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耀辉(Jiang Yao-Hui),男,江苏海门市人,汉族,1964年10月出生,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1.9-1985.8,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并于1985年7月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并于1999年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0.7-2002.8,南京大学地质学博士后。
1985.8-2002.8,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2002.9- 今,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教授,2006年3月起任博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
本科生:矿产勘查学(找矿勘探方法)。
研究生:高等蚀变岩石学。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研究生数名。
研究方向:
花岗岩成岩与成矿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和参加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定向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共15项,其中负责5项,第二负责1项,作为骨干人员参加的有5项。
1、花岗岩成因及成矿作用(在研项目: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矿床地球化学(在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大地构造岩石学(在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主要科研成果:
独立编写科研报告2部,参与编写科研报告5部,出版专著1部;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43篇;曾获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次(5/10),获部科技成果三等奖2次(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
1.通过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含矿斑岩成因机制系统剖析,提出了陆-陆碰撞环境下新的含矿斑岩成因模式——直接起源于交代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
玉龙斑岩铜矿带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环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斑岩铜矿带。该矿带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已对其开展了较系统的勘探和科学研究工作,发现了一系列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然而,针对以下两个科学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论和不确定性。①成矿带中含矿斑岩成因。主要有3种观点:由幔源玄武质岩浆发生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而形成;由加厚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由早先俯冲的洋壳板片部分熔融而形成。②成矿带中含矿与非含矿斑岩成因的内在控制因素还知之甚少。该矿带长约300公里,带内已发现中酸性斑岩体近百个。但目前仅有19个斑岩体被查证为含矿斑岩,其余均因研究程度所限而难以确定其含矿性。为了从众多的斑岩体中准确地评价出含矿斑岩,我们必须回答这样一个科学问题:为什么有的斑岩体成矿而有的不成矿?它们的地球化学判别指标是什么?
针对上述两个科学问题,申请者对该矿带中玉龙超大型铜矿的含矿斑岩成因机制进行了重点解剖,从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岩相学与矿物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与同时代囊谦镁铁质火山岩综合对比等方面阐明了含矿斑岩的源区性质及岩浆形成与演化过程,认为含矿斑岩直接由当地100公里深处的交代富集地幔(金云母石榴石单斜辉石岩脉)低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相关成果发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和 “岩石学报”上。国内外审稿专家对该成果给出了较高评价:“This paper is dealing with shoshonitic granitoids emplaced in a thick crust (Tibet) but whose source lies within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This is a very interesting topic poorly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EPSL审稿意见); “ 此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大陆环境含Cu斑岩的成因模式,即100 km深处地幔中交代成因的金云母-石榴石辉石岩脉低程度部分熔融成因”(岩石学报审稿意见)。申请者同时通过该矿区内含矿与非含矿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对比研究,阐明了含矿与不含矿的内在控制因素,认为含矿与非含矿斑岩是岩石圈地幔中交代成因脉先后发生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并提出了区分含矿与非含矿斑岩的重要地球化学参数。相关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和 “岩石学报”上。IGR刊物主编对该成果给出了较高评价:“This is excellent scientific research on an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topic, and will make a very good publication. Your new mineral and bulk-rock geochemistry makes available welcome new constraints on the petrogenesis of adakitic Cu-rich and Cu-deficient porphyries in continental collisional zones. The data provide important prospecting guides in east Tibet and probably elsewhere along convergent margins.” 申请者还在上述4篇论文基础上撰写了“玉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成因”一书,2008年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
2.通过华南“十-杭带”上中-晚侏罗世长英质与镁铁质岩浆作用综合研究,为华南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的制约
华南在晚中生代时期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大规模成矿作用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构造-岩浆-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3种观点:①与扬子和华夏板块之间的阿尔卑斯型碰撞造山有关;②与早中生代时期印度支那同华南碰撞造成的大陆裂解和盆地形成有关;③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此外,持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观点的学者提出的构造模式也不尽相同,有正常陆缘弧模式,还有板片低角度俯冲及随后后退模式,最近又有学者提出了板片水平俯冲(flat-slab subduction)模式。另外对于古太平洋板块到底什么时候俯冲、俯冲有多远这些科学问题也存在很大的争论和不确定性:有学者提出古太平洋板块于中侏罗世开始向东南大陆之下俯冲,还有学者认为俯冲作用到早白垩世才开始,相反,也有学者把俯冲作用提早到中二叠世(ca. 265 Ma);对于俯冲有多远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古太平洋板块只俯冲到赣江深断裂一带,也有学者认为古太平洋板块可继续向北西俯冲到郴州-临武断裂一带(大致与“十-杭带”重叠),还有学者提出古太平洋板块可以持续向北西俯冲到扬子板块之下。
针对上述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申请者近几年来对位于“十-杭带”上的湘南地区中-晚侏罗世长英质与镁铁质岩浆岩以及江西相山晚侏罗世火山侵入杂岩与其中暗色微粒包体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研究,从而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限和俯冲范围提供了新的制约,结果表明:①湘南中侏罗世玄武岩(其中长城岭玄武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宁远玄武岩属于碱性系列)是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释放的流体诱发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其中宁远玄武岩(位于“十-杭带”西侧)的形成受到板片流体的影响较小;中侏罗世铜山岭花岗质岩体属于钙碱性系列,并且是强过铝质的,是由底侵的玄武质岩浆诱发早元古代副变质岩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与玄武质岩浆发生混合而形成的;②湘南晚侏罗世道县玄武岩和桂阳煌斑岩脉以及相山晚侏罗世火山侵入杂岩中的暗色微粒包体属于低钛高镁钾质岩石,是在陆缘弧内裂谷过程中软流圈地幔上涌诱发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形成的;湘南晚侏罗世花岗质岩体(金鸡岭、西山和千里山)以及相山晚侏罗世火山侵入杂岩属于碱性系列(A2型花岗岩属性),是由底侵的低钛高镁钾质岩浆诱发麻粒岩化了的早元古代正副变质岩地壳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③古太平洋板块于早侏罗世晚期(~178 Ma)已俯冲到“十-杭带”之下,“十-杭带”以东地区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此后古太平洋板块并没有持续向北西俯冲,而是发生后退,从而诱发了沿“十-杭带”发生的晚侏罗世陆缘弧内裂谷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Petrology”、“Lithos”和“Geological Magazine” 上。
3.通过西昆仑北岩带花岗质岩体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以及同时代镁铁质岩脉岩石成因综合研究,在斜长花岗岩和钾质岩石成岩理论以及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进展
西昆仑山脉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又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即位于古亚洲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位,使它成为研究显生宙亚洲大陆向南增长和特提斯构造演化的焦点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前对其构造演化史知之甚少,通常认为其是印支造山带。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姜春发等(1992)率先对西昆仑造山带中乌依塔克、库地等地的蛇绿岩开展研究,并根据这些蛇绿岩中存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放射虫,认为它们代表的是古特提斯洋的残余,从而进一步认为西昆仑造山带是晚古生代(海西)造山带。随着库地蛇绿岩同位素年代学的深入开展,获得了一系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年龄数据,因而目前大部分学者将乌依塔克-库地缝合带作为原特提斯洋的残余,并认为西昆仑造山带经历了早古生代(加里东)碰撞造山阶段,是原特提斯洋发生、发展和闭合的结果。然而,对于原特提斯洋盆的封闭方式和时间仍然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洋壳是向南消减的,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原特提斯洋是向北消减的。最近,Xiao et al.(2005) 认为原特提斯洋在早奥陶世之前是南向俯冲,随后发生了俯冲极性转换,即北向俯冲;关于原特提斯洋盆的封闭时间则有奥陶纪、志留纪和泥盆纪三种不同观点。上述争论和不确定性影响到对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史的深入认识和造山带构造模式的正确建立。
西昆仑造山带(地体)发育两条醒目的中-酸性深成岩带,即西昆仑北岩带和西昆仑南岩带。西昆仑北岩带分布于乌依塔克-库地缝合带南侧,形成于古生代(早奥陶世-早石炭世),并以早古生代(加里东期)为主,西昆仑南岩带分布于麻扎-康西瓦缝合带北侧,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少数形成于早二叠世。综观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对这两条岩带中岩体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及其所蕴含的成因信息的局限性,是造成对西昆仑地质演化史的认识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最近几年来,在申请者面上基金项目的资助下,我们对西昆仑北岩带中大同岩体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开展了岩石成因与地球动力学意义研究,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北岩带中相关岩石(库地蛇绿岩中火山岩、128 km岩体、库地北岩体与同时代煌斑岩脉以及乌依塔克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与同时代辉绿岩脉,图1)综合分析对比研究,从而为上述西昆仑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的争论提供了新的制约。结果表明西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造山(威尔逊)旋回,造山带的形成是原特提斯洋持续南向俯冲造成的,期间没有发生极性转换,原特提斯洋盆封闭时间为志留纪,而并非奥陶纪或泥盆纪:原特提斯洋盆形成于新元古代(651 Ma),中寒武世开始发生南向洋内俯冲,形成了库地蛇绿岩套中中-晚寒武世(510-492 Ma)拉斑玄武质-钙碱质火山岩;晚寒武世之后,洋壳持续向南俯冲至西昆仑地体之下,诱发高钾钙碱质-钾玄质陆缘弧岩浆作用,形成了早奥陶世(472 Ma) 128 km岩体和中-晚奥陶世(469-451 Ma)大同岩体,其中构成寄主岩的钾质岩浆直接起源于俯冲沉积物的部分熔融,伴随部分熔融体与上覆地幔契的相互作用,而构成暗色微粒包体的超钾质岩浆是由底辟上升的金云母辉石岩团块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原特提斯洋盆于志留纪闭合,形成了乌依塔克-库地缝合带;早泥盆世(408 Ma)进入造山后阶段,形成了库地北碱性花岗岩和同时代煌斑岩脉。造山后阶段的伸展作用可能使地壳在晚泥盆世沿乌依塔克-库地早古生代缝合带重新被拉开,形成古特提斯洋盆;早石炭世开始发生北向洋内俯冲,俯冲板片释放的流体诱发地幔契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拉斑玄武质岩浆,这种拉斑玄武质岩浆一方面发生喷发作用形成了乌依塔克蛇绿岩中的火山岩,另一方面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并侵入至火山岩层中形成了乌依塔克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338-328 Ma);此后,古特提斯洋盆闭合,形成了乌依塔克-库地晚古生代缝合带。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Lithos”和“Mineralogy and Petrology”上。
4.通过秦岭造山带印支期花岗质岩体岩石成因综合研究,为造山带构造演化史以及中国南北大陆碰撞时间提供了新的制约
系统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翠华山、东江口、曹坪和老城等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Camian阶段(227–218 Ma),而胭脂坝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Norian阶段 (~211 Ma)。详尽的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Camian阶段花岗质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同时具有埃达克岩的亲和性,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Norian阶段花岗岩也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主要由二云母花岗岩组成,形成于陆-陆碰撞环境。上述岩石成因暗示秦岭造山带在晚三叠世Camian阶段(227–218 Ma)还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中国南北大陆的碰撞始于晚三叠世Norian阶段(~211 Ma)。因此,很有可能中国南北大陆之间的古特提斯洋盆是剪刀式收缩的,其东部(大别-苏鲁造山带)闭合时间要早(~240 Ma),并发生大陆深俯冲,而其西部(秦岭造山带)闭合时间相对较晚(~211 Ma)。相关成果发表在Lithos和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上。
5.通过胶东-辽东半岛晚中生代花岗岩与同时代镁铁质岩脉岩石成因研究,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时间和方式提供了新的制约
华北克拉通东部在中生代期间发生了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已是不被争论的事实,但关于岩石圈减薄的具体时间和方式及其动力学机制还存在很大的争论。正如吴福元等(2008)(岩石学报,24:1145-1174)在他们的综述性文章中谈到,岩石圈减薄的方式目前主要有热侵蚀模式和拆沉模式之争;而有关岩石圈减薄的具体时间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整个侏罗纪-白垩纪都是岩石圈减薄的时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岩石圈减薄只发生在侏罗纪-白垩纪的某一时段。最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胶东和辽东半岛晚中生代花岗岩以及煌斑岩脉综合对比研究,为上述争论提供了新的制约。我们尝试提出了用两阶段拆沉模式来解释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即早阶段(晚侏罗世)较深(>60-80 km)岩石圈地幔的拆沉和晚阶段(早白垩世)加厚下地壳连同其下岩石圈地幔的拆沉。早阶段深部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一方面诱使其上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了辽东大石桥晚侏罗世(155±4 Ma)钾玄质煌斑岩脉,另一方面这种拆沉作用还提升了地热梯度,诱发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了胶东玲珑晚侏罗世(158±3 Ma)花岗岩。晚阶段拆沉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表现为加厚下地壳连同其下岩石圈地幔的拆沉,由拆沉的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与上涌的软流圈地幔相互作用形成了胶东郭家岭早白垩世(130−126 Ma)花岗岩。这次拆沉作用造成了软流圈地幔与地壳的直接接触,是胶东乃至整个华北克拉通东部广泛而强烈的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和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直接诱因。相关成果发表在“Geological Magazine”、“Mineralogy and Petrology”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上。
6.提出了SH型花岗岩的概念——进一步完善了国际上传统的花岗岩ISMA分类方案
在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研究过程中,认为存在钾玄质(shoshonitic)花岗岩,并定义为SH型(SH-type)花岗岩。该成果通过国际上著名的花岗岩专家Barbarin B.和岩石学家Foley S. (Lithos 刊物主编)以及另一位专家的评审发表在Lithos 上。
科学意义:花岗质岩石成因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对花岗岩成因类型进行划分。虽然目前花岗岩成因类型五花八门,但国际上传统的ISMA划分方案是用得最多的概念。从岩石系列上来说,A型花岗岩属碱性系列,I型和S型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中I型花岗岩的A/CNK通常1.1),M型花岗岩则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本次研究成果表明酸性岩石中同样存在钾玄岩系列,并且能与M型和S型,尤其是A型和I型花岗岩很好地区分开,正如当初钾玄岩系列从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中独立出来那样,将钾玄质花岗岩从A型和I型花岗岩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种新的类型(SH型)。因次,SH型花岗岩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传统的花岗岩ISMA分类方案。尽管钾质花岗岩还存在很大的争论,有的学者甚至反对酸性岩石中存在钾玄岩系列的观点,本次成果的科学意义正如Foley S.在评审该成果时所指出的那样,也许一种新类型的提出,可以将争论聚焦到该类型花岗岩的讨论上,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花岗岩成岩理论。
7.通过相山超大型铀矿床重点解剖,认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当地富集地幔
相山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发现以来,已进行了一系列勘探和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基本查明了相山火山塌陷盆地主体形成于晚侏罗世(158-135Ma),为一套酸性(次)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还查明了铀矿体的规模、产状和形成时代,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早白垩世(115-98Ma),铀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火山岩和次火山岩裂隙带中;同时还对成矿溶液和成矿物质来源作了研究,认为成矿溶液主要来源于火山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或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成矿物质主要是火山热液和大气降水从围岩火山岩中萃取出来的。
为了更好地限定成矿溶液和成矿物质来源,申请者对相山铀矿床中与铀矿体密切共生的萤石、铀矿体、围岩火山岩和与铀成矿作用基本同时形成的晚期煌斑岩脉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对比研究,同时结合前人发表的氢氧同位素等资料,认为相山铀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当地富集地幔。相关成果发表在矿床学顶级刊物“Economic Geology”和国内核心刊物“地学前缘”上。申请者认为相山铀矿床可能的成矿机理为:晚侏罗世形成了相山(次)火山岩,之后在这些(次)火山岩中形成了密集的裂隙带,并被大气降水充填;早白垩世的弧后拉张环境促使富含铀的地幔流体沿深大断裂上升迁移至近地表(次)火山岩裂隙带中,并与其中的大气降水混合,造成成矿流体温度骤然降低和流体的稀释而沉淀成矿。该成矿模式不同于世界上其它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模式(如俄罗斯Streltsovka铀矿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相山铀成矿作用滞后火山作用约20-30Ma,而Streltsovka铀矿床成矿作用与火山作用基本同时;二是相山铀矿床成矿流体主要起源于当地富集地幔,在其上升过程中可能还萃取了基底变质岩中的部分成矿物质,而Streltsovka铀矿床的成矿流体则起源于下伏火山岩浆房之上的对流热液系统。该地幔流体成矿模式表明,与铀成矿作用基本同时形成的晚期煌斑岩脉分布区是潜在的铀矿找矿靶区。
科学意义:地幔是成岩和成矿物质的巨大储库。地幔流体成矿作用是国际地学界十分关注的前缘研究领域。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地幔流体在金、铜、锡和稀土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成矿理论通常认为U、Th是壳源的,对铀矿成因研究基本局限于地壳范围内。因此,本次研究成果(即铀矿幔源成因)发展了传统的铀矿壳源成因论,它对于丰富铀矿成矿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这种新的成矿模式为铀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它对于进一步加强铀矿战略资源的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本次研究成果为华南晚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尤其是传统成矿理论上认为的壳源成矿物质成矿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它对于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丰富和完善成矿理论,更新成矿模型,从而指导找矿并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8.中国东南沿海非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本人在前人总结的“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存在垂直蚀变分带”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型矿床同样存在水平蚀变分带”的观点,并以浙江天台宝华山地开石-叶蜡石矿床为例,总结了其成矿特征,从而发展了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同时首次在东南沿海发现含铯火山玻璃。
9.福建浦城-三都澳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火山岩基底构造格局即基底岩层埋藏深浅造成了东、西成矿带成矿机理不尽相同,进而使东、西两矿带在矿种、矿床类型上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强调了基底变质岩对形成金矿所作的贡献,认为“矿源层中金含量的高低只是影响成矿的因素之一,而岩石中金的可萃取性以及环流热液强度、涉及深度和作用时间才是更为重要的因素”。福建地矿厅有关专家认为,上述认识观点新颖,具有独到的见解。
10.福建崇安-宁化地区金锡银铅锌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本人首次建立与该区加里东旋回裂谷构造有关的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从而丰富了闽西北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理论,突破了该区单一的燕山期成矿作用,建立了多阶段的复合成矿作用模式。同时在闽西北地区发现了斑岩型金矿,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找矿建议,从而更加拓宽了闽西北变质岩区的找矿思路。
出版专著:
1、《玉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成因》,姜耀辉,蒋少涌,戴宝章,凌洪飞,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8, 122pp。
2、《塔里木地块矿产资源》,芮行健,贺菊瑞,郭坤一,姜耀辉,杨万志,等,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356pp。
发表期刊论文:
2015
1 Middle Neoproterozoic (~845 Ma) continental arc magmatism along the northwest side of the Jiangshan-Shaoxing suture, South China: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Liu Z., Jiang Y.H.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G.C., Ni C.Y., Qing L., Zhang Q., Precambrian Research 2015, 268, 212-226.
2 Repeated slab-advance-retreat of the Palaeo-Pacific plate underneath SE China. Jiang Y.H., Wang G.C., Liu Z., Ni C.Y., Qing L., Zhang Q.,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15, 57, 472-491.
3 Elemental and Sr-Nd-Hf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Late Jurassic adakitic granodiorite in central Fujian province, southeast China. Wang G.C., Jiang Y.H.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Z., Ni C.Y., Qing L., Zhang Q.,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2015. 109, 501-518.
4 Origin of Silurian gabbros and I-type granites in central Fujian, SE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ly Paleozoic orogen of South China. Zhang Q., Jiang Y.H.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G.C., Liu Z., Ni C.Y., Qing L., Lithos 2015. 216-217, 285-297.
5 Origin of Late Triassic high-K calc-alkaline granitoids and their potassic microgranular enclaves from the western Tibet Plateau, northwe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aleo-Tethys evolution. Liu Zheng, Jiang Yao-Hui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 Ru-Ya, Zhao Peng, Zhou Qing, Gondwana Research 2015. 27, 326-341.
6 江南造山带东段含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周洁; 葛伟亚; 姜耀辉 地质找矿论丛 2015/02
7 江南造山带东段东源含钨岩体的岩石化学、矿物学特征研究 周洁; 葛伟亚; 姜耀辉; 徐生发; 傅建真 地球化学 2015/02
8 赣杭构造带新路火山盆地粗面斑岩的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杨水源; 文霞; 赵葵东; 姜耀辉; 凌洪飞; 陈培荣 岩石学报 2015/03
9 赣杭构造带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岩浆演化特征——来自斜长石和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赵沔; 杨水源; 左仁广; 赵葵东; 姜耀辉; 凌洪飞; 陈培荣 岩石学报 2015/03
2014
10 江南造山带东段桃岭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周洁; 葛伟亚; 姜耀辉 中国地质 2014/03
11 江南造山带东部旌德高Sr/Y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 周洁; 姜耀辉; 葛伟亚 地质学报 2014/01
12 Origin of Early Cretaceous high-K calc-alkaline granitoids, western Tibet: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Tethys in NW China. Jiang, Y.H., Liu, Z., Jia, R.Y., Liao, S.Y., Zhao, P., Zhou, Q.,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14. 56, 88-103.
13 Origin of Middle Cambrian and Late Silurian potassic granitoids from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 northwest China: a magmatic response to the Proto-Tethys evolution. Liu Zheng, Jiang Yao-Hui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 Ru-Ya, Zhao Peng, Zhou Qing,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2014. 108, 91-110.
2013
14 Origin of Middle Triassic high-K calc-alkaline granitoids and their potassic microgranular enclaves from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 Jiang, Y.H ., Jia, R.Y., Liu, Z., Liao, S.Y., Zhao, P., Zhou, Q., northwest China: a record of the closure of Paleo-Tethys. Lithos 2013,156-159, 13-30.
15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Cretaceous A-type granites from the NEJiangnan Orogen, SE China.Zhou Jie, Jiang Yao-Hui (corresponding author), Xing Guangfu, Zeng Yong and Ge Weiy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13. 55, 1359-1383
16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Early Silurian high-K calc-alkaline granites and their potassic microgranular enclaves, western Kunlun orogen, NWTibetan Plateau. Jia Ru-Ya, Jiang Yao-Hui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Zheng, Zhao Peng, Zhou Qing,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13. 55, 958-975.
17 Mantle origin of the Dexi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SE China. Zhou, Q., Jiang, Y.H. (corresponding author), et al.,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13. 55, 337-349
18 江西相山铀矿田如意亭剖面火山岩的年代学格架及其地质意义 杨水源; 蒋少涌; 赵葵东; 姜耀辉; 凌洪飞; 陈培荣 岩石学报 2013/12
19 江南造山带东段旌德岩体锆石LA-ICPMS年龄和Nd-Sr-Hf同位素地球化学 周洁; 姜耀辉; 曾勇; 葛伟亚 中国地质 2013/05
20 德兴斑岩铜矿床研究新进展 周清; 姜耀辉(通讯作者) ; 廖世勇; 靳国栋; 赵鹏; 刘铮; 贾儒雅 地质论评 2013,59:933-940.
21 Pb同位素对德兴铜矿成矿物源的制约 周清; 姜耀辉(通讯作者) ; 廖世勇; 赵鹏; 靳国栋; 刘铮; 贾儒雅; 徐深谋 地质学报 2013, 87:1124-1135
2012
22 SHRIMP U–Pb dating on hydrothermal zircons: evidence for an Early Cretaceous epithermal event in the Middle Jurassic Dexi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SE China. Zhou, Q., Jiang, Y.H.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P., Liao, S.Y., Jin, G.D., Liu, Z., Jia, R.Y., 2012. Economic Geology 107, 1507-1514.
23 Miocene potassic granite–syeniteassociation in western Tibetan Plateau: Implications for shoshonitic and high Ba–Sr granite genesis. Jiang, Y.H., Liu, Z., Jia, R.Y., Liao, S.Y., Zhou, Q., Zhao, P., Lithos 2012. 134-135, 146–162.
24 Geochemistry and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of the Triassic bimodal magmatism from Western Kunlun Orogen, northwest China. Liao, S.Y., Jiang, Y.H. (corresponding author), Zhou, Q., Yang, W.Z., Jin, G.D., Zhao, 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12. 101, 555-577.
25 Origin of the Dexing ore–bearing porphyries, South China: Elemental and Sr–Nd–Pb–Hf isotopic constraints. Zhou, Q., Jiang, Y.H.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P., Liao, S.Y., and Jin, G.D.,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12. 54, 572-592.
26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ultrapotassic microgranitoid enclaves in Late Triassic arc granitoids,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Jiang, Y.H., Jin, G.D., Liao, S.Y., Zhou, Q., Zhao, P., 2012.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 012. 54, 208-226.
27 江西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中流纹斑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Hf同位素组成 杨水源; 蒋少涌; 赵葵东; 姜耀辉; 范洪海 岩石学报 2012/12
28 德兴铜矿闪长玢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原位Hf同位素研究 周清; 姜耀辉(通讯作者) ; 廖世勇; 赵鹏; 靳国栋; 贾儒雅; 刘铮; 徐深谋 地质学报 2012, 86:1726-1734.
2011
29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Early Cretaceous S- and A-type granites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Gan-Hang rift, SE China.Jiang Yao-Hui, Zhao Peng, Zhou Qing, Liao Shi-Yong, Jin Guo-Dong, Lithos 2011. 121, 55-73.
2010
30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Late Jurassic shoshonitic lamprophyre dikes from the Liaodong Peninsula, NE China. Jiang Yao-Hui , Jiang Shao-Yong, Ling Hong-Fei, et al.,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2010. 100, 127-151.
31 Subducting sediment-derived arc granitoids: evidence from the Datong pluton and its quenched enclaves in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 northwest China. Liao Shi-Yong, Jiang Yao-Hui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ng Shao-Yong, et al.,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2010. 100, 55-74.
32 Geochemical and Sr–Nd–Hf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Late Triassic granitoids from the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 continental arc to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Jiang Yao-Hui, Jin Guo-Dong, Liao Shi-Yong, Zhou Qing, Zhao Peng, 2010. Lithos 117, 183-197(该论文为高被引论文。根据对应领域和出版年中的高引用阈值,到 2015年5月/6月为止,本高被引论文受到引用的次数已将其归入其学术领域中最优秀的 1% 之列)。
33 江西相山铀矿赋矿围岩中绿泥石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杨水源; 蒋少涌; 姜耀辉; 罗莉; 赵葵东; 范洪海 矿床地质 2010/S1
34 江西相山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杨水源; 蒋少涌; 姜耀辉; 赵葵东; 范洪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08
35 赣东北鹅湖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赵鹏; 姜耀辉(通讯作者) ; 廖世勇; 周清; 靳国栋 高校地质学报 2010,16, 218-225
36 浙江平水铜矿含硫化物石英脉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李春海; 邢光福; 姜耀辉; 董永观; 俞锡明; 陈志洪; 姜杨; 陈荣 中国地质 2010/02
2009
37 桂东北花山-姑婆山侵入杂岩体和暗色包体的锆石微区Hf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岩指示意义 赵葵东; 蒋少涌; 朱金初; 李亮; 戴宝章; 姜耀辉; 凌洪飞 科学通报 2009/23
38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锆石U-Pb精确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杨水源; 蒋少涌; 姜耀辉; 罗莉; 赵葵东; 范洪海 矿物学报 2009/S1
39 胶东和小秦岭: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 蒋少涌; 戴宝章; 姜耀辉; 赵海香; 侯明兰 岩石学报 2009/11
40 Middle to Late Jurassic felsic and mafic magmatism in southern Hunan Province, Southea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 continental arc to rifting. Jiang Yao-Hui , Jiang Shao-Yong, Dai Bao-Zhang, et al. Lithos 2009. 107, 185-204.
41 西昆仑大同岩体岩浆成因绿帘石矿物学研究及其对岩体形成构造环境的制约 廖世勇; 姜耀辉(通讯作者) ; 杨万志 矿物学报 2009,29,67-73
2008
42 江西永平铜矿区花岗岩热液蚀变与岩石成因:矿物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制约 朱碧; 蒋少涌; 丁昕; 姜耀辉; 倪培; 顾连兴 岩石学报 2008/08
43 江西武山铜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探讨 蒋少涌; 李亮; 朱碧; 丁昕; 姜耀辉; 顾连兴; 倪培 岩石学报 2008/08
44 An island arc origin of plagiogranites at Oytag, western Kunlun orogen, northwest China: SHRIMP zircon U-Pb chronology, elemental and Sr-Nd-Hf isotopic geochemistry and Paleozoic tectonic implications,Jiang Yao-Hui, Liao Shi-Yong, Yang Wan-Zhi, Shen Wei-Zhou,2008 Lithos 106, 323-335. doi: 10.1016/j.lithos.2008.08.004
45 Discrimination of ore-bearing and barren porphyries in the Yulong porphyry copper ore belt, east Tibet.Jiang Yao-Hui, Jiang Shao-Yong, Dai Bao-Zhang and Ling Hong-Fei,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08. 50: 583-595.
46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and Hf–Sr–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Huziyan mafic xenoliths, southern Hunan Province, South China: Petrogene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lower crust evolution, Dai Bao-Zhang, Jiang Shao-Yong, Jiang Yao-Hui, et al., Lithos 2008. 102: 65-87.
2007
47 加厚下地壳拆沉过程中形成胶东金矿集区:来自围岩花岗岩和煌斑岩的证据。姜耀辉,蒋少涌,侯明兰,凌洪飞,赵葵东, 矿物学报, 2007, 27(增刊):22-23.
48 Geochemistry of late mesozoic lamprophyre dikes from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Implications for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 evolution. Jiang Yao-Hui, Jiang Shao-Yong, Hou Ming-Lan, et al., 2007.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1 (15): A445 >
49 Contrasting origins of late Mesozoic adakitic granitoids from the northwestern Jiaodong Peninsula, ea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crustal thickening to delamination. Hou ML, Jiang Yao-Hui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ng SY, Ling HF and Zhao KD, Geological Magazine, 007. 144: 619-631
2006
50 Trace element and Sr-Nd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fluorite from the Xiangshan uranium deposit, SE China. Jiang Yao-Hui, Ling Hong-Fei, Jiang Shao-Yong, et al., Economic Geology, 2006. 101: 1613-1622
51 Low-degree melting of a metasomatized lithospheric mantle for the origin of Cenozoic Yulong monzogranite-porphyry, east Tibet: Geochemical and Sr-Nd-Pb-Hf isotopic constraints.Jiang Yao-Hui, Jiang Shao-Yong, Ling, Hong-Fei, and Dai Bao-Zhang, Earth Planet. Sci. Lett., 2006. 241: 617-633
52 Petrogenesis of Late Jurassic Qianlishan granites and mafic dikes, Southea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 back-arc extension setting. Jiang Yao-Hui, Jiang Shao-Yong, Zhao Kui-Dong, et al., Geological Magazine, 2006. 143: 457-474
53 Geochemical and Sr-Nd-Pb-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Late Jurassic Lamprophyre Dike Swarm from the Liaodong Peninsula, NE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Lithosphere Delamination.Jiang Yao-Hui, Jiang Shao-Yong,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06. 70 (18S): A293
54 Comparison on elemental and isotopic geochemistry of ore-bearing and barren porphyries from the Yulong porphyry Cu deposit, east Tibet.Jiang YH, Jiang SY, Dai BZ and Ling HF, 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6. 22: 2561-2566.
55 广东省22个燕山期花岗岩的源区特征及成因:元素及Nd-Sr同位素研究 凌洪飞; 沈渭洲; 孙涛; 蒋少涌; 姜耀辉; 倪培; 高剑峰; 黄国龙; 叶海敏; 谭正中 岩石学报 2006/11
56 SHRIMP U-Pb dating of the Furong unit of Qitianling granite from southeast Hunan province and their geological implications.Zhao KD, Jiang SY, Jiang YH and Liu DY,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06. 22: 2611-2616.
57 New type of tin mineralization related to granite in South China: evidence from mineral chemistry, element and isotope geochemistry.Jiang SY, Zhao KD, Jiang YH, Ling HF and Ni P,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06. 22: 2509-2516.
58 S-Pb isotope geochemistry and Rb-Sr geochronology of the Penglai gold field in the eastern Shangdong province. Hou ML, Jiang SY, Jiang YH and Ling HF,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06. 22: 2525-2533.
59 Fluid inclusions and H-O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the Washan and Dongshan iron deposits, Ningwu basin, China. Ma F, Jiang SY, Jiang YH, Ni P and Ling HF, 2006.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2: 2581-2589.
60 Petrogenesis of Cu-bearing porphyry associated with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al setting: evidence from the Yulong porphyry Cu ore-belt, east Tibet. Jiang Yao-Hui, Jiang SY, Ling HF and Dai BZ. 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6. 22: 697-706.
61 宁芜地区玢岩铁矿Pb同位素研究 马芳; 蒋少涌; 姜耀辉; 王汝成; 凌洪飞; 倪培 地质学报 2006/02
2005
62 Petrogenesis of a Late Jurassic peraluminous volcanic complex and its high-Mg potassic quenched enclaves at Xiangshan, Southeast China. Jiang Yao-Hui, Ling Hong-Fei, Jiang Shao-Yong, et al., Journal of Petrology, 2005. 46: 1121-1154.
63 SHRIMP U-Pb zircon dating for lamprophyre from Liaodong Peninsula: Constraints on the initial time of Mesozoic lithosphere thinning beneath eastern China. Jiang Yao-Hui, Jiang Shao-Yong, Zhao Kui-Dong, et 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 50: 2612-2620 ( 姜耀辉 ,蒋少涌,赵葵东,等,2005。辽东半岛煌斑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开始时间的制约。科学通报,50:2161-2168)
64 Mantle-derived fluid an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Evidence from the world-class Xiangshan uranium deposit, SE China. In: Mao J & Bierlien FP (eds.), Jiang Yao-Hui, Ling Hong-Fei, Jiang Shao-Yong,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Springer, 2005, Vol.1, 269-271. (ISTP)
65 An enriched mantle-derived adakitic granite-porphyry in the India-Tibet continent collision setting. Jiang Yao-Hui, Jiang Shao-Yong, Ling Hong-Fei, et al.,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05. 69: A242
66 Mineral chemistry of the Qitianling granitoid and the Furong tin ore deposit in Hunan Province, South China: implication for the genesis of granite and related tin mineralization. Zhao Kui-Dong, Jiang Shao-Yong, Jiang Yao-Hui and Wang Ru-Chen, 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 2005. 17 (4): 635-648.
67 Differing controls over the Cenozoic Pb and Nd isotope evolution of deepwater in the central North Pacific Ocean. Ling Hong-Fei, Jiang Shao-Yong, Frank Martin, Zhou Huai-Yang, Zhou Feng, Lu Zun-Li, Chen Xiao-Ming, Jiang Yao-Hui, Ge Cheng-Dong, Earth Planet. Sci. Lett. 2005.232: 345– 361
68 正、副角闪岩判别标志的新认识——赣中前寒武纪正、副角闪岩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章邦桐; 凌洪飞; 陈培荣; 胡恭任; 姜耀辉; 于津海 地质找矿论丛 2005/04
69 江西武山和永平铜矿含矿花岗质岩体锆石SIMS U-Pb年代学 丁昕; 蒋少涌; 倪培; 顾连兴; 姜耀辉 高校地质学报 2005/03
70 粤北下庄铀矿田鲁溪—仙人嶂辉绿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凌洪飞; 沈渭洲; 邓平; 蒋少涌; 姜耀辉; 叶海敏; 高剑峰; 濮巍; 谭正中 地质学报 2005/04
71 粤北帽峰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凌洪飞; 沈渭洲; 邓平; 蒋少涌; 姜耀辉; 邱检生; 黄国龙; 叶海敏; 谭正中 岩石学报 2005/03
2004
72 Geochemistry and genetic model for the giant magnesite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Jiang Shao-Yong, Chen Cong-Xi, Chen Yong-Quan, Jiang Yao-Hui, Dai Bao-Zhang and Ni Pei, 2004.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 (4): 765-772.
73 Petrogenesis of Qianlishan granitic pluton, Southea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n extension setting. Jiang Yao-Hui, Jiang Shao-Yong, Zhao Kui-Dong, 2004.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68: A670
74 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 姜耀辉; 蒋少涌; 凌洪飞 地学前缘 2004,11:491-499
2003
75 Jiang Yao-Hui, Ling Hong-Fei, Jiang Shao-Yong, et al., 2003. Sr-Nd isotope systematics of fluorite in the world-class Xiangshan uranium deposit, SE China: evidence for ore-forming fluid derivation from the local enriched mantle sourc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67 (18): A190.
76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processes of the new discovered giant Furong tin deposit associated with the Qitianling Granitoid in Hunan province, South China. Zhao Kui-Dong, Jiang Shao-Yong, Jiang Yao-Hui, et al., 2003.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67 (18): A581.
77 湖南东坡矿田金船塘锡铋矿床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年龄 肖红全; 赵葵东; 蒋少涌; 姜耀辉; 凌洪飞 矿床地质 2003/03
78 相山铀矿田成矿机理研究 范洪海; 凌洪飞; 王德滋; 刘昌实; 沈渭洲; 姜耀辉 铀矿地质 2003/04
2002
79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shoshonitic plutons from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ic bel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granitoid geneses. Jiang Yao-Hui, Jiang Shaoyong, Ling Hongfei, Zhou Xunruo,Rui Xingjian and Yang Wanzhi. Lithos, 2002,63: 165-187
80 Enrichment of mantle-derived fluids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granitoids: evidence from the Himalayan granitoids around Kunjirap in the We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Jiang Yao-Hui, Ling Hongfei, Jiang Shaoyong, Zhou Xunruo,Rui Xingjian and Yang Wanzhi.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2002,76: 343-350
81 天山成矿带特征 贺菊瑞; 芮行健; 郭坤一; 姜耀辉 矿床地质 2002/S1
82 地幔流体在花岗岩形成中的负极作用——以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期花岗岩类为例 姜耀辉; 凌洪飞; 蒋少涌; 周珣若; 芮行健; 杨万志 地质学报 2002/03
2001
83 Boro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borate and magnesite deposits in eastern Liaoning and Jilin Provinces of China. Piestrzynski et al (eds), Jiang Shaoyong, Ni Pei, Ling Hongfei and Jiang Yaohui. Mineral Deposi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2001,989-991
84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量铜、锌、铁的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蒋少涌; 陆建军; 顾连兴; 华仁民; 姜耀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04
85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范洪海; 凌洪飞; 沈渭洲; 王德滋; 刘昌实; 姜耀辉 岩石学报 2001/03
86 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物质来源的Nd、Sr、Pb同位素证据 范洪海; 凌洪飞; 王德滋; 沈渭洲; 刘昌实; 姜耀辉 高校地质学报 2001/02
87 Rock series and genetic types of granitoids in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ic belt, China. Jiang Yao-Hui,Zhou Xunruo,Rui Xingjian, Guo Kunyi, He Jurui and Yang Wanzhi.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2001,75:19-26
88 Discovery of A-type granite zone and its geodynamic significance in the western Kunlun Mts., China. Jiang Yao-Hui and Yang Wan-Zhi. Continental Dynamics, 2001,6(2): 49-57
89 Ocean Ridge Granite and It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West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Jiang Yao-Hui,Zhou Xunruo,Rui Xinjian,Guo Kunyi, He Jurui and Yang Wanzh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1,20:177-183
90 西昆仑山构造格架与成矿堆积环境 姜耀辉; 芮行健; 郭坤一; 贺菊瑞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1,22(1):1-11
91 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岩石系列及成因类型 姜耀辉; 周珣若; 芮行健; 郭坤一; 贺菊瑞; 杨万志 地质学报 2001/01
2000
92 中国东部燕山期俯冲走滑体制及其对成矿定位的控制 戚建中; 刘红樱; 姜耀辉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0/04
93 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期花岗岩类特征及岩石系列 姜耀辉; 杨万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0,19(4):289-296
94 High Contents of Th and U in Late Orogenic Granitoids to Track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Evidence from Granitoids in Western Kunlun Orogenic Belt, China 姜耀辉; 杨万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0,19:267-272
95 闽西北三种新的金矿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姜耀辉; 陈鹤年; 陈三元 矿产与地质 2000,14(4):209-214
96 青藏高原西部燕山晚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姜耀辉; 杨万志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27(3):226-231
97 青藏高原乌依塔克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姜耀辉; 芮行健; 郭坤一; 贺菊瑞 地球化学 2000,29(3):259-262
98 西昆仑山A型花岗岩带的发现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姜耀辉; 杨万志 地质论评 2000,46(3):235-244
99 青藏高原西部燕山早期花岗岩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姜耀辉; 杨万志 矿物岩石 2000,20(1):74-79
100 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研究新进展 姜耀辉; 芮行健; 郭坤一; 贺菊瑞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0/01
101 深海火山堆积期间从海底火山作用到富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成矿作用的演化 Damien Gaboury; Real Daigneault; 姜耀辉 贵金属地质 2000,9(1):55-59
102 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姜耀辉; 芮行健; 郭坤一; 贺菊瑞 地球学报 2000,21(1):23-25
2000年以前的
103 青藏高原大同西侧石英二长岩体地球化学及岩石系列 姜耀辉; 郭坤一; 贺菊瑞; 芮行健; 杨万志 地球化学 1999,28(6):542-550
104 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岩石学及构造岩浆动力学 姜耀辉; 周珣若 现代地质 1999,13(4):378
105 青藏高原库地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 姜耀辉; 郭坤一; 贺菊瑞; 芮行健; 杨万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9,18(3):207-216
106 论浙、赣、皖相邻地区铜金资源潜力──成矿的断裂网络分级定位和矿田级斑岩铜矿体系研究 戚建中; 刘红樱; 王文冈; 姜耀辉; 张润祥; 符鹤琴; 傅家聪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9/03
107 西昆仑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类构造的类型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姜耀辉; 芮行健; 贺菊瑞; 郭坤一; 杨万志 岩石学报 1999,15(1):105-115
108 浙赣皖相邻地区A2型花岗岩 姜耀辉; 戚建中; 刘红樱; 王文岗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9,20(1):48-55
109 福建浦城-三都澳和崇安-石城成矿带铅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姜耀辉; 陈鹤年; 巫全淮; 陈三元 地质与勘探 1996/05
110 闽西北与裂谷有关的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 姜耀辉; 陈鹤年; 陈三元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6/02
111 闽西北斑岩型金矿的发现 姜耀辉; 陈鹤年; 陈三元 贵金属地质 1996/02
112 福建崇安─宁化地区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 姜耀辉; 陈鹤年; 陈三元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5/03
113 福建崇安─宁化地区金锡多金属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姜耀辉; 陈鹤年; 陈三元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5/03
114 福建浦城-三都澳成矿带几个成矿作用问题的探讨 姜耀辉; 陈鹤年; 巫全淮; 黄树峰; 郑惠文 福建地质 1994/03
115 福建周宁芹溪-官司银铅锌矿化地质特征、成因及进一步找矿方向 姜耀辉; 陈鹤年; 巫全淮; 陈世忠 地质与勘探 1994/04
116 福建浦城一三都澳铜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姜耀辉; 陈鹤年; 巫全淮; 马承安; 陈世忠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4/01
117 智利北部乔克里皮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 H. Gropper; M.Calvo; 姜耀辉 国外火山地质 1993/02
118 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蚀变建造的矿物学研究 巫全淮; 陈鹤年; 张耀夫; 姜耀辉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1/04
119 再论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 张耀夫; 陈鹤年; 巫全淮; 姜耀辉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91/02
120 珍珠岩矿床铯异常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张耀夫; 陈鹤年; 巫全淮; 姜耀辉 地质与勘探 1991/12
121 希腊基克拉泽斯基莫洛斯岛近地表火成岩的高岭土化作用 P.Tsolis—Katagas; M.Mavronichi; 姜耀辉 国外火山地质 1990/04
122 东南沿海珍珠岩矿床及其成因 张耀夫; 陈鹤年; 巫全淮; 姜耀辉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90/01
123 蒙大拿州钾膨润土的形成模式 S.P.Altaner; J.Hower; J.L.Aronson; G.Whitney; 姜耀辉 国外火山地质 1988/01
124 土耳其科尼亚地区交代菱镁矿的脉状海泡石 Yeniyol; 姜耀辉 国外火山地质 1988/01
125 新型重金属离子浮选剂 张森林; 谢岸辉; 刘利君; 曾科; 颜晓冬; 姜耀辉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86/03
会议论文:
1 玉龙斑岩铜矿含矿与非含矿斑岩成因机制 姜耀辉; 蒋少涌; 戴宝章; 凌洪飞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6-11
2 华南锡成矿作用类型与成因研究 蒋少涌; 赵葵东; 邱检生; 姜耀辉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6-11
3 广东省22个燕山期花岗岩的源区特征及成因:元素及Nd-Sr同位素证据 凌洪飞; 沈渭洲; 孙涛; 蒋少涌; 姜耀辉; 倪培; 高剑峰; 黄国龙; 叶海敏; 谭正中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6-11
4 湘南道县虎子岩中生代玄武岩中下地壳包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与原位Hf同位素研究——岩浆底侵与地壳演化 戴宝章; 蒋少涌; 姜耀辉; 赵葵东; 刘敦一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6-11
5 湖南芙蓉锡矿床中萤石的Sr-Nd同位素研究 赵葵东; 蒋少涌; 姜耀辉; 凌洪飞 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中国会议 2005-10
6 湖南芙蓉锡矿床中萤石的Sr-Nd同位素研究 赵葵东; 蒋少涌; 姜耀辉; 凌洪飞 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中国会议 2005-09
7 热液成矿作用的同位素示踪与定年 蒋少涌; 凌洪飞; 杨競红; 姜耀辉; 倪培; 濮巍 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3-11
8 江西永平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的下盘矿化的流体作用 倪培; 田京辉; 朱筱婷; 郑翔; 顾连兴; 凌洪飞; 姜耀辉 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2-10
9 天山成矿带特征 贺菊瑞; 芮行健; 郭坤一; 姜耀辉 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 国际会议 2002-05
10 再论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 张耀夫; 陈鹤年; 巫全淮; 姜耀辉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0) 中国会议 1991
11 东南沿海珍珠岩矿床及其成因 张耀夫; 陈鹤年; 巫全淮; 姜耀辉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4) 中国会议 1990
荣誉奖励:
1、1985年被评为长春地质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2、1995年被评为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先进工作者。
3、2001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
4、“造山晚期花岗岩中Th、U的高含量示踪岩石圈拆沉”论文(第一作者)获南京市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5、“福建浦城-三都澳铜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1995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3/3。
6、“福建崇安-宁化地区金锡银铅锌成矿条件、成矿预测及靶区优选”1997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5。
7、“塔里木地块周边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研究”2002年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5/10。
姜耀辉:对话远古 守护地球
——记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耀辉
46亿年前,地球形成。形成之初,地核的引力把宇宙中的尘埃吸过来,凝聚的尘埃变成了山石。经过风化,山石变成了岩石。
“岩石、矿石是地球的物质组成,我们研究岩石、矿石的成因,归根结底要探讨地球形成的演化史,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这也是我们地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事情”,说此话的正是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耀辉。他透过各种各样的岩石和矿石与远古对话,为我们了解亿万年前的地球家园揭开神秘的面纱。
踏足地质领域30余载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97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姜耀辉紧密围绕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造山带构造演化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曾获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以“新”角度探“旧”问题
花岗岩在地表分布很广泛,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利用的天然岩石之一。在世界各地就有许多古代开发利用花岗岩的遗迹,如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印度的寺庙圣窟、古罗马的斗兽场等。但人们对花岗岩真正展开研究是从100多年前开始,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也一直是国际前沿研究领域。
虽然取得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高质量分析数据的获得,人们开始对传统的花岗岩成岩理论产生质疑,发现对花岗质岩石成因的认识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我们以新的角度重新去思考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花岗岩问题”,姜耀辉也在寻找新的切入点。
最终,他决定将花岗质岩石与同时代镁铁质岩石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之所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是因为它们触及到了花岗质岩石成因更本质的东西,就是地球动力学深部过程,也体现出研究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于是,姜耀辉开始通过对我国某些典型造山带花岗岩成因的深入解剖,探讨花岗岩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并反演造山带构造演化史,成果可分为4个方面。
在花岗岩成岩理论方面,姜耀辉提出并论证了花岗岩可以直接由交代富集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从而发展了传统的花岗岩地壳熔融成因论;同时,他还发现交代富集地幔起源的花岗岩具有钾玄岩系列岩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存在钾玄质花岗岩,并定义为“SH型”,这进一步完善了国际上传统的花岗岩ISMA分类方案;此外,他还发现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不仅可以形成于洋脊环境,还可以形成于岛弧环境,从而表明蛇绿岩还存在古岛弧型蛇绿岩。
通过对东秦岭造山带印支期花岗岩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的研究,他率先提出了东秦岭造山带在晚三叠世227~218Ma间还处于陆缘弧环境,中国南北大陆最终碰撞始于晚三叠世大约211Ma的新认识,并据此推论中国南北大陆之间的古特提斯洋盆很有可能是剪刀式收缩的。
对于西昆仑造山带古生代和早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他进行了岩石成因和构造属性研究,发现西昆仑造山带并非传统观点认为的单一型造山带,而是一条至少经历了三个造山旋回、与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形成和演化相关的复合型造山带。
在对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与镁铁质岩石的综合研究中,他阐明了岩浆构造属性,揭示了岩浆起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即构造—岩浆活动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前进式与后撤式俯冲作用;同时他提出一个新的构造模式——古太平洋板块反复俯冲—后退模式。
这些成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花岗岩成岩理论,而且对于我国典型造山带构造模型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干一行爱一行”
如今,姜耀辉在地质领域建树颇多,回忆当初却是另有志向。“我高中时理科相对好一点,尤其是数学”,所以,在他的高考志愿书上第一志愿是计算机自动化工程专业,而地质学被排在了第三志愿。最终,姜耀辉被全国重点大学、五大地质院校之一的长春地质学院录取。虽有些许遗憾,但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课学习,他对地质学相关专业有了深入的了解,也逐渐喜欢上这个领域。1985年,姜耀辉以优异成绩毕业。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学时期,姜耀辉的高等数学相当出色,所有考试包括平时、期中和期末考试均是100分,最后成绩报告单上高等数学成绩也是100分,是学校唯一的满分。
大学毕业后,姜耀辉被分配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跟着所里的老同志,他参加了“七五”和“八五”两个五年计划的部级攻关项目,一直从事中国东南部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预测方面的研究。“虽然工作还算得心应手,但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项目研究后,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面越来越窄,创新意识也跟不上,就想着去进一步深造”。于是,姜耀辉准备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硕士研究生,“当时一打听,得知可以以同等学历直接报考博士研究生”,满足条件的他便报考了博士学位,并顺利通过了入学考试。
1996年,姜耀辉成为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师从曾留苏的周珣若教授。后来,他又赴南京大学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进一步深造。2002年7月出站后进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直至现在。
对于地质学研究者来说,野外考察是最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了解地质学的人也许会认为野外考察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充满乐趣。其实不然,搞地质研究,不仅辛苦,有时甚至还面临着生命危险。
记得那是在2006年8月1日,姜耀辉带领3个研究生租车深入西昆仑腹地进行地质考察,考察路线沿叶尔羌河边的简易公路向前推进。由于当时天气炎热,不成想山上积雪融化加速,造成叶尔羌河水流凶猛,水位大涨,他们眼见前方的路被水流冲坏,无法通过,“我们赶忙掉头,不幸的是在我们后方不远处,路也被河水淹没,我们不敢通过”。无奈之下,姜耀辉和学生们只能在车上坐了一晚,等待第二天早上河水退去。“当时我们非常担心,如果后方的路也被洪水冲坏,那就麻烦大了,因为那里基本是无人区,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把路修好,我们车上带的给养又不够”。幸运的是,第二天早上河水逐渐退去,路也没有完全被冲坏,于是他们自己搬石头进行了简单的修补,勉强把车开了回去。
这次经历对于姜耀辉来说无疑是永生难忘,可没想到的是,同样的事情发生了第二次。“2010年8月4号,也是我带领3个研究生深入西昆仑腹地进行地质考察,同样公路被洪水冲坏,我们又只能在车上呆了一个晚上”,现在回想起来,姜耀辉仍心有余悸。然而,“既然选择了,就绝不后悔。”
回首望去身后那条布满深深浅浅脚印的路,有收获成果时的喜悦,有遇到困难时的沮丧,也有危急关头下的紧张,这五味杂陈或许唯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姜耀辉也深感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特殊性,“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次要具备创造性和创新能力,还要具备乐观主义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他如是做,而且一坚持就是30年。
目前,姜耀辉带有4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学生方面,他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主要是给学生一个非常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大的研究方向下,让他们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自由选题,这样比较容易出成果”。这一点从已毕业的学生反馈的意见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
姜耀辉说,距离自己退休还有13年的时间。未来,他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华南,针对华南中生代成岩成矿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开展进一步研究。投入祖国大好河山的怀抱,工作虽然艰辛,但姜耀辉心甘如怡。远处的山岗上,又留下了他考察的身影……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8期
姜耀辉:探寻岩层深处,解密地球科学
我们美丽的地球母亲,至今已走过了约46亿年的漫长岁月,时光流转中,她经历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各个层圈不断地演变,孕育出了巍峨壮美的崇山峻岭、广阔无垠的湛蓝海洋,以及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但与其同时,火山爆发、海啸、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经常降临我们的家园。
那么,如何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姜耀辉带我们走进了他的地质学世界,跟随他的脚步,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神秘的领域探索其中的奥秘。
结缘地质学,潜心做学问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成功的基石。姜老师与地质学可谓结缘颇深,他的成功离不开对地质学深厚的兴趣和无限的热爱。1981年,姜老师考入了当时全国重点大学长春地质学院,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对地质学的喜爱与日俱增,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从事中国东南部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预测方面的研究。出于对新知识的热烈渴求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1996年9月,他以同等学力考入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为了周 若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并于1999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他在南京大学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进一步深造,并于2002年7月出站后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教。
数十年如一日,姜老师始终保持着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的研究热情,他以认真笃定的科研精神使这份热忱在时间的洗礼中历久弥坚。功夫不负有心人,艰辛的努力让他先后获得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探秘花岗岩,执着勇创新
提起花岗岩,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你能想象得到曾被徐霞客盛赞“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正是由在地壳变动中露出地表的花岗岩形成的吗?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花岗岩成为了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大陆地壳生长历史、壳幔相互作用和造山带构造演化等多方面的信息,还与许多重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因此,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一直都是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
姜老师近二十年来坚定执着地致力于“花岗岩成岩与成矿”的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国家97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一直紧密围绕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造山带构造演化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我国某些典型造山带花岗岩成因的深入解剖,探讨了花岗岩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并反演了造山带构造演化史。
造山带构造演化史的重建离不开花岗岩成因研究,而花岗岩成岩理论的发展也依赖于造山带模型的深入解剖。虽然花岗岩研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并取得了许多起到里程碑作用的研究成果,然而,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高质量分析数据的获得,人们开始对传统的花岗岩成岩理论产生质疑。例如,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花岗岩成因类型与构造环境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也往往是多解的。总之,人们对花岗岩成因的认识要比原来想象的复杂得多。这就需要以新的角度重新去思考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花岗岩问题。
姜老师与团队成员创新性地将花岗质岩石与同时代镁铁质岩石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触及到了花岗岩成因更本质的东西(地球动力学深部过程),体现了研究花岗岩成因与地壳(造山带)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科研成果,并被南京大学推荐申报2016年度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
研究成果丰硕,科研成绩斐然
成功偏爱有坚定信念的人。姜老师是一位醉心于科研工作的睿智学者,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和傲人的成绩。在花岗岩成岩理论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以及反演造山带构造演化史等方面,他与团队一起攻坚克难、不断攀登,取得了以下4个重要成果。
第一个成果体现在花岗岩成岩理论方面: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并论证了花岗岩可以直接由交代富集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从而发展了传统的花岗岩地壳熔融成因论;(2)发现上述交代富集地幔起源的花岗岩具有钾玄岩系列岩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存在钾玄质花岗岩,并定义为SH型,进一步完善了国际上传统的花岗岩ISMA分类方案;(3)发现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不仅可以形成于洋脊环境,还可以形成于岛弧环境,从而表明蛇绿岩还存在古岛弧型蛇绿岩。
第二个成果是通过东秦岭造山带印支期花岗岩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研究,率先提出了东秦岭造山带在晚三叠世227 218 Ma间还处于陆缘弧环境,中国南北大陆最终碰撞始于晚三叠世大约211 Ma的新认识,并据此推论中国南北大陆之间的古特提斯洋盆很有可能是剪刀式收缩的。
第三个成果是对西昆仑造山带古生代和早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进行了岩石成因和构造属性研究,发现西昆仑造山带并非传统观点认为的单一型造山带,而是一条至少经历了三个造山旋回、与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形成和演化相关的复合型造山带。
第四个成果是通过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与镁铁质岩石综合研究,阐明了岩浆构造属性,揭示了岩浆起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即构造-岩浆活动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前进式与后撤式俯冲作用,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构造模式,即古太平洋板块反复俯冲-后退模式。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花岗岩成岩理论,而且对于我国典型造山带构造模型重建具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姜老师的科研工作远不止以上这些,他取得成果不胜枚举,例如:通过胶东-辽东半岛晚中生代花岗岩与同时代镁铁质岩脉岩石成因研究,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时间和方式提供了新的制约;通过相山超大型铀矿床重点解剖,认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当地富集地幔;中国东南沿海非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并首次在东南沿海发现含铯火山玻璃;福建浦城-三都澳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福建崇安-宁化地区金锡银铅锌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
不畏艰难困苦,科研永无止境
科研工作所要面临的困难和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姜老师告诉我们,对地学工作者来说,光靠在校园里做科研、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是远远不够的,野外考察才是最基本的环节,没有扎实的野外工作,后续研究便无法开展。为了收集到野外的第一手资料,采集典型岩石和矿石样品,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还面临生命危险。
记得那是2006年8月1日,姜老师带领三个研究生租车深入西昆仑腹地进行地质考察,考察路线沿着叶尔羌河边简易公路进行,炎热的天气加速了山上积雪融化,造成叶尔羌河河水大涨冲坏了道路。在那个基本上是无人区的地方,他们在车上惴惴不安地呆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水势渐渐减弱才勉强把车开了回去。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2010年8月4日。除了这两次异常惊险的经历,在野外考察中,姜老师还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困难,他始终以乐观坚毅的态度对待大自然的每一次考验,并从中汲取大自然赋予的知识和力量。
作为一名优秀的地质科研人员,姜老师不仅有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更富有乐观主义和冒险精神,在不断追寻探索科学的过程中,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韧不拔。在他身上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吃苦精神,更可以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学者气度。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姜老师将继续针对华南中生代成岩成矿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开展进一步研究,争取使该项研究早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信他能够在自己无比热爱的地质学世界开天辟地、挥洒豪情,带世人探寻岩层深处的秘密,向世界诠释地球科学的真理。
来源: 中国科技网 2016-09-14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