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微体古生物以及湖泊沉积与古环境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项目十多项。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布氏土星介的分类地位及基于壳体微量元素的定量转换指标的研究”,2014-2017,负责。
2、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柴达木东部气钾兼探科学钻探工程研究”,2014-2015,第三负责。
3、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青藏高原湖泊纹层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研究”,2013-2015,负责。
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课题6:“中国陆块漂移与干旱-极端干旱气候事件及其对成钾控制”的专题“兰坪-思茅盆地晚中生代基于介形虫和粒度的古环境研究”,2011-2015,负责。
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青藏高原地区介形虫环境转换指标的研究,2007-2009,26万,主持,建立基于介形虫的环境转换指标。
6、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青藏高原地区介形虫生态分布特征和壳体氧同位素环境指示意义研究,2008-2009,5 万,主持,建立基于介形虫氧同位素的环境转换指标。
7、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 “青藏高原及邻区5000年来湖泊记录的气候演变机制及其影响”,2011-2012,副负责。
8、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中国柴达木盆地资源环境科学钻探工程”(2008-2009),副负责,450 万 ,骨干,负责野外工作及室内微古转换指标。
9、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中国柴达木盆地西部上新统以来富钾硼锂深循环卤水矿产普查钻探岩芯综合研究”,2009-2010,参加,300万,骨干,参与部分野外工作及室内测试分析。
10、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藏北高原南部20万年以来湖泊沉积序列及其环境效应(2006-2009) 150 万 ,参加,参与野外调查采样及室内分析工作。
11、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西藏搭格架热泉高温菌对铯吸附机制的研究”,2006-2008,骨干参加。
12、国家地质调查项目:西部地区钾盐资源成矿预测与评价,2006-2008,253 万,参加,参与野外调查采样,及部分室内分析工作。
科研成果:
目前已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 3篇,ISTP检索1篇,中文核心8篇。先后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六)和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六)。 曾获2006年度程裕淇优秀学位论文奖、2008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六)、2010年度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六),2013年入选国土资源部首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代表性文章:
1 云南大理点苍山末次冰期冰碛物石英砂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分析 陈安东; 顾佳妮; 赵志中; 钱方; 王海雷 冰川冻土 2016/02
2 西藏地区现代沉积物中介形类环境指示意义初探 宋高; 王海雷; 郑绵平; 李军 湖泊科学 2015/05
3 藏北南部介形类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宋高; 王海雷; 郑绵平 科技导报 2014/35
4 青藏高原中部色林错SL-1孔粒度参数指示的5.33 ka BP以来的水位变化 王海雷; 郑绵平 科技导报 2014/35
5 青藏高原中部色林错矿物组合特征对晚全新世气候的响应 林勇杰; 郑绵平; 王海雷 科技导报 2014/35
6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湖泊地质环境与成盐成藏作用 郑绵平; 张雪飞; 侯献华; 王海雷; 李洪普; 施林峰 地球学报 2013/02
7 西藏台错沉积记录与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气候变化 优先出版 郑绵平; 刘俊英; 庞其清; 马志邦; 王海雷; 马妮娜 地质学报 2012/01
8 西藏台错沉积记录与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气候变化。郑绵平,刘俊英,庞其清,马志邦,王海雷,马妮娜。 地质学报, 2012, 86(1):104-130.
9 Microbial Mats in Tibetan Hot Spring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Cesium-bearing Geyserite Ore Formation. Hailei Wang, Mianping Zheng, Fanjing K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2, 86(1): 166-174.
10 230Th dating of stem carbonate deposits from Tai Cuo lake, western Tibetan Plateau, Nina Ma, Zhibang Ma, Mianping Zheng, Hailei Wang.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2, 250: 55-62.
11 Carbo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 Values and Microfossils at 41.4-4.5 ka BP, in Tai Co, Tibet, China, and Their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Zheng Mianping, Liu Junying, Ma Zhibang, Wang Hailei, Ma N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1, 85(5):1036~1056.
12 Solubility of CsNO3 in Binary Solvents Formed by Ethanol and Water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between (278.15 to 313.15) K,Yunsheng Wang, Mianping Zheng, Pengsheng Song, Zhen Nie, Hailei Wang. Fluid Phase Equilibria,2011,308,44-46.
13 西藏台错古湖晚第四纪轮藻类及其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探讨 刘俊英; 王海雷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1,28(3):261-283.
14 西藏台错晚第四纪轮藻类的新类型 刘俊英; 王海雷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1,28(2):145-168.
15 西藏色卡执湖区更新世晚期以来微体古生物记录的气候演变 刘俊英; 王海雷; 袁鹤然 地质学报 2010,84(11):1668-1679.
16 青藏高原日土地区全新世中期以来介形类和孢粉组合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王海雷; 刘俊英; 王成敏 地质学报,84(11):1680-1689.
17 青藏高原湖泊Mg2+、Ca2+和Mg/Ca盐度指示意义的初步分析 王海雷; 王云生 湖泊科学 2010/06
18 青藏高原湖泊水化学与盐度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王海雷; 郑绵平 地质学报,2010,84(10):1517-1522.
19 古昆仑湖地区183-90kaBP间的微体古生物与环境变迁 刘俊英; 郑绵平; 王海雷 湖泊科学,2010,22(5):739-748.
20 青藏高原第四纪重点湖泊地层序列和湖相沉积若干特点 郑绵平; 刘喜方; 袁鹤然; 张成君; 王海雷 地球学报 2008,29(3):293-305.
21 Cesium accumulation by bacterium Thermus sp. TibetanG7: hints for biomineralization of cesium-bearing geyserite in hot springs in Tibet, Wang Hailei, Zheng Mianping, Huang Xiaoxi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52(19): 2680-2686.
22 西藏阿里地区盐湖浮游生物生态调查 袁显春; 郑绵平; 赵文; 王海雷 地质学报 2007,81(12):1754-1763.
23 西藏扎布耶湖区128~1.4ka BP的微体古生物与环境气候变化 刘俊英; 郑绵平; 袁鹤然; 刘喜方; 王海雷 地质学报 2007,81(12):1618-1635.
24 西藏中部扎西错布晚更新世晚期微体古生物与环境变化初步研究 刘俊英; 郑绵平; 王海雷 地质学报 2007,81(12):1636-1644.
25 西藏搭格架铯硅华区热泉高温菌株的分离及特征研究 孔凡晶; 王海雷; 郑绵平; 郑小娟 地质学报 2007,81(12):1750-1753.
26 菌株Thermus sp.TibetanG7对铯的吸附:热泉铯硅华形成过程中生物成矿作用的征兆 王海雷; 郑绵平; 黄晓星 科学通报 2007/17
27 滇西北金沙江小中甸盆地晚更新世的介形类及其古环境。刘俊英,王海雷。 地质学报。 2007, 81(12):1652-1657.
28 The effect of K+ growth condition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cesium by the bacterium Thermus sp. Wang Hailei, Kong Fanjing, Zheng Mianping. TibetanG6.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Life Sciences. 2006, 49(2): 123-129.
29 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ore-forming elements by bacteria. In: Jingwen Mao (eds).Hailei Wang, Mianping Zheng, Fanjing Kong. E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Berlin, Germany: springer: 2005. 1093-1096.
30 不同钾浓度培养条件对栖热茵TibetanG6菌株吸附铯的影响 王海雷; 孔凡晶; 郑绵平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5/06
31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盐湖浮游生物的群落特征 霍元子; 赵文; 张永生; 郑绵平; 贾沁贤; 王海雷; 吕光俊 湖泊科学 2005/03
32 西藏拟溞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赵文; 王巧晗; 郑绵平; 赵元艺; 王海雷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2/03
会议论文:
1 柴达木盆地总有机碳、碳酸盐、粒度等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以三湖地区气钾一井残丘剖面为例 李玉辉; 赵小庆; 郑绵平; 王海雷; 杜少荣 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 中国会议 2015-10-24
2 西藏台错古湖晚第四纪轮藻类及其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探讨 刘俊英; 王海雷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1-10-21
3 青藏高原日土地区全新世中期以来介形类和孢粉组合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王海雷; 刘俊英; 郑绵平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 中国会议 2009-10-01
4 西藏中部扎西错布晚更新世晚期微体古生物与环境变化 刘俊英; 王海雷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7-09
王海雷:揭密远古的使者
王海雷一直对科研工作很感兴趣。青藏高原是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这里湖泊众多,湖泊沉积物保存了丰富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在这一领域,王海雷收获了诸多成果。他将研究重点锁定在湖相沉积与古环境,即利用湖泊沉积物,提取其中的微体生物(主要为介形类)壳体以及粒度参数等信息,研究以前某一时期的地区气候环境变化。但是他认为部分粒度参数和介形类的环境指示意义是有争议的,所以他同时也开展现代湖泊沉积过程和现生介形类的培养实验研究,进一步明确介形类和粒度参数等的环境指示意义。
青藏高原上的一石一土,就像时光机,带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一睹数百年前青藏高原的面貌。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含有丰富的钾盐和油气资源。它位于几大季风环流的交汇区,对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同时还具有数千米厚连续的湖相沉积。王海雷及课题组在该地区实施了1200米和3500米两口科学钻探取芯井,意在更好的了解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和成矿规律,及青藏高原隆升对其周边环境和大气环流变化的影响。如此连续完整的深部钻探取芯,在青藏高原还尚属首次,因此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这里,他们将要揭开青藏高原东北缘近600万年以来连续高分辨率的气候环境变化。
从业十多年来,王海雷认为学术诚信很重要,他常常亲自去采样,回来后做分析,“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长期在青藏高原从事野外工作,各种突发状况和危险是不可避免的,可在钟爱的科研事业前,个人安危在他这里却被轻描淡写了,“危险的经历碰到太多了”,他甚至不愿意更多提及。
一次,王海雷带队去湖泊采样,同行的合作单位共有七八人。到达目的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测量冰层厚度,此举需要保证冰层能承受住多达几百公斤重的打钻设备。“21公分”,这是个很尴尬的数字,因为行业要求冰层厚度需要达到20公分以上才可以作业。而21公分,正好在临界附近,再往湖中心走冰层会更薄。紧要关头,大家都在犹豫,上还是不上?“我的决定还是上!”话语间,记者能感受到王海雷作为科研人员那种无畏的精神。“我带队出去,谁掉下去都不行”,于是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后,他亲自操作,在冰面上打钻,采集样本。危险当头,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迎面而上不一定会有收获,但退却了就一定什么也得不到,也许即使不幸发生,他也无怨无悔。
在学术上,王海雷很低调,他总警戒自己,“做科研像逆水行舟,稍微松懈不进则退”,他也一直努力做好科研的事情。然而,科研总是需要有人做出无私的奉献,热爱这行的王海雷甘之如饴。未来,他还要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为我国古环境研究事业添砖加瓦。
专家简介:
王海雷,1977年12月生,江苏太仓人,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湖相沉积与古环境。曾获2006年度程裕淇优秀学位论文奖、2008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六)、2010年度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六),2013年入选国土资源部首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目前承担国家地质大调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多项课题。已发表SCI等核心文章30余篇。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