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学, 男,1962年出生,山东省淄博市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水资源系统委员会(ICWRS)副主席、中国委员会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全球水系统计划中国委员会(CNC-GWSP)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日本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副会长等职,系国家科技进步奖、水利部“大禹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欧盟第七框架“气候与洪水灾害”项目等评审专家,并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亚洲太平洋水文水资源学会(APHW)等国际学术团体以及中国水利学会等国内有关学会会员。曾先后获得教育部、水利部、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西藏自治区、北京师范大学等优秀研究成果奖和教育教学成果奖等近20项,1997年荣获德国“洪堡”奖学金,2007年先后获得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国际水文合作突出贡献奖”和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科教部(DEST)“Endeavour Executive Awards”,2010年获得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3年获得中国水利学会“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与“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荣誉称号,2014年获得中国水利学会“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与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并先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以及“钱媛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
迄今为止,徐宗学已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被SCI/EI检索的论文180余篇,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120余篇,被国内外有关研究学者引用逾2000次。其间不仅参加了三十余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多次被推荐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主席及国际委员会组织委员等职。现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IJW)》、《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ESERT》、《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水文》、《资源科学》、《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干旱区地理》、《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等杂志编委及多种知名国际学术期刊如Journal of Hydrology,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ater International,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Journal of Climat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 – ASCE,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 ASCE,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 ASCE, Nonlinear Processes等以及国内学术期刊如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水文、水电能源科学、水力发电学报、自然资源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水土保持研究、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生态学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资源科学、气象学报、高原气象、干旱区地理、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学报等的审稿专家。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9年9月-1983年6月 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力学专业,工学学士。
1983年9月-1988年6月 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工学博士。
1988年6月-1988年12月 清华大学水利系,助教。
1989年1月-1996年6月 清华大学水利系,讲师。
1989年1月-1990年12月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业科技司,项目助理(借调)。
1993年4月-1995年3月 日本九州大学土木工程系,获日本国立九州大学研究奖励基金以奖励访问研究员身份赴该校工作。
1995年4月-1997年10月 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具体负责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研究开发和有关国际合作工作。
1997年11月-1999年6月 德国鲁尔大学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技术研究所, 获德国“洪堡”奖学金,以客座科学家身份赴德国鲁尔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与著名的水文学家、前国际遥感与GIS协会主席Schultz教授一起工作了近两年。
1999年7月-2000年6月 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2000年7月-2003年7月 日本国立山梨大学工学部,访问科学家,受国际水文计划(IHP)前主席、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主席、东南亚国际合作项目FRIEND总协调人竹内邦良教授的第二次邀请,以访问科学家身份赴日本国立山梨大学任教,并协助竹内先生IHP、IAHS、FRIEND有关工作及山梨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有关黄河水文水动力学模型方面的合作研究项目。
2003年8月-2004年12月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并担任环境学院水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8年8月-2008年10月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Endeavour Executive Awards”访问教授。
2011年1月-2011年2月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访问教授
2005年1月-现在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副院长。
学术兼职:
1.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水资源系统委员会(ICWRS),副主席。
2.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3.全球水系统计划中国委员会(CNC-GWSP)委员。
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中国人专家委员会委员。
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6.日本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副会长。
7.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8.中国气象/水利学会水文气象学委员会委员。
9.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会员。
10.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会员。
11.国际环境信息科学学会(ISEIS)会员。
12.亚洲太平洋水文水资源学会(APHW)会员。
13.德国洪堡学者协会(AvH)会员。
14.中国水利学会会员。
15.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16.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17.中国地质大学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18.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19.《水文》编委会委员。
20.《亚热带资源与环境》编委会委员。
21.《干旱区地理》编委会委员。
22.《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编委会委员。
23.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24.中国科学院大学、大连海洋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兼职导师。
25.《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IJW)》、《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等数十个国内外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编委会委员。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 :
环境水文学Environmental Hydrology(双语教学)
硕士生课程:
现代水文学 Advanced Hydrology)
水文模型 Hydrologic Model (双语教学)
博士生课程:
水文模型 Hydrologic Model (双语教学)
水文水资源科学进展 Progresses i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博士生31名,硕士生45名,博士后7名。
招生招聘:
1.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1)水文学及水资源 (2)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研究方向:
水循环与水文模型,生态水文过程与模拟,城市暴雨洪水模拟, 气候变化,洪水预报,干旱及其成灾机理,风险率与不确定性, 水量水质耦合模拟,水生态系统与河流健康评价
招收条件:
(1)有事业心,踏实肯干,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编程能力较强、英语水平较高者优先考虑;
(3)985、211院校毕业生优先考虑。
网 址:http://graduate.bnu.edu.cn/index.aspx
2.博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研究方向:水循环与水文模型,生态水文,城市水文,环境水文
招收条件:
(1)有事业心,踏实肯干,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热爱科研工作,富有创新意识,身心健康;
(3)编程能力较强、英语水平较高者优先考虑;
(4)985、211院校毕业生优先考虑。
网 址:http://graduate.bnu.edu.cn/index.aspx
3.博士后:
招生专业:常年设立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博士后岗位1-2人
招收条件:
(1)境内外一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2)保证全职在校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发表SCI-Q1区期刊论文至少1篇(A类)。
工资待遇:A类博士后参照北京师范大学讲师二级岗位的薪酬标准
网 址: http://hr.bnu.edu.cn/bsh/bshsq/index.htm
4.访问学者:
每年招收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或“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2名。
研究方向:
1、生态水文过程
2、水土资源配置
3、分布式水文模型
4、日径流随机模拟
5、水资源系统分析
6、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7、陆面过程与水文循环
8、降雨径流分析与模拟
9、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0、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11、水文风险率与不确定性分析
12、“3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科学中的应用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城市暴雨洪涝灾害致灾机理分析与风险评价(51579007),主持(2016-2019)
2、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东北粮食主产区旱灾评估技术及应用平台研究(201401036),主持(2014-2016)
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典型区域城市洪涝致灾机理与减灾对策研究(8141003),主持(2014-2016)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渭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对水文过程和环境要素的响应关系(51279005),主持(2013-2016)
5、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济南市水生态现状调查与健康评价,主持(2014-2016)
6、 北京市水文总站,北京市水生态监测调查与研究,主持(2015)
7、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洪水风险图成果服务管理与接口规范制定,主持(2015)
8、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专题,变化气候下胶东半岛水资源风险抵御与管理技术合作研究(2012DFG22140),主持(2012-2015)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水文过程演变规律及其耦合机理研究(91125015),(2012-2015)
1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河湖水系连通重大战略问题研究(12&ZD216), 主持(2013-2014)
11、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新机场及外围地区防洪排涝风险分析,主持(2013)。
12、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专题,西南地区旱涝事件影响及发展趋势,主持(2012-2013)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太湖流域洪水风险率演变规律(50979005),主持(2010-2012)。
14、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瑞合作项目):渭河流域生态基流及其保障措施研究(2009DFA22980),主持(2009 – 2011)。
15、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渭河关中段生态基础流量保障技术研究(2009ZX07212-002),主持(2009 - 2011)。
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大项目:变化环境下的雅鲁藏布江典型流域气候-水文-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主持(2010-2012)。
17、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流域水生态空间异质性及其区域性环境要素驱动研究(2008ZX07526-001),主持(2008-2010)。
18、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黑土区冻融特性缓解春旱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01036),主持(2009-2011)。
19、 欧盟-中国流域综合管理计划研究项目:“Yellow Riv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Development – Phase 2: Detailed Analysis,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Integration Phase”,主持(2010-2011)。
20、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海水淡化配置水资源的影响因素和理论分析研究,主持(2011-2012)。
21、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主持(2010-2011)。
22、 全球环境基金(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漳卫南子流域项目研究成果汇编与总结》,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主持(2010-2011)。
23、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技术法规发展战略与体系建设研究,主持(2010-2011)。
24、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 “十二五”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战略研究,主持(2009-2010)。
25、 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重大项目:变化环境下的雅鲁藏布江典型流域气候-水文-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主持(2010-2012)。
26、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意合作水教育项目培训教材制作,主持(2009-2010)。
27、 全球环境基金(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实施漳卫南运河取水许可管理,主持(2008-2009)。
28、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影响评价与控制方案研究,主持(2008 – 2010)。
29、 科学技术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洪水灾害数据库建立及洪水灾害风险图编制(2006BAD20B03-09),主持(2008 – 2009)。
3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太湖流域洪水风险率演变规律, 主持(2009 – 2010)。
31、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密云水库流域来水量变化趋势研究, 主持(2008 - 2009)。
32、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Yellow River Basin Focal Project,主持(2008 - 2009)。
33、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Beijing Office, Urban Rain Water Harvesting—Case Study in the Shenzhen City, 主持(2007-2008)。
34、 科学技术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基于SWAT模型的黄河上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分析,主持(2006 – 2008)。
35、 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子课题(中英合作项目):太湖流域洪水风险情景分析技术研究,主持(2006 - 2009)。
36、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塔里木河源区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持(2007 - 2009)。
37、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源区水资源演变的影响,主持(2007.1 – 2007.12)。
38、 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京津地区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问题研究,主持(2005 - 2007)。
3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变化环境下的北京水资源时空分布变异规律(8062021),主持(2006-2008)。
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渭河流域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与水沙变异规律研究(50579003),主持(2006-2008)。
41、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渭河流域水循环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0040027005),主持(2005-2007)。
42、 全球环境基金(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北京市通州区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主持(2006-2008)。
43、 全球环境基金(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基于SWAT模型的漳卫南运河子流域水量过程模拟与面源污染估算,主持(2006-2008)。
44、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勘测设计有限公司:黄河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方案生态环境影响,主持(2004-2005)。
45、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渭河下游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洪水预报系统,主持(2005-2006)。
46、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黄河下游洪水智能预报模型应用研究, 主持(2005-2006)。
4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内外防洪抗旱标准体系对比研究,主持(2005.8-2005.12)。
48、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深圳市洪水与枯水风险分析,主持(2006 – 2007)。
49、 科学技术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子课题: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循环的影响,主持(2005 - 2006)。
50、 北京市水务局:密云水库上游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主持(2004 – 2008)。
5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渭河流域水资源变化情势研究,主持(2004-2007)。
52、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生态供水效益分析,主持(2004-2005)。
53、 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全球气候变化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及水资源系统演变规律研究,主持(2003-2005)。
软件著作:
1. 水文模型参数自动率定及河道流量模拟软件V1.0,登记号:2015SR166020
2.分布式生态水文模拟软件【简称:ECO_GISMOD】V1.0,登记号:2013SR121052
3.水文模型前处理程序【简称:PRE_GISMOD】V1.0,登记号:2013SR043674
4.考虑地表水地下水交换的分布式水文模拟软件【简称:GISMOD】V1.0,登记号:2013SR043358
5.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演变和水文气象信息系统【简称:EcoHIS】 V1.0,登记号:2011SR070938
6.河流生态基流计算软件【简称:REF】V1.0,登记号:2011SR051546.
7. 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简称:WHGIS】V1.0,登记号:2011SR012905
8.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污染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YGIS】V1.0,登记号:2010SR046641.
科研成果:
1. 水文风险率与不确定性分析:他首次系统地将随机点过程理论应用到风险率与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中,直接在时域内讨论频率问题,从理论上解决了风险率与传统的频率分析之间的关系。引进熵的概念作为水文不确定性的测度函数,并对其性质从数学上给出了严格的证明。引进熵极大识别准则,对水文分析中常用的概率分布及其不确定性测度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引进Bayes原理建立洪水风险率分析的HSPPB模型,从理论上导出并建立了可以充分提取历史大洪水信息的风险率HSPPC模型,引进成丛随机点过程理论,建立洪水风险率分析的CSPPC模型,系统推导出了精度较高的风险率CSPPN模型;将风险率的概念引入到三峡水库调度模拟中,对水库投入运行后的泥沙淤积、发电、防洪及航运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将风险率的概念引入到水资源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中,提出了对水资源系统进行风险率分析的可靠性、脆弱性与回弹性指标。
2. 日径流随机模拟:徐宗学将随机点过程理论与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开拓了多站日径流模拟的新途径,提出并建立了日径流生成的概念性随机点过程SPP模型;建立了日径流生成的MACP模型,使生成的日径流系列能够较好地反映日径流过程陡涨急落,且一直有地下水影响的特点;引进互相关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导出了用于弱相关相邻多站日径流生成的MCCP模型,解决了不同站之间噪声相关的问题;引进链相关理论,与马尔可夫过程理论相结合导出了适用于较强相关相邻多站日径流生成的CDMCP模型。
3.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与应用方面,徐宗学将水箱模型概念与动力波模型等应用于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开发与研制中,成功地应用到了不同水文特点的流域。并进一步开发研制了流域水质与用水模拟模块,对日本第二大湖泊——霞之浦流域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以及取用水过程进行了成功模拟与分析;将GIS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开发中,提高了模型研制效率和模型的模拟精度。探讨了用Penman模型估计蒸发潜能,通过降雨、气象水文资料进一步估算流域实际蒸散发量的可能性,并与常用的Morton(CRAE)模型及Brutsaert—Stricker(AA)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Penman模型计算蒸发潜能,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流域实际蒸散发量的可行性;引进Horton流概念,开发研制了能兼顾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水文特点,同时模拟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4.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回答了针对具有不同统计特征的水文气象过程,检测其受气候变化影响所需要的样本容量大小,为探讨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东南亚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降雨量长期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点进行深入探讨,首次界定了以南北纬20°作为影响范围分界线的不同影响区域,对东南亚地区受南方涛动(SOI)影响的区域进行了科学划分;以非参数方法为工具,对塔里木河、石羊河、雅鲁藏布江、太湖、海河与黄河流域气温、降雨量与径流量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对不同流域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范围进行了科学界定;并探讨了黄河、塔里木河、太湖与雅鲁藏布江流域水循环以及水文极值过程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徐宗学还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于水文水资源科学中的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系统动力学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不同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专利名称 | 发明人 | 申请人 | 来源数据 | 申请日 | 公开日 | |
1 | 一种原位土壤蒸发量测量装置 | 刘海军;张贤;徐宗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7-27 | 2015-11-18 |
2 | 一种土壤水分入渗测量装置 | 刘海军;张贤;徐宗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5-07-27 | 2015-11-18 |
出版专著:
1. 徐宗学,殷旭旺等编著,《渭河流域常见水生生物图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年。
2. 徐宗学,刘星才,李艳利等著,《辽河流域环境要素与生态格局演变及其水生态效应》,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年。
3. 徐宗学,彭定志,庞博,左德鹏等著,《河道生态基流理论方法与应用—以渭河关中段为例》,科学出版社,2016年。
4.徐宗学,刘浏,刘兆飞著,《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流域水循环》,科学出版社,2015年。
5. Cudennec, C., Eicker, A., Pilon, P., Stoffel, M., Viglione, A., and Xu, Z. X. (Guest Eds.) (2015). Extreme Hydrological Events. PIAHS 369, pp. 208.
6. Chen Y. B., Neale C., Cluckie I., SU Z., Zhou J. Z., Huang Q., and Xu Z. X. (Guest Eds.) (2015). Remote Sensing and GIS for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PIAHS 368, pp.484.
7. 徐宗学著,《水文科学中的风险率与不确定性》,科学出版社,2013年。
8.徐宗学等编著,《现代水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9.徐宗学,徐林波,李培,于伟东,张晓岚等著,《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模拟与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年。
10.史培军,于德永,江源,王静爱,徐宗学著,《景观城市化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 以深圳为例》,科学出版社,2012年。
11.Liu C. M., Chen, Y. N., and Xu Z. X. (Guest Eds.) (2010). Special Issue: Eco-hydr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rid Regions of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4(2): 127-240.
12.徐宗学等编著,《水文模型》,科学出版社,2009年,pp.525。
13.Takeuchi, K., and Xu, Z. X. (2002). Asian Pacific FRIEND Report for Phase I (1997-2001). UNESCO Jakarta Office, pp.86.
14. Takeuchi, K., Xu, Z. X., and Ibbitt, R. P. (2002): RRIEND – A Global Perspective 1982-2002 (Chapter 7: Asian Pacific FRIEND) (ed. Gustard, A. and Cole, G. A), Center for Ecology and Hydrology, Wallingford UK, pp.132.
15.徐宗学参编,《中国土地大辞典》,长春出版社,1993年。
16.施熙灿,徐宗学,《水能规划与综合利用》,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年。
(一)、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Zhao, J., Xu, Z., Singh, V.P. (2016). Estimation of root zone storage capacity at the catchment scale using improved Mass Curve Technique, Journal of Hydrology, (doi: http://dx.doi.org/10.1016/j.jhydrol.2016.07.013)
2. Zhao J, Xu Z, Singh V P, et al (2016). Sensitivity of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to Climate and Vegetation in a Water-Limited Basin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ibetan Plateau.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3. Li L, Xu Z, Zhao J&Su L (2016). 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and its potential for estimating the required irrigation water. Hydrology Research.
4. Wu W, Xu Z, Kennard M J, et al (2016). Do human disturbance variables influence more on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an natural variables in the Wei River basin,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61: 438-446.
5. Zuo D, Xu Z, Yao W, et al (2016).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climate o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s from a watershed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544: 238-250.
6. Xu Z, Zhao G. (2016).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rainfall-runoff processes: case study in the Liangshui River Basin in Beijing, China. Proc. IAHS, 373: 7-12.
7. Liu L., and Xu Z. X. (2015). Regionaliza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 Natural Hazards (DOI 10.1007/s11069-015-2018-x).
8. Liu W. F., Xu Z. X., Li F. P., Zhang L. Y., Zhao J., and Yang H. (2015).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 case study in the Lhasa River basin. Stoch Environ Res Risk Assess., (DOI 10.1007/s00477-015- 1066-9).
9. Zhao, J., Xu, Z. X., Zuo, D. P., and Wang, X. M. (2015), Temporal variations of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sensitivity to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Heihe River Basin, China,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i: 10.1016/j.wse.2015. 01.004).
10. Zuo D. P., Xu Z. X., Zhao J., Abbaspour K. C., and Yang H. (2015): Response of runoff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Wei River basin, China,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DOI: 10.1080/02626667.2014.943668).
11. Wang G. Q., Fang Q. Q., Wu B. B., Yang H. C., and Xu Z. X. (2015).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erodibility and modeled infiltration rate in different soils. Journal of Hydrology, 528: 408-418 (doi: 10.1016/j.jhydrol.2015.06.044).
12. Yu S. Y., Xu Z. X., Wu W., and Zuo D. P. (2015). Effect of land use types on stream water quality under seasonal variation and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ei River basin,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60: 202–212 (doi: doi:10.1016/j.ecolind. 2015.06.029).
13. Cudennec, C., Eicker, A., Pilon, P., Stoffel, M., Viglione, A., and Xu, Z. X. (2015). Preface: Extreme hydrological events, Proc. IAHS, 369: 1-2 (doi:10.5194/piahs- 369-1-2015).
14. Xu, Z. X. and Chu, Q. (2015). Climatological features and trend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during 1979–2012 in Beijing, China, Proc. IAHS, 369: 97-102 (doi:10.5194/piahs-369-97-2015).
15. Xu, Z. X., Yang, X. J., Zuo, D. P., Chu, Q., and Liu, W. F. (2015).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a case study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Proc. IAHS, 369: 121-127 (doi:10.5194/piahs-369-121-2015).
16. Yu, S. Y., Xu, Z. X., Wu, W., and Zuo, D. P. (2015). Effect of land use on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treamwater quality in the Wei River basin, China, Proc. IAHS, 368: 454-459 (doi:10.5194/piahs-368-454-2015).
17. Chu, Q., Xu, Z. X., Peng, D. Z., Yang, X. J., and Yang, G. (2015). Trends of surface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during 1951−2012 in Beijing, China, Proc. IAHS, 368, 126-131 (doi:10.5194/piahs-368-126-2015).
18. Xu, H. S., Xu, Z. X., Zheng, H., & Ouyang, Z. Y. (2015). Reduction of point source pollutant load: An allocation model for the watershed TMDL program.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4(1).
19. Zuo, D., Xu, Z., Peng, D., Song, J., Cheng, L., Wei, S., & Yang, H. (2015). Simulating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blue and green water resources availability with uncertainty analysi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9(8), 1942-1955.
20. Yu, S., Xu, Z., Liu, X., Dou, T., & Xu, C. (2015). Identifying and validating freshwater ecoregions in Jinan City,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528, 763-772. (DOI: 10.1016/j.jhydrol.2015.07.010)
21. Sun, W., Song, H., Yao, X., Ishidaira, H., & Xu, Z. (2015). Changes in Remotely Sensed Vegetation Growth Trend in the Heihe Basin of Arid Northwestern China. PloS One, 10(8), e0135376.(DOI:10.1371/journal.pone.0135376)
22. Fang, Q., Zhang, L., Sun, H., Wang, G., Xu, Z., & Otsuki, K. (2015). A Rainfall Simulation Study of Soil Erodibility and Available Nutrient Losses from Two Contrasting Soils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Kyushu University, 60, 235-242.
23. Wu, W., Xu, Z., Zhan, C., Yin, X., & Yu, S. (2015). A new framework to evaluate ecosystem health: a case study in the Wei River basin,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87(7), 1-15.(DOI: 10.1007/s10661-015-4596-1)
24. Qiu, L., Peng, D., Xu, Z., & Liu, W. (2015). Identification of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runoff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China. (DOI:10.2166/wcc.2015.115)
25. Li, Y., Li, Y., Xu, Z., & Li, L. (2015). Assessment of the Huntai River in China using a multimetric index based on fish and macroinvertebrate assemblages.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1-22. (DOI:10.1080/02705060. 2015.1070109).
26. Liu L, Xu Z. (2015). Hydrological projections based on the coupled hydrological-hydraulic modeling in the complex river network region: a case study in the Taihu basin, China. Journal of Water and Climate Change, 6(2): 386-399.
27. Yang Y, Wang G. Q., Wang L. J., Yu J. S., and Xu Z. X. (2014). Evaluation of gridded precipitation data for driving SWAT model in area upstream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PLoS ONE, 9(11): e112725. doi:10.1371/journal.pone.0112725.
28. Peng D., Xu Z., Qiu L., and Zhao W. (2014). Distributed rainfall-runoff simulation for an unclosed river basin with complex river system: a case study of lower reach of the Wei River, China. Journal of Flood Risk Management, DOI: 10.1111/jfr3.12121.
29. Li Z. L., Li C. C., Xu Z. X., and Zhou X. (2014). Frequency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Heihe River basin based on 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28(7): 1709-1721.
30. Li F. P., Zhang Y. Q., Xu Z. X., Liu C. M., Zhou Y. C., and Liu W. F. (2014). Runoff predictions in ungauged catchments in southeast Tibetan Plateau. Journal of Hydrology, 511: 28-38.
31. Zuo, D. P., Xu, Z. X., Peng, D. Z., Song, J. X., Cheng, L., Wei, S. K., Abbaspour, K. C., Yang, H. (2014). Simulating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blue and green water resources availability with uncertainty analysis[J].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14. DOI: 10.1002/hyp.10307.
32. Zuo, D. P., Xu, Z. X., Zhao, J., Abbaspour, K. C., Yang, H. (2014). Response of runoff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Wei River basin, China[J].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2014. DOI: 10.1080/02626667.2014.943668.
33. Li F P, Xu Z X, Liu W F, Zhang Y Q. (2014).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in the Tibetan Plateau[J].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2014, 28(3): 517-526.
34. Wang G. Q., A Y. L., Xu Z. X., and Zhang S. R. (2014). The influence of land use patterns on water quality at multiple spatial scales in a river system. Hydrol. Process., 28(20): 5259–5272, DOI: 10.1002/hyp.10017.
35. Wang G Q, Wu B B, Zhang L, Jiang H, Xu Z X. (2014). Role of soil erodibility in affecting availabl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es under simulated rainfall. Journal of Hydrology, 514: 180-191.
36. Wang G Q, Yang H C, Wang L J, Xu Z X, Xue B L. (2014). Using the SWAT model to assess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s on runoff generation in headwater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8(3): 1032-1042.
37. Wu W, Xu Z X, Yin X W, Zuo D P. (2014).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health based on fish assemblages in the Wei River basin,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86(6): 3701-3716.
38. Zuo D P, Xu Z X, Wu W, Zhao J, Zhao F F. (2014). Identification of streamflow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Wei River basin, China[J].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8(3): 833-851.
39. Xu, Z. X., and Zuo, D. P. (2014). Simulation of blue and gree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Wei River basin, China, Proc. IAHS, 364: 486-491, doi:10.5194/piahs-364- 486-2014.
40. Li F. P., Xu Z. X., Feng Y. C., Liu M., and Liu W. F. (2013). Changes of land cover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from 1985 to 2005. Environ Earth Sci 68(1):181–188 (DOI: 10.1007/s12665-012-1730-z).
41. Li Z. L., Shao Q. X., Xu Z. X., and Xu C. Y. (2013). Uncertainty issues of a conceptual water balance model for a semi-arid watershed in northwest China. Hydrol. Proces 27(2):304-312.
42. Liu, L., Xu, Z.X., Reynard, N.S., Hu, C.W., Jones, R.G. (2013). Hydrological analysis for water level projections in Taihu Lake, China. Journal of Flood Risk Management 6(1): 14-22.
43. Wei, S.K., Yang, H., Song, J.X., Abbaspour, K., Xu, Z.X. (2013). A wavelet-neural network hybrid modelling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and predicting river monthly flows. Hydrolog. Sci. J., 58(2): 374-389.
44. Xu Z. X., Liu P., and Liu W. F. (2013) Automated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in several river basins of the Eastern Monsoon region, China. Climate and Land Surface Changes in Hydrology, IAHS Red Book, 359: 80-85.
45. Xu Z. X., Liu W. F., Li F. P., and Liu P. (2013) Vegetation chang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ecipitation on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Climate and Land Surface Changes in Hydrology, IAHS Red Book, 359: 418-424.
46. Wu B. B., Wang G. Q., Liu C. M., and Xu Z. X. (2013). Modeling impacts of highly regulated inflow on thermal regime and water age in a shallow reservoir. Journal of Hydroinformatics. Doi:10.2166/hydro.2013.178. (20)
47. Li F. P., Zhang Y. Q., Xu Z. X., Teng J., Liu C. M., Liu W. F., and Mpelasoka F. (2013).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i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Journal of Hydrology, 505(15): 188-201. (20)
48. Li Z. L., Li C. C., Xu Z. X., and Zhou X. (2013). Frequency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Heihe River basin based on 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28(7): 1709–1721. (DOI: 10.1007/s00477-013-0828-5)
49. Fu G. B., Liu Z. F., Charles S. P., Xu Z. X., and Yao Z. J. (2013). A score based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GCMs: A case study of southeastern Australi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18(10): 4154-4167.
50. Wang G. Q., A Y. L., Xu Z. X., Zhang S. R. (2013). The influence of land use patterns on water quality at multiple spatial scales in a river system. Hydrol. Proces., 28:5259–5272. (DOI: 10.1002/hyp.10017).
51. Li L., Xu Z. X., Li Y. L., Liu W. F., and Zhang L. Y. (2013). A preprocessing program for 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Journal of Hydroinformatics. 15 (4):1258-1275 (doi:10.2166/hydro.2013.140).
52. Li F. P., Zhan C. S., Xu Z. X., Jiang S. S., and Xiong J. (2013).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n regional crop water productivity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3(6): 1080-1090. (DOI: 10.1007/s11442-013-1064-0)
53. Liu Z. F., Xu Z. X., Fu G. B., and Yao Z. J. (2013). Assessing the hydrologic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n the Headwater Catchment of the Tarim River Basin, China. Hydrology Research, 44(5): 834-849. (doi:10.2166/ nh.2012.237)
54. Li Z. L., Li Z. J., Xu Z. X., and Zhou X. (2013). Temporal variations of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in Heihe River basin of China. Hydrology Research, 44(5): 904–916 (Doi:10.2166/nh.2012.125)
55. Cheng L., Xu Z. X., Wang D. B., and Cai X. M. (2012). Reply to comment by Jozsef Szilagyi on "Assessing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evapotranspiration at the catchment scale using satellite-based evapotranspiration data sets".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48, W03802, doi:10.1029/2011WR011799.
56. Li L., and Xu Z. X. (2012). A preprocessing program for hydrologic model - A case study in the Wei River basin.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3: 766-777 (DOI: 10.1016/j.proenv.2012.01.070).
57. Li Y. L., Liu K., Li L., and Xu Z. X. (2012). Relationship of land use/cover on water quality in the Liao River basin, China.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3: 1484-1493 (DOI: 10.1016/j.proenv.2012.01.140).
58. Liu L., Xu, Z. X., and Huang J. X. (2012).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d abrupt changes for major climate variables in the Taihu Basin, China. Stoch. Environ. Res. Risk Assess., 26(6): 777–791 (DOI 10.1007/s00477-011-0547-8).
59. Liu Z. F., Xu Z. X., Yao Z. J. and Huang H. Q. (2012). Comparison of surface variables from ERA and NCEP reanalysis with station data over eastern Chin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107(3-4): 611-621 (DOI: 10.1007/s00704 -011-0501-1).
60. Liu X. C., Xu Z. X., and Yu R. H. (2012).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drought and the potential climatological driving factors in the Liao River basin. Hydrol. Process. 26(1): 1-14 (DOI: 10.1002/hyp.8104).
61. Wang G. Q., Jiang H., Xu Z. X., Wang L. J., Yue W. F. (2012).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using a grid-based distributed modelling approach. Hydrol. Process. 26(23): 3579-3592 (DOI: 10.1002/hyp.9193).
62. Wei S. K., Yang H., Song J. X., Abbaspour K. C., and Xu Z. X. (2012). System dynamics simulation model for assessing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flow allocation in the Weihe River Basin,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21(1): 248-262.
63. Zhao F. F., Xu Z. X., and Zhang L. (2012). Changes in streamflow regime following vegetation changes from paired catchments. Hydrol. Process., 26(10): 1561-1573 (DOI: 10.1002/hyp.8266).
64. Zuo D. P., Xu Z. X., Yang H., and Liu X. C. (2012).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nd abrupt changes of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sensitivity to key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in the Wei River basin, China. Hydrol. Process., 26(8): 1149-1160 (DOI: 10.1002/hyp.8206).
65. Cheng, L., Xu, Z. X., Wang, D. B., Cai, X. M. (2011). Assessing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evapotranspiration at the catchment scale using satellite-based evapotranspiration data sets, Water Resour. Res., 47, W09509, doi:10.1029/ 2011WR010636. (SCI).
66. Wang G. Q., and Xu Z. X. (2011). Assessment on the function of reservoirs for flood control during typhoon seasons based on 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Hydrol. Process. 25(16): 2506-2517(DOI: 10.1002/hyp.8023).
67. Li Z. L., Xu Z. X., and Li Z. J. (2011). Performance of WASMOD and SWAT on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in Yingluoxia watershed in northwest of China. Hydrol. Process. 25(13): 2001-2008(DOI: 10.1002/hyp.7944).
68. Liu, X. C., Xu, Z. X., and Yu, R. H. (2011). Trend of climate variability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Climatic Change (online) 109(3): 503-516 (DOI: 10.1007/ s10584-011-0097-6).
69. Wang Q., Xu Z. X., Jiang X., and Gao J. X. (2011). Effect of Fe2+ and Fe3+ on the growth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scenedesmus quadricauda and cyclotella Sp.,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183-185: 510-515 (doi:10.4028/www.scientific.net /AMR.183-185.510).
70. Zhan C. S., Xu Z. X., Ye A. Z., and Su H. B. (2011). LUCC and its impact on run-off yield in the Bai River catchment — Upstream of the Miyun Reservoir basin.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1-2): 61–66 (doi: 10.1093/jpe/rtr003).
71. Wu, G. Z., and Xu, Z. X. (2011), Prediction of algal blooming using EFDC model: Case study in the Daoxiang Lake. Ecol. Model., 222: 1245–1252 (doi:10.1016/j.ecolmodel. 2010.12.021).
72. Liu Z. F., Xu Z. X., Charles S. P, Fu G. B., and Liu L. (2011). Evaluation of two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s for daily precipitation over an arid basin in China. Int. J. Climatol. 31: 2006–2020 (DOI: 10.1002/joc.2211).
73. Song, J. X., Xu Z. X., Hui, Y. H., Li H. E., and Li Q. (2010).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for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lower Weihe River. Hydrol. Process. 24: 3547–3557 (DOI: 10.1002/hyp.7780).
74. Cai X. T., Su B. L., and Xu Z. X. (2010). Hydrological modeling for the Zhangweinan River basin with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 Hydrological Modelling an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Ungauged Mountainous Watersheds (eds. Xu, W. L., Ao T. Q., and Zhang X. H.): IAHS Pub. No. 335: 97-104.
75. Li Z. L., Shao Q. X., Xu Z. X., and Xu C. Y. (2010). Estimating parameter uncertainty in hydrological models using the bootstrap method. Hydrological Modelling an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Ungauged Mountainous Watersheds (eds. Xu, W. L., Ao T. Q., and Zhang X. H.): IAHS Pub. No. 335: 105-110.
76. Zhao F. F., Zhang, L., Xu, Z. X., and Scott, D. (2010). Evaluation of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on streamflow. Water Resour. Res. 46, W03505, doi:10.1029/2009WR007702, 2010.
77. Li, Z. L., Shao, Q. X., Xu Z. X., and Cai, X. T. (2010). Analysis of parameter uncertainty in semi-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s using bootstrap method: A case study of SWAT model applied to Yingluoxia watershed in northwest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385 (2010) 76–83 (doi:10.1016/j.jhydrol.2010.01.025).
78. Shao, Q. X., Li, Z. L., and Xu, Z. X. (2010). Trend detection in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by segment regression with application to Shiyang River Basin. Stoch. Environ. Res. Risk Assess., 24:221–233 (DOI 10.1007/s00477-009-0312-4).
79. Peng D. Z., and Xu, Z. X. (2010). Simula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streamflow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by using a modified semi-distributed monthly water balance model. Hydrol. Process. 24, 209–216 (DOI: 10.1002/hyp.7485).
80. Liu, Z. F., Xu, Z. X., Huang, J. X., Charles, S. P., and Fu, G. B. (2010).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headwater catchment of the Tarim River basin, China. Hydrol. Process. 24, 196–208 (DOI: 10.1002/hyp.7493).
81. Liu, C. M., Chen, Y. N., and Xu, Z. X. (2010). Eco-hydr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rid regions of China. Hydrol. Process. 24, 127–128 (DOI: 10.1002/hyp.7481).
82. Xu, Z. X., Liu Z. F., Fu, G. B., and Chen Y. N. (2010). Trends of major hydroclimatic variables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74(2): 256-267 (doi:10.1016/j.jaridenv.2009.08.014).
83. Liu, L., Xu, Z. X., and Huang, J. X. (2009).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streamflow in the Xitiaoxi catchment, Taihu Lake basi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14(6): 525-531 (DOI: 10.1007/s11859-009-0612-z).
84. Liu, X. C., Xu, Z. X., and Liu, B., 2009.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in the Taihu basin during 1951–2000.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14(6): 518-524. (DOI: 10.1007/s11859 -009-0611-0).
85. Zhan, C. S., Xu, Z. X., Wu, Y. D., and Xue, M. J. (2009). LUCC and its impact on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in Chao River catchment of Miyun Reservoir basin.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 41(2): 148-153.
86. Cai, X. T., Su, B. L., Xu, Z. X., and Xu, C. Y. (2009). Hydrological modelling for the Zhangweinan River basin with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 In (eds. Ao, T. Q., and Zhang, X. H.): Hydrological Modelling an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Ungauged Mountainous Watersheds. IAHS Publ. 335: 97-104.
87. Li, Z. L., Shao, Q. X., Xu, Z. X., and Xu, C. Y. (2009). Estimating parameter uncertainty in hydrological models using the bootstrap method. In (eds. Ao, T. Q., and Zhang, X. H.): Hydrological Modelling an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Ungauged Mountainous Watersheds. IAHS Publ. 335: 105-110.
88. Xu, Z. X., Pang, J. P., Liu, C. M., and Li, J. Y. (2009). Assessment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at the Miyun Reservoir catchment by using SWAT model. Hydrol. Process. (DOI: 10.1002/hyp.7475).
89. Li, Z. L., Xu, Z. X., Shao, Q. X., and Yang, J. (2009).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SWAT model for upp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Hydrol. Process. 23, 2744–2753 (DOI: 10.1002/hyp.7371).
90. Zhao, F. F., Xu, Z. X., Zhang, L., and Zuo, D. P. (2009). Streamflow response to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upper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Sci. China Ser. E-Tech. Sci. 52(11): 3249-3256 (doi: 10.1007/s11431-009 -0354-3).
91. Zhang, Z. G., and Xu, Z. X. (2009). Rough set method to identify key factors affecting precipitation in Lhasa.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Risk Assessment (10.1007/s00477-008-0291-x).
92. Shao, Q. X., Li, Z. L., and Xu, Z. X. (2009). Trend detection in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by segment regression with application to Shiyang River Basin.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Risk Assessment (DOI 10.1007/s00477-009-0312-4).
93. Xu, Z. X., Zhao, F. F., and Li, J. Y. (2009). Response of streamflow to climate change in headwater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Quarter. Intl. 208(1-2): 62-75 (DOI:10.1016/j.quaint.2008.09.001).
94. Zhao, F. F., Xu, Z. X., and Huang, J. X. (2008).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streamflow in the headwater catchemne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eds.: Yang, D. W., Yian, F. Q., Tang, L. H., and Liu, Z. Y): Hydr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 Process Studies, Modelling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s, IAHS publ. no. 322: 252-259.
95. Li, Z. L., Xu, Z. X., Li, J. Y., and Li, Z. J. (2008). Shift trend and step changes for runoff time series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Hydrol. Process. 22, 4639–4646 (DOI: 10.1002/hyp.7127).
96. Zhao, F. F., Xu, Z. X., Huang, J. X., and Li, J. Y. (2008). Monotonic trend and abrupt changes for major climate variables in headwater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Hydrol. Process. 22, 4587–4599 (DOI: 10.1002/hyp.7063).
97. Xu, Z. X., Gong, T. L., and Li, J. Y. (2008). Decadal trend of climate in the Tibetan Plateau – region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Hydrol. Process. 22(16): 3056-3065 (DOI: 10.1002/hyp.6892).
98. Xu, Z. X., Gong, T. L., and Liu, C. M. (2007). Detection of decadal trend for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eds.: Ren L. R.): Methodology in Hydrology, IAHS publ. no. 311: 271-276.
99. Zhao, F. F., Xu, Z. X., and Huang, J. X. (2007). Long-term trend and abrupt change for major climate variables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basin.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1(2), 204-214.
100.Xu, Z. X., Li, J. Y., and Liu, C. M. (2007). Long-term trend analysis for major climate variabl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Hydrol. Process. 21(14), 1935-1948.
101.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Li, J. Y. (2007). Long-term trend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Hydrol. Process. 21(1), 61-71.
102.Song, J. X., Xu, Z. X., Liu, C. M., and Li, H. E. (2007).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for the Wei River — the largest tributary of the Yellow River, Hydrol. Process. 21(8), 1066-1073.
103.Chen, Y. N, Takeuchi, K., Xu, C. C., Chen, Y. P., and Xu, Z. X. (2006).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and its effects on river runoff in the Tarim Basin, China. Hydrol. Process., 20(10), 2207-2216.
104.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Liu, C. M. (2005). An overview o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Journal, 217, 1-30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Water International).
105.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Li, J. (2005). Long-term trend analysis for precipitation in Asian Pacific FRIEND river basins. Hydrol. Process., 19(18), 3517-3532.
106.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Liu, C. M. (2005). An overview o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International, 30(2), 225-238.
107.Xu, Z. X., Chen, Y. N., and Li, J. Y. (2004).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 Mgmt. , 18(5), 439-458.
108.Xu, Z. X., Liu, C. M., Ishidaira, H., and Takeuchi, K. (2004). Spatially distributed snowmelt estimation and GIS application in Wei River basin. In (eds.: Chen Y. B., Takara, K., Cluckie, I., & Smedt, F. H. D.): GIS and Remote Sensing in Hydrology,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AHS publ. no. 289, 114-121.
109.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4): Correlation between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and precipit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Hydrol. Process. 18(1),107-123.
110.Ishidaira, H., Takeuchi, K., Xu, Z. X., Ao, T. Q., Magome, J., and Kudo, M. (2003). Effect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of precipitation data on the accuracy of the long-term runoff simulation. In (eds.: Tachikawa, Y., Vieux, B. E., Georgakakos, K. P. & Nakakita, E.): Weather radar Information an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ling, IAHS Publ. no. 282, 186-193.
111.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Liu, C. M. (2003). A distributed model for estimating erosion and deposition of sedi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eds: Boer, D., Froehlich, W., Mizuyama, T. & Pietroniro, A.): Erosion Prediction in Ungauged Basins: Integrat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AHS Publ. no. 279, 93-100.
112.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3): Monotonic trend and step changes in Japanese precipitation. J. Hydrol., 279(1-4), 144-150.
113.Xu, Z. X., and Li., J. Y. (2003). A distributed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catchment evapotranspiration: comparison of the combination equation and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pproaches. Hydrol. Process., 17(8), 1509-1523.
114.Xu, Z. X., Schumann, A., and Li, J. Y. (2003). Markov cross-correlation pulse model for multisite daily streamflow generation, Adv. Water Resour., 26(3), 325-335.
115.Xu, Z. X., and Li, J. Y. (2003): Estimating basin evapotranspiration using distributed hydrologic model. J. Hydrol. Engrg., ASCE, 8(2), 74-80.
116.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2): Long-term trends of annu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ime series in Japan. J. Hydrosci. & Hydr. Engrg., 20(2), 11-26.
117.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Zhang, X. W. (2002).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for Yellow River water resources using the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Water Resour. Mgmt., Vol. 16(3), 239-261.
118.Xu, Z. X., Schultz, G. A., and Schumann, A. (2002). A conceptually based stochastic point process model for daily streamflow generation, Hydrol. Process., 16(15), 3003-3017.
119.Xu, Z. X., and Li, J. Y. (2002). Short-term inflow forecast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Hydrol. Process., 16(12), 2423-2439.
120.Xu, Z. X., Ito, K., Schultz, G. A., and Li, J. Y. (2001). Integrated hydrologic modeling and GIS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J. Comp. in Civ. Engrg., ASCE, 15(3), 217-223.
121.Ito, K., Xu, Z. X., Kojiri, T., Jinno, K., and Kawamura, A. (2001).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urface water management in river basins, J. Water Resour. Plng. and Mgmt., ASCE, 127(4), 272-276.
122.Xu, Z. X., Schumann, A., and Carsten, B. (2001). Markov autocorrelation pulse model for two-sites daily streamflow, J. Hydrol. Engrg., ASCE, 6(3), 189-195.
123.Xu, Z. X., Li, J. Y., and Ito, K. (2001). Development of the evaporation component for the physically-based distributed Tank model. In: (eds. Dolman, H., Pomeroy, J., Oki, T. & Hall, A.) Soil-Vegetation-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s and Large-Scale Hydrological Models, IAHS Publ. no. 270, 59-62.
124.Xu, Z. X., Schumann, A., Carsten, B., Ito, K., and Li, J. Y. (2001). Chain-dependent Markov correlation pulse model for daily streamflow, Adv. Water Resour., 24(5), 551-564.
125.Xu, Z. X., Ito, K., and Li, J. Y. (2000). Risk estimation for flood and drought: case studies, In (ed. Marino, M. A. & Simonovic, S. P.):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AHS Publ. no. 272, 333-339.
126.Xu, Z. X., Li, J. Y., and Ito, K. (1998). Clustering stochastic point process model for flood risk analysis, Stoch. Hydrol. Hydraul., 12(1), 53-64.
127.Xu, Z. X., Jinno, K., Kawamura, A., Takesaki, S., and Ito, K. (1998). Performance risk analysis for Fukuoka water supply system, Water Resour. Mgmt., 12(1), 13-30.
128.Xu, Z. X., Ito, K., Jinno, K., and Kojiri, T. (1998). Development of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 in river basins. In (eds. Pobil, A. P., Mira, J., and Ali, M.),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asks and Methods in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ringer Press, 678-686.
129.Xu, Z. X., Ito, K., Liao, S., and Wang, L. (1997). Incorporating inflow uncertainty into risk assessment for reservoir operation, Stoch. Hydrol. Hydraul., 11(5), 433-448.
130.Xu, Z. X., Ito, K., Hiruma, T., Akiba, T., Kawamura, A., and Jinno, K. (1996). Transient analysis for a pipe network, In (eds. Chwang, A. T., Lee, J. H. W., and Leung, D. Y. C.): Hydrodynam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Balkema Rotterdam Press, 1205-1210.
131.Jinno, K., Xu, Z. X., Kawamura, A., and Tajiri, K. (1995).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 supply system during drought, Water Resour. Devel., 11(2), 185-204.
132.Xu, Z. X. (1993). Homogeneous stochastic point process model for flood risk analysis, In (eds. Kundzewicz, Z. W., Rosbjerg, D., Simonovic, S. P. & Takeuchi, K.): Extreme Hydrological Events: Precipitation, Flood & Drought, IAHS publ. No. 213, 267-275.
(二)、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Xu Z. X., and Zuo D. P. (2014). Simulation of blue and gree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Wei River basin, China. Proceedings of ICWRS2014: Evolving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Understanding, Predicting and Managing Water–Society Interactions, Bologna, Italy, June 2014 (IAHS Publ. 364, 2014): 486-491.
2. Xu Z. X, Liu P., and Liu W. F., (2013). Automated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in several river basins of the Eastern Monsoon region, China. Proceedings of H01, IAHS-IAPSO-IASPEI Assembly: Climate and Land Surface Changes in Hydrology. Gothenburg, Sweden, July 2013, IAHS Publ. 359: 80-85.
3. Zuo D. P., and Xu Z. X. (2012). Response of runoff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Wei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Zhengzhou, China.
4. Li F. P., Xu Z. X., Yang H. C., and Liu M. (2011). Observed (1961-2009) and projected (2010-2100)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WREP2011) (eds. Wang W K, Guan W. S., Yang S. K., Yang H. B., and Li Y. P.). IEEE Press Vol. 3: 2337-2340.
5. Zhen T. T., Xu Z. X., Cheng L., and Wang J. H. (2010). Comparison research on SWAT model and Xin’anjiang model applied in the Yiluo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iver Ethics (eds.: Li, G. Y. etc.) Vol. IV: 156-165.
6. Yu S., Xu Z. X., Li J. J., Zhang T., Zhang Y. J., and Li D. (2010). Flood forecasting project of double mutual inflow reservoir.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iver Ethics (eds.: Li, G. Y. etc.) Vol. IV: 76-83.
7. Cheng L., Xu Z. X., Liu Z. F., and Yao W. Y. (2010). Hydrologic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Wei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iver Ethics (eds.: Li, G. Y. etc.) Vol. I: 221-229.
8. Liu X. C., Xu Z. X., and Yu R. H. (2010). Detection of multiple change points and analysis of multiscale variation for the monthly runoff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iver Ethics (eds.: Li, G. Y. etc.) Vol. I: 302-308.
9. Zuo D. P., Xu Z. X., and Yao W. Y. (2010). Radiation-based methods to estimate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Case study in the Qinhe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iver Ethics (eds.: Li, G. Y. etc.) Vol. I: 354-364.
10. Zhu Y. L., and Xu Z. X. (2010). Deline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water interactions in the hyporheic zon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Conference of Asia Pacific Association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ds.: Tian F. Q., and Ni G. H). 14-19.
11. Cai X. T., Xu Z. X., and Yu W. D. (2010). Aridification trend in the Zhangweinan River basin, North China. In (eds.: Tian F. Q., and Ni G. H):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Conference of Asia Pacific Association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162-166.
12. Pang B., Liu, K., Jayakumar, R., and Xu Z. X. (2010). Sustainable urban water management in China through rainwater utilization – Case study of Shenzhen Municipality,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Conference of Asia Pacific Association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ds.: Tian F. Q., and Ni G. H): 370-378.
13.Xu, Z. X., Liu, K., Pang, B., and Li, J. Y. (2009). Rainwater harvesting: A sustainable urban flood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at China could learn from Germany.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Ecosystem Conservation. May 4-7, 2009, Beijing, P. R. China. 246-262.
14.Xu, Z. X., Cai, X. T., and Su,B. L. (2008). Application of SWAT for ET management in the Zhangweinan River basin. In (eds.: Sun X. T., Ling, J., Li, Y. B., and Song, X. Z.):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HAI Basin Integrated Water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River Basin Research and Planning Approach. Orient Academic Forum, Sydney, Australia. 375-380.
15.Xu, Z. X., Li, J. Y., and Zhang, N. (2007). Assessment of monthly discharge and sediment yield using SWAT mode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Hazard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RSD 2007). 19 - 23 November, 2007, Makati City, Metro Manila, Philippines, 141-146.
16.Xu, Z. X., Huang, J. X., and Zhao, F. F. (2007). Long-term trend for major climate variables and its impact on eco-environment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IYRF) on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Delta Ecosystem Maintenance. October 16-19, Dongying, China,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Press, Vol.1, 45-52.
17.Li, F. P., Xu, Z. X., and Li, J. Y. (2007).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for NDVI and Albedo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region. The 3rd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IYRF) on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Delta Ecosystem Maintenance. October 16-19, Dongying, China,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Press,Vol.2, 93-99.
18.Zhao, F. F., Xu, Z. X., and Huang, J. X. (2006).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streamflow in headwater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ood Forecasting and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for IAHS-PUB (Eds.: Liu Z. Y., and Yang, D. W.), Beijing, China, 28-30 September, 2006, 471-481.
19.Xu, Z. X., and Li, J. Y. (2006). Managing increased water demand in China: A great challeng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naging Water Supply for Growing Demand (Eds.: Sethaputra, S., and Promma, K.). Bangkok, Thailand, 16-17 October, 2006, 39-44.
20.Xu, Z. X., and He, W. L. (2005).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s in the Wei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Oasis-Hydrosphere-Desert Interaction in Arid Regions (eds. Cheng, G. D., Lei Z. D., and Bengtsson, L.). Tsinghua Press:64-74.
21.Xu, Z. X., and Li, J. Y. (2005). Sustainability and secur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Beijing: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cohydrology (eds.: Hehanussa, P. E., Haryani, G. S., Pawitan, H., and Soedjatmiko, B.). 21-26 November, Bali, Indonesia, 269-272.
22.Xu, Z. X. (2005). Urba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Perspectives of sustainability.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Keeping Healthy Life of the River (Ed. Shang, H. Q.),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Press, 16-21 October, Zhengzhou, China, Volume I, 253-260.
23.Song, J. X., Liu, C. M., and Xu, Z. X. (2005).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ents for the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Keeping Healthy Life of the River (Ed. Shang, H. Q.),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Press, 16-21 October, Zhengzhou, China, Volume IV, 331-336.
24.Song, J. X., Xu, Z. X., Liu C. M., Li, Q., and Sun N. N. (2005). Problems and improve measures for the ecosystem health of the Wei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Press & Science Press USA Inc, 2005, 2(1): 513-518.
25.Xu, Z. X., and Li, J. Y. (2004). Flood forecast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in urban catch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eds: James, R., Daniell, T., and Takara, K.). 21-25, November, Adelaide, Australia, 1-9.
26.Xu, Z. X., Chen, J. N., and Li, J. Y. (2004).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resources availability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sia Pacific Association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Conference (eds.: Musiake, K., and Liong, S.-Y.), 5-8 July, Singapore, Vol.I, 11-20.
27.Xu, Z. X., Liu, C. M., Hao, F. H.,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3).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under extreme climat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ing Water Resources under Climatic Extremes and Natural Disasters (eds.: Takara & Kojima), Sigatoka, Fiji, Oct. 26-31, 2003, 131-138.
28.Xu, Z. X., Ishidaira, H., Takeuchi, K., Liu, C. M., and Yang, Z. F. (2003). Teleconnection between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and hydrologic extrem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Basin-wide Water Management. July 13-16, Niigata, Japan, 731-740.
29.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Yang, Z. F. (2003). Risk analysis for water resources system by using system dynamics technique: Case study in Yellow River basin. IAHS General Assembly, Sapporo, Japan, July 3-11, 2003.
30.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Hu, C. H., and Liu, C. M. (2003). Application of 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in Wei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IYRF) on River Basin Management. Zhengzhou, China, May 12-15, 2003, Vol. 1, 273-280.
31.Takeuchi, K., Xu, Z. X., Ishidaira, H., Zhang, X. W., and Magome, J. (2003): The Yellow River study in the glob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IYRF) on River Basin Management. Zhengzhou, China, May 12-15, 2003.
32.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Yang, Z. F (2003). Spatial variability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SOI) and precipit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n Asia Pacific Region. Kyoto, Japan, March 13-15, 2003, 39-44.
33.Takeuchi, K., Ishidaira, H., Xu, Z. X., and Magome, J. (2003). Prediction in ungaged basi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n Asia Pacific Region. Kyoto, Japan, March 13-15, 2003, 414-420.
34.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2). A conceptually-based distributed rainfall-runoff model applied in arid region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 Hydr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ICUH 2002), Kuala Lumpur, Malaysia, Oct. 14-18, 2002, 45-60.
35.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2). Trend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ulner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Beijing, China, Sept. 16-19, 2002.
36.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2).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in real-time flood forecasting.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ood Defense, Sept. 10-13, 2002,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New York, 884-891.
37.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1).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due to climatic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chievements of IHP V in Hydrological Research. 19-22 Nov., 2001. Ha Noi, Viet Nam, UNESCO Jarkarta Office, 399-413.
38.Xu, Z. X., and Carsten, B. (1999). Conceptual-stochastic model for daily streamflow generation. European Geophysical Society XXIV General Assembly, The Hague, The Netherlands, 811-812.
39.Xu, Z. X., Schultz, G. A., and Ito, K. (1998). GIS application in a watershed-bas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c. Int. Conf. on Devel. In Urb. Drain. Mod., London, UK, 487-494.
40.Ito, K., Xu, Z. X., Kojiri, T., Jinno, K., and Kawamura, A. (1997). What can technology transfer to practice: A review on applications of AI techniques in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Intelligence in Reservoir Operation with Multi-media Technology, Kyoto, Japan, 59-85.
41.Ito, K., Xu, Z. X., and Kojiri, T. (1996). Exper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c. Int. Conf. Urb. Eng. in Asian Cit. in 21st Cent., Thailand, Vol.2, F189-194.
42.Xu, Z. X., Liao, S., Ito, K., Wang, L., and Akiba, T. (1996). A stochastic model for risk analysis of reservoir operation, Proc. Int. Conf. on Water Resour. & Environ. Res.: Toward 21st Cent., Kyoto, Japan, Vol.2, 271-278.
43.Xu, Z. X., Kawamura, A., Jinno, K., and Ito, K. (1996).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water-supply risk management, Proc. Int. Conf. on Ind. & Eng. Appl. of Artif. Intel. & Exp. Syst., Fukuoka, Japan, 234-240.
44.Kawamura, A., Jinno, K., and Xu, Z. X. (1995). Risk analysis for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 system in Fukuoka region, Proceedings of the AI Symposium in Water Resources System, Kyoto, Japan, 47-54.
45.Deng, Y. L., and Xu, Z. X. (1990). Stochastic point process model for flood risk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Triennial Conference on Operation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ies, Athens, Greece, 354-356.
46.Xu, Z. X., and Ye, S. Z. (1987). Nonparametric method of risk analysis in hydrologic design and planning, Proc. Int. Conf. Hydroelec. Ener. & Oper. Res., Wuhan, China, 184-190.
发表期刊论文:
2016年
1 河流硅藻指数在太子河水生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项珍龙; 陈海; 李晨; 殷旭旺; 徐宗学; 张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04
2 中国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 赵刚; 庞博; 徐宗学; 王子丰; 史蓉 水利学报 2016/09
3 东北三省近55a旱涝时空演变特征 杨晓静; 徐宗学; 左德鹏; 蔡思扬 自然灾害学报 2016/04
4 河流硅藻指数在太子河水生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项珍龙; 陈海; 李晨; 殷旭旺; 徐宗学; 张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04
5 基于不同生物类群的河流健康评价研究 优先出版 李艳利; 李艳粉; 赵丽; 徐宗学; 孙伟 水利学报 2016/08
6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流域水循环:以长江和黄河典型流域为例 徐宗学; 刘浏 气象科技进展 2016,(03):123-133.
7 黑河中游山前荒漠和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植被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王子丰; 张淑荣; 徐宗学; 岳为峰; 王国强; 徐琛; 赵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340-349.
8 黑河上中游流域植被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水热条件的响应特征分析 赵捷; 徐宗学; 牛最荣; 黄维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387-392.
9 黑河中游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其与水文过程相互关系分析——以张掖地区为例 徐茂森; 徐宗学; 王子丰; 赵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369-375.
10 渭河生态流势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于松延; 徐宗学; 刘麟菲; 张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259-264.
11 蚁群算法在黑河上游VIC模型参数校正中的应用 岳佳佳; 庞博; 徐宗学; 何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297-302.
12 应用硅藻指数评价渭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 刘麟菲; 徐宗学; 殷旭旺; 武玮; 闵文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317-321.
13 生态水文学——一个新的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 徐宗学; 彭定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251-252.
14 济南市水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张欣; 徐宗学; 殷旭旺; 于松延; 窦同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303-310.
15 快速城市化对产汇流影响的研究:以凉水河流域为例 赵刚; 史蓉; 庞博; 徐宗学; 杜龙刚; 常晓栋 水力发电学报 2016,(05):55-64.
16 太子河流域硅藻群落与驱动因子的定量关系 闵文武; 韩洁; 王培培; 金文; 殷旭旺; 徐宗学; 张远 环境科学研究 2016/05
17 基于Nash瞬时单位线法的渗透坡面汇流模拟 申红彬; 徐宗学; 李其军; 张书函 水利学报 2016,(05):708-713.
18 济南地区河流轮虫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研究 王博涵; 李晨; 姜力文; 陈鹏; 殷旭旺; 徐宗学 水生态学杂志 2016/03
19 流域坡面汇流研究现状述评 优先出版 申红彬; 徐宗学; 张书函 水科学进展 2016(03):467-475.
20 生态基流研究:进展与挑战 徐宗学; 武玮; 于松延 水力发电学报 2016,(04):1-11.
21 生态水文模型开发和应用:回顾与展望 徐宗学; 赵捷 水利学报 2016,(03):346-354.
22 云南省1958~2013年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杨晓静; 徐宗学; 左德鹏; 赵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3):523-536.
23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以浑太河流域为例 优先出版 徐宗学; 李艳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6,(01): 1-9.
24 流域尺度根区蓄水能力估算及其对气象要素敏感性分析 赵焕; 徐宗学; 赵捷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2):155-160.
25 渭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健康评价 徐宗学; 武玮; 殷旭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6,(01):23-30.
2015年
26 河湖水系连通战略研究:理论基础 庞博; 徐宗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S1
27 河湖水系连通战略研究:关键技术 庞博; 徐宗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S1
28 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的中国水利现代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赵刚; 左德鹏; 徐宗学; 杨晓静; 庞靖鹏 资源科学 2015/11
29 太子河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与硅藻群落结构的关系 李丽娟; 金文; 王博涵; 项珍龙; 殷旭旺; 徐宗学; 张远 环境科学研究 2015/11
30 云南省1958-2013年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杨晓静; 徐宗学; 左德鹏; 刘琳 灾害学 2015,04:178-186.
31 渭河流域硅藻群落特征及水生态健康评价 刘麟菲; 宋佳; 王博涵; 殷旭旺; 徐宗学; 武玮; 闵文武 环境科学研究 2015,10:1.
32 渭河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闵文武; 王培培; 李丽娟; 殷旭旺; 刘麟菲; 徐宗学 环境科学研究 2015,09:1.
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中游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邱玲花; 彭定志; 徐宗学; 黄维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09:17-21+26.
34 流域一、二级水生态分区技术及在辽河流域的应用 徐宗学; 刘星才; 李艳利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5,35(5),176-180.
35 黑河上中游潜在蒸散发模拟及变化特征分析 赵捷; 徐宗学; 左德鹏 水科学进展 2015,05:1-10.
36 渭河丰、枯水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综合健康评价 殷旭旺; 李庆南; 朱美桦; 宋佳; 武玮; 徐宗学 生态学报 2015,14
37 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白海锋; 李丽娟; 项珍龙; 王博涵; 殷旭旺; 徐宗学; 沈红保; 问思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5,03:291-297.
38 浑太河上游流域河岸缓冲区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 李艳利; 李艳粉; 徐宗学; 关中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01:59-68.
39 24个CMIP5模式对长江流域模拟能力评估 初祁; 徐宗学; 刘文丰; 刘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01:81-89.
40 影响浑太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分析 李艳利; 李艳粉; 徐宗学 环境科学 2015,01:94-106.
2014年
41 2001-2010年东北三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拟与时空变化分析 程春晓; 徐宗学; 王志慧; 刘昌明 资源科学 2014,36(11):2401-2412.
42 西南地区旱涝特征及其趋势预测 刘琳; 徐宗学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10): 1792-1801.
43 黑河流域上中游植被蒸散发时空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程春晓; 徐宗学; 张淑荣; 刘昌明; 王志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50(5),535-542.
44 黑河上中游流域地表植被对干旱的响应 赵捷; 徐宗学; 左德鹏; 王子丰; 余学林; 程建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50(5),543-548.
45 黑河流域地下水埋深与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研究 宋鹏飞; 白利平; 王国强; 徐宗学; 吴滨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50(5),549-554.
46 黑河生态调水前后中游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苏龙强; 徐宗学; 程春晓; 赵捷; 王子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50(5),529-534.
47 考虑地表水-地下水交换的分布式水文模型GISMOD开发与应用 李磊;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50(5),555-562.
48 基于SWAT模型的母猪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左德鹏; 徐宗学; 李福林; 张明芳; 刘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50(5),461-466.
49 序 – 北京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数字流域实验室介绍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50(5),441-445.
50 基于MIKE 11和MIKE 21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初祁; 彭定志; 徐宗学; 孟德娟; 甄婷婷; 姜其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50(5),446-451.
51 基于SWMM模型的北京大红门排水片区雨洪模拟研究 赵刚; 庞博; 徐宗学; 杜龙刚; 钟一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50(5), 452-455.
52 基于.NET的马斯京根参数率定软件开发及其应用 王子丰; 徐宗学; 魏国孝; 赵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50(5),523-528.
53 渭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完整性评价 武玮; 徐宗学; 殷旭旺; 于松延 环境科学研究 2014, 27(9): 981-989.
54 渭河丰水期和枯水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综合健康评价 优先出版 殷旭旺; 李庆南; 朱美桦; 宋佳; 武玮; 徐宗学 生态学报 2015/14
55 影响浑太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的不同尺度环境因子分析 优先出版 李艳利; 李艳粉; 徐宗学 环境科学 2014, 35(9): 3504-3512.
56 浑太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与评价 李艳利; 李艳粉; 徐宗学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4): 173-178.
57 北洛河丰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水质初步评价 宋菊梅; 白海锋; 鲁媛媛; 殷旭旺; 武玮; 徐宗学; 沈红保 河北渔业 2014, (7): 29-30.
58 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白海锋; 赵乃锡; 殷旭旺; 鲁媛媛; 武玮; 徐宗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 29(3): 260-266.
59 基于PSUADE的VIC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以太湖西苕溪流域为例 张兰影; 庞博;徐宗学; 赵捷 资源科学 2014, 36(5): 929-936.
60 渭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分析 武玮; 徐宗学; 殷旭旺; 于松延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5): 1298-1308.
61 北洛河流域水质空间异质性及其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响应 于松延; 徐宗学; 武玮; 李艳利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5): 1309-1315.
62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云南省近55年旱涝演变特征 杨晓静; 左德鹏; 徐宗学 资源科学 2014, 36(3): 473-480.
63 基于ASD统计降尺度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刘文丰; 徐宗学; 李发鹏; 苏龙强 高原气象 2014, 33(1): 26-36.
64 西南5省市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刘琳; 徐宗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2): 294-301.
65 流域TMDL计划中的关键技术 徐宗学; 徐华山; 吴晓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4, 34(1): 8-13.
66 古浪河流域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 张兰影; 庞博; 徐宗学; 何睿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4/01
2013年
67 海河流域区域作物水分生产力的遥感监测(英文) 李发鹏; 占车生; 徐宗学; 姜姗姗; 熊隽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3/06
68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永定河流域径流变化影响定量研究 张利平; 于松延; 段尧彬; 闪丽洁; 陈心池; 徐宗学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9(6):391-397.
69 基于辐射的潜在蒸散发量估算方法在黑河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赵捷; 徐宗学; 左德鹏; 张兰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b, 27(10): 107-114.
70 ASD统计降尺度方法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典型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刘品; 徐宗学; 李秀萍; 王时震 水文 2013, 33(4): 1-9.
71 流域生态水文专题图集的制作 李磊; 徐宗学; 李艳利 测绘科学 2013a, 38(4): 175-177.
7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石羊河流域径流模拟适用性评价 张兰影; 庞博; 徐宗学; 刘文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b, 27(7): 113-118.
73 WASMOD模型参数敏感性与相关性分析 李占玲; 李占杰; 徐宗学 资源科学 2013a, 35(6): 1254-1260.
74 辽河河流水体污染源解析 赵洁; 徐宗学; 刘星才; 牛翠娟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5): 838-842.
75 序 北京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2/3): 111-114.
76 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武玮; 徐宗学; 于松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2/3): 275-281.
77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浑太河流域河流健康状况评价 李艳利; 徐宗学; 杨晓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b, 49(2/3): 297-303.
78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渭河流域径流的影响 左德鹏; 徐宗学; 隋彩虹; 武玮; 赵芳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2/3): 115-123.
79 ASD降尺度技术在东江流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于群伟; 徐宗学; 李秀萍; 刘品; 李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2/3): 132-138.
80 基于秩评分方法定量评估大气环流模式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模拟能力 刘文丰; 徐宗学; 李发鹏; 邱玲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2/3): 304-311.
81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黑河流域天然植被耗水量估算 李磊; 徐宗学; 牛最荣; 黄维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b, 49(2/3): 124-131.
82 VIC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径流模拟对比研究 张兰影; 庞博; 徐宗学; 何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a, 49(2/3): 139-144.
83 黑河流域潜在蒸散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赵捷; 徐宗学; 左德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a, 49(2/3): 164-169.
84 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估算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 于松延; 徐宗学; 武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2/3): 175-179.
85 辽河流域水质状况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 李艳利; 徐宗学; 李艳粉; 李磊 水土保持通报 2013a, 33(2): 72-77.
86 漳卫南运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最佳管理措施优选 徐华山; 徐宗学; 刘品 环境科学 2013, 34(3): 882-891.
87 渭河流域河流着生藻类的群落结构与生物完整性研究 殷旭旺; 徐宗学; 鄢娜; 武玮; 宋进喜 环境科学学报 2013b, 33(2): 518-527.
88 辽宁省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及分区 刘琳; 杨志勇; 徐宗学 水电能源科学 2013, 31(1): 1-4.
89 拓宽思路,科学评价水资源量——以渭河流域蓝水绿水资源量评价为例 优先出版 徐宗学; 左德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3, 11(1): 12-16.
90 渭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殷旭旺; 徐宗学; 高欣; 白海锋; 武玮; 宋进喜 应用生态学报 2013a, 24(1): 218-226.
91 WASMOD水文模拟残差统计特征检验 李占玲; 徐宗学; 周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3b, 33(1): 13-17.
2012年
92 两种统计降尺度模型在太湖流域的应用对比 初祁; 徐宗学; 蒋昕昊 资源科学 2012, 34(12): 2323-2336.
93 浑太河流域多尺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水质响应关系初步分析 李艳利; 徐宗学; 李艳粉 地球与环境 2012, 40(4): 573-583.
94 多模式集合预估21世纪淮河流域气候变化情景 李秀萍; 徐宗学; 程华琼 高原气象 2012, 31(6): 1622-1635.
95 序 北京师范大学校级创新研究群体——流域水沙过程模拟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5): 441-444.
96 潮河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区识别及其管理措施研究 唐芳芳; 徐宗学; 徐华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5): 497-504.
97 强烈人类活动影响流域的水量水质模拟 徐华山; 徐宗学; 唐芳芳; 张兰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5): 542-549.
98 黄河卢氏流域径流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苏龙强; 徐宗学; 刘兆飞; 甄婷婷; 张兰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5): 505-509.
99 基于SWAT模型和SUFI-2算法的渭河流域月径流分布式模拟 左德鹏;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5): 490-496.
100 基于VIC模型的拉萨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 刘文丰; 徐宗学; 刘浏; 李发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5): 524-529.
101 太湖流域洪水过程水文-水力学耦合模拟 刘浏;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5): 530-536.
102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前处理程序开发及应用 李磊; 刘文丰; 徐宗学; 张兰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5): 559-565.
103 基于一级水生态分区辽河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李艳利; 徐宗学; 李艳粉 地球与环境 2012, 40(3): 375-384.
104 黑河上游山区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李占玲; 徐宗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9): 51-56.
105 渭河流域近5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占车生; 乔晨; 徐宗学; 金惠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4): 399-405.
106 基于分形理论的水体富营养状况评价及其验证 武国正; 徐宗学; 李畅游 水资源保护 2012, 28(4): 12-16.
107 基于模糊优选和CRITIC法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以漳卫南子流域为例 李磊; 徐宗学; 于伟东; 田术存 水利水电技术 2012, 43(7): 32-35.
108 浑太河流域氮磷空间异质性及其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响应 李艳利; 徐宗学; 刘星才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7): 770-777.
109 渭河关中段水文情势改变程度分析 武玮; 徐宗学; 李发鹏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7): 1124-1137.
110 核电站低放射性废水在封闭水体中的输移规律研究 武国正; 徐宗学 环境科学 2012, 33(7): 2438-2443.
111 黄河上游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唐芳芳; 徐宗学; 左德鹏 资源科学 2012, 34(6): 1079-1088.
112 北京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土壤氮素的分布及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李艳; 沈来新; 刘海军; 徐宗学; 黄冠华 北京水务 2012/03
113 基于VB 6.0的生态基流计算软件开发与应用 李磊; 徐宗学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3): 145-149.
114 流域环境要素空间尺度特征及其与水生态分区尺度的关系——以辽河流域为例 刘星才; 徐宗学; 张淑荣; 徐华山 生态学报 2012, 32(11): 3613-3620.
115 辽河流域环境要素对水生态的影响 李艳利; 徐宗学; 李磊; 李艳粉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35(4): 107-111.
116 情景分析技术在未来太湖水位预见中的应用 刘浏; 胡昌伟; 徐宗学; 程晓陶 水利学报 2012, 43(4): 404-413.
117 太湖流域气候变化检测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估 徐宗学; 刘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2, 32(1): 1-7.
118 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污染源识别 徐华山; 徐宗学; 唐芳芳; 于伟东; 程燕平 环境科学 2012, 33(2): 359-369.
119 近30年来渭河关中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遥感分析 宋维念; 占车生; 李景玉; 徐宗学; 王会肖 中国土地科学 2012/02
120 支持向量回归机在水质预测中的应用与验证 武国正; 徐宗学; 李畅游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1): 25-29.
121 中国洪灾风险区划研究 李林涛; 徐宗学; 庞博; 刘浏 水利学报 2012, 43(1): 22-30.
2011年
122 大气环流模式在松花江流域的适用性评价 李发鹏; 徐宗学; 刘星才; 李秀萍; 刘兆飞 水文 2011, 31(6):24-31.
123 星载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纠正技术 尤淑撑; 刘顺喜; 徐宗学 遥感信息 2011/06
124 星载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纠正技术 尤淑撑; 刘顺喜; 徐宗学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Supp.2): 90-93.
125 大气环流模式(GCMs)在东南诸河流域的适用性评价 刘文丰; 徐宗学; 李发鹏; 刘星才; 李秀萍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1, 6(4):13-23.
126 基于遥感的渭河关中地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优先出版 占车生; 乔晨; 徐宗学; 尹剑 资源科学 2011/12
127 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量估算研究 武玮; 徐宗学; 左德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10
128 近50年来黑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突变特征分析 李占玲; 徐宗学 资源科学 2011,33(10): 1877-1882.
129 科学认识河湖水系连通问题 徐宗学; 庞博 中国水利 2011,16:13-16.
130 黑河中游过去20年地下水位空间变异性分析 赵洁; 徐宗学; 周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25(8): 172-178.
131 大气环流模式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评价 蒋昕昊; 徐宗学; 刘兆飞; 刘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7):51-58.
132 渭河流域关中段近30年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乔晨; 占车生; 徐宗学; 李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133 基于小波变换的漳卫南运河流域降水和径流周期分析 唐芳芳; 徐宗学; 李磊; 于伟东; 田术存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04
134 黑龙江西部旱区大豆和玉米的节水灌溉计划研究 刘海军; 徐宗学 灌溉排水学报 2011/04
135 黑龙江黑河市小麦和大豆的灌溉计划 优先出版 刘海军; 徐宗学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04
136 基于辐射的潜在蒸散量估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左德鹏; 徐宗学; 程磊; 赵芳芳 干旱区地理 2011,34(4): 565-574.
137 气候变化情景下渭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左德鹏; 徐宗学; 李景玉; 刘兆飞 水科学进展 2011,22(4): 455-461.
138 基于SWAT模型的北京沙河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 刘博; 徐宗学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5):52-61.
139 渭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及其突变特征 左德鹏; 徐宗学; 程磊; 刘星才 资源科学 2011/05
140 星载高分辨率SAR土地利用调查监测应用潜力评价 尤淑撑; 刘顺喜; 徐宗学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8):460-463.
141 气候变化对西苕溪流域未来洪水影响研究——Ⅱ.情景分析 刘浏; 徐宗学; 黄俊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4),508-512.
142 河岸带地下水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变化及与洪水的响应关系研究 徐华山; 赵同谦; 孟红旗; 徐宗学; 马朝红 环境科学 2011/04
143 2种降尺度方法在太湖流域的应用对比 刘浏; 徐宗学; 黄俊雄 气象科学 2011, 31(2):160-169.
144 河岸带地下水理化指标变化及与洪水的响应关系研究 徐华山; 赵同谦; 孟红旗; 徐宗学; 马朝红 环境科学 2011/03
145 气候变化对西苕溪流域未来洪水影响研究——Ⅰ.VIC模型评估 刘浏; 徐宗学; 黄俊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2),244-250.
146 滨河湿地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其与河水响应关系研究 徐华山; 赵同谦; 孟红旗; 徐宗学; 马朝红 环境科学 2011/02
147 密云水库入库流量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 刘星才; 徐宗学; 占车生; 孙永亮 水土保持通报 2011/01
2010年
148 基于恩格尔系数与霍夫曼系数的城市需水量预测 张志果; 邵益生; 徐宗学 水利学报 2010,41(11):1304-1309.
149 滨河湿地不同植被对农业非点源氮污染的控制效果 徐华山; 赵同谦; 贺玉晓; 徐宗学; 马朝红 生态学报 2010/21
150 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徐宗学; 程磊 水利学报 2010,41(8):1009-1017.
151 水生态一、二级分区技术框架 刘星才; 徐宗学; 徐琛 生态学报 2010,30(17):4804-4814.
152 水文科学研究进展的回顾与展望 徐宗学; 李景玉 水科学进展 2010,21(4):62-71.
153 蓝水绿水资源量估算方法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以卢氏流域为例 甄婷婷; 徐宗学; 程磊; 王洁 资源科学 2010, 32(6): 1177-1183.
154 序 水文模型——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研究领域 徐宗学; 彭定志; 杨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221-222.
155 水文模型:回顾与展望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278-289.
156 密云水库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和产沙的影响 庞靖鹏; 刘昌明;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290-299.
157 PDTank模型及其在三川河流域的应用 徐宗学; 罗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337-343.
158 黑河流域上游山区径流模拟及模型评估 李占玲;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344-349.
159 基于VIC-3L的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区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刘兆飞;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350-357.
160 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径流的影响 刘浏; 徐宗学; 黄俊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371-377.
161 变化情景下的漳卫南运河流域水量水质模拟 孙永亮; 徐宗学; 苏保林; 蔡锡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387-394.
162 缺资料地区河道水动力模拟——以卫河为例 朱玉龙; 徐宗学; 王国强; 于伟东; 田术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378-382.
163 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黄土高原区水体识别方法研究 程磊; 徐宗学; 左德鹏; 李林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424-430.
164 渭河流域1980—2000年间LUCC变化分析 程磊; 徐宗学; 罗睿; 米艳娇; 王昌高 人民黄河 2010,32(4):64-67.
165 海河流域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晓霞; 徐宗学; 纪一鸣; 李运才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0/01
2009年
166 影响西藏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素分析,李景玉,张志果,徐宗学,赵芳芳,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4(4):20-29.
167 笔谈:需水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徐宗学. 水科学进展,20(5): 751-752.
168 区域蒸散发分布式模拟及其遥感验证.蔡锡填,徐宗学,苏保林,于伟东.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10): 154-160.
169 水文科学在北京师范大学:回顾、机会与挑战,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5(5/6):463-468.
170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渭河流域未来日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分析,刘兆飞,徐宗学. 资源科学,2009,31(9):1573-1580.
171 白洋淀流域气温与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分析,王洁,徐宗学. 资源科学,2009, 31(9):1498-1505.
172 基于线形分解时序方法的径流序列长度影响研究,于延胜,陈兴伟,徐宗学,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4):106-109.
17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北京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张玲,徐宗学,张志果, 水文, 2009, 29(3), 41-45.
174 黄河源区未来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赵芳芳,徐宗学, 资源科学,2009,31(5):722-730.
175 基于MODIS数据的黄河三角洲区域蒸散发量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李发鹏,徐宗学,李景玉,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2): 113-120.
176 SWAT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 一 以窟野河流域为例,程磊,徐宗学,罗睿,米艳娇,地理研究. 2009,28(1),65-73。
177 西藏自治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徐宗学, 孟翠玲, 巩同梁,隋彩虹.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 163-170.
178 甘肃省40年来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李占玲,徐宗学,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1),102-106.
179 太湖流域1954-2006年气候变化及其演变趋势分析,黄俊雄,徐宗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 34-41
180 渭河流域1980-2000年LUCC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程磊; 徐宗学; 罗睿; 米艳娇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5
181 基于气温的潜在蒸散发量估算方法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应用比较 左德鹏; 徐宗学; 刘兆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23(10): 123-131.
182 茶园土壤中铅形态分布与茶叶中铅质量分数关系的研究 朱江; 周俊; 徐宗学; 陈兴仁; 贾十军; 毕守东; 柴如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Z1
183 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情势分析 姚文艺; 徐宗学; 王云璋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02
184 西藏自治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徐宗学; 孟翠玲; 巩同梁; 隋彩虹 自然资源学报 2009/01
2008年
185 罗睿,徐宗学,程磊:SWAT模型在三川河流域的应用,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19(5),28-33。
186 徐宗学,米艳娇,李占玲,陈亚宁. 和田河流域气温与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分析,资源科学,2008,30(12),1833-1838.
187 黄俊雄,徐宗学,刘兆飞,赵芳芳:统计降尺度法分析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资源科学,2008,30(12),1811-1817.
188 王晓霞, 徐宗学, 阮本清:天津市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特征,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9: 92-96
189 刘兆飞,徐宗学,刘绿柳. 统计降尺度模型及其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应用. 地球科学进展,2008,22,194-199。
190 刘绿柳,刘兆飞,徐宗学. 21世纪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4(3),167-172。
191 蔡锡填. 徐宗学. 李占玲. 漳卫南运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资源科学,2008,30(3),363-370。
192 李占玲,徐宗学,巩同梁: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特性变化分析,地理研究,2008,27(2),353-361。
193 赵芳芳,徐宗学:黄河源区未来气温变化分析的统计降尺度分析,高原气象,2008,27(1),153-161。
194 彭定志,徐宗学,巩同梁: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水文模型应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44(1), 31-34.
195 李发鹏,徐宗学:黄河三角洲地表特征参数时空分布特征,人民黄河,2008,2,3-5。
196 塔里木河流域未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 刘兆飞; 徐宗学; 刘绿柳; 陈亚宁 干旱区地理 2008/06
197 太湖不同湖区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王钦; 丁明玉; 张志洁; 姜霞; 金相灿; 徐宗学 生态环境 2008/04
2007年
198 塔里木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刘兆飞,徐宗学. 水文,2007,27(5),69-73。
199 SWAT模型中天气发生器与数据库构建及其验证, 庞靖鹏, 徐宗学, 刘昌明. 水文, 2007,27(5),25-30。
200 雅鲁藏布江径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分析,黄俊雄,徐宗学,巩同梁. 水文,2007,5,31-35.
201 山东省近40a来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徐宗学,孟翠玲 赵芳芳, 气象科学,2007,27(4),387-393.
202 统计降尺度方法和Delta方法建立黄河源区气候情景的比较分析,赵芳芳,徐宗学, 气象学报,2007,65(4),653-662.
203 石羊河流域主要气象要素及径流特征分析,徐宗学,李占玲,史晓琨, 资源科学,2007,29(5),121-128.
204 基于SWAT模型的径流与土壤侵蚀过程模拟, 庞靖鹏, 刘昌明, 徐宗学. 水土保持研究, 2007,14(6),89-95.
205 西藏地区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的趋势分析,徐宗学,张玲,黄俊雄,巩同梁. 气象,2007,33(7),82-88.
206 SWAT模型研究应用进展, 庞靖鹏, 徐宗学, 刘昌明. 水土保持研究, 2007,14(3),31-35.
207 基于GIS和USLE的非点源污染关键区的识别, 庞靖鹏, 徐宗学, 刘昌明,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07,21(2),170-174.
208 GABP模型在渭河下游洪水预报中的应用,隋彩虹,徐宗学, 人民黄河,29(4),19-22,2007。
209 梯级-联算法在多泥沙河流含量中的应用,张志果,徐宗学,赵为民, 水利学报,2007,38(4):448-453.
210 三门峡回水变动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分析,李景玉,杨胜天,徐宗学,李发鹏.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3):61-68.
211 渭河流域近四十年降水量变化规律及干旱预测,和宛琳,徐宗学, 人民黄河,2007,29(1):36-37.
212 ENSO与山东降水的关系,孟翠玲,徐宗学, 人民黄河,2007,29(1):33-35.
213 梯级-关联算法原理及其在流量预报中的应用,张志果,徐宗学,巩同梁, 水科学进展,18(1),114-117,2007。
214 Long-Term Trend and Abrupt Change for Major Climate Variables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Basin 赵芳芳; 徐宗学 ; 黄俊雄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07/02
2006年
215 近40年来西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徐宗学,巩同梁,赵芳芳,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1(1),24-32,2006。
216 近40年黄河源区气候要素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徐宗学,和宛琳, 高原气象,25(5),906-913,2006。
217 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李发鹏,李福林,徐宗学,陈学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6(4),103-107,2006。
218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和降雨量的影响,张玲,徐宗学,阮本清, 自然资源学报,21(5),746-754,2006。
219 渭河下游洪水预报的ANN模型与TANK模型对比,隋彩虹,徐宗学, 人民黄河,28(7),21-23, 2006.
220 东北黑土区土壤退化及水土流失研究现状,李发鹏,李景玉,徐宗学, 水土保持研究, 13(3), 50-54, 2006.
22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渭河下游洪水预报中的应用,隋彩虹,徐宗学, 水文,26(2):38-42,2006.
222 黄河流域降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徐宗学,张楠, 地理研究,25(1):27-34,2006.
223 黄河兰州以上气候要素长期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分析,赵芳芳,徐宗学, 气象学报,64(2):246-255,2006.
224 北京市降雨量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徐宗学,张玲,阮本清, 干旱区地理,29(2):186-192, 2006.
225 渭河流域气温与蒸发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和宛琳,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1),102-106.
226 渭河流域干旱特征及干旱指数计算方法初探,和宛琳,徐宗学, 气象,32(1), 24-29, 2006.
227 水利水电的社会政策 洪尚群; 张天柱; 张晓健; 吴晓青; 徐宗学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09
2006年以前的
228 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分析,徐宗学,和宛琳, 水文,25(6),6-11, 2005.
229 黄河流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析,徐宗学,隋彩虹, 气象,31(11),7-10, 2005.
230 黄河流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徐宗学,赵芳芳, 资源科学,27(5), 153-159, 2005.
231 渭河下游河流输沙需水量计算,宋进喜,刘昌明,徐宗学,李怀恩,杨方社, 地理学报,60(5),717-724,2005.
232 渭河(陕西段)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宋进喜; 刘昌明; 徐宗学 人民黄河 2005/11
233 渭河下游河流输沙需水量计算 宋进喜; 刘昌明; 徐宗学; 李怀恩; 杨方社 地理学报 2005/05
234 全球气候变化对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可能性影响 陈亚宁; 徐宗学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11
235 日本の平均気温、降水量時系列におけるジャンプ及びトレンドに関する研究,徐宗学,竹内邦良,石平博, 水工学論文集,第46巻:121-126,2002
236 洪水风险分析的簇生过程模型,邓永录,徐宗学, 中山大学学报,32(1),35-40,1993.
237 洪水频率分析HSPPC模型应用研究,徐宗学,曾光明, 水科学进展,No.3,10-18,1992.
238 分洪区洪水保险工作初探,徐宗学, 灾害学,1,12-18,1991.
239 洪水风险率CSPPN模型初步应用研究,徐宗学,肖焕雄, 水利学报,1,35-41,1991.
240 关于“七五”科技攻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徐宗学, 科技管理研究,3,18-23,1991.
241 灰色动态模型在环境系统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曾光明,徐宗学, 环境科学学报,9(2),156-165,1989.
242 洪水风险分析的更新过程模型及应用,邓永录,徐宗学, 水电能源科学,7(3),226-232,1989.
243 略论防洪保险及其计算,徐宗学,施熙灿, 水能技术经济,1,1-10,1989.
244 广西龙滩水库诱发地震环境影响评价,徐宗学,黄乃安,常宝琦, 华南地震,9(2),84-91,1989.
245 洪水风险率HSPPB模型及其应用,徐宗学,邓永录, 水力发电学报,1,46-55,1989.
246 洪水风险非齐次Poisson模型研究现状,徐宗学, 水文,4,59-63,1989.
247 洪水风险率模型Poisson应用分析,李景玉,徐宗学, 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3(4),392-402,1988.
248 洪水风险率CSPPC模型及其应用,徐宗学,叶守泽, 水利学报,9,1-9,1988.
249 水库诱发地震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徐宗学, 水利水电科技,4,52-61,1988.
250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方法及其在水文学中的应用,徐宗学, 水文科技情报,2,31-39,1987.
251 风险率与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综述,徐宗学, 水文,2,40-45,1987.
252 熵极大识别(EMI)准则及其应用,徐宗学, 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学报,6,60-70,1987.
253 风险率分析与洪水设计,徐宗学, 水文科技情报,1,1-8,1986.
254 从现代科学的特点看科技人才的智能机构,徐宗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No.2,36-44,1986.
255 “开拓”二题,徐宗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No.1,32-40,1985.
会议论文:
1. 徐宗学; 左德鹏; 唐芳芳, 黄河典型流域水循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 中国会议 2012-12-10
2. 徐宗学; 左德鹏, 渭河流域蓝水绿水资源量多尺度综合评价, 第二届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交流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12-07-20
3. 徐宗学; 庞博, 坚持人水和谐理念,科学认识河湖水系连通问题, 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 中国会议 2011-11-16
4. 占车生; 王会肖; 徐宗学; 李玲, 渭河流域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水文响应定量化研究, 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1-07-25
5. 徐华山; 徐宗学; 赵同谦, 滨河湿地地下水与河水响应关系研究, 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 中国会议 2010-08-02
6. 徐宗学; 刘兆飞, 内陆河流域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塔里木河源流区为例, 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 中国会议 2010-08-02
7. 刘星才; 徐宗学; 赵洁; 牛翠娟, 水生态一级分区技术及其在辽河流域的应用示范, 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 中国会议 2010-08-02
8. 赵洁; 徐宗学; 刘星才, 辽河水生态分区中土地利用的时空差异研究, 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 中国会议 2010-08-02
9. 徐宗学; 刘浏; 黄俊雄; 潘婕, SDSM和PRECIS建立太湖流域气候变化情景的比较分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 中国会议 2009-10-14
10.赵芳芳; 徐宗学; 张橹; 左德鹏, 黄河上游气候变异与人类活动的生态水文响应, 2009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中国会议 2009-09-22
11.刘星才; 徐宗学; 刘博, 太湖流域SPI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2009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中国会议 2009-09-22
12.刘浏; 徐宗学; 黄俊雄, 气候变化对太湖西苕溪流域径流的影响, 2009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中国会议 2009-09-22
13.徐宗学,李占玲, 黑河源区径流模拟与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48-155。
14.甄婷婷,徐宗学, 基于SWAT模型的卢氏流域兰水绿水资源量评价,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00-205。
15.王晓霞; 徐宗学, 城市雨洪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 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8-10
16.刘浏,徐宗学:北京市未来日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析,第六届中国水论坛文集: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22-128
17.罗睿,徐宗学,程磊:SWAT模型后处理可视化系统的开发及其在三川河流域的应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文集: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63-779。
18.程磊,徐宗学,罗睿,米艳娇:渭河流域1980-2000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及建模分析,第六届中国水论坛文集: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77-784
19.吴宇丹,徐宗学,占车生:基于SWAT模型的潮河流域径流模拟,第六届中国水论坛文集: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812-816
20.米艳娇,徐宗学,刘兆飞:基于MODIS数据和GIS的SRM融雪径流模型在和田河山区流域的应用研究,第六届中国水论坛文集: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817-823
21.王韶伟,徐宗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以SWAT模型在泾河流域的应用为例,第五届中国水论坛文集:环境变化与水安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61-166
22.王晓霞,徐宗学,黄俊雄:海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趋势分析,第五届中国水论坛文集:环境变化与水安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723-729
23.徐宗学,黄俊雄,赵芳芳:黄河上游兰州以上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论文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河流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黄河水利出版社,第一册,2007,37-45。
24.李发鹏,徐宗学,李景玉:黄河三角洲地区NDVI与Albedo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论文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河流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黄和水利出版社,第二册,2007,103-110。
25.刘兆飞,徐宗学 ,巩同梁。雅江流域降水和流量变化特征分析,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 山东地图出版社,2006, 173-179。
26.张玲,徐宗学. 北京市需水量预测的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 2006中国水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郑州,2006年9月22-24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7.孟翠玲,徐宗学. 山东省近50年来的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2006中国水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郑州,2006年9月22-24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8.张志果,徐宗学. 梯级关联算法原理及其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2006中国水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郑州,2006年9月22-24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9.李发鹏,徐宗学.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需水与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2006中国水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郑州,2006年9月22-24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0.徐宗学,和宛琳,王会让,渭河流域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周孝德,沈冰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25-133.
31.隋彩虹,徐宗学,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渭河下游洪水预报,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周孝德,沈冰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00-306。
32.宋进喜, 徐宗学, 李怀恩, 刘昌明等. 有关河流生态与环境需水研究的几个问题探讨. 周孝德, 沈冰. 全国第三届水问题研究学术研究会论文集—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393-399.
33.徐宗学,竹内帮良,石平博,系统动力学模型在黄河流域的应用,水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杨大文,楠田哲也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67-179,2004。
34.徐宗学:分布式水文模型与GIS技术在水资源综合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水文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张建云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24-229,2004.
35.李景玉; 徐宗学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渭河流域中的应用 , 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4
36.竹内邦良,徐宗学,石平 博,马龙 纯:从全球视角研究黄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术年会文集,北京,2002.9, 1-13.
37.徐宗学,竹内邦良,石平博:日本における降水量の長期的変動傾向の時空分布特性に関する考察,日本水文・水資源学会2002年研究発表会要旨集,盛岡市,日本,2002.8
38.徐宗学,竹内邦良,石平博:黄河流域における水供給リスク解析。第六回水資源に関するシンポジウム。東京,2002.8.
39.徐宗学,李景玉: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科技前沿(冯建力,任福继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02.
40.徐宗学、竹内邦良、石平 博、張祥偉:黄河における水需給SDモデルの構築, 日本水文・水資源学会2001年研究発表会要旨集, 210-211, 甲府市, 日本, 2001.8.
41.徐宗学,水资源工程效益投资分析中风险率与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水资源研究,1985, 1, 42-50.
报纸文章:
1. 徐宗学,水文模型的现在与未来,中国水利周报,2009年11月19日,第329期。
2. 徐宗学,李发鹏: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九:干燥少雨的索马里,中国水利报/2009年5月28日/第306期
3. 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八:密林中的喀麦隆共和国,中国水利报/2009年4月23日/第301期
4. 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七:水系发达的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中国水利报/2009年4月16日/第300期
5. 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六:南非正在进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中国水利报/2009年3月19日/第296期
6. 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五:南非水资源管理体制,中国水利报/2009年3月12日/第295期
7. 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四:南非水资源概况,中国水利报/2009年2月27日/第293期
8. 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三:埃及水资源开发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水利报/2009年1月22日/第289期
9. 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二:埃及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中国水利报/2008年11月20日/第281期
10.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一:埃及完善水资源政策解决供需矛盾,中国水利报/2008年10月23日/第277期
11.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埃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中国水利报/2008年9月11日/第272期
12.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九:管理不善加剧水资源危机,中国水利报/2008年9月4日/第271期
13.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八:非洲的水电资源开发,中国水利报/2008年8月28日/第270期
14.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七:非洲水资源供求与利用,中国水利报/2008年7月10日/第263期
15.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六:塞内加尔的母亲河-塞内加尔河,中国水利报/2008年6月19日/第260期
16.徐宗学,王韶伟: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五:尼日尔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国水利报/2008年5月1日/第256期
17.徐宗学,王韶伟: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四:千变万化的尼日尔河,中国水利报/2008年4月24日/第255期
18.徐宗学,王韶伟: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三:支流众多的尼日尔河,中国水利报/2008年4月10日/第253期
19.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二:神秘的刚果河,中国水利报/2008年4月3日/第252期
20.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一:畅游尼罗河,中国水利报/2008年3月13日/第249期
21. 徐宗学 ,从全流域的角度看待河流开发和保护,中国水利报/2008年11月6日/第279期
22. 徐宗学 :节流优先,开源与节流并重,中国水利报/2007年10月25日/第230期
23.刘昌明,徐宗学. 新水文化:持续、平等、民主的水资源管理目标,中国水利报/2006年11月16日/第004版.
24.徐宗学:德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启示,中国水利报,第2327期,2006.6.1。
25.徐宗学:黄河流域城市水资源管理:可持续性发展展望,黄河报,第1653期,2005.10.29.
荣誉奖励:
1. 北京师范大学2014-2015年度校级优质研究生课程特等奖(现代水文学)。
2. 2014年度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3. 2013年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及水沙变化研究”。
4.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渭河水污染防治专项技术研究与示范”。
5. 北京师范大学2012-2013年度校级优质研究生课程特等奖(水文模型)。
6. 2013年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7.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模拟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8. 2013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技术及其应用平台”。
9.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密云水库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研究及工程示范”。
10. 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漳卫南运河流域闸坝调度与取水许可管理研究”。
11. 北京水利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密云水库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研究及工程示范”。
12.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3. 201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钱媛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14. 2011年获“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水文学原理”。
16. 荣获《水利学报》2010年度优秀论文奖 2012-02-27
17.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雅鲁藏布江水资源演变与水生态安全”,2008年。
18. 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
19.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科教部(DEST),“Endeavour Executive Awards”奖,2007年。
20. 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国际水文合作突出贡献奖”,2007年。
21. 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奖学金,1997年。
22. 1994年《福冈市水资源系统供水风险分析》获日本野村学芸财团研究奖。
23. 1994年《水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率分析》获日本环境系统测量与控制学会优秀论文奖。
24. 1994年获日本九州大学 研究奖励基金。
25. 《广西龙滩水库诱发地震环境影响评价》获北京市水利学会1991年第一届优秀论文鼓励奖。
26. 《洪水风险率Poisson模型应用分析》获北京市水利学会1991年第一届优秀论文一等奖。
27. 1990年《洪水风险率HSPPB模型及其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28. 1989年《广西龙滩水库诱发地震环境影响评价》获能源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学术交流:
1. 应邀访问丹麦和西班牙进行学术交流 2016-09-20
2. 参加“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 2016年度学术大会并获奖 2016-08-01
3. 应邀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并作学术报告 2016-07-13
4. 中-丹-芬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与监测模拟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6-03-23
5. 应邀赴捷克参加IUGG大会 2015-07-08
6. 应邀访问台湾大学和淡江大学并作学术报告 2015-05-11
7. 赴意大利参加IAHS学术会议 2014-06-10
8. 应邀赴瑞典参加IAHS科学大会 2013-08-12
9. 应邀访美开展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2013-05-30
10. 应邀赴UNESCO-IHE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2013-05-06
11. 代表黄河研究会访问日本 2012-05-25
12. 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 中国会议 2012-12-10
13. 第二届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交流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12-07-20
14. 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 中国会议 2011-11-16
15. 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1-07-25
16. 徐宗学教授参加美国南加州河流水环境综合管理研讨会 2011-09-07
17. 徐宗学教授等人应邀访问瑞士联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2011-05-08
18. 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 中国会议 2010-08-02
19.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 中国会议 2009-10-14
20. 2009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中国会议 2009-09-22
21. 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8-10
22. 第六届中国水论坛 2008。
23.第五届中国水论坛 2007。
24.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 2007。
25.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
26.2006中国水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郑州,2006年9月22-24日,
27.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4
2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术年会,北京,2002.9, 1-13.
——访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宗学
在专访徐宗学教授时,一开始就被徐教授的个人魅力所感染。他真诚的处世态度、严谨的治学风范以及诲人不倦的教学品德令人印象深刻。他活跃的思维、率真的性格,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令人折服。
“2004年,教育部有关部门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现场观摩会,会后,经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开设《水文模型》、《水文学原理》两门双语教学课程。开课尹始,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本来预计20人左右的小班课堂教学,第一节课听课的同学就超过五十多人,除了当时所在的环境学院的研究生,也有来自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资源学院、生命学院的研究生,还包括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除了硕士研究生,还有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访问学者等。双语教学在当时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同学们十分积极、热情很高。但是,在上课当中也发现,同学们中间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十分突出,有一部分同学早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有的则刚刚过了四级,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学习俄语、日语等其他小语种的。如何把握好英语与汉语的分寸相当重要。”因此,每一届学生上课,徐老师都会针对当届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上课方式以及课堂中英文使用的比例。例如,在课堂学习中徐老师会经常发放一些调查问卷,把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双语教学的要求以及希望、作业和考试时英语与汉语的要求都进行多次调查。这也是他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十余年国外生活工作的经历,让徐教授深深体会到了英语的重要性。1996年,他在日本工作时,在福冈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徐教授深切体会到了英语对中国和中国人的重要性。在那次二百余人参加的国际会议上,当时仅有两位来自国内的学者提交了论文,但由于其自身的英语水平,却未能参加大会的交流,与具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地位相比十分不相称。当然,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每年在北京主办的国际会议已经数不胜数。令徐教授深信不疑的是“中国作为大国,在国际上的声音很重要。”在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英语对于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此,他经常对自己的学生强调要加强英语学习。徐教授的孩子在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读书,徐教授对于吴玉章学院新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赞不绝口,据他讲,该学院从大一开始就实行双语教学,很多重要课程都是双语教学。他也常常用这个例子去激励自己的学生。“从小学抓英语教学,我举双手赞成。”徐教授如是说。
对于全新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徐老师已经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四轮,学生们兴趣很高,收获颇多。每学期末,学生都会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匿名评价,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态度等各个方面作出评判。从满分五分制的测评中,学生们针对徐老师的第一次双语教学就打出了近乎满分的高分,也反映了同学们对双语教学的赞成和支持态度。同时也说明《水文学原理》和《水文模型》两门课的双语教学改革是成功的,当然,两门双语教学课程获得2008年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是最好的例证。
走在世界前列的课堂教学
徐教授在国外工作生活多年,与国际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很多知名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经常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到北京师范大学为学生举办讲座。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干事长Nagy先生、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主席竹内邦良教授、全球水系统计划(GWSP)主席Charles 教授以及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Simonovic教授等,都曾先后应徐教授的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作过学术报告,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开阔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这也是双语教学广为学生们接受和欢迎的原因之一。
徐教授在国外学习和考察时,就注意到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中很早就开展了双语教学,并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徐教授曾经工作过的德国,从中学开始就已经有了双语教学。因此,据徐教授介绍,在德国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很多人都会讲一口很流利的英语。对于北京这样的国际都市,双语教学的意义更是显而易见。目前,尽管很多私人学校也在举办各种英语培训班,但多数都是为应试而开办的相关课程,这种通过直接双语教学,锻炼同学们学英语、用英语,用英语去思考的能力,是任何英语培训班都无可与之比拟的。徐教授尤其注意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用英语去思考的习惯,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无论是英语口语还是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学生眼中的徐老师和他的双语教学
“徐老师的讲课方式是注意贴近学生,课堂上与同学们互动,他通过系统、全面的讲解,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注重教学当中的许多细节。尽管他平时上课很严肃,治学严谨,对学生们的要求也很高,但是课下的时候,他又和蔼可亲,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在学习上关心我们、指导我们,还经常给我们讲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潜移默化中,我们受到他的影响,也增长了许多见识。徐老师讲课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经常会邀请一些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国际知名教授和专家到课堂上给我们举办讲座,做前沿学术报告。” 徐老师的博士研究生程磊同学如是说。 “
《水文模型》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双语教学课程。上课开始时,徐老师会先对我们的英文水平进行摸底。他一个学期还要进行多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课程的难易程度、讲授的内容是否完整、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方法或者提出改进的方式等。”徐老师另外一名学生吴宇丹同学津津乐道于他的课堂风格,“最有趣的是他采用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我们每个同学都有用英语回答问题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锻炼机会。”
“第一节课我们每个人都要用英文进行自我介绍,学期末的时候徐老师会要求我们用英文写报告,然后模拟国际会议的形式,让同学们上台进行演讲。从平时的锻炼中,我们不仅获得了课程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意识。”吴宇丹同学在谈到自己在双语教学中的收获时这样说。
每当看到学生进步,抑或是自己的学生在评比中获得优秀论文奖、优秀毕业生奖等,哪怕是看到学生们发表一篇好的论文,都是徐教授值得骄傲的事情。他看到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看到自己学生的进步,是他感到最为欣慰的事情。徐教授认为对自己事业影响最深的是他的导师叶守泽教授,最让他难忘的是叶教授的敬岗爱业和诲人不倦,以及父亲般开明的教育引导,也正是叶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老一代水文学家影响和培养了徐教授这样的新一代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知名学者。
徐宗学简介:
徐宗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首批“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全球水系统计划中国委员会(CNC-GWSP)委员、中国气象/水利学会水文气象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中国人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中央联合专家组专家以及日本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副会长等职。
来源: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www.jingpinke.com/html/dialogue/xu_zong_xue/xu_zong_xue.html)
——记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宗学
在中国这片科研沃土上,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用毅力与奉献,支撑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维护着生态平衡与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齐心协力构筑起中国科技的伟大长城。而徐宗学便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在科学浩淼的穹苍下,为了探水文之奥秘,寻治水之方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耕耘是收获的源泉,奉献是无言地丰碑……
奋斗的日日夜夜犹如滚滚而过的车轮,见证了徐宗学成长的足迹。回首来时路,一幕幕都历历在目,一步步都走得无怨无悔……
1983年,徐宗学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本科毕业后,直接考取该校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水文学家叶守泽教授,博士研究生提前毕业后,被清华大学聘为教师。其间,他参与或负责完成了国家、部级等多项课题,被推荐为能源部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还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兼职工作了两年。
1993年,徐宗学获日本国立九州大学研究奖励基金,以奖励访问研究员身份赴该校工作,对日本福冈市水资源系统进行了系统地模拟和研究。1994年,他应邀参加了日本水文水资源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年会并做专题发言,获得日本野村学芸研究奖。1995年,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直接聘任他为研究开发本部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具体负责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国际合作工作。他多次代表研究所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被选派到东南亚有关国家进行考察和指导工作,还负责从丹麦水利研究所(DHI)引进了MOUSE、MIKE11等水利计算软件,编写了一套完整的应用报告。1997年,他荣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应邀赴德国鲁尔大学,与著名的国际遥感及GIS协会主席Schultz教授一起工作。在德工作期间,他还被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推荐为北京市在外咨询专家,并受到了当时的德国总统赫尔兹克博士的亲切接见……
2000年7月,徐宗学接受国际水文计划(IHP)前主席、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IAHS)主席竹内邦良教授的第二次邀请,赴日本国立山梨大学任教,协助其IHP、IAHS、FRIEND有关工作,并具体负责山梨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有关黄河水文水动力学模型方面的合作研究项目。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徐宗学在国外工作十余年后,毅然放弃在日本舒适的生活与国家公务员工作,回国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并被聘任为北京师范大学首批“京师学者”特聘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2005年初,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985工程”水科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同年,当选为日本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副会长。目前,还担任着多种国内外著名水文水资源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或编委工作。
借前人之智,创精彩篇章,开拓水文科学新天地……
在治学道路上,徐宗学始终默默耕耘着,持之以恒地进行着科学探索与创新。他研究的范围从随机水文学到系统水文学、从洪水灾害到水资源短缺问题,涉及到水科学诸多领域。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文风险率与不确定性分析:他首次系统地将随机点过程理论应用到风险率与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中,直接在时域内讨论频率问题,从理论上解决了风险率与传统的频率分析之间的关系。引进熵的概念作为水文不确定性的测度函数,并对其性质从数学上给出了严格的证明。引进熵极大识别准则,对水文分析中常用的概率分布及其不确定性测度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引进Bayes原理建立洪水风险率分析的HSPPB模型,从理论上导出并建立了可以充分提取历史大洪水信息的风险率HSPPC模型,引进成丛随机点过程理论,建立洪水风险率分析的CSPPC模型,系统推导出了精度较高的风险率CSPPN模型;将风险率的概念引入到三峡水库调度模拟中,对水库投入运行后的泥沙淤积、发电、防洪及航运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将风险率的概念引入到水资源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中,提出了对水资源系统进行风险率分析的可靠性、脆弱性与回弹性指标。
(2)日径流随机模拟:徐宗学将随机点过程理论与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开拓了多站日径流模拟的新途径,提出并建立了日径流生成的概念性随机点过程SPP模型;建立日径流生成的MACP模型,使生成的日径流系列能够较好地反映日径流过程陡涨急落,且一直有地下水影响的特点;引进互相关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导出了用于弱相关相邻多站日径流生成的MCCP模型,解决了不同站之间噪声相关的问题;引进链相关理论,与马尔可夫过程理论相结合导出了适用于较强相关相邻多站日径流生成地CDMCP模型。
(3)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分布式水文模型地开发与应用方面,徐宗学将水箱模型概念与动力波模型等应用于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开发与研制中,成功地应用到了不同水文特点的流域。并进一步开发研制了流域水质与用水模拟模块,对日本第二大湖泊——霞之浦流域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以及取用水过程进行了成功的模拟与分析;将GIS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开发中,提高了模型研制效率和模型的模拟精度。探讨了用Penman模型估计蒸发潜能,通过降雨、气象水文资料进一步估算流域实际蒸散发量的可能性,并与常用的Morton(CRAE) 模型及Brutsaert—Stricker(AA)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Penman模型计算蒸发潜能,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流域实际蒸散发量的可行性;引进Horton流概念,开发研制了能兼顾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水文特点,同时模拟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4)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徐宗学首先从理论上回答了针对具有不同统计特征的水文气象过程,检测其受气候变化影响所需要的样本容量大小,为探讨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东南亚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降雨量长期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点进行深入探讨,首次界定了以南北纬20°作为影响范围分界线的不同影响区域,对东南亚地区受南方涛动(SOI)影响的区域进行了科学划分;以非参数方法为工具,对塔里木河与黄河流域气温、降雨量与径流量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对不同流域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范围进行了科学界定;并探讨了黄河源区与雅鲁藏布江流域水循环过程受气候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徐宗学还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于水文水资源科学中的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系统动力学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不同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岁月蹉跎,徐宗学的水科学研究之路越踏越实,当年的青涩与稚嫩早已淡出了记忆,一名端严持重的青年才俊正以其敏锐的目光和坚实的步伐续写着水文新篇章……
从实践中走来,未来在脚下延伸
没有宏大的理想,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久经磨练的心志,没有高尚的道德素养以及对社会对民族强烈的责任感,就没有徐宗学今天的成就。多年来,徐宗学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了中国、日本与德国的各种研究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近50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SCI、EI与ISTP三大检索系统检索的论文近50篇,被国内外有关学者引用70余次。此外,他还担任了研究生、本科生多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十几名……
征途漫漫,险阻重重。今天,徐宗学仍以其对科学研究不衰的激情,为我国水科学事业的发展和水问题的解决不懈努力着,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每一天都累积着勤勉与历练,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水科学专家——徐宗学,正在通往科学真理的阳光大道上奋斗不息、持定而行……
来源:《科学中国人》2006年第七期
他是一位国际型人才,他曾在国外工作和生活十多年,他的足迹遍及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他是一位综合型人才,他在国内外知名大学执教多载,也曾在研究机构和国家机关工作多年,他集教学、科研、咨询、管理经验于一身。然而,他依然谦虚、依然质朴;他做事严谨、精益求精;他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他本可以长期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然而,为了祖国的水利事业,他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徐宗学教授在偶然间走进了他毕生深爱的水文人生,他的话语里,充满着对大学无尽的回忆,对导师无尽的感激。
现代水利周刊:您的家乡在哪里?您家乡的水资源状况怎么样?
徐宗学:齐国古城是我的故乡。儿时的记忆里,家乡河水清清、藕香鱼壮。记得有一年,由于连续几天暴雨不断,河水猛涨,平时的水井就变成了自流井。然而,这种情景到我读初中时就慢慢发生了变化,尤其到了高中,记得学校自备的水井,每年都要不断挖深才能取到水,现在地下水位埋深估计有几十米深了,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变成了有河皆干、有河皆污的状况。最近,听说淄博的地下水污染也很严重。作为水利人,对家乡的水资源问题感到深深的忧虑。
现代水利周刊:您上大学选择学水是偶然,还是其它原因?
徐宗学:我是1979年上大学的,本科学的是河流力学专业。当时是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实际上进入这个专业是很偶然的。当时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山东工学院。后来因为分数较高,重点院校先录取,第一批就被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先录取了。
现代水利周刊:您本科学的是河流力学专业,后来为什么研究生选择学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呢?
徐宗学:工程水文学是河流力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当时给我们上水文课的老师是毛荣生教授,他很会启发学生,培养了我对水文学的兴趣。当时我也比较喜欢钻研问题,读本科时就开始写论文。后来,毛老师就把我推荐给了叶守泽教授。叶先生在全国水文界是相当有影响的教授,那时全国只有三位教授可以招收水文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叶守泽教授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也是久仰叶先生的大名,就选择了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并从此师从叶教授。
现代水利周刊:我们注意到,您26岁就博士毕业了,您怎样评价您的大学生活?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徐宗学:我是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第一批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加之当时从小学到高中学制比现在的要短,我16岁就上了大学,博士期间由于论文突出,故又提前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我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读书期间,学校比较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时我们治河系的几位学生干部配合学校团委创办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大学生学报》,创刊号就登载了我写的关于河流力学方面的论文。读研究生以后,我负责策划创办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研究生学报》,还创办了研究生水资源协会、英语口语协会等并担任会长,通过这些活动,自己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1984年底,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首次试行硕博连读,当时我犹豫不决,迟迟拿不定主意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是先参加工作。那是一个冬季,报名截止前一天的傍晚,年逾花甲的叶守泽教授,在天色渐晚的积雪中,专程从教师家属区步行几十分钟到学生宿舍征求我的意见,使我非常感动,当即决定继续师从叶先生走水文路。正是叶先生的言传身教使我为之动容、感动今生。后来叶先生又推荐我到清华大学任教,可以说是叶先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现代水利周刊:您本科学的是河流力学专业,后来又读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工学博士,能否谈谈这两门学科对您的交叉影响?
徐宗学:河流力学主要是研究河流泥沙的输移、运动和沉降规律,而水文学主要是研究流域上的水循环规律,前者注重线上(河流)的工作,后者主要以面(流域)为主,这两个专业对我都非常有帮助。水文学一般从面上研究降雨径流规律,对河流泥沙这一部分并不十分关注,因为我有河流力学的背景,有河流力学专业的数学和力学基础,这对我学习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帮助很大。
从中国到日本,从日本到欧洲,其足迹遍及近30个国家。徐宗学教授在国外工作、生活了十多年,十年的经历和感悟,让他有了更深刻的人生积淀,也让徐宗学有着愈加强烈的报效祖国的冲动。
现代水利周刊:您是什么时间出国去日本的?
徐宗学:去日本之前,我在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1993年4月,应九州大学邀请,我以奖励访问研究员身份赴该校工作,先后在日本九州大学、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山梨大学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8年多。
现代水利周刊:您在日本有什么让你难以忘记的故事吗?
徐宗学:在日本生活和工作的八年当中,有许多难忘的事。这里我仅讲一件刚到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时遇到的一件事情。1996年初,研究所出了一件意外的事情,研究室一位同事因车祸等原因突然音信全无。他当时负责一个较大的课题,因为这个课题很重要,研究所就临时让我顶了上去。可他没有留下任何材料,我只好从他的计算机里慢慢地寻找线索。当时用的计算机还是那种工作站式的,像一张办公桌一样大,用起来很不方便,那种专用程序我也没有用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接手了这个课题,压力很大。课题的任务是模拟下垫面改变条件下的河道洪水变化。日本全国主要河流统一核算,当时研究所分担了几条河流的计算工作。为了不影响全国的研究成果汇总,我克服种种困难,按时提交了有关研究成果,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这件事也使我在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打开了局面。
现代水利周刊:应该说您在国外还是为中国人争了光。
徐宗学:应该说是这样。在国外工作期间,无论是在大学任教,还是在研究所工作,时刻铭记自己是中国人,对自己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从未松懈过。我在九州大学的工作尚未结束,就被建设技术研究所直接聘为主任研究员,研究所后又主动推荐我申请德国的洪堡奖学金,山梨大学竹内先生三次邀请我到该校任教。这些都应该证明了这一点。
现代水利周刊:您是什么时候去德国的,听说您在德国还获得了国际上有名的“洪堡”奖学金,被称为“洪堡”学者,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徐宗学:1997年,我成功获得洪堡奖学金。出国前我在国内的时候曾听说过“洪堡”奖学金。“洪堡”奖学金实际上是半官方的,主要是资助全世界的一些年轻科学家们到德国去进行学术研究,也是为了国际交流。洪堡学者还有一个很高的荣誉,就是洪堡学者及其家属都会受到德国总统的亲切接见。全世界满足基本条件的年轻学者,不分种族、专业、性别、国家,任何人都可以申请,但成功与否全靠每个申请者的研究业绩。我在异国他乡能够申请成功,应该说是非常幸运的。
现代水利周刊:为什么要选择2003年7月回国呢?
徐宗学:坦率地讲,我出国的目的只是希望多学点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开阔一下视野。我们这一批大学生,是文革后国家恢复高考招生以后头几批毕业生,完全得益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又是文革后我国自己培养的较早的博士研究生,报国之心还是很强烈的。在日本工作期间,完全可以长期留在日本,尤其是1996年,今年刚刚卸任的国际水文科学学会主席竹内邦良教授希望我到山梨大学做副教授,首要条件就是希望我终身留在日本,我当时就坚决不同意。2001年,我回国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学术年会,遇到了时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的杨志峰教授,谈到回国工作的打算,杨所长希望我加盟北京师范大学。后来在日本又多次遇到刘昌明院士,刘院士在国内外水文水资源领域德高望重,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双聘院士,当时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院长,非常支持我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另一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对人才引进工作非常重视,从钟秉林校长到人事处陈光巨处长对我到北师大工作都给予了积极关注,在他们的感召下我决定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当时回国,我是顶着很大压力的,国内非典的阴影未散,双方父母与亲戚朋友都劝我们不要着急回国,但我还是毅然于2003年7月底携全家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祖国。
对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徐宗学教授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在他所研究的领域,他总是力图将学科前沿与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他对科学研究表达着他公正、客观的科学态度。
现代水利周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水资源的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方面都经过了一些曲折历程,您认为我们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同时应注意些什么?
徐宗学: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环境保护问题,应该走一边开发、一边治理,在保护中开发、在治理中发展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也走过弯路,当时为了经济发展,牺牲了环境,到后来不得不花成倍的费用去治理。包括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方面,我在德国、日本工作期间,体会都很深。
多数发达国家在河流的生态修复方面都经过了一些曲折历程:从早先的湿地开发,到现在的修建人工河川,并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利用湖泊、洼地自然调蓄洪水。日本的一些治水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在流经城市的一些河流中,政府明文规定市民不能在滩地搞建设或居住,而是建成人造公园、运动场所等。这样,洪水来了既保障了行洪安全、不会造成太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又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完整,还有效地补给了地下水资源,对于防洪以及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水利周刊:您对缓解目前的水危机有什么好的建议?
徐宗学:第一,要节水,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方向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第二,开源节流并重,开源有多种途径,除了跨流域引水外,雨水利用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像南水北调这样的跨流域调水,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雨水利用也有很大潜力可挖。现在城市地面越砌越漂亮,降雨以后径流很快流到下水道。同时,地下水严重超采,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雨水利用,一方面是雨水回用;另一方面,让它自然下渗,补充地下水。现在,到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面,有河皆干、有河皆污,地下,漏斗不断加剧,地面裂缝、塌陷出现,其前景不容乐观。
现代水利周刊:您刚才提到的雨水利用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能否谈谈国外的雨水利用情况?
徐宗学:比如日本的一些家庭庭园,铺的是一层具有透水功能的人造砖,砖下面还有集水设备,这样可以把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洗车、浇花、冲厕所等,另外还可以补充地下水。再如福冈的大型体育馆,就是用自己的雨水,收集起来以后循环利用。去年,到澳大利亚参加国际会议期间,参观了他们几个集雨工程,很受启发。城市里的有些花园,看起来地砖铺得整整齐齐,实际上都是透水砖,降雨以后雨水会顺着地砖里的孔隙流到下面的集雨槽,最后通过管道流到集水池,在集水池通过简单的沉淀后,流到第二级水塘进行化学处理后,再流入第三级生物处理池,经过处理后直接通过管道送到工厂。
现代水利周刊:那么中国在雨水利用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前景会怎么样呢?
徐宗学:现在,国内在研究层面上正在做一些工作。比如,现在北京市水务局与德国合作,做雨水利用试验,我觉得这个可以在华北地区开展一些试点工作,逐渐积累经验。去年北京突发暴雨,把公共汽车都淹了,那些水有些就顺着下水道白白流走了,如果能把这些水利用起来,既可以解决城市防洪问题,又能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应该说,雨水利用还是有很广阔的前景的。
现代水利周刊:目前我国河流的管理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您能否谈谈对河流的管理应该注意些什么?
徐宗学:河流应该从流域、资源、生态、环境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统一管理,这在国际上也喊了很多年了。集中式管理或综合管理,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大禹治水为什么能成功,原因就是他因势利导采用“疏”的方法对待洪水。新中国成立后50年,建了很多水库,把水蓄起来,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下游却断流了。建水库是必要的,但不是解决水问题的唯一途径。回过头来再想到自然、和谐,维持河流的健康生命等等。最近,相继提出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等概念,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科学的进步,这应该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进行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方向。
学水利,是永永远远、世世代代做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学问。在徐宗学教授的心目中,水利就代表着他的情怀。
现代水利周刊:您先后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教学科研单位工作过,都取到了较大的成功,有什么经验跟年轻人尤其是准备留学的学生谈谈吗?平时您有什么业余爱好?
徐宗学:经验谈不上,在国外工作,人家要看你的真本事,在业务上必须要比人家强才行,强一点都不行。在国内时要靠能力和机遇,国外更是如此。主要还是你的为人、你的业务水平和你的外语水平,这些优势从何而来?别人去逛街看电视时,你在研究室多待会儿,勤奋出真知。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尤其是较高层次的研究人员,其智商相差很小,谁肯花时间、花力气,谁就会有优势。
谈到业余爱好,在国外时,有时间喜欢听听音乐,也喜欢旅游。但回国以后,整天忙忙碌碌,一直期待着重拾爱好,放松一下,总感到没有时间。
现代水利周刊:有没有一直激励您的一句话?
徐宗学:我刚考上大学的时候,有位邻居鼓励我说:“有志者,事竟成。”这是一句成语,算不算是座右铭不好说,但确实是这句话激励了我这么多年。还有一句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皆吾师,我愿意向周围的每一位朋友学习。
现代水利周刊:您说过您最感谢的一个人,是您的导师?
徐宗学:是的。叶教授做学问非常严谨,做人非常谦虚、和蔼,平易近人。我感到自己非常幸运,包括在国外工作期间,一直与名师、名人在一起工作,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人、做学问的道理。现在,很幸运能在刘昌明院士身边工作,刘院士无论做人还是做学问,都是我们年轻学者的楷模,刘院士平易近人,做学问十分严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这些都是我今后学习的榜样。
此外,也对我的爱人李景玉和儿子徐琛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现代水利周刊:您想对准备学习水科学或者正在学习水科学的同学讲些什么?
徐宗学:水科学研究是永永远远、世世代代做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学问。作为水利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最近,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都十分关注水问题。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来学习水利专业,投身水利事业,更欢迎大家到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来参观、访问、学习和交流。
徐宗学档案:
徐宗学,1962年12月出生,山东省淄博市人。北京师范大学首批“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徐宗学教授1979年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河流力学专业,1983年师从叶守泽教授,攻读水文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作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首批硕博连读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88年获水文水资源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到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1993年以奖励访问研究员身份赴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工作,1995年,被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直接聘为主任研究员。1997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以客座科学家身份到鲁尔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0年以访问科学家身份到日本国立山梨大学任教。2003年,徐宗学教授回国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近二十年来,徐宗学教授参加或主持完成了中国、日本与德国的各种研究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120余篇(部),其中被SCI、EI与ISTP检索的论文近50余篇。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文风险率与不确定性分析、日径流随机模拟、生态水文过程、洪涝灾害风险分析、陆面过程与水文循环、分布式水文模型、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水资源系统分析、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科学中的应用等。
来源:《中国水利报》2005-05-28 第2179期(http://2004.chinawater.com.cn/newspaper/5b/20050708/200507070023.asp)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