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明,男,1963年11月出生,四川营山人,中共党员,硕士。现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党委委员、研究员,四川省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法人代表,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泸州分中心微生物室主任。系四川省第五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泸州市拔尖人才。泸州市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多次被评为泸州市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优秀党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
1985年分配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工作。
1999年12月西南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2001年10月晋升为研究员。
学术兼职:
1. 泸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2. 泸州市科技顾问团顾问。
3. 江阳区科技顾问团酒业经济组组长。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酿酒微生物、酿酒工艺、食品发酵工程、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完成重大酿酒科研项目二十余项。
1. 浓香型酒酯化酶工程的研究及其应用。
2. “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研究选育及产业化应用”。
3. “红花郎酒生产工艺研究及其应用”。
4. “广适性高酶活新型根霉菌C-24的选育与应用”。
5. “浓香型酒酯化酶工程的研究及其应用”。
6. 主研完成的“浓香型经典”“国窖 1573”微生态研究”。
7. “高酶活浓香型典药微生物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8. “高粱酿酒品质分析及梗高粱酿造泸型酒配套工艺研究” 。
9. “泸型酒不加粮母糟生化特性变化及其利用研究”。
10. “杂交梗高粱酿酒专用大曲的研制”。
11. “酿酒优质糯性良种‘青壳洋高粱’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科研成果:
1. 成功选育的优良根霉菌种C-24被誉为我国第三代小曲根霉菌。
2. 浓香经典“国窖 1573”微生态研究 沈才洪; 张良; 胡承; 唐玉明; 肖顺汉; 张宿义; 许德富; 张文学; 刘向阳; 姚万春; 任道群 【科技成果】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食品与发酵工程研究所;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泸州医学院药学院 2007-05-19
唐玉明研究员先后主持完成重大酿酒科研项目二十余项,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励10项,主持选育出酿酒微生物功能菌6株,获奖成果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60多亿元,为行业技术创新及企业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第一主研主持完成的“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研究选育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针对白酒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通过10余年的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曲药及制曲环境、糟醅及酿造环境、贮酒环境的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其对酒质的影响;分离、筛选、保存各类酿酒微生物共380株,建立了国内的酿酒专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选育及创制了5株酶活力高、性能优良、生产应用效果突出的酿酒功能株;形成了功能微生物配套的曲药生产及酿造技术体系,从而实现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升传统白酒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已累计新增经济效益8.39亿元,新增利税3.39亿元,创新性实用性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200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合作主持完成的《红花郎酒生产工艺研究及其应用》项目,首次对四川酱香型白酒传统生产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使其科学化合标准化;创新了制曲、酿造及贮酒“” 新工艺;研制开发出了的红花郎酒不仅品质优,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200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持完成的“广适性高酶活新型根霉菌C-24的选育与应用”《浓香型酒酯化酶工程的研究及其应用》两项成果分别获得200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研完成的“浓香型经典”“国窖 1573”微生态研究”“高酶活浓香型典药微生物的选育及利用研究”、“高粱酿酒品质分析及梗高粱酿造泸型酒配套工艺研究”“泸型酒不加粮母糟生化特性变化及其利用研究”、“杂交梗高粱酿酒专用大曲的研制”和“酿酒优质糯性良种‘青壳洋高粱’的选育及利用研究”分别获得200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业部1989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选育出了高酶活酿酒微生物功能菌8株,已大面积应用于酿酒生产,效果显著。其中选育出的广适性高酶活新型小曲根霉菌株C -24,已在10多个省市70多家厂应用,被誉为我国第三代小曲根霉菌种。
发明专利:
|
专利名称 |
发明人 |
申请人 |
来源数据 |
申请日 |
公开日 |
1 |
一种快速鉴定高粱籽粒粳糯类型的方法 |
唐玉明;沈才洪;田新惠;刘茂柯;敖中华;任道群;姚万春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5-09-21 |
2016-05-25 |
2 |
一种大曲霉菌数量的检测方法 |
唐玉明;姚万春;任道群;沈才洪;刘茂柯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5-12-29 |
2016-04-06 |
3 |
一种高产酸性蛋白酶的红曲霉菌株的构建方法 |
邱思佳;沈才洪;霍丹群;唐玉明;候长军;林锋 |
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四川省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5-08-27 |
2015-11-11 |
4 |
一种紫薯白兰地酒的生产方法 |
廖建民;黄钢;姚万春;刘小刚;唐玉明;宋梅;任道群 |
四川德阳禾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专利 |
2012-07-03 |
2012-11-07 |
5 |
大曲酒窖泥微生物总DNA提取的前处理方法 |
陈强;熊亚;唐玉明;吴英英;赵珂;陈翠平;徐勇;刘汉军;王强锋;任道群 |
四川农业大学 |
中国专利 |
2012-04-13 |
2012-08-22 |
6 |
一种活体窖皮泥的制备方法 |
廖建民;姚万春;唐玉明;任道群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中国专利 |
2010-08-12 |
2010-11-24 |
发表中文论文:
1 泥壁和石壁窖池糟醅风味物质的差异研究 刘向阳; 任道群; 唐玉明; 姚万春; 刘茂柯; 任剑波; 田新惠 中国酿造 2015/10
2 不同材质窖池的酒醅微生物分布差异 任剑波;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刘向阳; 严洪 酿酒 2015/05
3 糯稻品种产量及支链淀粉含量对醪糟品质的影响 徐富贤; 任道群; 赵绍毅; 熊洪; 唐玉明; 周兴兵 中国稻米 2015/05
4 泸州老窖不同窖龄窖泥中己酸菌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 杨菁瑾; 唐雪; 杨先超; 刘汉军; 唐玉明; 陈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02
5 渝香糯1号甜酒酿发酵工艺参数的研究 任道群; 徐富贤; 唐玉明; 熊洪; 刘茂柯; 姚万春 中国酿造 2015/05
6 浓香型白酒窖泥放线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刘茂柯; 唐玉明; 赵珂; 任道群; 姚万春; 田新惠 生态学报 2015/03
7 浓香型酒窖泥理化特性的研究 任道群; 刘茂柯; 唐玉明; 刘向阳; 姚万春; 任剑波; 田新惠; 张星宇 中国酿造 2014/10
8 窖泥复合功能菌液培养配方研究 任剑波;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刘茂柯; 严洪; 刘向阳 酿酒 2014/05
9 浓香型酒新窖窖泥化学成份在酿造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刘向阳; 任道群; 唐玉明; 姚万春; 刘茂柯; 任剑波; 田新惠 酿酒 2014/05
10 功能性人工窖泥培养配方筛选研究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刘茂柯; 田新惠; 刘淼 中国酿造 2014/08
11 制造工艺对益生菌健康效应的影响及其启示 刘茂柯; 唐玉明; 曹晓涵; 任道群; 姚万春; 敖晓琳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11
12 功能性人工窖泥的培养和应用 优先出版 刘淼; 姚万春; 唐玉明; 郭智勇; 任道群; 刘茂柯; 田新惠 酿酒科技 2014/06
13 泸州老窖不同窖龄窖泥中乳酸菌多样性PCR-DGGE分析 熊亚; 陈强; 唐玉明; 吴英英; 任道群; 陈翠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3/06
14 优质人工窖泥的研制与应用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刘茂柯; 田新惠; 张星宇; 刘淼 酿酒 2013/06
15 杂交糯高粱酿造清香型小曲白酒工艺初步优化研究 田新惠; 唐玉明; 任道群; 姚万春; 刘茂柯; 刘向阳; 任建波 中国酿造 2013/11
16 浓香型白酒窖泥古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刘茂柯; 唐玉明; 邹兰; 任道群; 姚万春; 田新惠; 易彬; 邓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10
17 不同厚度建窖窖泥微生物种群及风味物质差异研究 优先出版 何诚; 任道群; 刘茂柯; 唐玉明; 姚万春; 刘淼; 张星宇 酿酒科技 2014/02
18 多菌株共酵培养优质窖泥的研究 任道群; 唐玉明; 姚万春; 倪斌; 刘茂柯; 刘向阳; 田新惠 中国酿造 2013/06
19 液体窖泥培养过程微生物和香气成份变化趋势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刘茂柯; 雷光电; 田新惠 中国酿造 2013/02
20 不同泥厚窖池窖泥主要功能菌及代谢产物研究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刘茂柯; 雷光电; 易彬 中国酿造 2012/12
21 泸州老窖窖泥中重要功能菌群分布及代谢产物研究 雷光电; 姚万春; 唐玉明; 倪斌; 任道群; 何诚; 刘茂柯 酿酒科技 2012/11
22 酿酒高粱籽粒酿造性能的比较 刘茂柯; 唐玉明; 任道群; 姚万春; 倪斌; 雷光电 中国酿造 2012/11
23 浓香型酒建窖窖泥厚度与微生物菌种群的关系研究 任道群; 唐玉明; 易彬; 姚万春; 卢中明; 刘茂柯 中国酿造 2012/10
24 一种活体窖皮泥的制备方法 廖建民;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酿酒 2012/05
25 苏云金芽胞杆菌cry基因研究进展 郑琦; 唐玉明; 关雄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2
26 浓香型酒人工窖泥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研究 倪斌; 任道群; 唐玉明; 易彬; 姚万春; 刘茂柯; 刘向阳 中国酿造 2012/06
27 利用微生物技术提升上层糟酒优质品率的研究 任道群; 唐玉明; 易彬; 姚万春; 卢中明; 廖建民 中国酿造 2011/06
28 白酒曲药微生物分离培养基的选择研究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易彬; 卢中明; 沈小娟 酿酒 2011/03
29 不同窖龄窖泥微量挥发性成份研究 马蓉; 姚万春; 唐玉明; 易彬; 任道群; 卢中明; 杨甲平 酿酒 2011/03
30 不同窖龄窖泥微生态变化研究 优先出版 易彬; 任道群; 唐玉明; 卢中明; 姚万春; 沈小娟; 杨甲平 酿酒科技 2011/06
31 1株高产蛋白饲料菌株的选育及生物特性研究 任道群; 唐玉明; 姚万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0
32 不同配方人工窖泥微量挥发性成分研究 卢中明; 姚万春; 唐玉明; 易彬; 任道群; 何诚 酿酒科技 2011/03
33 浓香型白酒人工窖泥培养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研究 何诚; 任道群; 唐玉明; 易彬; 姚万春; 卢中明; 景晓卫 酿酒 2011/01
34 循环利用的封窖泥微生物变化研究 任道群; 唐玉明; 姚万春; 易彬; 卢中明; 王媛; 沈小娟; 代小雪 酿酒科技 2010/12
35 浓香型白酒窖泥关键功能菌的优化培养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酿酒 2010/06
36 循环利用的封窖泥化学成份变化研究 任道群; 唐玉明; 姚万春; 张宿义; 易彬; 卢中明; 许德富 酿酒 2010/05
37 人工老窖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景晓卫; 唐玉明; 任道群; 姚万春 酿酒科技 2010/09
38 酿酒微生物计数方法探讨 景晓卫; 唐玉明; 任道群; 姚万春 广西农业科学 2010/08
39 浓香型酒酯化酶工程的研究及其应用 任道群; 唐玉明; 姚万春; 刘宇驰; 卓毓崇; 徐克赞 酿酒 2009/04
40 酱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糟醅的微生物分析 唐玉明; 姚万春; 任道群; 卓毓崇; 何世兴; 云敏 酿酒科技 2007/12
41 酱香型酒糟醅酵母菌的初步分类及选育 任道群; 唐玉明; 姚万春; 卓毓崇; 云敏; 何世兴 酿酒 2007/06
42 五种菌株组合发酵稻草及其对肉鸭的饲养效果研究 孙裕光; 唐玉明; 朱汉春; 沙莎; 徐剑; 何瑞国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05
43 世界最大天然贮酒库—天地宝洞洞壁微生物研究 唐玉明; 姚万春; 任道群; 卓毓崇; 何世兴; 云敏 酿酒 2007/04
44 世界最大天然贮酒库—天地宝洞温度及空气微生物研究 唐玉明; 姚万春; 任道群; 卓毓崇; 何世兴; 云敏 酿酒科技 2007/07
45 五种菌株组合发酵稻草对肉鸭的饲养效果 孙裕光; 唐玉明; 朱汉春; 沙莎; 徐剑; 何瑞国 中国家禽 2007/10
46 高产蛋白酵母菌株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任道群; 唐玉明; 姚万春; 熊洪; 廖建明 饲料研究 2006/10
47 酒曲理化品质指标相关性探讨 唐玉明; 沈才洪; 任道群; 应鸿; 姚万春; 许德富; 樊林 酿酒科技 2006/07
48 老窖池窖泥特性研究 唐玉明; 沈才洪; 任道群; 应鸿; 许德富; 姚万春; 张良; 樊林 酿酒 2005/05
49 泸州老窖国窖曲曲坯层次间微生物差异研究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廖建民; 沈才洪; 许德富; 应鸿; 樊林 酿酒 2005/05
50 红曲酯化菌21-3制曲试验 唐玉明; 卓毓崇; 任道群; 徐克赞; 姚万春; 李秀 酿酒科技 2005/09
51 红曲酯化菌21-3选育及特性研究 唐玉明; 刘宇驰; 卓毓崇; 任道群; 徐克赞; 姚万春; 李秀 酿酒科技 2005/08
52 高产色素红曲霉菌株的选育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廖建民; 熊洪 酿酒科技 2005/02
53 高效生物饲料菌株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任道群; 唐玉明; 姚万春; 熊洪; 廖建明 中国饲料 2005/02
54 泸州老窖窖泥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唐玉明; 任道群; 姚万春; 廖建民; 沈才洪; 应鸿; 许德富; 刘向阳 酿酒科技 2005/01
55 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研究 熊洪; 唐玉明; 任道群; 李兴莲; 程开禄; 姚万春; 周兴兵; 刘康 西南农业学报 2004/04
56 泸州老窖窖泥物理特性及矿物元素含量差异研究 张良; 任剑波; 唐玉明; 任道群; 姚万春; 廖建民 酿酒 2004/04
57 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熊洪; 唐玉明; 任道群; 李兴莲; 程开禄; 姚万春; 周兴兵 西南农业学报 2004/03
58 关于5株根霉菌特性及其原料适应性的研究 姚万春; 唐玉明; 廖建民; 任道群 中国酿造 2003/01
59 不同方法处理对生姜组织培养的影响 唐玉明; 李兴莲; 任道群; 姚万春 西南农业学报 2002/04
60 两种芦荟的组织培养研究 唐玉明; 姚万春; 任道群; 李兴莲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05
61 浓香型曲药细菌初步分类鉴定研究 廖建民; 姚万春; 唐玉明; 任道群 酿酒 2001/05
62 优良根霉菌株C-24和LZ-24的选育 唐玉明; 姚万春; 任道群; 廖建民 中国酿造 2001/02
63 芦荟快速繁殖技术 任道群; 熊洪; 唐玉明; 姚万春; 李兴莲; 程开禄 广西农业科学 2001/02
64 粳糯高粱的酿酒工艺参数研究 唐玉明 酿酒科技 2000/06
65 论析大曲曲虫的发生及危害 程开禄; 黄富; 潘学贤; 刘兴义; 唐玉明; 沈才洪; 樊林; 杨溢; 沈才萍 酿酒 2000/05
66 高粱籽粒的酿酒品质研究 唐玉明 酿酒 2000/04
67 不同淀粉结构高粱籽粒的酿酒工艺参数研究 丁国祥; 戴清炳; 曾庆曦; 唐玉明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04
会议论文:
1 红曲酯化功能菌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唐玉明; 任道群; 姚万春 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6-10-01
所获荣誉: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泸州市优秀党员。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优秀科技人才奖。
3、泸州市拔尖人才。
4、四川省第五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5、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6、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7、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8、泸州市第五届科技杰出贡献奖。
所获奖励:
1、“酿酒优质糯性良种‘青壳洋高粱’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获农业部1989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2、“高粱酿酒品质分析及梗高粱酿造泸型酒配套工艺研究” ,获1992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泸型酒不加粮母糟生化特性变化及其利用研究”,获199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杂交梗高粱酿酒专用大曲的研制”,获199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高酶活浓香型典药微生物的选育及利用研究”,获199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广适性高酶活新型根霉菌C-24的选育与应用”,获200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7、“浓香型酒酯化酶工程的研究及其应用”,获200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8、“红花郎酒生产工艺研究及其应用”,获200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9、“浓香型经典‘国窖●1573’微生态研究”,获200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0、作为第一主研主持完成的“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研究选育及产业化应用”项目, 获200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术交流:
唐玉明研究员在做好科研创新的同时,还致力于学术交流和服务地方酒业发展。他先后出访日本、台湾、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考察了国际酒业发展及其科研现状,先后参加了广州、大连、重庆、四川等地组织的酿酒微生物学术交流, 他多次应当地政府、省内名优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邀请作学术报告,担任专家指导组组长或专家,积极参与项目评审、技术资料撰稿、技术方案拟定,并深入酒业企业,广泛开展生产调研,举办技术培训,解决生产问题等,为企业增效及技术创新做出了显著贡献。
中国酿酒微生物知名专家——唐玉明
唐玉明,男,1963年11月生,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1999年12月西南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10月晋升为研究员。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法人代表、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泸州分中心微生物室主任,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泸州市拔尖人才、泸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泸州市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多次被评为泸州市和四川省农科院的优秀党员。
唐玉明研究员大学毕业分配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后,一直从事酿酒微生物、酿酒工艺、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能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提出研究方向,选择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开创性的研究课题,而且能根据需要把握研究目标的优先性和取得具较高学术价值及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成果。先后主持完成重大酿酒科研项目二十余项,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励10项,主持选育出酿酒微生物功能菌6株,获奖成果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60多亿元,为行业技术创新及企业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第一主研主持完成的“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研究选育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针对白酒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通过10余年的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曲药及制曲环境、糟醅及酿造环境、贮酒环境的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其对酒质的影响;分离、筛选、保存各类酿酒微生物共380株,建立了国内的酿酒专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选育及创制了5株酶活力高、性能优良、生产应用效果突出的酿酒功能株;形成了功能微生物配套的曲药生产及酿造技术体系,从而实现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升传统白酒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已累计新增经济效益8.39亿元,新增利税3.39亿元,创新性实用性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200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合作主持完成的《红花郎酒生产工艺研究及其应用》项目,首次对四川酱香型白酒传统生产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使其科学化合标准化;创新了制曲、酿造及贮酒“” 新工艺;研制开发出了的红花郎酒不仅品质优,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200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持完成的“广适性高酶活新型根霉菌C-24的选育与应用”《浓香型酒酯化酶工程的研究及其应用》两项成果分别获得200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研完成的“浓香型经典”“国窖 1573”微生态研究”“高酶活浓香型典药微生物的选育及利用研究”、“高粱酿酒品质分析及梗高粱酿造泸型酒配套工艺研究”“泸型酒不加粮母糟生化特性变化及其利用研究”、“杂交梗高粱酿酒专用大曲的研制”和“酿酒优质糯性良种‘青壳洋高粱’的选育及利用研究”分别获得200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业部1989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选育出了高酶活酿酒微生物功能菌8株,已大面积应用于酿酒生产,效果显著。其中选育出的广适性高酶活新型小曲根霉菌株C -24,已在10多个省市70多家厂应用,被誉为我国第三代小曲根霉菌种。
在做好科研创新的同时,唐玉明研究员还致力于学术交流和服务地方酒业发展。他先后出访日本、台湾、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考察了国际酒业发展及其科研现状,先后参加了广州、大连、重庆、四川等地组织的酿酒微生物学术交流,分别在《酿酒科技》、《酿酒》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他多次应当地政府、省内名优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邀请作学术报告,担任专家指导组组长或专家,积极参与项目评审、技术资料撰稿、技术方案拟定,并深入酒业企业,广泛开展生产调研,举办技术培训,解决生产问题等,为企业增效及技术创新做出了显著贡献。
来源:《酿酒》 2011年03期
传承古朴工艺 酿造现代酒香
——记四川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生物中心主任唐玉明
在我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4000年前。历史车轮碾转至今,人们对酒的喜爱有增无减,酒的制作工艺及品质也不可同日而语。美酒给人以美之享受,那么我们在享受的时候,是否偶尔也该怀着一份感恩想起那些美酒的创造者呢?就如唐玉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一个充满激情、勇于挑战的实干家。
醉心学术 成绩斐然
大学毕业后,唐玉明被分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自从开始从事酿酒微生物、酿酒工艺、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的工作。多年来,由他主持完成的重大项目20余项,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励10项。其中,他主持完成的“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研究选育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0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主持完成的“广适性高酶活新型根霉菌C-24的选育与应用”项目获200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作为主持人之一完成的“红花郎酒生产工艺研究及其应用”项目, 获200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五);主持完成的“浓香型酒酯化酶工程的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获200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合作主次的“浓香型经典国窖 1573’’微生态研究”获200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
此外,由唐玉明主研完成的“高酶活浓香型典药微生物的选育及利用研究”、“高粱酿酒品质分析及梗高粱酿造泸型酒配套工艺研究”、“泸型酒不加粮母糟生化特性变化及其利用研究”、“杂交梗高粱酿酒专用大曲的研制”和“酿酒优质糯性良种‘青壳洋高粱’的选育及利用研究”等也都取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011年3月,更是获得泸州市科技杰出贡献奖,奖金20万元。
可以说,无论从其对床戏酿酒微生物功能强化对功能曲药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还是从其研究心成的适合酿酒生产特点的主要功能微生物菌种的培养专有技术和配套的曲药生产及酿造技术体系等,所有奖项对唐玉明而言都是实至名归。
创新工艺 增效实用
科研之路永无止境,科研人员是孤独的行者。如今他已积攒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仅能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提出研究方向,选择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开创性的研究课题,而且能根据需要把握研究目标的优先性和取得具较高学术价值及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成果、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高享誉全国的红花郎酒,但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美酒竟与唐玉明有着重要关联。几年前,一个名为“红花郎酒生产工艺研究及其应用”的项目落在唐玉明手里,唐玉明即刻进入工作状态。最终其合作团队首次对四川酱香型白酒传统生产技艺进行了系统总结,使其科学化和标准化,创新了制曲,酿造及贮酒新工艺,研制开发出了红花郎酒不仅品质优,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就是由唐玉明主持的“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研究选育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针对白酒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通过10余年的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曲药及制曲环境、糟醅及酿造环境、贮酒环境的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其对酒质的影响;分离、筛选、保存各类酿酒微生物共380株,建立了国内的酿酒专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选育及创制了5株酶活力高、性能优良、生产应用效果突出的酿酒功能株;从而实现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升传统白酒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据不完全统计,唐玉明的研究成果使出酒率较传统生产提高6.9个百分点,优质品率增长15%以上,吨酒耗粮下降10%。已累计新增经济社会效益70多亿元。
唐玉明研究制酒工艺,本人也是醉身其中,如今由他主持选育出的6株高酶活新型酿酒微生物功能菌已大面积应用于酿酒生产,效果显著。其中选育的酶活力高且性能稳定的优良根霉菌株C -24,已在10多个省、市70多家小曲生产厂应用,已成为我国生产小曲的主要生产菌株之一,被有关酿酒专家誉为我国第三代根霉菌种,为行业技术创新及企业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交流广泛 壮志凌云
与许多埋头研究的人不同,唐玉明是一个很活跃的人,在做好科研创新的同时,他还致力于学术交流和服务地方酒业发展。曾先后出访日本、中国台湾、欧洲等地区,考察了国际酒业发展及其科研现状, 参加了广州、大连、重庆、四川等地组织的酿酒微生物学术交流,分别在《酿酒科技》、《酿酒》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
与此同时,他多次应当地政府、省内名优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邀请作学术报告,担任专家指导组组长或专家,积极参与项目评审、技术资料撰稿、技术方案拟定,并深入酒业企业,广泛开展生产调研,举办技术培训,解决生产问题等,为企业增效及技术创新做出了显著贡献。
暑往寒来,寒来暑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唐玉明优秀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履行了在国旗下的誓言;作为一名酿酒微生物专家,唐玉明在所从事的研究道路上鲜花簇拥、硕果累累。作为一名普通人,唐玉明正为更新更远的跋涉蓄势待发,他要让中国乃至全世界沉醉,让醇酒香飘四方。
人物简介:
唐玉明(1983年---),男, 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1999年12月西南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10月晋升为研究员。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是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泸州市拔尖人才、泸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泸州市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多次被评为泸州市和四川省农科院的优秀党员。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2011年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