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武,男,1970年2月生,山东费县人,汉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大数据与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主任、水利部太湖流域水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长期从事洪涝风险分析、城市水力学、河湖治理、水利信息化等方面研究,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9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1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特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43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12篇,EI收录23篇)。
教育经历:
2002.09 – 2011.07: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博士学位
1996.08 – 1999.08: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学硕士学位
1989.09 – 1993.07: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9.12 – 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副所长
2013.08 – 2019.1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
2011.07 – 2013.07: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2005-07 – 2011.06: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2000.08 – 2005.07: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工程师
1999.09 – 2000.08: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1994.07 – 1996.08: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1993.07 – 1994.07: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
学术任职:
2014.01 – 今:江苏省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研究生培养:
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洪涝风险分析、城市水力学、河湖治理、水利信息化等方面研究。
洪水风险分析
城市水力学
水利信息化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1项,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1项、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1项、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3项、水利部“948”项目1项、推广项目2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项以及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10余项。
认定成果: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研究团队取得了不少创新成果,其中在洪灾风险分析和设防标准的研究方面,提出了有关洪灾风险分析和设防标准确定的一些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方法;在堤坝工程风险分析方面,提出了堤坝工程主要失事模式下的风险率定量计算方法,针对渗流破坏,建立了洪水位与土工结构破坏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提出预测堤坝工程渗流管涌风险的实用模型;时变风险率研究方面,将时变效应的理论引入土石坝工程老化的研究中,提出了防洪时变风险率的定量计算方法,根据Bayes推断原理,将实时采样信息不断融入随机量时变特性的分析中,开辟了定量评估时变随机量的新途径;在洪水数值模拟方面,引入了通度系数方法处理洪泛区复杂的内外边界,提高了二维洪水演进数学模型的通用性和计算精度;在流域洪水调度数值模拟方面,改进和完善了一、二维耦合洪水调控模型,实现了干流、支流、行蓄洪区、闸坝工程等复杂防洪体系的洪水调控模拟,提高了模拟计算的精度,采用开放式模型接口技术解决了流域级洪水模拟及系统一体化集成技术难题,实现了异构模型数据的自动交互和同步计算;在GIS技术开发方面,将水文预报、洪水调度、风险分析、数值模拟、水资源管理等专业模型和二维GIS、三维GIS紧密结合,集成开发数套水资源管理和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在水工水力学方面,结合水电站施工导流洞改建竖井泄洪洞模型试验,提出的“淹没扩散流竖井泄洪洞”的改建方案,克服了高水头、大流量、高尾水的不利情况和平面弯道的影响。
1 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评定与馈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顾冲时,苏怀智,范子武,郑东健,包腾飞,盛金保,李雷,姜树海,吴时强,王昭升,何鲜峰,汪自力,王志军,李季,洪云 河海大学 2016
2 农村水电站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陈生水;田中兴;徐锦才;蔡新;刘仲民;盛金保;岳梦华;郭兴文;舒静;杨东利;程夏蕾;钟启明;范子武;金华频;刘若星 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 2015
3 飞来峡水库动库调洪决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黄顺明;范子武;王红旗;虞云飞;韩昌海;龙三文;钟凯文;邓孺孺;苏奕绿;邹正欣;段利晖;罗寿平;张安标;陈鑫;张铭;马振坤;陈启东;秦雁;陈志宏;阳蓉 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处 2012
4 土石堤坝溃决致灾过程模拟技术与应用 陈生水;陶长生;范子武;陆一忠;钟启明;李春华;吴时强;周建中;徐光明;任强;甘小荣;张铭;曹伟;陈巍;于正广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11
5 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建云;蔡跃波;李云;贾金生;汪小刚;盛金保;李雷;顾冲时;宣国祥;杨正华;王士军;魏迎奇;卢正超;彭雪辉;王晓刚;张士辰;张国栋;王昭升;范子武;葛从兵;苏怀智;蒋金平;钱新;谭界雄;唐纯喜;万玉秋;李昌志;姚成林;李维朝;崔信民;郑东健;朱勇辉;解家毕;郑璀莹;蔡红;谷艳昌;黄岳;严祖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10
6 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江锦红;邵利萍;严齐斌;许月萍;韩昌海;郑旭明;范子武;冉启华;杨宇;童杨斌;汤丽慧;王云南;韩玉玲;应聪慧 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 2009
7 重大水工程运行风险分析和调控的成套理论及其应用 顾冲时;苏怀智;包腾飞;郑东健;范子武;盛金保;李雷;姜树海;王昭升;周世平;何鲜峰;王志军;汪自力 河海大学 2009
8 已建堤坝工程风险分析和应急对策的研究 姜树海;范子武;李雷;吴时强;徐旭;盛金保;魏蓬;王仁钟;童中山;吴福生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6
9 吉林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研究 李云;徐宪忠;范子武;张静;刘耀莹;王有;盛洪勋;徐世凯;束龙仓;王德成;万声淦;黄国情;温忠辉 吉林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2004
10 洪灾风险分析和设防标准的研究 姜树海;范子武;吴时强;顾世银;吴修锋;陈浩然;徐世凯;李旭东;韩昌海;薛宝臣;陈光荣;唐劲松;夏勇;董安渝;周辉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3
发明公开:
[1]丁文浩, 谢忱, 李云, 徐世凯, 范子武, 王波, 铁瀛, 丁瑞, 洪磊, 闵瑞, 甘琳, 蔡秋鹏, 邓扬, 李丹丹, 曹颖. 一种小型富营养湖泊-水库的蓝藻水华短期预报系统[P]. 江苏省: CN117784284A, 2024-03-29.
[2]廖轶鹏, 高瑾瑾, 范子武, 许涛, 徐丁昊, 刘国庆, 黄玄. 河网水安全检测装置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7687416A, 2024-03-12.
[3]廖轶鹏, 高瑾瑾, 范子武, 郁昱, 刘国庆, 黄玄. 河网水动力精准调控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7648828A, 2024-03-05.
[4]廖轶鹏, 范子武, 薛潇凡, 刘国庆, 谢忱, 黄玄. 高城镇化河网全自动水环境监测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7649156A, 2024-03-05.
[5]廖轶鹏, 高瑾瑾, 李云, 范子武, 李星, 赵金箫, 粟一帆. 机理模型与数据联合驱动的城市河网透明度预测方法[P]. 江苏省: CN117633721A, 2024-03-01.
[6]柳杨, 范子武, 黄玄, 杨帆, 洪昕, 刘国庆, 刘颢, 吴几, 吴志钢, 韩红波, 黄锴. 一种区域磷污染负荷评估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7494477A, 2024-02-02.
[7]廖轶鹏, 刘国庆, 范子武, 薛潇凡, 徐丁昊, 谢忱, 黄玄. 城市水网区域河湖水质提升与水安全保障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7236199A, 2023-12-15.
[8]廖轶鹏, 刘国庆, 范子武, 杨逸, 李君, 黄玄, 刘思恩. 城市河网水动力精准调控和水环境提升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7236674A, 2023-12-15.
[9]刘国庆, 范子武, 洪云飞, 赵洪波, 王蔚, 乌景秀, 王波, 黎东洲, 杨光, 孟令超. 应用于水库大坝异常渗漏多场示踪联合探测技术[P]. 江苏省: CN116858488A, 2023-10-10.
[10]杨帆, 高瑾瑾, 范子武, 乌景秀, 黄玄, 刘国庆, 谢忱, 刘思恩, 柳杨. 平原城市河网有序流动调控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6822911A, 2023-09-29.
[11]吴几, 王晓宇, 谢忱, 马振坤, 洪磊, 甘琳, 蔡秋鹏, 范子武, 冯剑波, 雍永贵. 藻类自动在线采集和预处理设备、方法[P]. 江苏省: CN116609228A, 2023-08-18.
[12]范子武, 丁瑞, 刘颢, 陈宇, 吴几. 一种湖泊大尺度清淤原位干化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P]. 江苏省: CN116479958A, 2023-07-25.
[13]杨光, 柳杨, 乌景秀, 粟一帆, 孙建豪, 刘国庆, 范子武, 陈阿萍, 朱文涵, 甘琳, 洪磊, 巢予恬. 一种水库防洪调度评估系统及其调度评估方法[P]. 江苏省: CN116307261A, 2023-06-23.
[14]王晓宇, 吴几, 谢忱, 洪磊, 甘琳, 范子武, 蔡秋鹏, 金义蓉, 徐涛. 基于蓝藻识别的河湖监管方法及其系统[P]. 江苏省: CN116152748A, 2023-05-23.
[15]王晓宇, 吴几, 谢忱, 蔡秋鹏, 钱龙, 范子武, 马振坤, 朱文涵. 一种智慧水利校园的水安全及水动力调控方法[P]. 江苏省: CN116136083A, 2023-05-19.
[16]范子武, 谢忱, 乌景秀, 蔡秋鹏, 马振坤, 甘琳, 粟一帆, 朱文涵, 徐项哲, 胡航宇. 基于闸泵枢纽区的大通量控藻井布置方法[P]. 江苏省: CN116065543A, 2023-05-05.
[17]刘国庆, 范子武, 赵洪波, 孟令超, 洪云飞, 丁瑞, 乌景秀, 杨畅, 廖轶鹏, 黄玄, 杨光, 刘思恩, 杨帆, 王琅琅, 孙龙. 钢壳混凝土脱空扫描式检测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5791841A, 2023-03-14.
[18]刘国庆, 杨畅, 柳杨, 范子武, 吴志钢, 黎东洲, 洪云飞, 万伟, 宋文韬. 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河湖健康指标评价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5452759A, 2022-12-09.
[19]黄玄, 徐津, 乌景秀, 王玲玲, 杨帆, 张先飞, 刘国庆, 范子武. 基于紊流特性的三维紊动射流流态数值模拟方法[P]. 江苏省: CN115329567A, 2022-11-11.
[20]范子武, 陈天宇, 谢忱, 马振坤, 甘琳, 蔡秋鹏, 丁瑞, 柳杨, 吴志钢. 一种基于船闸水利枢纽的河道控藻系统及整流分析方法[P]. 江苏省: CN114934495A, 2022-08-23.
[21]粟一帆, 谢忱, 范子武, 李云, 柳杨, 甘琳, 丁瑞, 马振坤, 刘国庆, 陈广宇, 朱文涵, 孙建豪. 一种RUE界定城市河网水华程度方法及其应用[P]. 江苏省: CN114814136A, 2022-07-29.
[22]邓曌, 陈生水, 吴时强, 魏匡民, 蒋景东, 沈光泽, 范子武, 钟启明, 杨安玉, 李雪纯, 廖轶鹏, 朱乾德, 陈澄昊. 一种可控制生态流量泄放的水电站闸门[P]. 江苏省: CN114718024A, 2022-07-08.
[23]甘琳, 马振坤, 谢忱, 柳杨, 吴志钢, 范子武, 粟一帆, 朱文涵, 孙建豪, 洪磊. 一种城市新区多模式生态补水系统及方法[P]. 江苏省: CN114611846A, 2022-06-10.
[24]陈天宇, 柳杨, 杨畅, 刘国庆, 甘琳, 范子武, 谢忱, 粟一帆, 马景天. 基于多源互补以及局部调控的水环境优化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4580793A, 2022-06-03.
[25]粟一帆, 甘琳, 谢忱, 柳杨, 李云, 丁瑞, 马振坤, 刘国庆, 范子武, 李卫明.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监测和评价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3706048A, 2021-11-26.
[26]甘琳, 马振坤, 谢忱, 柳杨, 蔡秋鹏, 范子武, 粟一帆, 陈广宇, 徐向哲, 胡航宇. 一种蓝藻高压防控系统及其防控方法、应用[P]. 江苏省: CN113620397A, 2021-11-09.
[27]石莎, 范子武, 姚莉, 陈辉, 陈柏全, 张强. 一种平原河网区城市水系流动确定方法[P]. 江西省: CN111598757A, 2020-08-28.
[28]吴时强, 范子武, 柳杨, 戴江玉, 谢忱, 刘国庆, 杨倩倩, 徐准. 一种面向平原城市河网水环境改善的水动力调控阈值确定方法[P]. 江苏省: CN111524035A, 2020-08-11.
[29]刘国庆, 范子武, 陈伟乐, 宋神友, 吴时强, 赵洪波, 金文良, 夏丰勇, 顾昊, 孟令超, 王琅琅, 程和森. 一种钢壳混凝土脱空检测网格划分装置[P]. 江苏省: CN110320081A, 2019-10-11.
[30]刘国庆, 宋神友, 范子武, 陈伟乐, 吴时强, 金文良, 赵洪波, 夏丰勇, 顾昊, 孟令超, 费香波, 程和森. 一种钢壳与非均质结构体交界面脱空定量确定方法[P]. 江苏省: CN110320221A, 2019-10-11.
[31]刘国庆, 陈伟乐, 范子武, 宋神友, 吴时强, 金文良, 赵洪波, 夏丰勇, 顾昊, 孟令超, 乌景秀, 程和森. 一种钢壳混凝土界面等效脱空中子法检测装置[P]. 江苏省: CN110286137A, 2019-09-27.
[32]范子武, 丁瑞, 谢忱, 潘小保, 顾昊. 一种水体透明度监测装置[P]. 江苏省: CN109975215A, 2019-07-05.
[33]邓曌, 范子武, 吴时强, 杨帆, 钟启明, 傅中志, 魏匡民, 梅世昂, 陈澄昊, 乌景秀. 一种动态测量溃坝演变过程方法及装置[P]. 江苏省: CN109883647A, 2019-06-14.
[34]石莎, 范子武, 姚莉, 陈辉, 桂发亮. 平原城市河网防洪、排涝、活水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P]. 江西省: CN109872063A, 2019-06-11.
[35]杨帆, 范子武, 乌景秀, 邓瞾, 刘国庆, 贾本有. 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及其方法[P]. 江苏省: CN109723028A, 2019-05-07.
[36]赵建平, 董家, 范子武, 宋春山, 乌景秀, 盖兆梅, 王斌, 尹剑, 董文财, 王秋梅. 一种水利工程用渡槽间接缝止水装置[P]. 江苏省: CN109706891A, 2019-05-03.
[37]刘国庆, 范子武, 吴时强, 赵洪波, 顾昊, 陈韬, 王琅琅, 程和森. 一种钢壳下混凝土脱空深度检测方法[P]. 江苏省: CN109444176A, 2019-03-08.
[38]刘国庆, 范子武, 吴时强, 赵洪波, 顾昊, 陈韬, 王琅琅, 程和森. 一种钢壳-混凝土脱空检测装置[P]. 江苏省: CN109342463A, 2019-02-15.
[39]范子武, 谢忱, 马振坤, 刘颢, 丁瑞, 刘国庆. 一种适用于大产清量湿地的前置环流净水装置[P]. 江苏省: CN109292928A, 2019-02-01.
[40]邓曌, 范子武, 吴时强, 杨帆, 乌景秀, 陈澄昊. 一种动态测量泥石流堆积厚度的设备及其方法[P]. 江苏省: CN109297441A, 2019-02-01.
[41]范子武, 陈正, 丁瑞, 刘志祥. 新型装配式景观溢流堰[P]. 江苏省: CN109208549A, 2019-01-15.
[42]范子武, 陈正, 丁瑞, 刘志祥. 一种装配式景观溢流堰[P]. 江苏: CN108914887A, 2018-11-30.
[43]范子武, 谢忱, 丁瑞, 刘国庆, 尹超. 一种感潮河流用消浪拦污网[P]. 江苏: CN107842001A, 2018-03-27.
[44]沈晓笑, 黄国情, 宋智通, 陆菊芳, 胡继洲, 范子武, 陈金杭, 钱龙. 一种基于麦秸秆滤料过滤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系统及工艺[P]. 江苏: CN107055975A, 2017-08-18.
[45]顾正华, 潘海静, 李云, 丁昊, 范子武, 廖轶鹏, 周欣. 单一河道内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及方法[P]. 浙江: CN107059765A, 2017-08-18.
[46]范子武, 谢忱, 马振坤, 杨帆, 李云, 吴时强, 王龙, 刘国庆, 乌景秀. 一种用于预测河道水体透明度的原位清水置换方法[P]. 江苏: CN107024456A, 2017-08-08.
[47]李云, 范子武, 吴时强, 谢忱, 杨帆, 廖轶鹏, 乌景秀, 李小辉. 一种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水量建模调控方法[P]. 江苏: CN106934232A, 2017-07-07.
[48]李云, 范子武, 吴时强, 谢忱, 马振坤, 杨帆, 廖轶鹏, 乌景秀, 柳杨, 李小辉. 一种平原城市河网畅流活水方法[P]. 江苏: CN106920202A, 2017-07-04.
[49]范子武, 杨帆, 谢忱, 吴时强, 马振坤, 李云, 李小辉, 柳杨. 一种河加隧的河道系统[P]. 江苏: CN106854866A, 2017-06-16.
[50]范子武, 马振坤, 谢忱, 周锷, 杨帆, 李云, 吴时强, 金辉, 袁英杰. 一种断头浜分流系统[P]. 江苏: CN106836115A, 2017-06-13.
[51]顾正华, 潘海静, 李云, 丁昊, 范子武, 廖轶鹏, 周欣. 单一河道外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及方法[P]. 浙江: CN106759073A, 2017-05-31.
[52]顾正华, 潘海静, 李云, 丁昊, 范子武, 廖轶鹏, 周欣. 闭环河道水环境治理系统及方法[P]. 浙江: CN106630165A, 2017-05-10.
[53]范子武, 杨帆, 谢忱, 周锷, 马振坤, 李云, 吴时强, 古宝和, 柳杨. 一种通过河道合理蓄水保障生态基流系统[P]. 江苏: CN106630208A, 2017-05-10.
[54]范子武, 李云, 马振坤, 杨帆, 谢忱, 吴时强, 刘国庆, 乌景秀, 李小辉. 一种断头浜治理装置[P]. 江苏: CN106638459A, 2017-05-10.
[55]刘国庆, 吴时强, 范子武, 谢忱, 费香波, 马振坤, 乌景秀, 柳杨, 杨畅. 一种多尺度热量运移同步监测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P]. 江苏: CN106248546A, 2016-12-21.
[56]范子武, 刘邦楠, 谢忱, 王波, 刘国庆, 乌景秀, 柳杨, 廖轶鹏. 一种文丘里管掺气气泡微米级直径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P]. 江苏: CN106197302A, 2016-12-07.
[57]刘国庆, 吴时强, 范子武, 谢忱, 乌景秀, 费香波, 马振坤, 柳杨. 一种瞬时导流控制装置[P]. 江苏: CN105952907A, 2016-09-21.
[58]刘国庆, 吴时强, 范子武, 谢忱, 乌景秀, 柳杨, 杨畅, 黎东洲, 杨帆. 一种具有可拆卸式传感器结构的中空绝热装置[P]. 江苏: CN105953032A, 2016-09-21.
[59]范子武, 刘邦楠, 杨东利, 谢忱, 乌景秀, 杨帆. 一种漂浮式双层柔性网状拦污消浪生态栅装置[P]. 江苏: CN105369788A, 2016-03-02.
[60]范子武, 杨东利, 张铭, 费香波. 一种在静水中实施消浪拦污过滤的方法[P]. 江苏: CN104652381A, 2015-05-27.
[61]胡亚安, 张铭, 范子武, 范丽丽, 郭永彬, 赵建平, 费香波, 乌景秀, 李艳富, 郭超. 异构模块采用标准化通信的梯级航电枢纽优化调度系统[P]. 江苏: CN103473716A, 2013-12-25.
[62]胡亚安, 张铭, 范子武, 汪梅华, 沙海飞, 赵建平, 费香波, 乌景秀. 基于航道水动力计算的梯级通航枢纽联合优化调度方法[P]. 江苏: CN103440538A, 2013-12-11.
[63]范子武, 张铭, 杨宇. 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反馈的调水方法[P]. 江苏: CN102226332A, 2011-10-26.
[64]范子武, 姜树海, 韩昌海, 杨宇. 导流洞改建为射流内消能竖井泄洪洞的方法[P]. 江苏: CN101280557, 2008-10-08.
发明授权:
[1]廖轶鹏, 高瑾瑾, 范子武, 郁昱, 刘国庆, 黄玄. 河网水动力精准调控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7648828B, 2024-04-02.
[2]柳杨, 范子武, 黄玄, 杨帆, 洪昕, 刘国庆, 刘颢, 吴几, 吴志钢, 韩红波, 黄锴. 一种区域磷污染负荷评估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7494477B, 2024-03-26.
[3]赵建平, 董家, 范子武, 宋春山, 乌景秀, 盖兆梅, 王斌, 尹剑, 董文财, 王秋梅. 一种水利工程用渡槽间接缝止水装置[P]. 江苏省: CN109706891B, 2024-03-15.
[4]廖轶鹏, 刘国庆, 范子武, 薛潇凡, 徐丁昊, 谢忱, 黄玄. 城市水网区域河湖水质提升与水安全保障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7236199B, 2024-02-09.
[5]廖轶鹏, 刘国庆, 范子武, 杨逸, 李君, 黄玄, 刘思恩. 城市河网水动力精准调控和水环境提升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7236674B, 2024-02-02.
[6]杨帆, 高瑾瑾, 范子武, 乌景秀, 黄玄, 刘国庆, 谢忱, 刘思恩, 柳杨. 平原城市河网有序流动调控关键节点识别方法[P]. 江苏省: CN116822911B, 2023-12-05.
[7]范子武, 陈天宇, 谢忱, 马振坤, 甘琳, 蔡秋鹏, 丁瑞, 柳杨, 吴志钢. 一种基于船闸水利枢纽的河道控藻系统及整流分析方法[P]. 江苏省: CN114934495B, 2023-11-24.
[8]刘国庆, 杨畅, 柳杨, 范子武, 吴志钢, 黎东洲, 洪云飞, 万伟, 宋文韬. 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河湖健康指标评价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5452759B, 2023-08-22.
[9]杨光, 柳杨, 乌景秀, 粟一帆, 孙建豪, 刘国庆, 范子武, 陈阿萍, 朱文涵, 甘琳, 洪磊, 巢予恬. 一种水库防洪调度评估系统及其调度评估方法[P]. 江苏省: CN116307261B, 2023-08-22.
[10]邓曌, 范子武, 吴时强, 杨帆, 乌景秀, 陈澄昊. 一种动态测量泥石流堆积厚度的设备及其方法[P]. 江苏省: CN109297441B, 2023-07-28.
[11]范子武, 谢忱, 丁瑞, 刘国庆, 尹超. 一种感潮河流用消浪拦污网[P]. 江苏省: CN107842001B, 2023-07-25.
[12]石莎, 范子武, 姚莉, 陈辉, 陈柏全, 张强. 一种平原河网区城市水系流动确定方法[P]. 江西省: CN111598757B, 2023-07-21.
[13]邓曌, 陈生水, 吴时强, 魏匡民, 蒋景东, 沈光泽, 范子武, 钟启明, 杨安玉, 李雪纯, 廖轶鹏, 朱乾德, 陈澄昊. 一种可控制生态流量泄放的水电站闸门[P]. 江苏省: CN114718024B, 2023-07-21.
[14]王晓宇, 吴几, 谢忱, 洪磊, 甘琳, 范子武, 蔡秋鹏, 金义蓉, 徐涛. 基于蓝藻识别的河湖监管方法及其系统[P]. 江苏省: CN116152748B, 2023-07-07.
[15]邓曌, 杨帆, 范子武, 乌景秀, 马振坤, 谢忱, 周锷, 李云, 吴时强, 金辉, 袁英杰. 一种断头浜分流系统[P]. 江苏省: CN106836115B, 2023-06-30.
[16]王晓宇, 吴几, 谢忱, 蔡秋鹏, 钱龙, 范子武, 马振坤, 朱文涵. 一种智慧水利校园的水安全及水动力调控方法[P]. 江苏省: CN116136083B, 2023-06-27.
[17]范子武, 杨帆, 谢忱, 吴时强, 马振坤, 李云, 李小辉, 柳杨. 一种河加隧的河道系统[P]. 江苏省: CN106854866B, 2023-05-12.
[18]顾正华, 潘海静, 李云, 丁昊, 范子武, 廖轶鹏, 周欣. 闭环河道水环境治理系统及方法[P]. 浙江省: CN106630165B, 2023-04-18.
[19]范子武, 杨帆, 谢忱, 周锷, 马振坤, 李云, 吴时强, 古宝和, 柳杨. 一种通过河道合理蓄水保障生态基流系统[P]. 江苏省: CN106630208B, 2023-04-07.
[20]陈天宇, 柳杨, 杨畅, 刘国庆, 甘琳, 范子武, 谢忱, 粟一帆, 马景天. 基于多源互补以及局部调控的水环境优化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4580793B, 2022-08-05.
[21]甘琳, 马振坤, 谢忱, 柳杨, 吴志钢, 范子武, 粟一帆, 朱文涵, 孙建豪, 洪磊. 一种城市新区多模式生态补水系统及方法[P]. 江苏省: CN114611846B, 2022-07-26.
[22]甘琳, 马振坤, 谢忱, 柳杨, 蔡秋鹏, 范子武, 粟一帆, 陈广宇, 徐向哲, 胡航宇. 一种蓝藻高压防控系统及其防控方法、应用[P]. 江苏省: CN113620397B, 2022-06-14.
[23]粟一帆, 甘琳, 谢忱, 柳杨, 李云, 丁瑞, 马振坤, 刘国庆, 范子武, 李卫明.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监测和评价方法及系统[P]. 江苏省: CN113706048B, 2022-05-03.
[24]刘国庆, 陈伟乐, 范子武, 宋神友, 吴时强, 金文良, 赵洪波, 夏丰勇, 顾昊, 孟令超, 乌景秀, 程和森. 一种钢壳混凝土界面等效脱空中子法检测装置[P]. 江苏省: CN110286137B, 2022-04-08.
[25]刘国庆, 范子武, 陈伟乐, 宋神友, 吴时强, 赵洪波, 金文良, 夏丰勇, 顾昊, 孟令超, 王琅琅, 程和森. 一种钢壳混凝土脱空检测网格划分装置[P]. 江苏省: CN110320081B, 2022-03-25.
[26]刘国庆, 宋神友, 范子武, 陈伟乐, 吴时强, 金文良, 赵洪波, 夏丰勇, 顾昊, 孟令超, 费香波, 程和森. 一种钢壳与非均质结构体交界面脱空定量确定方法[P]. 江苏省: CN110320221B, 2021-09-28.
[27]邓曌, 范子武, 吴时强, 杨帆, 钟启明, 傅中志, 魏匡民, 梅世昂, 陈澄昊, 乌景秀. 一种动态测量溃坝演变过程方法及装置[P]. 江苏省: CN109883647B, 2021-08-24.
[28]范子武, 丁瑞, 谢忱, 潘小保, 顾昊. 一种水体透明度监测装置[P]. 江苏省: CN109975215B, 2021-07-13.
[29]吴时强, 范子武, 柳杨, 戴江玉, 谢忱, 刘国庆, 杨倩倩, 徐准. 一种面向平原城市河网水环境改善的水动力调控阈值确定方法[P]. 江苏省: CN111524035B, 2021-05-14.
[30]杨帆, 范子武, 乌景秀, 邓瞾, 刘国庆, 贾本有. 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及其方法[P]. 江苏省: CN109723028B, 2021-04-16.
[31]李云, 范子武, 吴时强, 谢忱, 马振坤, 杨帆, 廖轶鹏, 乌景秀, 柳杨, 李小辉. 一种平原城市河网畅流活水方法[P]. 江苏省: CN106920202B, 2020-12-25.
[32]范子武, 陈正, 谢忱, 蔡秋鹏, 马振坤. 新型装配式景观溢流堰[P]. 江苏省: CN109208549B, 2020-10-23.
[33]范子武, 谢忱, 马振坤, 杨帆, 李云, 吴时强, 王龙, 刘国庆, 乌景秀. 一种用于预测河道水体透明度的原位清水置换方法[P]. 江苏省: CN107024456B, 2019-07-26.
[34]李云, 范子武, 吴时强, 谢忱, 杨帆, 廖轶鹏, 乌景秀, 李小辉. 一种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水量建模调控方法[P]. 江苏省: CN106934232B, 2019-05-17.
[35]顾正华, 潘海静, 李云, 丁昊, 范子武, 廖轶鹏, 周欣. 单一河道内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及方法[P]. 浙江省: CN107059765B, 2019-04-19.
[36]顾正华, 潘海静, 李云, 丁昊, 范子武, 廖轶鹏, 周欣. 单一河道外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及方法[P]. 浙江省: CN106759073B, 2019-01-29.
[37]范子武, 李云, 马振坤, 杨帆, 谢忱, 吴时强, 刘国庆, 乌景秀, 李小辉. 一种断头浜治理装置[P]. 江苏省: CN106638459B, 2018-08-14.
[38]范子武, 刘邦楠, 杨东利, 谢忱, 乌景秀, 杨帆. 一种漂浮式双层柔性网状拦污消浪生态栅装置[P]. 江苏省: CN105369788B, 2017-11-07.
[39]范子武, 杨东利, 张铭, 费香波. 一种在静水中实施消浪拦污过滤的方法[P]. 江苏省: CN104652381B, 2016-06-29.
[40]胡亚安, 张铭, 范子武, 汪梅华, 沙海飞, 赵建平, 费香波, 乌景秀. 基于航道水动力计算的梯级通航枢纽联合优化调度方法[P]. 江苏省: CN103440538B, 2016-05-18.
[41]胡亚安, 张铭, 范子武, 范丽丽, 郭永彬, 赵建平, 费香波, 乌景秀, 李艳富, 郭超. 异构模块采用标准化通信的梯级航电枢纽优化调度系统[P]. 江苏省: CN103473716B, 2016-05-11.
[42]范子武, 姜树海, 韩昌海, 杨宇. 导流洞改建为射流内消能竖井泄洪洞的方法[P]. 江苏省: CN100552147C, 2009-10-21.
实用新型:
[1]刘国庆, 范子武, 赵洪波, 杨建喜, 李军, 贾海磊, 孟令超, 洪云飞, 丁瑞, 乌景秀, 杨畅, 王琅琅, 孙龙. 一种带有机械臂的调平功能的基座[P]. 江苏省: CN219075687U, 2023-05-26.
[2]谢忱, 马振坤, 洪磊, 王琅琅, 丁瑞, 范子武. 基于AI视频识别的河湖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P]. 江苏省: CN215953356U, 2022-03-04.
[3]甘琳, 马振坤, 谢忱, 柳杨, 蔡秋鹏, 范子武, 粟一帆, 陈广宇, 徐向哲, 胡航宇. 一种水柱加压装置[P]. 江苏省: CN215633672U, 2022-01-25.
[4]柳杨, 吴时强, 范子武, 谢忱, 刘国庆, 丁瑞, 潘小保, 刘珈荧. 一种河水水样上覆水及底泥分层试验装置[P]. 江苏省: CN213422740U, 2021-06-11.
[5]刘国庆, 范子武, 陈伟乐, 宋神友, 吴时强, 赵洪波, 金文良, 夏丰勇, 顾昊, 孟令超, 王琅琅, 程和森. 一种钢壳混凝土脱空检测网格划分装置[P]. 江苏省: CN210400987U, 2020-04-24.
[6]刘国庆, 陈伟乐, 范子武, 宋神友, 吴时强, 金文良, 赵洪波, 夏丰勇, 顾昊, 孟令超, 乌景秀, 程和森. 一种钢壳混凝土界面等效脱空中子法检测装置[P]. 江苏省: CN210401263U, 2020-04-24.
[7]范子武, 刘国庆, 杨帆, 孟令超, 谢忱, 丁瑞, 乌景秀, 王琅琅. 一种适用任意河道边坡的自动水位尺[P]. 江苏省: CN210036900U, 2020-02-07.
[8]杨帆, 范子武, 乌景秀, 邓瞾, 刘国庆, 贾本有. 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P]. 江苏省: CN209907314U, 2020-01-07.
[9]赵建平, 董家, 范子武, 宋春山, 乌景秀, 盖兆梅, 王斌, 尹剑, 董文财, 王秋梅. 一种水利工程用渡槽间接缝止水装置[P]. 江苏省: CN209741768U, 2019-12-06.
[10]刘国庆, 范子武, 吴时强, 赵洪波, 顾昊, 陈韬, 王琅琅, 程和森. 一种钢壳-混凝土脱空检测装置[P]. 江苏省: CN209372718U, 2019-09-10.
[11]范子武, 谢忱, 马振坤, 刘颢, 丁瑞, 刘国庆. 一种适用于大产清量湿地的前置环流净水装置[P]. 江苏省: CN209226654U, 2019-08-09.
[12]邓曌, 范子武, 吴时强, 杨帆, 乌景秀, 陈澄昊. 一种动态测量泥石流堆积厚度的设备[P]. 江苏省: CN209013939U, 2019-06-21.
[13]范子武, 丁瑞, 王维维, 胡志华, 刘国庆. 一种装配式景观溢流堰[P]. 江苏省: CN208815487U, 2019-05-03.
[14]范子武, 谢忱, 丁瑞, 刘国庆, 尹超. 一种感潮河流用消浪拦污网[P]. 江苏: CN207228081U, 2018-04-13.
[15]沈晓笑, 黄国情, 宋智通, 陆菊芳, 胡继洲, 范子武, 陈金杭, 钱龙. 一种基于麦秸秆滤料过滤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系统[P]. 江苏: CN207047059U, 2018-02-27.
[16]范子武, 谢忱, 周锷, 杨帆, 马振坤, 李云, 吴时强, 刘国庆, 古宝和. 一种用于预测水体透明度的原位清水置换装置[P]. 江苏: CN206710286U, 2017-12-05.
[17]刘国庆, 吴时强, 范子武, 谢忱, 费香波, 马振坤, 乌景秀, 柳杨, 杨畅. 多尺度热量运移同步监测试验系统[P]. 江苏: CN206684002U, 2017-11-28.
[18]范子武, 李云, 马振坤, 谢忱, 杨帆, 吴时强, 乌景秀, 柳杨. 一种通过河道合理蓄水保障生态基流系统[P]. 江苏: CN206512003U, 2017-09-22.
[19]顾正华, 潘海静, 李云, 丁昊, 范子武, 廖轶鹏, 周欣. 一种单一河道内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P]. 浙江: CN206495182U, 2017-09-15.
[20]顾正华, 潘海静, 李云, 丁昊, 范子武, 廖轶鹏, 周欣. 一种单一河道外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P]. 浙江: CN206495183U, 2017-09-15.
[21]范子武, 谢忱, 杨帆, 李云, 吴时强, 马振坤, 柳杨, 李小辉. 一种断头浜治理装置[P]. 江苏: CN206495184U, 2017-09-15.
[22]范子武, 马振坤, 谢忱, 周锷, 杨帆, 李云, 吴时强, 金辉, 袁英杰. 一种断头浜分流系统[P]. 江苏: CN206477302U, 2017-09-08.
[23]范子武, 谢忱, 杨帆, 马振坤, 李云, 吴时强, 刘国庆, 李小辉. 一种河加隧的河道系统[P]. 江苏: CN206477315U, 2017-09-08.
[24]顾正华, 潘海静, 李云, 丁昊, 范子武, 廖轶鹏, 周欣. 一种闭环河道水环境治理系统[P]. 浙江: CN206352078U, 2017-07-25.
[25]刘国庆, 吴时强, 范子武, 谢忱, 乌景秀, 费香波, 马振坤, 柳杨. 瞬时导流控制装置[P]. 江苏: CN205877208U, 2017-01-11.
[26]范子武, 刘邦楠, 杨东利, 谢忱, 乌景秀, 杨帆. 一种漂浮式可折叠插拔式拦污消浪生态栅装置[P]. 江苏: CN205116123U, 2016-03-30.
[27]范子武, 杨东利, 张铭, 费香波. 一种消浪拦污过滤漂浮式伸缩栅格装置[P]. 江苏: CN204435334U, 2015-07-01.
外观设计:
[1]刘国庆, 范子武, 赵洪波, 顾昊, 陈韬, 王琅琅, 程和森. 钢壳-混凝土脱空检测仪[P]. 江苏省: CN305070268S, 2019-03-19.
出版专著:
[1]范子武,李云,谢忱,杨帆,刘国庆,丁瑞. 《常熟市城区畅流活水工程与应用》[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85千字,2019.
[2]范子武,谢忱,刘克强,刘国庆,乌景秀. 《可持续河流生态系统与水资源》[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79千字,2019.
[3]姜树海,范子武,吴时强. 《洪灾风险分析和防洪安全决策》[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61千字,2005.
[4]堤防风险评估//毛昶熙等主编《堤防工程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5]陈鸣,范子武,李云,吴永祥》《河流模拟系统软件及应用》,河海大学出版社,2010。
发表英文论文:
1、Zhang, Ming*; Yang, Fei; Wu, Jing-Xiu; Fan, Zi-Wu; Wang, Ying-Ying。Application of Minimum Reward Risk Model in Reservoir Generation Scheduling.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16, 30(4): 1345-1355.
2、Ziwu Fan*, Shuhai Jiang, Ming Zhang. Dynamic probability evaluation of safety levels of earth-rockfill dams using Bayesian approach[J].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9.(2):61-70. DOI:10.3882/j.issn.1674-2370.2009.02.007.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范子武, 刘国庆, 杨光, 黎东洲. 数字孪生水网赋能多业务场景应用与实践[J]. 水利发展研究, 1-19.
[2]洪昕, 柳杨, 黄锴, 刘颢, 马景天, 吴几, 曹颖, 王怡悦, 范子武. 滆湖及长荡湖区域磷污染源数值解析与评估[J]. 水电能源科学, 2024, 42 (01): 40-44.
[3]赵晖, 张轩波, 翟可, 范子武, 甘琳, 朱正杰, 安树青. 江苏省湿地碳汇潜力及碳增汇对策探讨[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 19 (06): 81-84+89.
[4]刘国庆, 洪云飞, 王蔚, 赵洪波, 乌景秀, 范子武. 联合示踪探测方法在石梁河水库大坝渗漏中的应用[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3, 43 (06): 74-81.
[5]丁瑞, 范子武, 李云, 谢忱, 蔡秋鹏. 表流湿地与活水循环协同提升城市河网水环境品质——以苏州狮子山水系为例[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 19 (05): 34-38.
[6]乌景秀 , 范子武 , 洪云飞 , 刘国庆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沿线洪水风险区划[J]. 中国防汛抗旱, 2023, 33 (10): 1-6+26.
[7]刘国庆 , 范子武 , 杨光 , 黎东洲 , 贾本有 , 乌景秀 . 江苏省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总体构想与先试经验[J]. 中国防汛抗旱, 2023, 33 (08): 7-12.
[8]吴时强, 黎东洲 , 范子武 , 刘国庆 , 乌景秀 , 杨帆 , 黄玄 . 多尺度分级河网模型在江苏省太湖地区的应用研究[J]. 中国防汛抗旱, 2023, 33 (08): 1-6+18.
[9]黄玄 , 刘国庆 , 刘思恩 , 杨帆 , 乌景秀 , 范子武 . 平原河网城市极端暴雨洪涝风险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 中国防汛抗旱, 2023, 33 (07): 21-27+33.
[10]赵晖, 朱凯群, 袁芳, 翟可, 夏钰昕, 范子武, 朱建书, 安树青. 江苏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现状与空间布局[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 19 (03): 69-72.
[11]贾本有, 刘国庆, 乌景秀, 杨帆, 杨畅, 范子武. 县级行政区洪水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案例研究[J]. 中国水利, 2023, (08): 49-53.
[12]乌景秀, 卢嘉琪, 刘国庆, 范子武, 杨帆, 洪云飞. 平原河网地区洪涝风险快速分析方法研究[J]. 珠江水运, 2023, (05): 83-86.
[13]刘国庆, 范子武, 廖轶鹏, 杨光, 黎东洲. 江苏数字孪生水网建设与预报调度一体化应用初探[J]. 中国水利, 2023, (03): 60-65.
[14]范子武, 刘国庆, 杨光, 黎东洲, 王蔚, 张小稳. 城市防洪“四预”智能调度系统建设与应用[J]. 江苏水利, 2022, (S2): 5-10.
[15]乌景秀 , 刘国庆 , 范子武 , 杨帆 , 舒持恺 . 复杂工程群调度下平原河网城市洪涝智能调度预案集研究与应用[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 (S1): 187-191.
[16]朱文涵, 金义蓉, 粟一帆, 洪磊, 范子武, 徐涛. 苏州市河湖蓝藻智能识别监管平台建设设计[J]. 江苏水利, 2022, (12): 58-61.
[17]李琛亮, 刘国庆, 杨光, 黎东洲, 范子武, 马强. 基于“四预”的永定河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与应用[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06): 45-53.
[18]陈广宇, 柳杨, 冯中华, 粟一帆, 谢忱, 范子武. 面向城市新区水网构建的蓝绿灰空间布局评价体系初探[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 (11): 12-18+45.
[19]洪云飞, 乌景秀, 贾本有, 范子武. 岳西县小水电站碳交易潜力分析研究[J]. 江淮水利科技, 2022, (05): 17-18+34.
[20]吴志钢, 范子武, 洪磊, 甘琳, 谢忱. 苏州城区活水联控联调系统架构设计[J]. 水利信息化, 2022, (05): 69-73.
[21]王红旗, 冯靖雲, 范子武. 飞来峡库区临时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2, (08): 111-116.
[22]陈天宇, 刘常清, 史小丽, 李云, 范子武, 贾本有, 廖轶鹏. 近十年洪泽湖富营养化状态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 环境科学, 2022, 43 (07): 3523-3531.
[23]陈广宇, 柳杨, 谢忱, 范子武, 粟一帆. 临港新片区河网水生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提升技术研究[J]. 科技风, 2022, (13): 75-77.
[24]陈阿萍, 柳杨, 刘国庆, 洪昕, 范子武, 杨阳, 杨帆. 常州市主城区暴雨内涝风险分析[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2, 20 (01): 160-170.
[25]穆守胜, 柳杨, 乌景秀, 范子武, 刘国庆, 谢忱. 常州市主城区畅流活水方案模拟比选及现场试验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05): 148-156.
[26]谢忱, 柳杨, 丁瑞, 刘珈荧, 范子武. 以“自流活水”为核心的吴江松陵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J]. 江苏水利, 2021, (05): 26-30+36.
[27]朱建英, 李淮东, 刘国庆, 周春飞, 陶娜麒, 范子武. 苏南运河沿线防汛排涝联合调度研究[J]. 江苏水利, 2021, (03): 55-58.
[28]谢忱, 丁瑞, 杨帆, 潘小保, 范子武. 平原城市感潮河网水环境改善方案研究——以上海市淀北片为例[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 (12): 9-16.
[29]谢忱, 丁瑞, 潘小保, 柳杨, 蔡秋鹏, 范子武. 江苏省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关键技术和设备研究[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 (11): 124-130+136.
[30]刘国庆, 范子武, 李春明, 杨畅, 王蔚. 我国河湖健康评价经验与启示[J]. 中国水利, 2020, (20): 14-16+19.
[31]洪昕, 柳杨, 范子武, 陈阿萍, 谢忱, 潘小保. 常州市运北片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运行效果评估[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 (06): 108-112.
[32]李云, 戴江玉, 范子武, 王晓刚. 河湖健康内涵与管理关键问题应对[J]. 中国水利, 2020, (06): 17-20.
[33]潘小保, 范子武, 柳杨, 谢忱, 杨帆. 闸泵堰联合调度下水质改善试验研究[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 (03): 125-129.
[34]刘国庆, 王蔚, 范子武, 穆守胜, 贾本有, 乌景秀, 邓曌. 平原河网区河道交汊口分流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01): 1-8.
[35]杨帆, 周钰林, 范子武, 乌景秀, 贾本有, 刘国庆, 谢忱, 王朝勇. 苏南运河沿线精细化水文-水动力模型构建及验证[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01): 16-24.
[36]姚原, 顾正华, 李云, 辜樵亚, 范子武. 森林覆盖率变化对流域洪水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01): 9-15.
[37]柳杨, 范子武, 谢忱, 刘国庆, 杨帆, 潘小保. 常州市运北主城区畅流活水方案设计与现场验证[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05): 10-17.
[38]刘国庆, 范子武, 王波, 柳杨, 王蔚. 基于同步原型观测的水质改善效果敏感性分析与应用[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05): 1-9.
[39]廖轶鹏, 周钰林, 范子武, 贾本有, 李云. 夏季引流条件下苏州古城区河网水质变化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9, (05): 18-26.
[40]张小稳, 刘国庆, 范子武. 动态洪水风险图在无锡市城区防洪中的应用研究[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 (05): 10-17.
[41]张小稳, 刘国庆, 范子武. 基于水动力-水质同步原型观测的城市生态补水方案研究[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 (04): 31-36.
[42]李小辉, 贾本有, 范子武, 洪云飞, 路芬, 刘宝林. 典型作物对水土流失影响的小区试验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 2019, 50 (02): 95-100.
[43]许明, 谢忱, 刘伟京, 李云, 涂勇, 蔡伟民, 范子武, 邵孝侯. 组合湿地处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工程示范[J]. 给水排水, 2019, 55 (02): 75-81.
[44]乌景秀, 范子武, 杨帆, 刘国庆, 贾本有, 顾芳芳. 防洪排涝排水一体化模型在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06): 1-9.
[45]李德龙, 黄萍, 许小华, 范子武, 乌景秀, 费香波. 基于InfoWorks RS的蒋巷联圩防洪保护区洪水演算[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 35 (12): 52-56+73.
[46]柳杨, 范子武, 刘国庆, 马振坤, 乌景秀, 杨畅. 基于Infoworks RS的新沭河溃堤洪水风险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18, 36 (08): 47-51.
[47]柳杨, 范子武, 谢忱, 刘国庆, 费香波.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洪涝灾害演变特征[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 (02): 10-18.
[48]贾本有, 吴时强, 范子武, 马振坤, 谢忱, 刘国庆. 粒子群算法在河道水动力模型参数校正中的应用[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8, 16 (03): 143-148.
[49]李云, 周杰, 范子武. 长三角地区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J]. 中国环境管理, 2017, 9 (04): 115-116.
[50]陆豪, 谢忱, 邵婷婷, 马振坤, 杨帆, 范子武. 精细化数据模型下苏州清水工程模拟试验[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7, (08): 9-11.
[51]陆豪, 马振坤, 王龙, 邵婷婷, 谢忱, 柳杨, 范子武. ICM水动力-水质模型下苏州河道引水规模试验研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7, (07): 1-3.
[52]刘丽君, 朱建英, 周春飞, 刘国庆, 范子武. 江苏省洪水风险图编制及应用思考[J]. 中国防汛抗旱, 2018, 28 (03): 7-11.
[53]石莎, 范子武, 乌景秀. 苏州古城区水系演变规律及水动力改善研究[J]. 人民长江, 2017, 48 (09): 20-24.
[54]张辉, 刘国庆, 刘枨, 范子武, 赵洪波, 程和森. 水电站钢衬混凝土结构脱空缺陷定量检测应用研究[J]. 同位素, 2017, 30 (03): 194-199.
[55]张铭, 胡亚安, 范子武, 杨宇. 基于航电一体化的梯级枢纽运行模式优化[J]. 水运工程, 2016, (12): 113-120.
[56]刘国庆, 吴时强, 范子武, 周志芳, 谢忱, 乌景秀, 柳杨. 回灌与回扬物理过程的解析推导及灌压变化规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 (06): 1799-1807.
[57]乌景秀, 范子武, 张铭, 费香波, 王莹莹. 浅水湖泊风生流强度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J]. 水电能源科学, 2014, 32 (09): 119-122.
[58]石莎, 范子武, 王莹莹. 基于无量纲法的苏州古城河网水质分析[J]. 人民长江, 2014, 45 (17): 10-13.
[59]韩昌海, 范子武, 张铭, 苏亦绿, 王红旗, 虞云飞. 河道型水库动库调洪模型构建及应用[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06): 8-15.
[60]韩昌海, 张铭, 范子武, 虞云飞, 苏亦绿, 王红旗. 基于PDM的飞来峡水库实时水文预报模型[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 (01): 1-7.
[61]石莎, 范子武, 张铭, 费香波, 乌景秀. 浯溪口水利枢纽溃坝洪水模拟[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06): 67-73.
[62]范子武. 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评定与馈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 (01): 83.
[63]周杰, 吴修锋, 吴时强, 范子武, 高俊峰. 太湖湖西区河网营养盐输移规律研究[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1, 3 (03): 37-40.
[64]张铭, 范子武. 水力不确定性因素对堤防防洪风险效益的影响[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 (01): 71-75.
[65]吴时强, 范子武, 周杰, 吴修锋. 引江济太措施对望虞河西部污染物滞留和转移风险分析[J]. 中国工程科学, 2011, 13 (01): 102-108.
[66]张铭, 李崇浩, 范子武, 马震坤, 尹黛. 粒子群算法在梯级水库优化调度中的应用研究[J]. 水力发电, 2010, 36 (12): 60-64.
[67]范子武, 姜树海, 张铭. 人因差错对大坝防洪风险率的影响[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0, (03): 22-26.
[68]吴时强, 范子武, 周杰, 吴修锋, 邵军荣. 引水调控对受水区周边地区水环境影响分析[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25 (04): 430-435.
[69]吴时强, 吴修锋, 周辉, 周杰, 范子武.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洪水调度数学模型应用[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03): 1-7.
[70]范子武, 姜树海.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风险评估[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03): 21-28.
[71]王元春, 黎贤访, 范子武. 连云港港疏港航道穿越新沂河工程方案及影响[J]. 中国水运, 2009, (07): 28-29.
[72]吴时强, 范子武, 周杰, 吴修锋. 引江济太措施对太湖西北部湖区污水滞留和转移风险评估[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02): 1-8.
[73]范子武, 姜树海, 李运辉. 影响大坝防洪安全随机因子的时变特性及其量化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11): 1632-1636.
[74]姜树海, 范子武. 应用Bayes方法对土石坝安全等级的动态概率评定[J]. 水利学报, 2008, (08): 922-926.
[75]范子武, 姜树海. 防洪工程系统的风险调控和优化调度措施研究[J]. 大坝与安全, 2008, (02): 23-28.
[76]姜树海, 范子武. 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反滤层设计中的运用[J]. 水利学报, 2008, (03): 301-306.
[77]姜树海, 范子武. 土石坝安全等级划分与防洪风险率评估[J]. 水利学报, 2008, (01): 35-40.
[78]范子武, 姜树海. 大坝防洪时变风险率研究[J]. 水利学报, 2007, (S1): 168-173.
[79]姜树海, 范子武. 基于Bayes方法的堤坝时变渗流风险率评估[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03): 420-424.
[80]姜树海, 范子武. Bayes方法在水工泄洪闸门事故率分析中的运用[J]. 水利学报, 2006, (08): 945-949.
[81]姜树海, 范子武. 时变效应对大坝防洪风险率的影响研究[J]. 水利学报, 2006, (04): 425-430.
[82]李云,范子武,吴时强,吴修锋. 大型行蓄洪区洪水演进数值模拟与三维可视化技术[J]. 水利学报, 2005, (10): 1158-1164.
[83]姜树海,范子武. 堤防渗流风险的定量评估方法[J]. 水利学报, 2005, (08): 994-999+1006.
[84]范子武*,姜树海. 允许风险分析方法在防洪安全决策中的应用[J]. 水利学报, 2005, (05): 618-623.
[85]伍元,范子武,姜树海. 河道堤防设计高程的概率设计和风险校核方法[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 (04): 14-17.
[86]姜树海,范子武. 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的风险分析[J]. 水利学报, 2004, (11): 102-107.
[87]姜树海,吴时强,范子武. 试论小型水库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策措施[J]. 水利发展研究, 2004, (09): 33-36.
[88]姜树海,吴时强,范子武. 试论某些小型水库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策[J]. 中国水利, 2004, (16): 46-48.
[89]姜树海,范子武. 大坝的允许风险及其运用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03): 7-12.
[90]李云,范子武,徐世凯,万声淦. 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中国水利, 2003, (06): 73-75+5.
[91]范子武,姜树海. 蓄、滞洪区的洪水演进数值模拟与风险分析[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2000, (02): 1-6.
会议论文:
[1]乌景秀, 刘国庆, 范子武, 杨帆 & 舒持恺. (2022). 复杂工程群调度下平原河网城市洪涝智能调度预案集研究与应用. (eds.) 第五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城市防洪排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41-45).
[2]黄玄, 刘国庆, 刘思恩, 杨帆, 乌景秀 & 范子武. (2022). 平原河网城市极端暴雨洪涝风险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eds.) 第五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城市防洪排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56-61).
[3]刘国庆, 黎东洲, 王蔚 & 范子武. (2021). 苏州市生态河湖管理决策系统设计与思考. (eds.) 第四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城市防洪排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206-215).
[4]柳杨, 刘国庆, 杨帆, 杨畅 & 范子武. (2021). 太湖流域典型城区超标准洪水风险区划研究与应用. (eds.) 第四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城市防洪排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224-231).
[5]张铭, 范子武, 乌景秀, 马振坤 & 费香波. (2013). 苏州古城河网水力特性研究. (eds.) 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pp.648-651).
[6]石莎, 范子武, 张铭, 乌景秀 & 费香波. (2013).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苏州古城区河网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eds.) 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pp.481-485).
[7]乌景秀, 范子武, 费香波 & 王莹莹. (2013). 活动溢流堰在苏州古城区自流活水工程中的应用. (eds.) 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pp.696-703).
[8]范子武, 赵瑞龙, 李云, 吴时强 & 张铭. (2013). 苏州古城区水质提升行动计划“自流活水”方案研究. (eds.) 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pp.704-710).
[9]范子武, 韩红娟 & 张铭. (2010). 洪水预报误差及其概率分布特征分析. (eds.) 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分析及可靠度设计技术进展 (pp.127-133).
[10]范子武 & 张铭. (2010).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下的风险率计算方法. (eds.) 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分析及可靠度设计技术进展 (pp.170-176).
[11]范子武, 张铭 & 马振坤. (2009). 开放式模型公共接口OpenMI及其应用. (eds.) 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 (pp.685-689).
[12]范子武 & 姜树海. (2007). 大坝防洪时变风险率研究. (eds.) 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 (pp.173-178).
[13]范子武 & 姜树海. (2003). 允许风险分析方法在防洪安全决策中的应用. (eds.) 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 (pp.132-138).
[14]李云, 范子武, 徐世凯 & 万声淦. (2003). 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eds.) 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中国代表团论文集 (pp.114-119).
所获荣誉:
1、“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才。
3、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所获奖励: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特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1、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长三角地区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技术与应用。
2、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评定与馈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3、2018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理论技术创新与应用。
4、2014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5、201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重大水工程运行风险分析和调控的成套理论及其应用。
6、2009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已建堤坝工程风险分析和应急对策研究。
7、2005年,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
8、2004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洪灾风险分析和设防标准的研究。
9、1999年,江苏省首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数值模拟与洪水风险评估。
苏南运河沿线流域、区域、城市防汛排涝联合调度系统
2023年03月01日
技术简介
针对流域、区域、城市水利工程调度及防洪管理需求,围绕流域防汛、预报调度等业务领域,构建流域、区域、城市防汛排涝联合调度系统,以水利工程联合调度为目标,开展模型及系统构建工作。采用流域大模型与区域精细化水力模型耦合型嵌套技术、离散化建模建库技术、标准化封装及调度模型集成开发等技术将事件库、网络库、逻辑库联合,建成流域、区域、城市防洪排涝联合调度研究的模型库,形成由降雨径流水文模块、一二维耦合的水文-水动力模块以及水利工程调度模块组成的流域-区域-城市防汛排涝精细化河网模型。
技术特点
特点1:提出了多尺度分级双向嵌套耦合模拟技术,建立了江苏省太湖地区水文-水动力一二维耦合的精细化河网模型,实现江苏省太湖地区河网-管网精细化水文-水动力过程模拟。
特点2:突破模型库、结果库与调度系统数据实时交互技术,建立了江苏省太湖地区洪涝联合调度系统。
特点3:自主研发了雨水工情实时库、预报库标准接口以及与模型交互的配置技术,建立了洪涝风险在线预报预警机制。
特点4:首次实现江苏省太湖地区大尺度河网-管网精细化水文-水动力过程模拟,防洪排涝联合调度规则研究方法。
性能指标
1.突破四项关键技术
◆模型最小分析单元至圩区尺度,满足流域、区域、城市不同尺度规划情景计算需求;
◆满足从降雨~产汇流~河道洪水全过程的适时干预,规划情景方案、预报调度方案实时计算;
◆实现流域~区域~城市~圩区不同空间尺度任意关注点水位、流量的预报预警,预报调度。
◆能够模拟流域性、区域、城区不同尺度的设计暴雨洪水,能够在线滚动计算任意关注点洪水过程,能够控制入江-入湖-大包围枢纽工程调度,模拟不同调度情景未来河网洪水过程。
2.实现高效率、高精度河网模拟
●太湖地区模型河网分辨率至4级河道,城市至6级,圩区至8级,在长三角地区已建成近 40000 km²河网模型,
●计算速度方面,太湖地区1天洪水过程30s内完成,
●模拟精度方面,城市河网水位误差可以控制在厘米级。
适用范围
项目开发的联合调度系统可以为太湖流域湖西区、武澄锡虞区、阳澄淀泖区、太湖区、杭嘉湖(苏)等水利分区提供预报预警、预报调度服务;也可为常州、无锡、苏州等城市提供洪涝联合调度与洪水风险分析,提供更小尺度定制服务。可用于提出流域、区域、城市现行调度方案的优化建议,也可用于流域水情预报、防汛排涝调度、应急调度、工程建设咨询等综合应用,并具有较强的移植性便于推广应用。相关研究关键技术与系统成果已在江苏省、四川省、福建省、淮委防办、无锡市水利局、滨湖区水利局推广应用,协助防洪决策,加强了水利信息化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建设。
应用案例
平原河网水动力多尺度分级智能模型研发
滨湖城市河网水环境综合调控系统
太湖地区洪涝联合调度系统
无锡运东大包围防洪工程智能调度系统
联系人:范子武
联系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
媒体报道:
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大数据与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主任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范子武 带领长三角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 用青春和智慧保障国家水安全 中国高新科技 2024-09-25
2 江河为证 与水同行——记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范子武 科学中国人2024-03-25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大数据与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主任范子武及其长三角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小大军事APP头条APP分享微信
河湖纵横,灵秀江南。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拥有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也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地带。然而,受城市化进程加快、气候变化、长江径流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长三角地区洪涝灾害防御、水资源调配、水生态环境复苏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何科学治水,全力保障水安全成为科研人员的必答问卷。
治水安邦,兴水利民。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大数据与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主任范子武立足“智水”难题,带领其团队科研突破,为长三角水安全保障研究创新谱写了治水华章,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的长三角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是一支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服务水利行业中心工作为目标的青年团队。范子武是这支青年创新团队的负责人。立足长三角水安全技术瓶颈,他们以新时代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智慧在防洪减灾、水环境治理和智慧水利建设等方面做足了科技文章。
提出长三角地区水安全保障理论技术体系
科技创新,理论先行。范子武和团队结合长三角水安全现状,创新提出了长三角地区洪涝风险可控、水资源调配均衡、水环境容量提升的水安全协同调控理论。在长三角地区水循环演变、平原河网和浅水湖泊水动力与水环境响应机制及复杂江河湖多尺度水资源协同调度上进行了理论创新,为水安全技术突破提供了理论支撑。
根据长三角水安全保障技术问题,范子武和团队创建了长三角地区多尺度水网分级模拟、江河湖库联合调度、水工程智能调控的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新、推广应用长三角水安全保障系统性解决方案,建成了长三角复杂江河湖水资源联合调度工程、城市防洪与水环境提升工程以及海岛水资源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实现了枯水季节供水保障率提高10%、河网水体流动性提高10%以上,形成15亿m3以上水资源当量效益,显著提升了长三角地区防洪、供水、水生态环境保障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长三角地区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2021年度大禹特等奖。至今,该成果已经推广应用至全国20多个城市。
为洪涝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
立足防洪安全所需,范子武和团队进行了洪水风险图编制、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动态洪涝风险图管理与实时预报预警系统开发、长三角地区水网多尺度分级嵌套智能模拟技术研发、太湖流域-区域-城市-圩区联合调度以及苏南运河沿线高水位成因剖析等,为江苏省洪涝预警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力保障了江苏省在2020年“大洪无大灾”,提高了区域防洪减灾能力,为减轻或避免生命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范子武在防洪水力学方面取得了科研突破和成就。他开展了洪涝风险分析方法和设防标准研究,创建了水工程风险时变分析及寿命评定、服役风险预警指标和准则的拟定方法,攻克了区域洪涝风险和水工程服役风险的定量评定和预警的难题,成果获2004年度、2010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促进长三角地区水环境显著提升
范子武带领创新团队致力于创新理论技术应用,解决长三角地区水安全实际问题,用实际成果回馈国家战略与行业中心工作所需。
平原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贡献是范子武和创新团队的出彩华章。这里不仅凝结了青年团队的创新智慧,还闪耀着新时代青年耐劳肯干的耀眼光芒。为了做好长三角平原河网区城市水环境提升方面的科研攻关工作,他们踏下心来,深入一线,不辞劳苦,将足迹遍布上海、无锡、常州、常熟、吴江……尤其是在开展“苏州市古城区自流活水”项目科研中,团队带头人与主要成员常驻苏州,逐条河道排查和诊断,全力破解了苏州古城河道黑臭难题,打造出服务百姓的民心工程。一项项科研成果彰显了民心所向。一项项殊荣激发了青年力量。创新团队用辛勤和智慧赢得了褒奖和鼓励。范子武和创新团队用科技助力的“苏州市古城区自流活水”工程荣获2013年度苏州十大新闻、苏州市“十大民心”工程等荣誉,在江苏省环境委员会关于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评估中苏州荣获第一名。
范子武和团队连续七年承担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区域水环境品质保障工作。他和团队现场实地踏勘调研,兼顾系统整体和重点保障两个层面,由点及面,推进区域成片治理,提出了控源治污、活水畅流、生态复苏、长效保障等综合治理思路,选定“引水、控水、活水、净水”的系统治水方案。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团队围绕生态化、绿色化和智慧化进行创新研发,以先进技术和实施方案确保了进博会区域水环境提升工作不断升级,重点区域实现水生态修复全覆盖,水体自净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城市水环境智能调控。范子武和创新团队所取得创新成果“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理论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2018年度大禹奖特等奖,成果“长三角地区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技术与应用”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核心“大脑”
围绕科技服务江苏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范子武带领大数据与智慧水利研究中心团队先后承担了数字孪生太湖典型水网工程、淮河入海水道防汛抗旱预警、平陆运河全生命周期数字孪平台、秦淮河流域智慧调度辅助决策、特大暴雨城市防洪排涝预警调度模型、太湖地区水资源预警调度模型等科研、集成开发工作,聚焦数据底板、专业模型、可视化模型、智能模型、知识平台研发,围绕防洪“四预”、水资源调配、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多场景业务开展系统性探索研究,形成了适用省级数字孪生水网建设的总体解决方案。
范子武和团队创建了水网多尺度分级智能模型理论框架,构建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水文水动力模型,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了核心“大脑”,并成功研制城市河网区水环境联调联控系统,大大提高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时效性和精准程度,实现了流域、区域、城市、圩区多场景水安全保障的“四预”业务应用。范子武牵头编制《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总体技术指南》地方标准,构建了数字孪生水利通用平台,形成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总体解决方案,获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的优秀案例与典型案例,正在全国示范推广。
发挥榜样力量为国培育行业科技人才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长三角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能够取得创新成果,固然离不开团队带头人——范子武的榜样力量。殊不知,这也正是他教书育人的独到之处。
范子武坚持用自己的行为和贡献,鼓舞学生扎根专业学习,实现科学探索上的突破。作为水利领军人才,范子武长期从事洪水风险、城市水力学及智慧水利方向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不论是在学术,还是科研上,他都做出了重大突破和贡献。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三等奖4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0余项。范子武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水利系统先进个人等。
范子武发自肺腑的勉励话语,至今让学生们记忆深刻。正是这些勉励之词,激发学生能够既能沉下心来专心实验,还能阔步向前专注于现场查勘,用脚步丈量科技的分量。长三角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作为第17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在范子武教授的带领下,1人获水利部青年拔尖人才,4人获江苏省333人才称号(1人为二层次),1人获江苏省双创博士,1人获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1人被评为上海市“河道整治攻坚战优秀个人”。至今,范子武已培养博士5人、硕士10人,目前在读研究生15人。
智慧水利,未来已来。立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范子武和团队将不断创新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上,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4-11-07 16:29:34 来源:中国网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