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安庆,男,1981年生,陕西周至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0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能源与环境专业。主要从事油气及新能源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1项、 中国石油国际合作项目1项,以及重点油气田项目20余项。 获省部级及行业学会科技奖励13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件,发布国家标准5项,目前正在牵头制定油气管道微生物腐蚀ISO国际标准和全尺寸管柱应力腐蚀AMPP国际标准。
获全国百名科学家和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14届陕西省科技青年奖、第28孙越崎青年科技奖、中国石油杰出青年创新人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杰出青年学术成就奖、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重要贡献奖、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中石油第十届优秀青年、中石油青年科技英才等荣誉。2018年作为“全国百名科学家和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和“全国百名科学家和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国石油报专题报道“这场高规格科技盛会上,两位‘80 后’石油代表说出了科技人员哪些心声”;2018 年参加由中组部和中国科协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组织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班”;2018年,中国科技日报专访报道“他踏遍大漠黄沙,只为西部输油管道不腐”;2019年,人民日报专访报道“我们必须靠自己—几位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之路”。2023年,科学中国人杂志专题报道“千川踏遍,守护祖国油气‘生命线’”。2024年,科学中国人杂志封底报道“ 守护祖国油气“生命线 ——记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付安庆 。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2007年获重庆大学应用化学硕士学位。
2010年毕业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能源与环境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社会兼职主要有:
1、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
2、AMPP Xinjiang分会主席。
3、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油气田及管道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4、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中国石油学会石油腐蚀与防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中科院海洋所、山东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常州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高校兼职导师。
7、JPSE、天然气工业、表面技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装备环境工程、石油管材与仪器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油气及新能源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石油国际合作项目1项,以及重点油气田项目20余项。
制定标准:
1 耐蚀合金连续油管 现行 GB/T 42858-2023 2024-02-0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 二氧化碳捕集、输送和地质封存 管道输送系统 现行 GB/T 42797-2023 2023-10-16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 酸性环境中管线钢管开裂敏感性试验 全环试样椭圆变形法 现行 GB/T 41755-2022 2023-03-3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4 石油天然气工业 高含CO2环境用套管、油管及井下工具的材料选择 现行 GB/T 40543-2021 2021-12-07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认定成果:
1 双金属复合管产品研发及工业化应用 李发根;赵新伟;吴泽;魏斌;曾德智;李华军;杨专钊;李为卫;付安庆;王斌;李磊;李文升;袁军涛;韩燕;曹峰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2019
2 复杂工况油气井管柱腐蚀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 付安庆;蔡锐;吕乃欣;樊治海;袁军涛;赵雪会;赵密峰;马磊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2016
3 复杂工况气井油套管柱失效控制与完整性技术研究 冯耀荣;韩礼红;高德利;闫相祯;王鹏;王建东;赵雪会;付安庆;杨尚谕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2015
4 交流杂散电流对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及阴极保护措施 付安庆;霍春勇;白真权;林冠发;朱世东;张国超;史东峰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2014
5 热浸镀钢材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失效机制 李焰;唐晓;李鑫;鞠虹;马瑛;刘猛;张杰;赵澎;张玉志;张大磊;魏绪钧;张胜涛;邢少华;杜鸿雁;付安庆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7
6 海底管线阴极保护电位检测新技术 侯保荣;向斌;李焰;粟京;唐晓;邢少华;王秀通;付安庆;赵晓栋;张杰;张胜涛;马瑛;李红玲;鞠虹;闫莹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5
主要成就
付安庆同志依托国家、集团和油气田科研项目,以“油气田现场工程难题”为导向,开展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为践行习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除做好实验室研究外,先后深入塔里木、长庆、新疆等油气田现场工作超800 天,解决油气田工程中的腐蚀防护难题。
1、自研了世界上首套集环境、载荷、结构于一体的全尺寸石油管高温高压应力腐蚀实验系统,建立了油气井管柱“小尺寸筛选-全尺寸适用性评价-现场试验段验证”的多尺度腐蚀评价技术体系,有力保障了塔里木、长庆、大庆等重点油气田安全开发和生产。1)实验装备及方法:该装置实现了100MPa内压、1000t载荷、200℃高温、油/气/水多相介质的多参量模拟,突破了全尺寸管柱在复杂载荷下腐蚀和密封耦合作用瓶颈,对塔里木高温高压井、长庆和大庆CO2驱井、西南高含硫气井开展了系统研究。2)理论机理研究:认识了油气管柱在“化学场、力学场、温度场、时域场”多场耦合环境中的腐蚀及开裂机制,揭示了油气井全生命周期环境的13Cr马氏体不锈钢管柱点蚀发展过程“遗传效应”;揭示了马氏体多尺度界面失稳对13Cr管柱应力腐蚀开裂诱发的影响机制。3)油气田工程应用:建立了以“高温缓蚀剂”、“13Cr不锈钢”、“甲酸盐环空液”为核心的一体化腐蚀防控体系,2015年起相关技术在塔里木高温高压气井推广应用110余口井,最长服役6年,气井完整性由原来的50%提高到79%,高于墨西哥湾井完整性55%的世界先进水平,有效避免了管柱应力腐蚀断裂事故,有效保障了油气安全生产。该成果得到了欧盟科学院院士 Y. Frank Cheng 高度评价:“…it is one of the most advanced testing facilities enabling downhole corrosion research…the results filling the gap regarding lab-testing…it can test tubing corrosion under synergistic effects that are not really reproduc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2、带领团队立足“腐蚀机理研究”,重点开展“腐蚀防护技术”攻关,建立了油气田“缓蚀剂”、“复合管”、“涂镀层”防腐技术产业化团队。1)缓蚀剂:开发了抗 H2S、CO2、O2等缓蚀剂产品,创新提出了“多分子层多吸附中心缓蚀模型”,攻克了180℃ 超深高温高压气井酸化缓蚀剂产品,突破了国外超高温气井酸化作业“禁区”,性能优于美国Bake Hughes同类产品,地面集输系统缓蚀剂产品在塔里木推广应用后管道穿孔率由 2016年0.0288次/(km•年)降低至2020年0.0078次/(km•年),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复合管:开发了冶金无缝双金属复合管,创新了基于径向力约束的爆炸复合工艺,实现了模块化复合管坯制备,制定了基于梯度界面元素互扩散热处理工艺,界面结合强度高达652MPa,为国内外文献报道最高,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和机器学习理论,实现了复合管耐蚀与力学性能的兼顾,利用逆向材料设计思想,指导冶金双金属复合管设计制造,复合管及弯管在长庆和西南油气田进行示范应用。3)涂层:基于“分子链节枝改性”和“网络互穿”技术,开发了高性能无溶剂(环保)常温固化(节能)防腐涂料,攻克了常温固化型环氧涂料耐温<100℃、高含H2S/CO2环境下服役寿命短的技术短板,性能优于国内同类高温固化型产品,在长庆油田“6.4km管道+6000m管柱+2座5000m3储罐”进行了示范应用。
3、负责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专题:石油天然气行业腐蚀与防护调查研究,建立了石油天然气工业全生命周期腐蚀成本评估方法。该项目针对我国五大工业领域30多个行业进行了腐蚀成本和防护策略调查研究。负责完成了我国油气田/储运管道/炼化装置的腐蚀现状、防护技术、腐蚀成本等调查研究,基于油气生产和运输全生命周期服役环境,并结合数学和经济学理论获得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腐蚀成本,项目成果之一《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及装置腐蚀与控制》已于201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负责人获得了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颁发的“突出贡献奖”,以表彰为该项目做出的重要贡献。
4、牵头组建石油天然气行业腐蚀与防护平台,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成立了“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油气田及管道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和“NACE International新疆分会”,获“陕西省油气田腐蚀与安全创新团队”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优秀科技团队”。先后参加 NACE、EUROCORR、IPC、TEC 等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积极拓展与俄气研究院、俄亥俄大学、英国焊接研究所、韩气研究院、日本 JFE、阿根廷Tenaris等交流合作,联合中国石油学会和腐蚀与防护学会等举办腐蚀防护技术交流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和陕西省杰青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7 项,行业学会科技奖励 5 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25件。荣获“全国百名科学家和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杰出青年学术成就奖”、“孙越崎青年科技奖”、“中石油杰出青年创新人才”、“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重要贡献奖”、“中石油第十届优秀青年”、“中石油青年科技英才”等。作为“双百”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2018年中国两院院士大会和“双百”座谈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国石油报专题报道“这场高规格科技盛会上,两位‘80后’石油代表说出了科技人员哪些心声”;2018年,参加中组部和中国科协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组织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班”;2018年,中国科技日报专访报道“他踏遍大漠黄沙,只为西部输油管道不腐”;2019年,人民日报专访报道“我们必须靠自己-几位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之路”。2023年,科学中国人杂志专题报道“千川踏遍,守护祖国油气‘生命线’”。2024年,科学中国人杂志封底报道“守护祖国油气“生命线——记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付安庆。
感人故事
一、牢记使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油气田井下管柱和地面管道被誉为油气生产和输运的“生命线”。付安庆所从事的腐蚀与防护,类似于人体的肠胃医生,他们是油气“生命线”的保卫者。在油气田开发中,虽然它是一个非常“小”的辅助专业,却与生产安全密切相关,不容有失。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向“深、低、海、非”发展,石油管及装备的服役环境更加复杂苛刻,腐蚀导致的“跑、冒、滴、漏”频发。因他自己毕业于非石油院校,在刚参加工作时,对石油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对油田现场完全是一个新人,而他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恰恰是面向石油管材及装备的“工程技术研究”,不同于基础理论研究。作为中石油直属科研院所的一名科技工作者,必须以“解决油气田现场难题”为第一目标,理论研究是基础,最重要的是提出“经济上、安全上、技术上、工艺上”可行的防腐技术。尽管自己是一个“海归博士”,但也必须躬体力行,深入到油田现场一线去和师傅学习油气工艺流程和处理工艺,为了保证实验室研究结果能够指导现场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他曾先后在塔里木油田、西北油田、新疆油田、长庆油田等西部地区油田现场工作累计超过800天,也曾徒步沙漠戈壁数百公里测管道腐蚀、爬上充满原油污染的钻井台检测油管腐蚀失效、高温沙漠腹地进行油管腐蚀检测和取样、钻进充满油泥的压力容器和储罐进行内涂层检测和施工。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过去10年工作中,先后多次解决了塔里木、长庆、大庆、西南、西北油田等我国重点油气田的现场腐蚀技术难题,觉得把自己所学应用于实际,实现了自己所学的价值,同时也获得了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带来的成就感和认同感,正如他一直以来特别喜欢的一句名言“Even the best research is of little use unless it moves out of the laboratory and into the market place”。
二、风雨兼程,油气田防腐产品研发之路
围绕石油天然气工业腐蚀防护需求,建立了油气田“缓蚀剂”、“复合管”、“涂层”防腐技术产业化团队。在缓蚀剂方面,现场推广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初期部分产品在油气管道加注过程中出现因凝点问题导致冬季堵管、缓蚀剂长时间存放出现沉淀、产品中试放大生产性能与实验室不一致等问题,可以说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跑每一个油田现场,研究每一个管道流程、与每一个技术操作人员交流甚至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在2017年到2020年期间,他团队成员每年在油田现场工作平均150天以上,最多的一年高达273天,沙漠戈壁夏季酷热冬季极寒,且常年风沙飞舞,一天跑下来可以说眼中的沙、头发中的沙、衣服中的沙、鞋子里的沙,甚至手机和照相机镜头中都有沙。在“双金属冶金复合管”和“无溶剂常温固化涂层”方面,成功开发了双金属冶金复合无缝管和无溶剂常温固化环氧涂层产品,突破了诸多的技术瓶颈,如复合管的高界面结合强度、弯管成型技术、焊接技术,涂层的高耐CO2腐蚀性能、双组份喷涂工艺、涂层管的接头连接等。他们复合管团队的年轻博士几乎跑遍了国内大大小小的钢厂,为了摸索更好的轧制及热处理工艺,每批次制管生产就是三天三夜连轴转,几人倒班跟踪,确保产品质量。涂层团队为了调配涂层配方,在小钢片上开展了数万次涂覆,几乎每件工作服和自己的衣服都染上了油漆料。以上两个产品在长庆油田的管道和储罐得到示范应用。
发明公开:
[1]袁军涛, 李轩鹏, 王邃, 许建国, 马锋, 范冬艳, 付安庆, 黄居峰. 一种耐二氧化碳与SRB腐蚀的合金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北京市: CN117845126A, 2024-04-09.
[2]黄居峰, 付安庆, 袁军涛, 李轩鹏, 姚攀, 李文升, 苏航, 李发根, 尹成先. 一种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界面腐蚀分析方法[P]. 北京市: CN117848940A, 2024-04-09.
[3]龙岩, 邝献任, 罗金恒, 樊雨婕, 付安庆, 吉楠. 一种气侵型无固相甲酸盐环空保护液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7777980A, 2024-03-29.
[4]王少龙, 付安庆, 尹成先. 应力腐蚀试验装置[P]. 北京市: CN117740515A, 2024-03-22.
[5]陈子晗, 尹成先, 付安庆, 杨琦, 张朋举, 李轩鹏. 一种低温降解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可溶桥塞[P]. 北京市: CN117660817A, 2024-03-08.
[6]黄居峰, 付安庆, 徐秀清, 陈子晗, 王邃, 韩燕, 赵雪会, 尹成先. 一种高碱性环境用镁锌双层结构牺牲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7660900A, 2024-03-08.
[7]王少龙, 付安庆, 尹成先. 一种TiCN梯度结构阻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7660924A, 2024-03-08.
[8]王邃, 付安庆, 陈子晗, 韩燕, 李轩鹏, 刘永刚, 尹成先, 徐秀清, 黄居峰. 一种用于激光熔覆的非晶粉末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7660952A, 2024-03-08.
[9]蔡锐, 李明星, 付安庆, 赵彬彬. 一种高强度马氏体不锈钢连续油管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17359217A, 2024-01-09.
[10]徐秀清, 王少龙, 李发根, 赵雪会, 蔡锐, 韩燕, 张翔, 付安庆. 一种纳米聚合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P]. 北京市: CN117343605A, 2024-01-05.
[11]王邃, 付安庆, 袁军涛, 陈子晗. 一种含铜抗菌钢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7344104A, 2024-01-05.
[12]袁军涛, 李轩鹏, 付安庆, 李磊, 许建国, 马锋, 范冬艳, 陈子晗. 一种利用多孔陶瓷评价垢下腐蚀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 北京市: CN117347245A, 2024-01-05.
[13]王少龙, 付安庆, 尹成先.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气体参数调节系统[P]. 北京市: CN117065676A, 2023-11-17.
[14]王少龙, 尹成先, 付安庆.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气体参数调节方法[P]. 北京市: CN117075659A, 2023-11-17.
[15]王少龙, 付安庆, 尹成先. 一种用于CO-2吸附捕集的石墨烯多孔材料及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6920793A, 2023-10-24.
[16]徐秀清, 付安庆, 苏航, 尹成先, 蔡锐, 赵雪会, 李发根. 一种输氢管线用阻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6334519A, 2023-06-27.
[17]韩燕, 赵雪会, 石晓霞, 付安庆, 蔡锐, 李轩鹏, 尹成先, 马庆伟. 一种浸泡腐蚀试验用U形样品固定夹具及固定方法[P]. 北京市: CN116026749A, 2023-04-28.
[18]袁军涛, 张华礼, 李玉飞, 张林, 陆林峰, 付安庆, 尹成先, 胡祥, 龙岩, 李轩鹏, 李文升, 陈子晗. 一种纳米纤维增强增韧的镍钨合金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5961327A, 2023-04-14.
[19]王少龙, 付安庆, 尹成先, 王登海, 李明星, 李琼玮, 朱方辉, 赵密锋, 谢俊峰. 一种MXene改性环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5926581A, 2023-04-07.
[20]王少龙, 付安庆, 尹成先, 赵密锋, 谢俊峰, 李明星, 李琼玮, 朱方辉, 王登海. 一种高结合强度的双金属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5703162A, 2023-02-17.
[21]王少龙, 付安庆, 尹成先, 苏航, 徐秀清, 赵密锋, 谢俊峰, 李明星, 王登海, 李琼玮. 一种Ti-Al储氢合金材料、制备方法及制品[P]. 北京市: CN115704067A, 2023-02-17.
[22]王少龙, 付安庆, 尹成先, 徐秀清, 袁军涛, 赵密锋, 谢俊峰, 李明星, 李琼玮, 王登海. 一种阻氢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5704090A, 2023-02-17.
[23]王少龙, 付安庆, 尹成先, 张华礼, 袁军涛, 李玉飞, 陆林峰, 王汉, 张林. 一种含Cr低合金钢表面的碳氮化钛纳米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5478259A, 2022-12-16.
[24]王少龙, 付安庆, 尹成先, 苏峰, 李轩鹏, 朱凯峰, 李青, 崔鹏. 一种316L不锈钢表面的碳氮化钛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5478258A, 2022-12-16.
[25]蔡锐, 尹成先, 吕乃欣, 付安庆, 史东峰. 一种绿色长效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P]. 北京市: CN115477888A, 2022-12-16.
[26]来维亚, 付安庆, 蔡立春, 高少平. 介质循环流动状态下的换热器管束缝隙腐蚀的试验方法[P]. 北京市: CN115452684A, 2022-12-09.
[27]刘洪涛, 赵密锋, 谢俊峰, 张娟涛, 耿海龙, 付安庆, 胡芳婷, 周波, 王克林, 秦世勇. 一种高温酸化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北京市: CN114806530A, 2022-07-29.
[28]付安庆, 王少龙, 尹成先, 闫静, 吴华, 赵密锋, 谢俊峰, 袁军涛, 陈子晗, 李轩鹏. 一种抗腐蚀的氮化钛耐磨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涂层的制品[P]. 北京市: CN113235069A, 2021-08-10.
[29]付安庆, 龙岩, 韩燕, 王少龙, 尹成先, 王登海, 张志浩, 胡芳婷, 赵密锋, 谢俊峰. 一种非均匀加载应力腐蚀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P]. 北京市: CN113092242A, 2021-07-09.
[30]李文升, 尹成先, 付安庆. 环状流流动液膜厚度及界面波的三维实时测量装置及方法[P]. 北京市: CN113063341A, 2021-07-02.
[31]来维亚, 付安庆, 尹成先, 范磊. 一种用于塑变304不锈钢管束垢层的清洗液及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2921328A, 2021-06-08.
[32]蔡锐, 李明星, 付安庆, 李发根. 一种抽油杆表面防腐耐磨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2609142A, 2021-04-06.
[33]袁军涛, 付安庆, 李文升, 尹成先, 吕乃欣. 一种用于钢管内壁的磁控溅射装置和溅射方法[P]. 北京市: CN112430801A, 2021-03-02.
[34]袁军涛, 赵密锋, 马磊, 熊茂县, 蔡锐, 付安庆, 尹成先, 范磊. 模拟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腐蚀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P]. 北京市: CN111982795A, 2020-11-24.
[35]吕乃欣, 尹成先, 付安庆, 于宝石, 罗凯, 郑瑞, 李莹, 计玉冰. 一种油田地面集输管线防垢下腐蚀用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1850568A, 2020-10-30.
[36]龙岩, 付安庆, 赵密锋, 谢俊峰, 马庆伟, 袁军涛, 王鹏. 一种油套环空污染环境中管材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评价装置及方法[P]. 北京市: CN111721615A, 2020-09-29.
[37]袁军涛, 袁曦, 付安庆, 李循迹, 巨亚锋, 江晶晶, 李亚军, 罗有刚, 李先明, 梁万银, 任康, 尹成先. 一种Ni-Sn-P合金镀层的化学镀液及化学镀层[P]. 北京市: CN111647882A, 2020-09-11.
[38]赵雪会, 韩燕, 徐秀清, 何淼, 付安庆. 实现材料在应力与缝隙作用下的腐蚀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P]. 北京市: CN111579471A, 2020-08-25.
[39]赵雪会, 韩燕, 袁军涛, 付安庆. 一种模拟油田环境的电化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P]. 北京市: CN111537588A, 2020-08-14.
[40]宋成立, 白真权, 陈庆国, 付安庆, 王鹏. 一种硫化氢腐蚀管材的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P]. 北京市: CN111443029A, 2020-07-24.
[41]李文升, 付安庆, 尹成先, 袁军涛, 曹峰. 一种腐蚀偏磨废旧油管热轧修复方法[P]. 北京市: CN111203685A, 2020-05-29.
[42]李文升, 尹成先, 付安庆, 袁军涛, 曹峰. 一种用于腐蚀偏磨废旧油管的修复方法[P]. 北京市: CN111195801A, 2020-05-26.
[43]龙岩, 王鹏, 谢俊峰, 付安庆, 赵密锋, 邝献任, 吉楠, 潘志勇. 一种套管孔眼冲蚀试验系统及方法[P]. 北京市: CN111077062A, 2020-04-28.
[44]付安庆, 张志浩, 姬蕊, 袁军涛, 尹成先, 吕乃欣, 马磊, 熊茂县. 用于评价油套管在应力状态下缝隙腐蚀的实验装置及方法[P]. 北京市: CN110514577A, 2019-11-29.
[45]李磊, 袁军涛, 龙岩, 付安庆, 宋成立. 一种有效提高油田集输用缓蚀剂加注效果的装置[P]. 北京市: CN109268688A, 2019-01-25.
[46]张娟涛, 宋文文, 尹成先, 李循迹, 杨春林, 付安庆, 李彬, 李有伟, 艾克热木. 一种清洁转向酸用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09251742A, 2019-01-22.
[47]袁军涛, 张慧慧, 付安庆, 李发根, 吕乃欣, 李磊. 一种用于腐蚀试验溶液的除氧装置及其操作方法[P]. 北京市: CN109211759A, 2019-01-15.
[48]尹成先, 范磊, 张娟涛, 王远, 付安庆. 一种抗CO_2腐蚀集输管线缓蚀剂[P]. 北京市: CN109112548A, 2019-01-01.
[49]吕乃欣, 付安庆, 王博涛, 付顺勋, 袁军涛, 范磊. 一种环境友好型高温酸化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09055942A, 2018-12-21.
[50]韩燕, 马庆伟, 吕乃欣, 付安庆. 一种金属试样磨样夹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09030159A, 2018-12-18.
[51]龙岩, 王磊, 付安庆, 白真权, 潘志勇, 罗金恒, 袁军涛. 一种评价钢管表面状态对开裂行为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P]. 北京市: CN108982346A, 2018-12-11.
[52]吕乃欣, 马秋荣, 尹成先, 付安庆, 刘文红, 马勇, 庞永莉. 一种高温实时监测溶解氧浓度的腐蚀评价装置及方法[P]. 北京市: CN108896474A, 2018-11-27.
[53]袁军涛, 付安庆, 李磊, 龙岩, 朱丽娟, 李发根. 一种利用机械研磨技术在小尺寸金属管内壁制备纳米Ni#P镀层的装置和方法[P]. 北京: CN106637154A, 2017-05-10.
[54]吕乃欣, 尹成先, 付安庆, 蔡锐, 徐秀清, 李发根. 一种生物型抗钙、钡锶注水阻垢剂[P]. 北京: CN106587390A, 2017-04-26.
[55]袁军涛, 付安庆, 李磊, 朱丽娟, 宋成立. 一种测量金属材料元素硫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试验方法[P]. 北京: CN105954179A, 2016-09-21.
[56]付安庆, 龙岩, 袁军涛, 宋成立, 李磊, 李磊, 李岩, 宋文文, 谢俊峰, 王华. 用于评价油气管道在高流速下冲刷腐蚀的试验装置及方法[P]. 北京: CN105866018A, 2016-08-17.
[57]吕乃欣, 蔡锐, 尹成先, 付安庆, 韩燕. 一种气井酸化用长效缓蚀剂及其配制方法和使用方法[P]. 北京: CN105238379A, 2016-01-13.
[58]吕乃欣, 付安庆, 尹成先, 上官丰收, 李发根, 徐秀清. 一种抗硫化物应力开裂试验用pH值自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 北京: CN104898724A, 2015-09-09.
[59]韩燕, 白真权, 尹成先, 常泽亮, 李发根, 付安庆. 工程用管材实物冲刷腐蚀试验装置[P]. 北京: CN104280305A, 2015-01-14.
[60]付安庆, 白真权, 李广山, 林冠发, 苗健, 蔡锐, 赵雪会. 评价溶解态二氧化碳在防腐涂层中扩散及渗透性能的方法[P]. 北京: CN104237075A, 2014-12-24.
[61]蔡锐, 尹成先, 苗健, 张娟涛, 李发根, 付安庆. 一种油田管材用高性能防腐涂料及涂覆方法[P]. 北京: CN103773173A, 2014-05-07.
[62]张文彦, 奚正平, 李广忠, 李亚宁, 付安庆. 一种同轴双管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 陕西: CN101260557, 2008-09-10.
发明授权:
[1]袁军涛, 张慧慧, 付安庆, 李发根, 吕乃欣, 李磊. 一种用于腐蚀试验溶液的除氧装置及其操作方法[P]. 北京市: CN109211759B, 2024-03-01.
[2]王少龙, 付安庆, 尹成先, 苏航, 徐秀清, 赵密锋, 谢俊峰, 李明星, 王登海, 李琼玮. 一种Ti-Al储氢合金材料、制备方法及制品[P]. 北京市: CN115704067B, 2024-01-16.
[3]龙岩, 王鹏, 谢俊峰, 付安庆, 赵密锋, 邝献任, 吉楠, 潘志勇. 一种套管孔眼冲蚀试验系统及方法[P]. 北京市: CN111077062B, 2023-08-22.
[4]李文升, 尹成先, 付安庆. 环状流流动液膜厚度及界面波的三维实时测量装置及方法[P]. 北京市: CN113063341B, 2023-08-22.
[5]吕乃欣, 马秋荣, 尹成先, 付安庆, 刘文红, 马勇, 庞永莉. 一种高温实时监测溶解氧浓度的腐蚀评价装置及方法[P]. 北京市: CN108896474B, 2023-07-25.
[6]宋成立, 白真权, 陈庆国, 付安庆, 王鹏. 一种硫化氢腐蚀管材的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P]. 北京市: CN111443029B, 2023-07-25.
[7]龙岩, 王磊, 付安庆, 白真权, 潘志勇, 罗金恒, 袁军涛. 一种评价钢管表面状态对开裂行为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P]. 北京市: CN108982346B, 2023-06-30.
[8]刘洪涛, 赵密锋, 谢俊峰, 张娟涛, 耿海龙, 付安庆, 胡芳婷, 周波, 王克林, 秦世勇. 一种高温酸化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北京市: CN114806530B, 2023-05-26.
[9]付安庆, 王少龙, 尹成先, 闫静, 吴华, 赵密锋, 谢俊峰, 袁军涛, 陈子晗, 李轩鹏. 一种抗腐蚀的氮化钛耐磨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涂层的制品[P]. 北京市: CN113235069B, 2023-05-02.
[10]龙岩, 付安庆, 赵密锋, 谢俊峰, 马庆伟, 袁军涛, 王鹏. 一种油套环空污染环境中管材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评价装置及方法[P]. 北京市: CN111721615B, 2023-04-07.
[11]蔡锐, 李明星, 付安庆, 李发根. 一种抽油杆表面防腐耐磨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2609142B, 2023-02-28.
[12]付安庆, 龙岩, 韩燕, 王少龙, 尹成先, 王登海, 张志浩, 胡芳婷, 赵密锋, 谢俊峰. 一种非均匀加载应力腐蚀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P]. 北京市: CN113092242B, 2023-01-24.
[13]赵雪会, 韩燕, 袁军涛, 付安庆. 一种模拟油田环境的电化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P]. 北京市: CN111537588B, 2022-12-02.
[14]张娟涛, 宋文文, 尹成先, 李循迹, 杨春林, 付安庆, 李彬, 李有伟, 艾克热木. 一种清洁转向酸用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09251742B, 2022-03-01.
[15]吕乃欣, 尹成先, 付安庆, 于宝石, 罗凯, 郑瑞, 李莹, 计玉冰. 一种油田地面集输管线防垢下腐蚀用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1850568B, 2021-11-02.
[16]尹成先, 范磊, 张娟涛, 王远, 付安庆. 一种抗CO_2腐蚀集输管线缓蚀剂[P]. 北京市: CN109112548B, 2020-08-07.
[17]吕乃欣, 付安庆, 王博涛, 付顺勋, 袁军涛, 范磊. 一种环境友好型高温酸化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09055942B, 2020-06-05.
[18]袁军涛, 付安庆, 李磊, 龙岩, 朱丽娟, 李发根. 一种利用机械研磨技术在小尺寸金属管内壁制备纳米Ni-P镀层的装置和方法[P]. 北京市: CN106637154B, 2019-05-07.
[19]付安庆, 龙岩, 袁军涛, 宋成立, 李磊, 李磊, 李岩, 宋文文, 谢俊峰, 王华. 用于评价油气管道在高流速下冲刷腐蚀的试验装置及方法[P]. 北京市: CN105866018B, 2018-10-16.
[20]袁军涛, 付安庆, 李磊, 朱丽娟, 宋成立. 一种测量金属材料元素硫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试验方法[P]. 北京市: CN105954179B, 2018-09-04.
[21]吕乃欣, 蔡锐, 尹成先, 付安庆, 韩燕. 一种气井酸化用长效缓蚀剂及其配制方法和使用方法[P]. 北京市: CN105238379B, 2018-07-13.
[22]吕乃欣, 付安庆, 尹成先, 上官丰收, 李发根, 徐秀清. 一种抗硫化物应力开裂试验用pH值自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 北京市: CN104898724B, 2017-02-22.
[23]付安庆, 白真权, 李广山, 林冠发, 苗健, 蔡锐, 赵雪会. 评价溶解态二氧化碳在防腐涂层中扩散及渗透性能的方法[P]. 北京市: CN104237075B, 2016-08-31.
[24]蔡锐, 尹成先, 苗健, 张娟涛, 李发根, 付安庆. 一种油田管材用高性能防腐涂料及涂覆方法[P]. 北京市: CN103773173B, 2016-05-11.
[25]张文彦, 奚正平, 李广忠, 李亚宁, 付安庆. 一种同轴双管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 陕西省: CN101260557B, 2011-01-12.
实用新型:
[1]李文升, 袁军涛, 付安庆, 尹成先, 曹峰. 一种轻度腐蚀偏磨油管热轧修复装置[P]. 北京市: CN212823737U, 2021-03-30.
[2]袁军涛, 赵密锋, 马磊, 熊茂县, 蔡锐, 付安庆, 尹成先, 范磊. 模拟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腐蚀的试验装置[P]. 北京市: CN212844929U, 2021-03-30.
[3]赵雪会, 徐秀清, 韩燕, 何淼, 付安庆. 一种实现材料在应力与缝隙作用下的腐蚀性能测试装置[P]. 北京市: CN212432931U, 2021-01-29.
[4]龙岩, 王鹏, 谢俊峰, 付安庆, 赵密锋, 邝献任, 吉楠, 潘志勇. 一种套管孔眼冲蚀试验系统[P]. 北京市: CN211877718U, 2020-11-06.
[5]龙岩, 王磊, 付安庆, 白真权, 潘志勇, 罗金恒, 袁军涛. 一种评价钢管表面状态对开裂行为影响的试验装置[P]. 北京市: CN209069802U, 2019-07-05.
[6]马庆伟, 韩燕, 吕乃欣, 付安庆. 一种金属试样磨样夹持装置[P]. 北京市: CN208588600U, 2019-03-08.
[7]吕乃欣, 马秋荣, 尹成先, 付安庆, 刘文红, 马勇, 庞永莉. 一种高温实时监测溶解氧浓度的腐蚀评价装置[P]. 北京市: CN208588655U, 2019-03-08.
[8]宋成立, 付安庆, 周飞, 刘绍东, 吕乃欣, 武刚. 一种用于高温高压釜腐蚀试验中试片的固定装置[P]. 北京市: CN208206753U, 2018-12-07.
[9]袁军涛, 张慧慧, 付安庆, 李发根, 吕乃欣, 李磊. 一种用于腐蚀试验溶液的除氧装置[P]. 北京: CN207096062U, 2018-03-13.
[10]李磊, 宋成立, 袁军涛, 林凯, 付安庆, 丁晗. 一种快速确定隔热油管隔热性能的试验装置[P]. 北京: CN206832724U, 2018-01-02.
[11]袁军涛, 付安庆, 李磊, 龙岩, 朱丽娟, 李发根. 一种利用机械研磨技术在小尺寸金属管内壁制备纳米Ni#P镀层的装置[P]. 北京: CN206219663U, 2017-06-06.
[12]付安庆, 龙岩, 袁军涛, 宋成立, 李磊, 李磊, 李岩, 宋文文, 谢俊峰, 王华. 用于评价油气管道在高流速下冲刷腐蚀的试验装置[P]. 北京: CN205749233U, 2016-11-30.
[13]赵雪会, 冯耀荣, 付安庆, 韩燕, 尹成先, 徐秀清. 模拟石油管材在气相液相交替环境中腐蚀状况的试验装置[P]. 北京: CN204831989U, 2015-12-02.
[14]赵雪会, 尹成先, 徐秀清, 韩燕, 上官丰收, 付安庆, 吕乃欣. 一种用于测试高温高压环境下气相液相介质浓度的装置[P]. 北京: CN204789273U, 2015-11-18.
[15]吕乃欣, 付安庆, 尹成先, 上官丰收, 蔡锐, 韩燕. 一种抗硫化物应力开裂试验用pH值自动控制装置[P]. 北京: CN204790613U, 2015-11-18.
[16]付安庆, 谢俊峰, 上官丰收, 尹成先, 韩燕, 蔡锐, 吕乃欣, 王福善, 李先明, 白真权. 评价交流杂散电流干扰下油气管线腐蚀的电化学测试系统[P]. 北京: CN204177718U, 2015-02-25.
[17]付安庆, 谢俊峰, 上官丰收, 王同峰, 刘正东, 李发根, 蔡锐, 赵雪会, 尹成先, 白真权. 一种用于石油管加载拉应力的电化学腐蚀试验夹具[P]. 北京: CN204116137U, 2015-01-21.
[18]韩燕, 白真权, 尹成先, 常泽亮, 李发根, 付安庆. 工程用管材实物冲刷腐蚀试验装置[P]. 北京: CN203965266U, 2014-11-26.
[19]杨永和, 苗健, 张广齐, 黄忠胜, 安龙虎, 耿丽媛, 沙海涛, 白真权, 付安庆, 代鹏飞. 原油沉积水制备装置[P]. 北京: CN203235431U, 2013-10-16.
[20]付安庆, 林冠发, 王强, 白真权, 谢俊峰, 常泽亮. 一种模拟酸性天然气田现场动态腐蚀的系统[P]. 北京: CN202533355U, 2012-11-14.
出版专著:
1、《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及装置腐蚀与控制》,尹成先,付安庆,李时宣,袁军涛,韩文礼 著 ,科学出版社,2017年。
2、《超级13Cr不锈钢在油气田中的应用》,李金灵、付安庆、朱世东,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1-08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王洪松, 冯大成, 付安庆, 苏航, 吴明畏, 赵果, 卓柯. 条形缺陷对L360管线钢环焊缝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 10 (01): 87-92.
[2]黄居峰, 朱文旭, 王锋, 周焕伟, 杨敏, 张瑶, 付安庆. 沉砂-CO2-SRB因素对L360N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 10 (01): 72-77.
[3]王登海, 邱鹏, 卢鹏飞, 胡涛, 李彦鹏, 冯文昊, 吕乃欣, 付安庆, 刘君林. 某采气厂集气管道环焊缝开裂原因分析[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3, 9 (06): 71-76.
[4]袁军涛, 王宏彦, 李成政, 胡霄, 付安庆, 李轩鹏, 陈子晗, 黄居峰, 刘君林. 注多元热流体环境中N80碳钢油管的腐蚀行为[J]. 腐蚀与防护, 2023, 44 (11): 18-23.
[5]刘亚旭, 杜伟, 付安庆, 李厚补, 韩礼红, 池强, 蒋龙, 冯春, 李鹤. 油气与新能源工程材料研究方向与重点内容探析[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3, 9 (04): 1-9.
[6]来维亚, 蔡立春, 付安庆, 高少平. 水冷器壳程腐蚀防护的仿真与优化[J]. 腐蚀与防护, 2023, 44 (06): 55-61+69.
[7]张运军, 吕乃欣, 沈德煌, 席长丰, 付安庆, 罗建华. N80钢在尿素辅助稠油蒸汽吞吐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J]. 表面技术, 2023, 52 (11): 269-279.
[8]陈庆国, 唐全宏, 秦振杰, 李一凡, 李磊, 李轩鹏, 袁军涛, 苏航, 付安庆. “高温-结盐-CO2/O2”多因素耦合环境下热浸铝镀层腐蚀行为研究[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23, 43 (03): 569-577.
[9]刘亚旭, 李为卫, 霍春勇, 赵新伟, 池强, 付安庆. 从技术视角看北溪管道泄漏事件[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3, 9 (01): 1-5.
[10]苏航, 张琦, 杨逍鹏, 陈子晗, 刘强, 赵雪会, 付安庆, 马建杰, 郑昕, 时维才, 姚峰. 二氧化碳驱注入井管柱温度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3, 9 (01): 28-33.
[11]刘亚旭, 卢攀辉, 龚小军, 付安庆, 苏航, 曹俊. 基于投入产出的科研院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 石油科技论坛, 2022, 41 (05): 1-6.
[12]韩燕, 张成杰, 高彦伟, 王振平, 谢文江, 付安庆. L415QB/316L双金属复合管环焊接头缺陷分析[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2, 8 (04): 71-74.
[13]彭洋, 徐秀清, 付安庆, 郑兴文. 原油电脱盐参数筛选及脱后原油盐含量的模拟溶液对20~#钢的腐蚀行为研究[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2, 8 (02): 38-42+47.
[14]宋少华, 朱世东, 吕乃欣, 蔡锐, 付安庆, 尹成先. 填料对涂层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材料保护, 2022, 55 (03): 120-129.
[15]耿海龙, 龙岩, 赵密锋, 付安庆, 张雪松, 王鹏, 徐鹏海. 高温高压气井中超级13Cr油管环空断裂的原因[J]. 腐蚀与防护, 2022, 43 (02): 68-73.
[16]赵雪会, 戚建晶, 刘君林, 李宏伟, 杜全庆, 韩燕, 付安庆. 含H2S环境中马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性[J]. 腐蚀与防护, 2022, 43 (01): 31-37.
[17]付安庆, 袁军涛, 李轩鹏, 陈子晗, 李文升, 吕乃欣, 范磊, 李磊, 李厚补, 马卫锋, 曹峰, 尹成先, 冯耀荣. 油气田地面管道内腐蚀现状及防腐技术研究进展[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1, 7 (06): 14-25+32.
[18]田永强, 苑清英, 付安庆, 何石磊, 周新义, 汪强, 杨晓龙, 陈浩明. Co1.5CrFeNi1.5Mo0.5Ti0.5在不同pH值的3.5%NaCl酸性溶液中的钝化行为研究[J]. 材料导报, 2021, 35 (S2): 399-403+409.
[19]来维亚, 秦国民, 杜小英, 付安庆. 冷轧塑变304不锈钢在稀硫酸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J]. 装备环境工程, 2021, 18 (08): 78-86.
[20]赵德银, 杨静, 李文升, 李发根, 付安庆, 魏云港. 流动沙丘地区油气集输用柔性复合管安全评价方法[J]. 油气储运, 2021, 40 (08): 880-887.
[21]赵密锋, 付安庆, 胡芳婷, 谢俊峰, 龙岩, 耿海龙. 高钢级油井管在高温高压气井全生命周期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寿命预测[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21, 41 (04): 535-541.
[22]袁军涛, 曹兴荣, 黄岩岗, 杨作祺, 韩燕, 付安庆, 尹成先. 高压直流输电负向干扰对X80M管线钢的氢致损伤行为研究[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0, 6 (06): 29-33.
[23]韩燕, 巨亚锋, 罗有刚, 梁万银, 赵密锋, 付安庆, 尹成先. 某N80新油管早期腐蚀穿孔失效分析[J]. 材料保护, 2020, 53 (11): 160-165.
[24]董阳, 周好斌, 苏航, 付安庆, 尹成先. 双金属复合管界面结合性能概述[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0, 49 (10): 36-38+63.
[25]李文升, 刘雪梅, 朱正写, 尹成先, 付安庆. SLE型急冷换热器内管泄漏失效分析[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0, 6 (03): 38-41+46.
[26]董泽华, 张雷, 付安庆. “材料腐蚀损伤的检/监测技术与结构完整性管理”专题序言[J]. 装备环境工程, 2020, 17 (04): 10+7-9.
[27]冯耀荣, 付安庆, 王建东, 王鹏, 李东风, 尹成先, 刘洪涛. 复杂工况油套管柱失效控制与完整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 天然气工业, 2020, 40 (02): 106-114.
[28]李金灵, 蔡锐, 付安庆, 尹成先, 朱世东, 宋少华. 环氧纳米粉末涂层现场应用评价与缓蚀剂技术研究[J]. 表面技术, 2019, 48 (12): 312-319.
[29]付安庆, 赵密锋, 李成政, 白艳, 朱文军, 马磊, 熊茂县, 谢俊峰, 雷晓维, 吕乃欣. 激光表面熔凝对超级13Cr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9, 39 (05): 446-452.
[30]李发根, 杨家茂, 冯泉, 李为卫, 付安庆. 在役双金属复合管道失效机制及控制措施分析[J]. 焊管, 2019, 42 (09): 64-68.
[31]冯耀荣, 付安庆. “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腐蚀与防护”专题序言[J]. 表面技术, 2019, 48 (05): 12+11.
[32]赵雪会, 黄伟, 张华礼, 李玉飞, 付安庆, 徐秀清. 模拟油田CO2驱采出环境下管柱腐蚀规律研究[J]. 表面技术, 2019, 48 (05): 1-8.
[33]宋成立, 冯泉, 夏明明, 付安庆, 武刚, 刘新宝. 基于有限元模拟分析重沸器管束失效行为[J]. 表面技术, 2019, 48 (05): 9-15.
[34]董会, 韩燕, 付安庆, 周勇, 李霄. 快速激光熔覆Ni/不锈钢堆焊层组织及耐蚀性能研究[J]. 表面技术, 2019, 48 (05): 21-27.
[35]朱世东, 李金灵, 付安庆, 陈永楠, 杜明, 宋少华. 油气生产过程中套损腐蚀失效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 2019, 48 (05): 28-35.
[36]吕乃欣, 刘开平, 尹成先, 付安庆, 訾杨, 雷晓维. HCO3~–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钝化行为及点蚀行为的影响[J]. 表面技术, 2019, 48 (05): 36-42.
[37]田永强, 付安庆, 胡建国, 郑欣, 胥聪敏, 任康, 吕乃欣, 李文升, 尹成先, 袁军涛. 低Cr钢在CO2/H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J]. 表面技术, 2019, 48 (05): 49-57.
[38]徐孝轩, 朱原原, 付安庆, 肖雯雯, 杨志文, 闫智伦. 酸性油气田C110套管断裂失效分析[J]. 材料保护, 2019, 52 (03): 138-141.
[39]来维亚, 付安庆, 尹成先, 徐秀清. 采气厂埋地天然气管道泄漏失效分析[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8, 4 (06): 50-54.
[40]覃慧敏, 杜艳霞, 路民旭, 毕武喜, 付安庆. 轨道交通对埋地管道动态直流干扰腐蚀的研究进展[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8, 30 (06): 653-660.
[41]吕乃欣, 刘开平, 马秋荣, 韩燕, 尹成先, 付安庆. 管线钢管氢致开裂试验方法探讨[J]. 材料保护, 2018, 51 (09): 94-99+107.
[42]李磊, 邝献任, 姬蕊, 丁晗, 付安庆, 白真权. 某油田316L/L360NB机械式双金属复合管失效行为及原因分析[J]. 表面技术, 2018, 47 (06): 224-231.
[43]赵密锋, 付安庆, 秦宏德, 谢俊峰, 谢刚, 龙岩, 李岩, 王华. 高温高压气井管柱腐蚀现状及未来研究展望[J]. 表面技术, 2018, 47 (06): 44-50.
[44]谢俊峰, 付安庆, 秦宏德, 谢刚, 赵密锋, 李岩, 王华. 表面缺欠对超级13Cr油管在气井酸化过程中的腐蚀行为影响研究[J]. 表面技术, 2018, 47 (06): 51-56.
[45]葛鹏莉, 林罡, 张小龙, 高淑红, 肖雯雯, 付安庆, 张志宏. 注水/注气井管柱腐蚀现状及主要防腐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8, 30 (03): 324-330.
[46]付安庆, 任越飞, 来维亚, 徐秀清. 天然气管路导气球阀失效分析[J]. 装备环境工程, 2017, 14 (12): 8-13.
[47]来维亚, 尹成先, 徐秀清, 付安庆. 中石油东部炼油企业设备腐蚀与控制现状[J]. 装备环境工程, 2017, 14 (12): 14-18.
[48]雷晓维, 付安庆, 冯耀荣, 张建勋, 尹成先. 醋酸浓度和温度对超级13Cr不锈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J]. 腐蚀与防护, 2017, 38 (09): 676-682.
[49]付安庆, 史鸿鹏, 胡垚, 刘忠和, 吕乃欣, 韩燕, 尹成先. 全尺寸石油管柱高温高压应力腐蚀/开裂研究及未来发展方向[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7, 3 (01): 40-46.
[50]宋成立, 高秋英, 付安庆, 葛鹏莉, 朱原原. 泄漏报警技术在油气田地面管道中的应用[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6, 43 (12): 1262-1265.
[51]龙岩, 付安庆, 安浩, 丁晗. 某油田管式泵柱塞断裂原因分析[J]. 热加工工艺, 2016, 45 (21): 255-258.
[52]杨向同, 吕拴录, 付安庆, 谢俊峰, 耿海龙, 王华, 李岩, 赵密锋, 杨双宝, 徐永康. 某井改良型13Cr特殊螺纹接头油管腐蚀原因分析[J]. 石油矿场机械, 2016, 45 (10): 78-81.
[53]宋成立, 付安庆, 林冠发, 袁军涛. 某油田地面管线腐蚀穿孔分析与治理[J]. 焊管, 2016, 39 (02): 56-59+64.
[54]李岩, 付安庆, 韩燕. 湿硫化氢环境中20G钢氢鼓泡原因[J]. 腐蚀与防护, 2015, 36 (07): 687-691.
[55]付安庆, 吕乃欣, 白真权, 尹成先, 冯耀荣, 霍春勇. 交流杂散电流对长输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J]. 油气储运, 2014, 33 (07): 748-756.
[56]付安庆, 耿丽媛, 李广, 蔡锐, 李广山, 林冠发, 白真权. 西部油田某井油管腐蚀失效分析[J]. 腐蚀与防护, 2013, 34 (07): 645-648.
[57]熊庆人, 李为卫, 付安庆, 张建勋, 刘道新, 魏斌. 残余应力对X80 UOE钢管耐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2, 41 (S2): 749-753.
[58]张文彦, 付安庆, 李广忠, 李亚宁, 许中国. 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形成机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 37 (S4): 514-516.
[59]李广忠, 张文彦, 李亚宁, 付安庆, 奚正平. 纳米结构ZrO2的阳极氧化制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 37 (S4): 517-519.
[60]李亚宁, 张文彦, 李广忠, 付安庆. SP700钛合金表面纳米孔结构制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 37 (S4): 520-522.
[61]付安庆, 邢少华, 张胜涛, 李焰. 交流阻抗技术监测碳钢在海洋大气中的腐蚀[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7, (04): 243-246.
[62]谢昭明, 付安庆, 陈玉安, 潘复生, 丁培道. Al的添加对Mg2Ni储氢合金结构和氢扩散能力的影响研究[J]. 功能材料, 2006, (04): 601-603.
发表中文会议论文
[1]袁军涛, 李磊, 朱丽娟, 付安庆 & 宋恩鹏. (2015). 某油井气举工作筒部件穿孔分析. (eds.) 2015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 (pp.202-205).
[2]李磊, 林凯, 李孝军, 付安庆 & 宋成立. (2015). 西部某油田S135钻杆管体断裂失效分析. (eds.) 2015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 (pp.254-256).
[3]谢昭明, 潘复生, 付安庆 & 陈玉安. (2007). Al、Cr元素对Mg2Ni储氢合金的协同改性研究:(Ⅰ)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eds.)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 (pp.346-348).
[4]谢昭明, 潘复生, 付安庆 & 陈玉安. (2007). Al、Cr元素对Mg2Ni储氢合金的协同改性研究:(Ⅱ)对电化学储氢性质的影响. (eds.)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 (pp.349-351).
[5]苗鹤, 陈玉安, 谢昭明, 付安庆 & 丁培道. (2004). 两步法制备Mg2-xAlxNi(x=0,0.2,0.3,0.4)系列贮氢合金的性能研究. (eds.) 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pp.104).
[6]苗鹤, 陈玉安, 丁培道, 张保平, 谢昭明 & 付安庆. (2004). 两步法制备Mg2-xAlxNi(x=0,0.2,0.3,0.4)系列储氢合金的性能研究. (eds.) 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 (pp.170-175).
发表英文期刊论文
[1]X.W. Lei; Y.R. Feng; A.Q. Fu; J.X. Zhang; Z.Q. Bai; C.X. Yin; C.H. Lu.Investigation of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behavior of super 13Cr tubing by full-scale tubular goods corrosion test system.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15, 50: 62-70.
[2]A.Q. Fu; Y.F. Cheng.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ermeability of a high performance composite coating to cathodic protec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pipeline integrity.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11, 72(3): 423-428.
[3]S.D. Zhu; A.Q. Fu; J. Miao; Z.F. Yin; G.S. Zhou; J.F. Wei.Corrosion of N80 carbon steel in oil field formation water containing CO2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acetic acid.Corrosion Science, 2011, 53(10): 3156-3165.
[4]A.Q. Fu; Y.F. Cheng.Erratum to “Electrochemical polarization behavior of X70 steel in thin carbonate/bicarbonate solution layers trapped under a disbonded coating and its implication on pipeline SCC” [Corros. Sci. 52 (2010) 2511–2518].Corrosion Science, 2010, 52(10): 3577-3577.
[5]A.Q. Fu; Y.F. Cheng.Electrochemical polarization behavior of X70 steel in thin carbonate/bicarbonate solution layers trapped under a disbonded coating and its implication on pipeline SCC.Corrosion Science, 2010, 52(7): 2511-2518.
[6]A.Q. Fu; Y.F. Cheng.Effects of alternating current on corrosion of a coated pipeline steel in a chloride-containing carbonate/bicarbonate solution.Corrosion Science, 2010, 52(2): 612-619.
荣誉奖励:
1、全国百名科学家和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
2、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
3、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4、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5、第14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6、第28届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7、中国石油杰出青年创新人才。
8、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杰出青年学术成就奖。
9、陕西省科技新星。
10、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11、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重要贡献奖。
12、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
13、第十届中石油优秀青年。
14、中石油青年科技英才。
15、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6、2018年,作为“全国百名科学家和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和“全国百名科学家和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国石油报专题报道“这场高规格科技盛会上,两位‘80 后’石油代表说出了科技人员哪些心声”。
17、 2018 年,参加由中组部和中国科协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组织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班”。
18、2018年,中国科技日报专访报道“他踏遍大漠黄沙,只为西部输油管道不腐”。
19、2019年,人民日报专访报道“我们必须靠自己—几位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之路”。
20、2023年,科学中国人杂志专题报道“千川踏遍,守护祖国油气‘生命线’”。
21、2024年,科学中国人杂志封底报道“守护祖国油气“生命线——记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付安庆” 。
科学中国人报道:
守护祖国油气“生命线”
——记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付安庆
2024-03-11
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是人类社会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柱能源。油气管道作为输送石油天然气的“大动脉”,是保障油气安全的“生命线”,它主宰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命脉。
1959年我国建成第一条输油管线——全长147.2千米的克拉玛依—独山子原油管道,到2022年年底,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约18万千米,同时还有近50万千米的油气田集输管道。在油气输送过程中,管道不仅要穿山越岭和涉水渡河,还要经历酷暑寒冬和高压易腐的复杂环境,可以说,安全问题首当其冲,而腐蚀是导致管道失效、引发安全问题的重要“元凶”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安全和环保的日益重视,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工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为了守护这条“生命线”,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他们就像“管道医生”一样,在管道防腐前线默默付出,守护着我国油气“生命线”。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以下简称“腐蚀所”)所长付安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从陕西周至,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再到新疆塔里木油田,作为一名80后科技工作者,他不仅用自己的经历书写了新时代的石油精神,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嘱托。
“研究成果如果无法应用,那注定没多大用处”
滴水穿石,蚁穴溃堤,腐蚀就像身体的“慢性病”,不易被发现,但又无处不在。在油气生产过程中,腐蚀问题常常会被忽视,如果任由其发展,终将付出巨大代价。美国学者曾经算过一笔账:工程结构新建初期节省1美元防腐费用,后期腐蚀严重威胁安全时,修复费用会多出125倍。
石油石化行业历来是最受腐蚀问题困扰的工业领域之一,在上游油气田开采、中游油气储运输送及下游石油炼制过程中所遇到的腐蚀问题,几乎涵盖了所有腐蚀类型。付安庆介绍说,目前,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向着“两深一非(深地、深海、非常规)”方向发展,石油管及装备面临的服役工况环境越来越复杂苛刻,高温高压,高含CO2、H2S、Cl-和细菌,复杂载荷,特殊作业工艺等都严重威胁石油管道及装备的服役安全。数据显示,我国石油管及装备在服役过程中因腐蚀导致的失效占总失效事故的60%以上。
石油管及装备失效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污染环境,甚至直接威胁人民生命安全。付安庆回忆,2013年发生的“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就是因管道发生腐蚀导致原油泄漏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内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这次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7.5亿元。这一事故不仅给当地人民造成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心理创伤,也给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安全生产再次敲响了警钟。
我国的腐蚀防护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早些年没有充分意识到腐蚀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危害。美国自1949年开始已经全面系统地做了7次腐蚀调查。日本也做过两次,而且由于腐蚀预防措施做得比较到位,日本腐蚀损失大约不到其GDP的2%。
201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我国专家学者在全国启动了“中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针对我国五大工业领域30多个行业进行了腐蚀成本和防护策略调查研究。时年33岁的付安庆作为“石油天然气行业腐蚀与防护调查研究”专题的负责人,完成了我国油气田(上游)、长输管道(中游)、炼油化工(下游)的腐蚀现状、防护技术、腐蚀成本等调查研究,基于油气生产和输送全生命周期服役环境,并结合数学和经济学理论,评估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腐蚀成本,项目成果之一《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及装置腐蚀与控制》已于201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负责人,付安庆获得了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颁发的“重要贡献奖”,以表彰他为项目作出的重要贡献。
国之所需,素履以往。付安庆从事的油气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类似于人体的肠胃健康。据他介绍,在油气田开发中,腐蚀防护虽然只是一个看似很“小”的辅助专业,却与生产安全密切相关,不容有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一再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过去,腐蚀与防护研究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属于“非主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环境保护法》和《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腐蚀与防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投身油气管道腐蚀与防护事业的发展洪流中,付安庆对其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介绍说,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的腐蚀与防护工作虽然表面上看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实际上做好腐蚀与防护工作能产生3方面的效益:第一,腐蚀控制能降低油气资源泄漏损失和减少停产时间,即减少损失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第二,腐蚀控制能减少油气泄漏对周围土壤和大气环境的污染,从而产生环境保护效益;第三,腐蚀控制能减少因油气泄漏引起的火灾和爆炸次生灾害,从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石油管工程”学科创立者李鹤林院士针对石油管材及装备提出过“力学”和“环境”两大服役行为,其中“环境行为”主要就是腐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长期维护油气“生命线”的保卫者,付安庆深知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性:石油天然气工业腐蚀因素错综复杂,造成的腐蚀问题也是五花八门,自己必须以“解决油气田现场实际工程难题”为第一目标,在做好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迅速给出经济上、安全上、技术上、工艺上可行的防腐技术。言必信,行必果。回望过去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他先后多次解决了塔里木、长庆、西南、大庆、西北油田等我国重点油气田的现场腐蚀技术难题,不仅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也践行了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即使是再好的研究,如果无法走出实验室进入市场化应用,那么这项研究注定是没有多大用处的(Even the best research is of little use unless it moves out of the laboratory and into the market place)。”这句话出自1985年的美国《商业周刊》,也是他的人生信条。
怀抱这样的信念,付安庆不辞辛苦,常年在石油天然气工业腐蚀与防护一线历练,一路总结一路收获,有了自己更真切的感悟:第一,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腐蚀防护工作与航空航天及其他高精尖领域的腐蚀防护工作相比,解决腐蚀问题的要求是技术既要经济又要安全(耐蚀性好),控制成本更严格,即成本是第一位的,“有点让巧妇为无米(少米)之炊的感觉”,付安庆笑着说;第二,石油天然气工业腐蚀防护研究的重点或重心必须放在防护上,机理理论规律等固然重要,但如何形成“硬技术”以解决现场的腐蚀问题更重要;第三,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腐蚀防护研究必须多下油田现场,因为很多腐蚀问题必须和现场的工艺和实际作业过程相结合。坚定信念,以解决需求为导向,付安庆和他的团队走出了一条油气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顶天立地”之路。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塔里木油田位于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是我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也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它为新疆南部和下游沿线15个省区市民生用气提供保障,被经济学者称为“中国西部的能源经济动脉”。
2011年,从加拿大留学归来的付安庆入职腐蚀所。为了解决油气田腐蚀难题,此后的5年,他每年超一半时间都在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油田和西北油田现场工作,累计在西部油田工作超过800天,最多的一年有260天在塔里木油田,几乎踏遍了油田的每一个作业区。他曾在沙漠戈壁中徒步200千米测试输油管道腐蚀程度、标注实际管道走向;曾在钻井台上逐一检测700余根气井管柱的腐蚀开裂失效情况;也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65℃的高温下进行油管腐蚀失效检测和统计……这些年间,付安庆的工作重点就是解决石油管材腐蚀防护方面的技术难题,在油田现场发现问题,再回到实验室研究模拟,最后提出解决方案、指导现场做好腐蚀防护。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在塔里木,给付安庆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生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胡杨树。人们赞美胡杨的“3个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在付安庆看来,这种顽强的精神恰恰印证了新时代的石油精神,是每一个石油科研人应该坚守的气节。
“筚路蓝缕,一苇以航。”回顾这段油气防腐科研生涯,虽然艰苦却也收获满满。付安庆常常开玩笑说,工作之初的前几年自己好像一件真正的科研“正事”都没有干过,然而,磨刀不误砍柴工,正因为有了他在油田现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才有了后来在实验室科研的厚积薄发。
多年在油田现场的实践,让付安庆对亟须解决的问题有着清晰的目标和方向,针对塔里木油田超深高温高压气井管柱腐蚀和开裂失效两大难题,他率先提出了基于油气井生命全周期服役环境的油套管选材和腐蚀评价技术。为了尽可能真实模拟管柱在实际服役过程中的腐蚀环境和受力情况,他又自主研发了世界上首套集环境、载荷、结构于一体的全尺寸管柱高温高压应力腐蚀实验系统,这套装置实现了100MPa内压、1000t载荷、200℃高温、油/气/水多相介质环境下的多参量模拟,突破了全尺寸管柱在复杂载荷下腐蚀和密封耦合作用瓶颈。他先后提出了“小尺寸筛选—全尺寸适用性评价—现场试验段验证”“常温常压—高温高压—超高温高压”“单腐蚀环境—多腐蚀环境—全生命周期腐蚀环境”“一维—二维—三维”的油气田腐蚀防护研究思路,相关研究成果有力保障了塔里木、长庆、大庆、西南等我国重点油气田的安全开发和生产。特别是针对全尺寸管柱应力腐蚀的研究成果得到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欧盟科学院院士程玉峰(Y. Frank Cheng)教授的高度评价:“……全尺寸管柱高温高压应力腐蚀实验系统是一种更加接近工程实际的实验技术,技术的应用弥补了实验室小试样评价与现场实际结果之间的鸿沟,而且揭示了传统小试样实验技术无法揭示的多因素耦合腐蚀机理,是油气管柱腐蚀研究的重要原始创新……”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围绕石油天然气工业腐蚀防护需求,付安庆立足“腐蚀机理”研究,带领团队重点开展“腐蚀防护技术”攻关,埋首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先后组建了油气田“缓蚀剂”“复合管”“涂层”“腐蚀监测”防腐技术产业化团队;开发了抗H2S、CO2、O2等缓蚀剂产品,还创新提出了“多分子层多吸附中心缓蚀模型”,攻克了180℃超深高温高压气井酸化缓蚀剂产品,突破了国外超高温气井酸化作业“禁区”等。然而,这些产品在技术现场推广应用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付安庆回忆,初期部分缓蚀剂产品在油气管道加注过程中出现了因凝点问题导致的冬季堵管、缓蚀剂长时间存放出现沉淀、产品中试放大生产性能与实验室不一致等问题。可以说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付安庆和团队成员需要跑每一个油田现场,研究每一个管道流程,与每一个技术操作人员交流甚至为他们开展专业技术培训。2017年到2020年间,团队成员每年在油田现场工作平均150天以上,最多的一年高达273天。2016年至今,团队研究开发的缓蚀剂系列产品在塔里木油田地面集输系统2000多千米管线得到推广应用,管道腐蚀穿孔率下降了近80%,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岑参的诗句尽致展现了大漠恶劣的环境,这是千万石油人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付安庆团队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沙漠戈壁夏季酷热、冬季极寒,大家风餐露宿、黄沙洗面,凭借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品质,最终克服了极端环境的考验。如今,团队围绕冶金无缝双金属复合管、无溶剂常温固化环氧涂层、CVD氧化铝涂层、类金刚石材料、智能腐蚀监测系统等防腐技术形成的产品更是突破了诸多技术瓶颈,部分产品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在长庆、西南等油气田进行示范应用,为油气田腐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付安庆和团队同伴心中有杆秤:做石油天然气工业防腐科研的理念就是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有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突破,“立地”就是要解决油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升防腐材料的科技“含新量”和“含金量”。
“不要轻言失败,我们只是推迟了成功”
“谦虚谨慎,耿直坚韧”,这是付安庆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的性格中透着西北人特有的朴实。每每聊到油气防腐、聊到信念与责任,他都会侃侃而谈,但只要说起成绩和荣誉,却又变得腼腆。在他心中,功劳永远是大家的,团队协作才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1981年,付安庆出生在陕西周至秦岭北麓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家后面就是巍巍秦岭。和许多80后一样,童年总是无忧无虑,并不需要什么远大志向。直到初中时,他接触到了化学这门学科。他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学习化学,仿佛天生擅长这门学科,别人觉得很难的内容,在他看来非常简单。少年付安庆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在冥冥之中决定了许多年后他的科研方向。
2000年,付安庆以超出录取线8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重庆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修应用化学专业电化学方向。大学生活如鱼得水,因为兴趣使然,他的专业成绩每年都是名列前茅。本科期间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他获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其间,他被导师张胜涛教授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我国海洋腐蚀防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团队中开展海洋腐蚀防护研究。侯老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平易近人,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态度坚守在海洋腐蚀防护科研一线。付安庆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侯老师求是务实和奖掖后学的精神也为他以后的人生树立了榜样。
付安庆时常感慨,他们80后这代人的成长期恰逢改革开放,与国家发展的轨迹具有“共时性”。长期以来,他都有个心愿:想看见更大的世界,同时被更大的世界看见。庆幸的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08年,在导师张胜涛教授的推荐下,他考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机械与制造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加拿大管道工程首席科学家程玉峰教授(现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欧盟科学院院士)。因为身处油气能源之都,卡尔加里大学与油气工业密切关联,被称为“加拿大的石油大学”。在那里,他学习到了最新的管道腐蚀防护研究理论和技术,从此与管道腐蚀防护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付安庆进入油气管道腐蚀防护研究领域可以说是机缘巧合,但回头来看每一次巧合,又都是冥冥中注定。他很感谢“那个30年前痴迷化学的少年”,是“他”的坚持与热爱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回顾过去时光,其间有少年拔节成长的喜悦,也有岁月印刻的些许感悟。许多年后,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会选择回国?为什么要留在西部?为什么不去高校从教?为什么不去更赚钱的行业?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正如很多海外华人的感受——真正出过国的人反而会更爱国,是因为看见了世界的另一面,才知道祖国的美好。付安庆最终选择回国,回到西安,初衷是要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深知,腐蚀防护研究是一门偏工程应用的学科,他要把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最终服务祖国石油事业。
如今,虽然已经身为管理者,付安庆依然保持着普通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他说自己的管理理念是“以过硬的技术带动管理提升”。作为一名从技术出身的科研院所基层管理者,他笃定管理必须为科研服务的方向,坚守科研最终要为油气田生产服务的信念。同时,他也深知人才培养对团队发展的重要性,把人才工作作为自己和团队的“第一要务”。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理念,腐蚀所以业绩贡献“论英雄”,绩效奖金分配向一线核心骨干倾斜,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考虑到腐蚀所业务的多样性,需要多元化人才。无论是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人才,还是具备实验技能的技工,只要他们具备专业技能并能为组织创造价值,腐蚀所就会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正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付安庆和腐蚀所其他管理人员不辍思索为各类人才提供最匹配的岗位,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并得到相应的绩效奖励,最终实现人岗匹配,即岗得其人,人适其岗。在他们多年的苦心布局之下,如今,一支布局合理、能打胜仗的复合型特色团队已经成长起来,有精于石油管材理论机理的“理论型研究人才”,有油田现场经验丰富且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工程型研究人才”,有操作仪器设备娴熟且细心公正的“质量检测人才”,有手握多种化学药剂配方服务一方油田市场的“产品研发型人才”,有擅长设计组装机器设备和软件编程的“实验设备开发人才”,有常年奔走于油田一线的“工程技术服务人才”……
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更难。付安庆及其团队深知,人才引进并不是“一锤子”买卖,人才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说高待遇、分住房、发补贴、建实验室、配团队等“硬环境”可以解决人才来不来的问题,那么企业文化、考核办法、激励机制等“软环境”则是解决人才能否留得住和用得好的问题。“硬环境”是科技人才“能干事”的外在创造力,而“软环境”是科技人才“想干事”的内在驱动力。为此,他们努力营造适宜科技人才成长的“软”和“硬”双环境,致力于实现科技人才内在驱动力(心)和外在创造力(行)的统一。
科研不能固步自封。在腐蚀所,很多团队成员有留学和名校背景,付安庆鼓励年轻博士积极参加国际材料性能与保护年会(AMPP)、欧洲腐蚀大会(EUROCORR)、石油管及装备材料国际会议(TEC)等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上油气腐蚀领域的专家进行广泛的交流。
一方面为了更多地了解世界,另一方面也让国际上的同行了解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腐蚀防护研究的实力,从2018年开始,依托工程材料研究院,腐蚀所先后成立了“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油气田及管道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和“NACE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新疆分会(现为AMPP新疆之家)”石油天然气行业腐蚀与防护平台。同时,团队先后与美国俄亥俄大学、美国西南研究院、俄罗斯天然气研究院、英国焊接研究所等国际机构开展合作交流。通过不断学习、交流和实践,付安庆带领的科研团队一直葆有创新的活力,团队荣获“陕西省油气田腐蚀与安全创新团队”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优秀科技团队”等荣誉。
拼搏奋进换来了鲜花和掌声,2018年,付安庆作为“全国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两院院士大会和双百人才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此次盛会备受关注,《中国石油报》以“80后石油代表在会上发表科技人员心声”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付安庆的科研事迹也先后获《科技日报》和《人民日报》专题报道。面对荣誉,他依然保持清醒,常以铁人王进喜的名言“讲进步不要忘了党,讲成绩不要忘了大多数”来告诫自己。他反复强调,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工程材料研究院这一庞大平台的支持,也离不开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同舟共济,才能共创未来。
多年后的今天,付安庆还清晰记得自己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办公室门上贴的一句英文标语,“Don't tell them we failed, tell them we decided to temporarily postpone our success”,翻译为中文的意思是“不要告诉他们我们失败了,告诉他们我们决定暂时推迟我们的成功”。付安庆说,这句话也是他的座右铭。工作中,他也反复告诉自己,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必须耐得住寂寞,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他始终坚信只要开始,只要努力,总会有机会,成功总会到来,也常常会用这句话去鼓励身边的同事:“不要轻言失败,我们只是推迟了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
付安庆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都和自己的科研工作息息相关。谨记嘱托,一步一个脚印,付安庆正带领腐蚀所科研团队走在创新和转型发展的路上。
——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谨记嘱托,腐蚀所科研团队正在向标准制定方向拓展。正所谓一流企业做标准,目前,他们正在制定油气管道微生物腐蚀ISO国际标准(2023年5月成功立项)和全尺寸实物管柱应力腐蚀测试方法AMPP国际标准(2022年9月成功立项),还发布了我国首个CCUS-CO2管道输送国家标准《GB/T 42797-2023二氧化碳捕集、输送和地质封存—管道输送系统》。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做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宣示。朝着这一目标方向奋进,腐蚀所科研团队正致力于向新能源(氢能储输、CCUS、地热、空气压缩储能等)腐蚀防护研究拓展。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谨记嘱托,腐蚀所科研团队正在向装备材料研究拓展,加大高钢级抗硫钢、耐蚀抗菌钢、高/中熵合金、耐磨耐蚀超硬材料、金刚石材料研究,致力于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和油气资源开发作出更大的贡献。
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迎着党和国家吹响的号角,付安庆和他的团队继续前行在守护祖国“生命线”的征途大道上。
专家简介
付安庆,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0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能源与环境专业。主要从事油气及新能源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石油国际合作项目1项,以及重点油气田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及行业学会科技奖励13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件。曾获“全国百名科学家和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14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第28届孙越崎青年科技奖”“中石油杰出青年创新人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杰出青年学术成就奖”“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重要贡献奖”“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中石油第十届优秀青年”“中石油青年科技英才”等荣誉,科研工作事迹先后被《中国石油报》《科技日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24年第2期封底人物
科技日报报道:
守护祖国油气“生命线”
——他踏遍大漠黄沙,只为西部输油管道不腐
2012年,付安庆在塔里木油田现场检测管道高程和防腐层破损情况。
他曾在沙漠戈壁中徒步200公里测试输油管道腐蚀程度和标注实际管道走向;他曾在满是油污的钻井台上一根一根地检测700余根气井油管的腐蚀开裂失效情况;他也曾在塔里木油田沙漠腹地65摄氏度的地面高温下进行油管腐蚀失效检测和统计……
他就是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副所长付安庆博士。
理论用于实际才能体现价值
石油管材在油气勘探开发、输送储运、炼油化工等环节中被广泛应用,但它的“工作环境”却并不理想:不仅原油中的硫化氢、氯离子、二氧化碳等会对管道形成腐蚀,外部土壤中的腐蚀性物质也会对其进行“伤害”。我国每年有很多油气管道因遭受腐蚀而出现一系列失效问题,轻则导致油气泄漏,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导致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石油管材的腐蚀防护对石油天然气工业至关重要。事实上,在石油管材及装备在服役过程中因腐蚀导致的失效占总失效事故的60%以上。石油管材失效不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污染环境,还会直接威胁生命安全。”付安庆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比如2013年发生的中石化“11·22”青岛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件,就是因为管道遭腐蚀以致破裂,原油泄漏进入青岛市政排水暗渠,油气积聚发生燃爆。这次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7.5亿元。
在付安庆看来,石油管材腐蚀防护与相关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降低失效事故率有助于企业提升经济效益,腐蚀穿孔得到控制就能直接减少经济损失。”他说。
作为一名“80后”石油管材腐蚀防护专家,付安庆一直强调“我就是在基层干活的”。他的兴趣是将自己多年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解决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石油管材腐蚀与防护的实际问题。为此他曾放弃某高校提供的优厚待遇,甘愿投身石油天然气腐蚀防护一线。
“我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学的是材料的腐蚀与防护专业,这个专业的特点就是比较贴近工程实际。我觉得只有把理论应用于实际,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付安庆说。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付安庆在其演讲的每个PPT末尾都会写一段话:“即使是再好的研究,如果无法走出实验室进入市场化应用,那么这项研究注定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他表示,这段话出自1985年的美国《商业周刊》,这是他的信条。
解决问题不到现场不行
“我工作的重点是解决中石油管材腐蚀防护方面的技术难题。工作中我首先是在油田现场发现问题,然后带回实验室研究并模拟,最后提出解决方案,指导现场做好腐蚀防护。”付安庆笑着说道。
在过去的7年中,付安庆在塔里木油田、西北油田、新疆油田等西部油田现场累计工作超过800天,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他表示,在现场首先要找出管道被腐蚀的原因,进而判断被腐蚀的管材在当地环境下是否适用;如果管材适用,而环境又比较苛刻,那就要结合环境和工艺流程提出一些防腐蚀建议,比如在管道中添加缓蚀剂、风送挤涂内涂层、内穿插非金属管修复等。
“导致石油管材腐蚀失效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由选材不当造成的、有些是由特殊作业工艺造成的、有些可能是由外力和腐蚀环境共同作用造成的,还有些可能是由更换管道用途导致的……这些都必须亲自到现场才能作出判断,不到现场不行。”付安庆说。
针对塔里木油田超深高温高压气井油管柱腐蚀及开裂失效的世界级难题,付安庆首创出基于油气井生命全周期的油管选材和腐蚀评价技术,推动了石油管材腐蚀评价技术的进步,产生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为了尽可能模拟出管材在实际应用中的腐蚀环境和受力情况,他又自主研发了全尺寸实物油管柱应力腐蚀开裂实验装置及评价方法,建立了高温高压气井井筒腐蚀完整性评价体系。
未来,付安庆将继续开展石油管材的腐蚀与防护研究,并将工作重心放在防护上,为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生产保驾护航。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石油报报道:
这场高规格科技盛会上,两位“80后”石油代表说出了科技人员哪些心声?
2018-05-31 18:50
记者 | 朱钊
这几天,网上都被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式讲话中的金句刷了屏。2天后的5月30日,另一汇集全国科学家与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的高规格盛会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石油两位“80后”科研代表参加,分别是今年已81岁高龄的王德民院士和1981年出生的付安庆博士,约占参会代表人数的百分之一。这场盛会规格有多高?石油代表在会上又有哪些见闻和心声?
这场盛会规格有多高?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
举办时间:2018年5月30日上午(当天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举办地点:人民大会堂
参会人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希、黄坤明、陈竺、卢展工和韩启德以及苗华出席会议,万钢主持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全国各领域200多位科学家和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成果: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发出《科技中国梦 建功新时代》倡议书,11位科学家和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作了发言。
参会代表如何产生?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暨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是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最大亮点和特色。能参加座谈会的200多位代表更是经过严格程序推荐筛选出来的。
据悉,4月,中国科协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科院、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等366家推荐渠道,广泛组织开展“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推荐工作。截至4月25日,共收到1296名推荐人选。最终,确定了参会的115名科学家代表和111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
在实际参会的220多位代表中,包括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共89人,其他代表130多人。
来自中国石油的科研代表占比约为百分之一,两位代表都是石油人的骄傲!他们是——
○ 杰出的石油专家、工程院院士王德民
王德民,生于1937年,石油开发专家、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他被网友评为:中国最帅的院士,北京石油学院最帅的校友。
王德民院士在油田开发的注水和三次采油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使中国在这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大庆油田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技术保证。其现为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1岁高龄依然奋战在科研教学前沿。
“王德民星”命名仪式上,王德民接受媒体采访。
2016年4月12日,国际编号为210231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
○ 一线科研代表付安庆博士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付安庆。
付安庆,生于1981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能源与环境专业工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任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工作。
作为一名“80后”科技工作者,付安庆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化学科学家。2010年在加拿大读完博士后,他毅然回国,投入到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工作中。过去七年里,他累计在塔里木油田、长庆油田等现场工作超过800天。针对塔里木油田超深高温高压气井油管柱腐蚀及开裂的问题,他首创提出基于油气井生命全周期的油管选材和腐蚀评价技术,破解了这个世界级难题。
付安庆在组织代表讨论与交流。
付安庆博士作为220名代表中的十名“80后”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之一,还作为召集人之一组织代表讨论与交流。
付安庆参加座谈会的纪念证书。
抒发了哪些心声?
我们有幸邀请了付安庆博士为我们带来他在会议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
付安庆博士在座谈会会场。
付安庆:在5月28日和29日的下午,我作为小组召集人之一组织代表讨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小组成员来自石油、电力、信息、畜牧农业、水产养殖、海洋监测、精密计量、军工等不同行业,其中不乏科研大腕,比如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主任设计师、国家“载人潜水英雄”叶聪;中国科协首任会长、2002年海外归国创业十大人物、留美博士马启元;云南白药研发总监、全国劳动模范朱兆云;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田梗博士等。
经过两天激烈热情的讨论,我们在讨论过程中碰撞出很多科学的思想火花,共同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第一,急需改变科研项目的考核模式,不应该过分的考核科研经费和科研过程,更应该考核科研的原创性和成果转化性;
第二,我国部分领域基础科研还比较薄弱,有很多的科研工人,但缺乏真正的科学家;
第三,必须对我国科研体系、科研政策、科技人才评价模式进行一次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
第四,科普工作在当前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的力度不够,科学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科普;
第五,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比较浮躁,多吸引青年人从事一些需要长期坚持的科研工作,让他们能耐得住寂寞。否则,未来的重大基础研究将陷入缺乏人才的尴尬境地。
我在交流发言时表示,作为一名中石油基层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能够有幸参加此次科技界的盛会,聆听习总书记的讲话备感振奋。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的不少金句都让我深有感触。比如 “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等。听到后让人心情振奋,充满希望。
习总书记提到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这一点我非常赞同。科学教育和科学工作必须从娃娃抓起,全社会应该把科研工作和科普工作尊崇为梦想的职业,这样我们的科技才能更好地发展,祖国才能更加强大。
付安庆寄语一线科研人员。
作为中国石油的一名基层科研人员,我相信这是所有石油科研人员的心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要求,在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以解决所在研究领域和石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科研导向,瞄准油气行业科技的世界前沿,抢占先机迎难而上,为将中国石油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