 张娜; 段高燕; 杨伯君 光子技术 2004/04
135 可补偿二阶偏振模色散的两级自适应补偿器研究 张晓光; 于丽; 郑远; 沈昱; 周光涛; 席丽霞; 陈林; 张建忠; 苑铁成; 杨伯君 中国激光 2004/11
136 孤子压缩态在光纤中的特性研究 赵玉芳; 杨伯君; 张晓光; 于丽 量子电子学报 2004/05
137 光纤偏振模散随波长变化特性的研究 张霞; 张晓光 现代有线传输 2004/05
138 二阶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的关键技术 席丽霞; 张晓光; 于丽; 沈昱; 周光涛; 张建忠; 张娜; 吴斌; 苑铁成; 杨伯君 光电子•激光 2004/08
139 传输光脉冲宽度对10Gb/s PMD补偿系统影响的实验分析 张娜; 俞重远; 周光涛; 刘玉敏; 张建忠; 王磊; 张晓光 光子技术 2004/03
140 基于偏振度椭球的PMD补偿方法的研究 陈林; 张茹; 张晓光; 于丽; 段高艳; 张建忠; 郑远; 杨伯君 现代有线传输 2004/03
141 Cr4+∶YAG激光器的自锁模条件分析 余先伦; 曹轶乐; 杨伯君; 张晓光 激光与红外 2004/03
142 在Cr4+:YAG激光器中利用SBR锁模的分析研究 余先伦; 杨伯君; 余重远; 张晓光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4/06
143 用庞加莱球法测量二阶偏振模色散 刘开贤; 张霞; 赵京玺; 黄永清; 张晓光; 任晓敏 光学学报 2004/05
144 级联多光纤F-P腔可调谐滤波器的研究 刘玉敏; 俞重远; 杨红波; 张娜; 张晓光; 杨伯君 光子技术 2004/02
145 偏振模色散对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信号的影响 陈林; 张晓光; 张茹; 于丽; 杨伯君 光子学报 2004/04
146 10Gb/s光通信传输系统中一阶PMD自适应补偿实验 周光涛; 张晓光; 沈昱; 于丽; 郑远; 李朝阳; 杨伯君 光子学报 2004/04
147 典型Cr4+:YAG激光器的色散特性分析研究 余先伦; 杨伯君; 余重远; 张晓光 激光杂志 2004/02
148 基于DOP反馈的10Gb/s系统PMD自适应补偿实验 席丽霞; 张晓光; 郑远; 沈昱; 周光涛; 杨伯君 半导体光电 2004/01
149 DWDM光纤通信系统中PMD及补偿的研究 陈林; 杨伯君; 张茹; 张晓光 光通信研究 2004/01
150 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反馈补偿系统 周光涛; 沈昱; 李朝阳; 郑远; 张晓光; 杨伯君 光通信研究 2004/01
151 被动锁模Cr4+:YAG激光器的设计研究 段高燕; 杨伯君; 张晓光; 于丽 现代有线传输 2004/01
152 Cr4+:YAG晶体在固体激光器中的应用研究 余先伦; 罗映祥; 杨伯君; 张晓光 激光杂志 2004/01
153 量子通信中远程传态的进展 赵玉芳; 杨伯君; 张晓光; 于丽; 曹轶乐; 俞重远 光子技术 2004/01
154 实验环路PMD统计特性的研究 王磊; 刘玉敏; 俞重远; 杨红波; 张娜; 张晓光 光子技术 2004/01
155 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WDM系统中RZ码的影响 陈林; 杨伯君; 张晓光; 于丽; 张茹 光电子•激光 2004/01
156 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实验研究 张晓光; 于丽; 郑远; 李朝阳; 周光涛; 沈昱; 杨伯君; 王宏祥; 王岚; 纪越峰 光子学报 2003/12
157 一种提高40Gb/s非归零码系统中偏振度椭球对偏振模色散灵敏度的新方法 郑远; 杨伯君;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03/12
158 一种新型的可调谐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制造技术 刘玉敏; 俞重远; 张晓光; 于丽; 杨伯君 光通信研究 2003/05
159 一种简单实用低插损的PMD模拟器 李朝阳; 郑远; 李春云; 杨伯君; 张晓光 高技术通讯 2003/08
160 可调谐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技术 刘玉敏; 俞重远; 张晓光; 于丽; 杨伯君 光子技术 2003/03
161 利用高双折射啁啾光纤光栅补偿偏振模色散 于丽; 周光涛; 张晓光; 杨伯君; 郑远; 沈昱; 刘玉敏 光电子•激光 2003/07
162 2.5Gbit/s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试验系统 李朝阳; 郑远; 李春云; 杨伯君; 张晓光 高技术通讯 2003/06
163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数值解法中傅立叶正逆变换选取的讨论 张晓光; 杨伯君; 俞重远 计算物理 2003/03
164 有损光纤中孤子压缩效应 赵玉芳; 杨伯君; 张晓光; 于丽 量子光学学报 2003/01
165 用琼斯传输矩阵法研究二阶偏振模色散的统计特性 郑远; 刘玉敏; 杨伯君;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03/01
166 光纤损耗对孤子压缩态的影响 赵玉芳; 杨伯君; 张晓光 量子光学学报 2002/S1
167 能够补偿二阶偏振模色散的三阶段偏振模色散补偿器 郑远; 于丽; 杨伯君; 张晓光 物理学报 2002/12
168 偏振模色散对线性系统脉宽的影响 郑远; 李朝阳; 刘秀敏; 李锡忠; 李荣华; 杨伯君;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02/10
169 偏振模色散后补偿器的工作方式分析 郑远; 刘玉敏; 李朝阳; 杨伯君; 张晓光 光电子•激光 2002/09
170 偏振模色散统计特性的研究 郑远; 李朝阳; 刘秀敏; 李锡忠; 李荣华; 杨伯君;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02/08
171 用Sagnac干涉法和固定分析法测量光纤偏振模的色散 刘秀敏; 李朝阳; 李荣华; 杨伯君;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02/05
172 高速光通信中的色散管理孤子 李锡忠; 王永刚; 杨伯君; 张晓光; 俞重远 飞通光电子技术 2002/01
173 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 刘秀敏; 李朝阳; 李荣华; 杨伯君; 张晓光 半导体光电 2001/06
174 密集型色散管理模式中DM孤子传输特性分析 李锡忠; 张晓光; 王永刚; 杨伯君; 俞重远 光电子•激光 2001/12
175 波分复用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特性的研究 刘秀敏; 杨伯君; 张晓光 中国激光 2001/12
176 基于梳状色散缓变光纤链的孤子脉冲压缩研究 李朝阳; 郑远; 刘秀敏; 李荣华; 李锡忠; 杨伯君; 张晓光 飞通光电子技术 2001/04
177 偏振复用孤子测量差分群时延 刘秀敏; 李朝阳; 李荣华; 杨伯君; 张晓光 半导体光电 2001/05
178 偏振模色散的测量及补偿 李朝阳; 刘秀敏; 李荣华; 杨伯君; 张晓光; 于丽; 任晓敏 光通信研究 2001/05
179 测量偏振模色散的新方法 李朝阳; 刘秀敏; 李荣华; 杨伯君; 张晓光; 于丽; 任晓敏 光电子•激光 2001/09
180 预啁啾10GHz、38km色散管理孤子的传输实验 张晓光; 林宁; 张涛; 刘秀敏; 杨伯君; 于丽 光子学报 2001/07
181 三芯非线性光纤耦合器中的短脉冲光开关 俞重远; 张晓光; 刘秀敏 物理学报 2001/05
182 偏振模色散对NRZ码和RZ码系统影响的研究 刘秀敏; 杨伯君; 张晓光 光通信研究 2001/02
183 光纤-光纤光栅脉冲压缩器的研究 张晓光; 林宁; 刘秀敏; 俞重远; 杨伯君 光电子•激光 2001/04
184 脉冲初始啁啾对色散管理孤子传输性能的影响 林宁; 杨伯君; 张晓光; 刘秀敏 光电子•激光 2001/02
185 增益开关DFB激光器啁啾消除技术的研究 林宁; 杨伯君; 张晓光; 刘秀敏 半导体光电 2000/06
186 利用线性啁啾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的理论研究 林宁; 杨伯君; 张晓光; 刘秀敏 半导体光电 2000/04
187 消除光纤光栅振荡特性对光通信系统影响的方法 林宁; 杨伯君; 张晓光 光电子•激光 2000/04
188 用同步调制方法降低偏振模色散影响的理论研究 刘秀敏; 张晓光; 林宁; 杨伯君 光子学报 2000/08
189 光纤光栅耦合系数对其色散补偿性能的影响 林宁; 张晓光; 刘秀敏; 杨伯君 光子学报 2000/06
190 利用线性啁啾光纤光栅进行脉冲压缩的研究 林宁; 张晓光; 俞重远; 杨伯君 光通信研究 2000/02
191 线性光纤光栅消啁啾方法的研究 林宁; 张晓光; 俞重远; 杨伯君 光电子•激光 2000/01
192 色散补偿技术中超短光脉冲传输特性的研究 林宁; 洪小斌; 张晓光; 刘秀敏; 张涛; 杨伯君 光子学报 1999/12
193 光孤子传输和误码测量的实验系统 余建军; 杨伯君; 于丽; 李朝晖; 张晓光; 管克俭 中国激光 1999/09
194 光孤子误码测量的实验系统 余建军; 杨伯君; 于丽; 李朝晖; 张晓光; 管克俭 电子学报 1999/07
195 2.5Gb/s,52km 的光孤子通信实验系统 余建军; 杨伯君; 李朝晖; 于丽; 张晓光; 管克俭 高技术通讯 1998/07
196 基于不同色散光纤的光纤链的孤子传输研究 余建军; 杨伯君; 管克俭; 张晓光; 杨启敏 光学学报 1998/04
197 简明光波导模式理论 张晓光; 王永钢 光通信研究 1997/04
198 负啁啾脉冲在正负色散光纤中传输特性研究 余建军; 张晓光; 杨伯君; 管克检 光学学报 1997/10
199 正色散光纤消啁啾的理论研究 余建军; 张晓光; 杨伯君 光电子•激光 1997/03
200 正常色散光纤消啁啾的孤子传输实验 余建军; 杨启敏; 牟若梅; 张晓光; 杨伯君; 管克俭 高技术通讯 1997/06
201 啁啾脉冲在正常色散光纤中频域特性实验研究 余建军; 杨伯君; 张晓光 光子学报 1997/04
202 孤子源啁啾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以及消啁啾的方法 张晓光; 余建军; 杨伯君 光子学报 1997/03
203 正常色散光纤消啁啾的孤子传输实验 余建军; 张晓光; 杨启敏; 牟若梅; 杨伯君 光通信研究 1996/04
204 利用波叠加观点讨论光波导模式的物理意义 张晓光; 王永钢 工科物理 1996/04
205 光孤子传输实验研究 余建军; 杨伯君; 余建国; 张晓光 光电子•激光 1996/05
206 自聚焦光纤模间色散的射线解法 张晓光 光通信技术 1996/03
207 光程、费马原理和光纤的模式色散 张晓光; 黄琼; 万仁浚 大学物理 1996/04
208 利用二次谐波检测光孤子脉冲对晶体的考虑 余建军; 张晓光; 杨伯君 光通信研究 1996/01
209 关于KDP晶体在电光效应中两个二阶轴对称性的讨论 张晓光 大学物理 1996/03
210 有损色散渐变光纤中孤子串的产生 张晓光; 陈雷 光通信研究 1995/01
211 光纤孤子通信的计算机模拟 张晓光; 郭万稳; 张蓝 光通信研究 1994/03
212 普通物理教材中氦氖能级图的一些问题 张晓光; 万仁浚 工科物理 1994/03
会议论文:
1 基于LDPC编码的前向纠错在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颜菲; 张晓光 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中国会议 2010-05-29
2 基于DSP的偏振模色散补偿实验 王文楠; 朱进军; 孙丹; 方光青; 张晓光; 杨伯君 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7-07
3 FEC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王茹婷; 张晓光; 蒋达娅 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7-07
4 差分相移键控格式产生与解调的实验研究 方光青; 张晓光; 许玮; 席丽霞; 段高燕 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7-07
5 差分相移键控调制信号的相位再生技术 唐先锋; 席丽霞; 张晓光 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7-07
6 几种改进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张妍; 张晓光; 王永钢 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7-07
7 被动锁模掺饵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何理; 杨伯君; 张金胜; 于丽; 张晓光 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6-08
8 光通信系统中铌酸钾晶体的激光倍频特性 程俊强; 俞重远; 蒋达娅; 张晓光 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5-10
9 一种新型的可调谐偏振态色散延迟线的研究 刘玉敏; 俞重远; 张晓光; 杨伯君 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3-09
10 光纤偏振模色散的两级自适应补偿器 张晓光 北京光电子学青年学术论坛 中国会议 2003
11 35.8×40Gbit/s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的研究 陈林; 杨伯君; 张晓光; 张茹; 于丽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 中国会议 2003
12 基于DOP取样的10Gbit/s系统PMD自适应补偿的实验 席丽霞; 张晓光; 郑远; 沈昱; 周光涛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 中国会议 2003
13 级联长周期啁啾光纤光栅作为波分复用隔离滤波器的研究 刘玉敏; 郑远; 俞重远; 张晓光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 中国会议 2003
14 光纤损耗对孤子压缩态的影响 赵玉芳; 杨伯君; 张晓光 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 中国会议 2002-08
1 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中国会议 2010-05-29
2 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7-07
3 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6-08
4 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5-10
5 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3-09
6 北京光电子学青年学术论坛 中国会议 2003
7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 中国会议 2003
8 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 中国会议 2002-08
荣誉奖励:
1.1996年张晓光教授获得北京邮电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观摩评比一等奖。
2.1997年获得北京邮电大学师德先进荣誉称号。
3. “光孤子在光纤中传输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四完成人, 1999 年。
4. “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排名第二。( 2001 )中央电化教育馆。
5. 2001 年度校师德先进个人。( 2001 )北京邮电大学。
6. 首届全国大学物理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 2002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
7. “物理类课程系列工程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革”, 2004 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排名第四。
8. 国际学术会议 ICCC2004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优秀论文奖,第一作者, 2004 年。
9. “《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 2004 年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成员之一。
10.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关键技术”,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5 年。
11. 2007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12.“光纤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系统的研究”, 2006 年优秀博士论文奖,北京邮电大学。
13. 2008年评为北京邮电大学名师。
14. “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成员之一。
【摘要】:正人物档案:张晓光: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光信息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OSA(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北京光学学会理事。两次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一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骨干参……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