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克亮,现任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2年9月-2006年7月:兰州大学放射化学专业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6年9月-2012年12月:兰州大学放射化学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9年11月-2012年10月:丹麦技术大学环境放射化学专业PhD,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9年7月-2013年5月: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助教、讲师;
2013年6月-2019年11月: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9年12月-至今: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年11月-至今: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学术兼职
1.甘肃省核学会副理事长;
2.中国核学会核环保分会常务理事;
3.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4.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环境放射化学分会理事;
5.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教育教学分会委员;
6.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理事、副秘书长;
7.《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期刊青年编委;
8.《核安全》期刊编委
主讲课程
1.本科生:《分析化学》
2.研究生:《放射分析化学》
教育教学成果:
始终坚守教学一线,系统讲授《分析化学》《放射分析化学》等课程。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所讲授课程《分析化学》进入兰州大学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荣获兰州大学隆基教育教学奖,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课程《走近核科学技术》入选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入选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
招生专业:
放射化学/核科学与技术/能源动力。
主要研究方向:
放射性核素分离及分析。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重大专项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5项,个人承担经费累计超过2000万元。
研究成果:
围绕国家核产业发展需求,在核设施退役、环境放射性安全评估、乏燃料后处理等领域开展与放射性核素准确、快速测量相关的研究工作,解决复杂基体中痕量放射性核素的分析难题,为我国核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针对关键长寿命痕量放射性核素,研发相关高效分离材料,并建立分离流程;(2)结合现代质谱技术,建立系列针对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质谱测量分析方法;(3)基于流动注射原理的自动分离设备研发;(4)以塑闪分离材料为基础,研发可用于核设施在线放射性测量的设备。已授权/申请国家专利24件,授权软件著作权2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
软件著作权:
1.史克亮, 侯小琳, 胡克生, 杨军强, 邢闪, 刘同环, 自动化控制平台V1.0, 登记日期:2023年3月2日,登记号:2023SR02959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发明公开:
[1]何建刚, 史克亮, 王诗荣, 李镜钜, 贾俗, 刘同环, 侯小琳, 杨军强. 一种全硅沸石包封磷钼酸铵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溶液中Cs+的吸附方法[P]. 甘肃省: CN118179461A, 2024-06-14.
[2]何建刚, 史克亮, 贾俗, 苏寅, 刘同环, 杨军强, 邢闪. 一种基体树脂和~(90)Y树脂[P]. 甘肃省: CN117603460A, 2024-02-27.
[3]史克亮, 侯小琳, 胡克生, 常倍嘉, 徐耀文, 刘同环. 一种铀的便携式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P]. 甘肃省: CN117309833A, 2023-12-29.
[4]史克亮, 刘同环, 代冰玉, 蒋瑄, 侯小琳, 杨军强, 何建刚, 邢闪. 一种具有锶-90的分离、检测双功能的闪烁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甘肃省: CN117024642A, 2023-11-10.
[5]史克亮, 刘同环, 胡一辰, 董天浩, 侯小琳, 代冰玉, 蒋瑄, 杨军强, 邢闪, 何建刚. 一种用于分离检测锝的闪烁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甘肃省: CN116836334A, 2023-10-03.
[6]刘同环, 史克亮, 倪旭峰, 周云, 胡一辰, 董天浩, 何建刚, 杨军强, 常倍嘉, 蒋瑄, 胡佩卓. 一种分离富集铀的萃淋树脂及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6284534A, 2023-06-23.
[7]史克亮, 刘同环, 侯小琳, 何建刚, 苏寅, 胡克生, 贾俗, 邢闪, 杨军强. 一种从废液中分离~(90)Sr得到~(90)Y的方法及系统[P]. 甘肃省: CN116262627A, 2023-06-16.
[8]杨军强, 邰文雅, 史克亮, 刘同环, 侯小琳, 何建刚, 邢闪, 仝娟, 张耀文. 一种可选择性富集分离Th(IV)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5779867A, 2023-03-14.
[9]史克亮, 刘同环, 侯小琳, 杨军强, 何建刚, 董天浩, 胡一辰, 邢闪, 高岗, 王蔓, 仝娟. 一种可分离、检测锝的树脂及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5712138A, 2023-02-24.
[10]刘同环, 张永杰, 董天浩, 胡一辰, 余玉洪, 周云, 何建刚, 杨军强, 方芳, 侯小琳, 孙志宇, 马佳驹, 史克亮. 一种用于分离和检测铀的树脂及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5267878A, 2022-11-01.
[11]史克亮, 杨军强, 胡克生, 侯小琳, 刘同环, 何建刚, 邢闪. 一种放射性核素自动分离装置[P]. 甘肃省: CN115212723A, 2022-10-21.
[12]史克亮, 何建刚, 邹雅萱, 刘同环, 杨军强, 苏寅, 仝娟, 周云, 董天浩, 彭晨阳, 倪旭锋. 一种用于高酸介质中分离Sr-90的树脂及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4984930A, 2022-09-02.
[13]史克亮, 侯小琳, 刘同环, 何建刚, 邢闪, 杨军强, 胡一辰, 胡克生, 董天浩. 一种基于塑料闪烁树脂的放射性核素快速分析的方法和用途[P]. 甘肃省: CN114966805A, 2022-08-30.
[14]何建刚, 史克亮, 苏寅, 倪旭峰, 罗云翔, 刘同环. 一种吸附Sr-90的树脂及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4887603A, 2022-08-12.
[15]史克亮, 杨军强, 郑佐西, 邰文雅, 刘同环, 张怡, 何建刚, 邹雅萱, 彭晨阳, 张琳琳. 一种吸附Np(Ⅳ)、Pu(Ⅳ)的方法、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4700051A, 2022-07-05.
[16]史克亮, 何建刚, 邹雅萱, 刘同环, 杨军强, 苏寅, 仝娟, 周云, 董天浩, 彭晨阳, 倪旭锋. 可在高酸环境选择性吸附Am(III)的树脂材料及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4471474A, 2022-05-13.
[17]何建刚, 仝娟, 史克亮, 刘同环, 杨军强, 苏寅, 邹雅萱, 倪旭锋, 周云. 微米级球形二氧化硅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4105151A, 2022-03-01.
[18]刘同环, 史克亮, 董天浩, 周云, 马佳驹, 何建刚, 杨军强, 倪旭峰, 张伟波. 一种塑料闪烁体微球、制备方法及用途[P]. 甘肃省: CN113671555A, 2021-11-19.
[19]刘同环, 史克亮, 周去, 董天浩, 何建刚, 杨军强, 苏寅, 倪旭峰, 贾天一, 马佳驹. 一种水凝珠材料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3522255A, 2021-10-22.
发明授权:
[1]史克亮, 刘同环, 代冰玉, 蒋瑄, 侯小琳, 杨军强, 何建刚, 邢闪. 一种具有锶-90的分离、检测双功能的闪烁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甘肃省: CN117024642B, 2024-08-30.
[2]杨军强, 邰文雅, 史克亮, 刘同环, 侯小琳, 何建刚, 邢闪, 仝娟, 张耀文. 一种可选择性富集分离Th(IV)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5779867B, 2024-07-30.
[3]何建刚,史克亮, 王诗荣, 李镜钜, 贾俗, 刘同环, 侯小琳, 杨军强. 一种全硅沸石包封磷钼酸铵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溶液中Cs+的吸附方法[P]. 甘肃省: CN118179461B, 2024-07-26.
[4]史克亮, 刘同环, 侯小琳, 何建刚, 苏寅, 胡克生, 贾俗, 邢闪, 杨军强. 一种从废液中分离~(90)Sr得到~(90)Y的方法及系统[P]. 甘肃省: CN116262627B, 2024-07-12.
[5]史克亮, 刘同环, 胡一辰, 董天浩, 侯小琳, 代冰玉, 蒋瑄, 杨军强, 邢闪, 何建刚. 一种用于分离检测锝的闪烁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甘肃省: CN116836334B, 2023-11-28.
[6]刘同环, 史克亮, 董天浩, 周云, 马佳驹, 何建刚, 杨军强, 倪旭峰, 张伟波. 一种塑料闪烁体微球、制备方法及用途[P]. 甘肃省: CN113671555B, 2023-10-20.
[7]史克亮, 何建刚, 邹雅萱, 刘同环, 杨军强, 苏寅, 仝娟, 周云, 董天浩, 彭晨阳, 倪旭锋. 可在高酸环境选择性吸附Am(III)的树脂材料及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4471474B, 2023-09-08.
[8]何建刚, 史克亮, 苏寅, 倪旭峰, 罗云翔, 刘同环. 一种吸附Sr-90的树脂及制备方法[P]. 甘肃省: CN114887603B, 2023-08-18.
实用新型:
[1]史克亮, 杨军强, 胡克生, 侯小琳, 刘同环, 何建刚, 邢闪. 一种放射性核素自动分离装置[P]. 甘肃省: CN218188945U, 2023-01-03.
[2]史克亮, 刘同环, 何建刚, 侯小琳, 邢闪, 杨军强. 一种液闪测量瓶[P]. 甘肃省: CN217689429U, 2022-10-28.
代表性英文论文:
[1] Chenyang Peng, Jiang Sun, Feng Zhang, Shan Xing*, Xingchen Liu, Cancan Chen, Xiaolin Hou, Keliang Shi*, Wangsuo Wu,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ransuranium Radionuclides in Urine by Tandem Quadrupole ICP–MS/MS with Mass-Shift Mode Combined with Chemical Separa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 96 (2024) 2514.
[2] Juan Tong, Junqiang Yang, Xiaobo Li, Kesheng Hu, Yiman Lu, Man Wang, Yichen Hu, Keliang Shi*. Ultrafast and selective capture of 99TcO4-/ReO4- from wastewater by hyper-branched quaternary ammonium group-functionalized resi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466 (2024) 133671.
[3] Shan Xing, Chenyang Peng, Marcus Christl, Keliang Shi*, Hans-Arno Synal, and Xiaolin Hou*,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ransuranium Radionuclides for Nuclear Forensics by Compact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95 (2023) 3647.
[4] Yin Su, Jiangang He, Xingchen Liu, Su Jia, Kesheng Hu, Junqiang Yang, Tonghuan Liu, Xiaoqing Gao, Shan Xing, Keliang Shi*, Xiaolin Hou. Conveniently synthesis of porous crown-based resin with efficient 90Sr capture from highly acidic wastewate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4 (334) 126051.
[5] Wenya Tai#, Junqiang Yang#, Fei Wu, Keliang Shi*, Yaowen Zhang, Shaodong Zhu, Xiaolin Hou. Ultrafast and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99mTc from molybdenum matrix using DBDGA deliberately tailored macrocyclic crown-ether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444 (2023) 130437.
[6] Juan Tong, Junqiang Yang, Linlin Zhang, Tonghuan Liu, Chenyang Peng, Xufeng Ni, Tianhao Dong, Pavel Mocilac, Keliang Shi*, Xiaolin Hou. Efficient removal of Se-79 from highly acidic solution using SiO2 particles functionalised with iron hydroxid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46 (2022) 137387.
[7] Junqiang Yang, Wenya Tai, Fei Wu, Keliang Shi*, Tianyi Jia, Yin Su, Tonghuan Liu, Pavle Mocilac, Xiaolin Hou, Ximeng Chen, Enhanced removal of radioactive iodine anions from wastewater using modified bentonit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Chemosphere 292 (2022) 133401.
[8] Junqiang Yang, Keliang Shi*, Fei Wu, Juan Tong, Yin Su, Tonghuan Liu, Jiangang He, Pavle Mocilac, Xiaolin Hou, Wangsuo Wu, Weiqun Shi, Technetium-99 decontamination from radioactive wastewater by modified bentonite: batch, column experiment and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28 (2021) 131333.
[9] Yang, Junqiang; Chen, Yawen; Tong, Juan; Su, Yin; Gao, Xiaoqing; He, Jiangang; Shi, Keliang*; Hou, Xiaolin; Wu, Wangsuo.Investigation on the efficient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Se(IV) and Se(VI) from wastewater using Fe-OOH-bent.Radiochimica Acta, 2021, 109(5): 377-387.
[10] Xing, Shan; Hou, Xiaolin*; Shi, Keliang; Aldahan, Ala; Possnert, Goran.Circulation of Circumpolar Deep Water and marine environment traced by I-127 and I-129 speciation in the Amundsen Sea Polynya, Antarctic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2020, 225: 106424.
[11] He, Jiangang*; Li, Yao; Su, Yin; Yang, Junqiang; Hou, Xiaolin; Wu, Wangsuo; Shi, Keliang*.Influence of gamma-irradiation and oxygen conditions on the diffusion of 1-125 in crushed Beishan granite.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2020, 163: 109224.
[12] Yang, Junqiang; Shi, Keliang*; Gao, Xiaoqing; Hou, Xiaolin; Wu, Wangsuo; Shi, Weiqun*, Hexadecylpyridinium (HDPy) modified bentonite for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removal of 99Tc from wastewate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 382: 122894.
[13] Yang, Junqiang; Shi, Keliang*; Sun, Xuejie; Gao, Xiaoqing; Zhang, Peng; Niu, Zhiwei; Wu, Wangsuo*.An approach for the efficient immobilization of Se-79 using Fe-OOH modified GMZ bentonite.Radiochimica Acta, 2020, 108(2): 113-126.
[14] Gao, Xiaoqing; Zhang, Peng; Yang, Junqiang; Sun, Xuejie; Fu, Yi; Shi, Keliang*; Chai, Zhifang; Wu, Wangsuo*,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removal of radioces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ZSM-5 molecular sieve,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2018, 139: 231-237.
[15] Zuo, Qianru; Gao, Xiaoqing; Yang, Junqiang; Zhang, Peng; Chen, Geng; Li, Yaming; Shi, Keliang*; Wu, Wangsuo,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rmal activation of montmorillonit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U(VI) in aqueous solution. 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2017, 80: 754-760.
[16] Gao Xiaoqing; Bi Mingliang; Shi Keliang*; Chai Zhifang; Wu Wangsuo*.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uranium(VI) ion onto K-feldspar.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2017, 128: 311-317.
[17] Xing, Shan; Hou, Xiaolin*; Aldahan, Ala*; Possnert, Goran; Shi, Keliang; Yi, Peng; Zhou, Weijian.Water Circulation and Marine Environment in the Antarctic Traced by Speciation of I-129 and I-127.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1): 7726.
[18] Shi Keliang*; Hou Xiaolin*; Qiao Jixin; Sun Xuejie; Roos Per; Wu Wangsuo, Analysis of technetium species and fractions in natural seaweed using biochemical separation and ICP-MS measurement,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6, 88(23): 11931-11937.
[19] Li Yaming; Bi Mingliang; Wang Zhipeng; Li Run; Shi Keliang*; Wu Wangsuo, Organic modification of bentonit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perrhenate (an analogue of pertechnetate)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62 (2016) 104-111.
[20] Liu Bo; Shi Keliang*; Ye Gaoyang; Guo Zhijun; Wu Wangsuo.Method development for plutonium analysi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using TEVA microextraction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and low background 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er measurement.Microchemical Journal, 2016, 124: 824-830.
[21] Bo Liu, Keliang Shi*, Gaoyang Ye, Yaming Li, Wangsuo Wu, Rapid determination of plutonium in water samples using vacuum box system separation and low background 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er measurement, Analytical Methods, 2015, 7: 9992-9999.
[22] Xing, Shan; Hou, Xiaolin*; Aldahan, Ala; Possnert, Goran; Shi, Keliang; Yi, Peng; Zhou, Weijian.Iodine-129 in Snow and Seawater in the Antarctic: Level and Source.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49(11): 6691-6700.
[23] Li Zhan; Wang Chunmei; Tian Longlong; Bai Jing; Yao Huijun*; Zhao Yang; Zhang Xin; Cao Shiwei; Qi Wei; Wang Suomin; Shi Keliang; Xu Youwen; Zhang Mingliang; Liu Bo; Qiu Hongdeng; Liu Jie; Wu Wangsuo; Wang Xiaoli; An Wenzhen.An embryo of protocells: The capsule of graphene with selective ion channels.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 10258.
[24] Qiao, Jixin*; Shi, Keliang; Hou, Xiaolin; Nielsen, Sven; Roos, Per, Rapid multisample analysis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nthropogenic radionuclides in marin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48(7): 3935-3942.
[25] Zuoxian Hou; Keliang Shi*; Xinling Wang; Yuanlv Ye; Zhijun Guo; Wangsuo Wu.Investigation of Se(IV) sorption on Na-kaolinite: batch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2014, 303: 25-31.
[26] Shi, Keliang*; Ye, Yuanlv; Guo, Ning; Guo, Zhijun; Wu, Wangsuo.Evaluation of Se(IV)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GMZ Na-bentonite: batch experiment and modeling studies.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2014, 299(1): 583-589.
[27] Keliang Shi, Xiaolin Hou, Per Roos, Wangsuo Wu, Sven P. Nielsen, Seasonal variation of technetium-99 in Fucus vesiculosus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n oceanographic tracer,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13, 127: 24-28.
[28] Xiaolin Hou, Pavel P. Povinec, Luyuan Zhang, Keliang Shi, Dana Biddulph, Ching-Chih Chang, Yukun Fan, Robin Golser, Yingkun Hou, Miroslav Jes?kovsky?, A. J. Tim Jull, Qi Liu, Maoyi Luo, Peter Steier, Weijian Zhou, Iodine-129 in seawater offshore Fukushima: distribution, inorganic speciation, sources, and budge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7 (2013) 3091-3098.
[30] Keliang Shi, Jixin Qiao, Wangsuo Wu, Per Roos, Xiaolin Hou*,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echnetium-99 in large volume seawater samples using sequential injection extraction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and ICP-MS measurement,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 84: 6783-6789.
[31] Shi Keliang; Hou Xiaolin*; Roos Per; Wu Wangsuo, Determination of technetium-99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A review,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2, 709: 1-20.
[32] Shi Keliang; Liu Fuqiang; Ye Yuanlv; Guo Zhijun*; Wu Wangsuo.Solubility of Eu-2(SeO3)3 and sorption of Eu(III) onto TiO2 in the presence of Se(IV).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2012, 292(3): 1277-1283.
[33] Keliang Shi; Xiaolin Hou*; Per Roos; Wangsuo Wu.Determination of technetium-99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A review.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1, 709: 1-20.
[34] Wang XueFeng; Shi KeLiang; Guo ZhiJun*; Wu WangSuo.Eu(III) adsorption on rutile: Batch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Science China Chemistry, 2010, 53(12): 2628-2636.
[35] Gao Liang; Yang Ziqian; Shi Keliang; Wang Xuefeng; Guo Zhijun*; Wu Wangsuo.U(VI) sorption on kaolinite: effects of pH, U(VI) concentration and oxyanions.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2010, 284(3): 519-526.
[36] Shi Keliang; Wang Xuefeng; Guo Zhijun*; Wang Shengrong; Wu Wangsuo.Se(IV) sorption on TiO2: Sorption kinetics and surface complexation modeling.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 2009, 349(1-3): 90-95.
[37] Guo Zhijun*; Xu Jiang; Shi Keliang; Tang Yuqin; Wu Wangsuo; Tao Zuyi.Eu(III) adsorption/desorption on Na-bentonite: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studies.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 2009, 339(1-3): 126-133.
[38] Lu J; Wang Z; Lu P*; Chen X; Zhang W; Shi K; Kang Y; Ke L; Chen R.Pterygium in an aged Mongolian populat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China.Eye, 2009, 23(2): 421-427.
[39] Guo Zhijun*; Wang Shengrong; Shi Keliang; Wu Wangsuo.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studies of Eu(III) sorption on TiO2.Radiochimica Acta, 2009, 97(6): 283-289.
[40] Yu, Congrong*; Li, Ying; Jin, Huijun; Ma, Qiang; Yu, Zhongbo; Shi, Keliang; Li, Xiangying; Chen, Gang.Organic versus Inorganic Carbon Exports from Glacier and Permafrost Watershed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Aquatic Geochemistry.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杨军强, 邢闪, 王倩, 胡克生, 史克亮, 侯小琳, 吴王锁. 环境土壤中痕量90Sr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分析测试学报, 2024, 43 (10): 1574-1588.
[2]雷富安, 史克亮, 杨掌众, 陈栋梁, 余建兴, 姚永奎, 张树丛, 吴王锁. 地浸采铀过程中抽注平衡相关问题总结与建议[J]. 核安全, 2024, 23 (03): 99-106.
[3]初剑, 曹石巍, 陈德胜, 吴晓蕾, 王洁茹, 田伟, 黄清钢, 殷小杰, 谈存敏, 史克亮, 范芳丽, 秦芝, 白静. 干馏法从铀的裂变产物中分离131I[J]. 同位素, 2021, 34 (06): 581-587.
[4]孙雪杰, 姜芸捷, 杨军强, 张鹏, 高小青, 史克亮. Tc(Ⅶ)与Re(Ⅶ)在TEVA及AG1-X4树脂上的化学行为相似性[J].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9, 41 (04): 370-377.
[5]史克亮, 张鹏, 杨军强, 孙雪杰, 高小青, 吴王锁. 环境土壤样品中痕量237Np和241Am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 53 (05): 776-788.
[6]程应娥, 史克亮.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4 (16): 36-37.
[7]史克亮.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相关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4 (07): 47.
[8]史克亮.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4 (02): 148-149.
[9]孙雪杰, 李润, 杨军强, 史克亮, 吴王锁. 环境土壤样品中99Tc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7, 39 (05): 321-335.
[10]李润, 杨军强, 孙雪杰, 史克亮, 吴王锁. 环境水样中Se(Ⅳ)/Se(Ⅵ)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环境化学, 2017, 36 (05): 939-950.
[11]孙雪杰, 李润, 杨军强, 史克亮. 样品预处理过程中锝的热稳定性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 2017, 12 (06): 652-654+665.
[12]尹永智, 李公平, 徐大鹏, 潘小东, 姚泽恩, 史克亮, 吴王锁, 胡碧涛, 张宇, 陈熙萌. 核成像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联合开展探究[J]. 高等理科教育, 2016, (03): 107-111.
[13]侯作贤, 靳强, 叶远虑, 史克亮, 郭治军, 吴王锁. 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上的吸附行为[J].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5, 37 (04): 207-214.
[14]刘波, 史克亮, 叶高阳, 郭治军, 吴王锁, 王一鸥, 郭建锋, 梁勇. 低水平放射性废水中钚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环境化学, 2015, 34 (03): 545-554.
[15]许君政, 李平, 刘昇平, 史克亮, 杨掌众, 汪南杰, 吴王锁. 99Tc的液液萃取—分光光度法分析研究[J]. 广州化工, 2010, 38 (07): 141-143.
发表会议论文:
[1]孙雪杰, 陈亚雯, 张鹏, 苏寅, 何建刚 & 史克亮. (2019). 不同基体中长寿命裂变产物99Tc的分析方法研究. (eds.)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pp.55).
[2]李亚明, 毕明亮, 史克亮 & 吴王锁. (2014). Re的光度分析法测量条件及机理探究. (eds.) 第十三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pp.94-95).
[3]毕明亮, 李亚明, 史克亮 & 吴王锁. (2014). 北山表层土壤对U(Ⅵ)的吸附行为研究. (eds.) 第十三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pp.185).
[4]史克亮, 郭治军 & 吴王锁. (2013). 大体积海水样品中99Tc的快速分析. (eds.) 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pp.491
[5]史克亮, 郭治军 & 吴王锁. (2008). SeO32-在TiO2(锐钛矿)上的吸附研究. (eds.)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现代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场论文集 (pp.55).
[6]史克亮, 许君政, 杨掌众, 汪南杰 & 吴王锁. (2006). 乏燃料后处理过程冷铀体系中锝的萃取—分光光度分析. (eds.) 首届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 (pp.28).
荣誉获奖:
1. 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及教学名师;
2.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主要成员;
3. 全国党建样板支部书记;
4. 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
5.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6. 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
7. 兰州大学隆基教育教学奖;
8. 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9.2008年获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优秀论文奖;
10.2009年获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项目资助;
11.2009年获兰州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助学金;
12. 2016年获兰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13.2016年获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14.2016年获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15.2018年获兰州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年优秀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
16.2018年获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17.2018年获兰州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专心一件事,倾尽百分力!他是“80后教授”史克亮
2021-02-01
“平时找老师的时候,老师一般在备课或者修改师兄师姐的论文”,提起对老师最深刻的印象,2019级研究生仝娟说了这样一句话。史克亮的办公室不大,桌子上摆放着专业书、课本和学生的论文。他喜欢把学生的论文打印出来,逐页逐句地做批改标记。他的课本上全都是不同颜色的笔勾画的重点,还有不同例题手写的解法。一身得体的西装,炯炯有神的双目,提及自己的工作侃侃而谈,这位年轻学者身上的独特气质令人印象深刻。
躬身实践 知行合一
“第一天让你们穿长袖你们不穿,现在胳膊被晒肿了”,看着学生又红又肿的胳膊,史克亮又气又笑。2020年7月份,史克亮带着2019级硕士研究生仝娟和其他几名同学赴嘉峪关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进行合作项目现场实验。由于牵涉放射性物质,该公司的生活区与厂区是分开的,且两者相距较远,烈日炎炎的夏日,路上没有一棵树,穿短袖来回几趟就会被晒伤,但学生们还是对这里的一切充满好奇。
由于放射化学专业的特殊性,进厂区前,仝娟他们换上了专门的实验服、口罩、手套和鞋套,这让他们更加认识到核科学领域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分工准备项目申报的资料,然后跟老师去工厂实践,自己动手调节装置,这样的经历使我们对专业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它的实际应用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事实上,这只是史克亮进行科研实践的一小部分。“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史克亮深知,要想真正做有用的研究就必须明白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近年来,史克亮与其他学院老师以“校企合作”的模式积极对接企业,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就是他们对接合作较为紧密的一个企业,“四〇四厂专门从事乏燃料的后处理,与我们的研究方向联系密切。”借学术会议、外出交流等机会,史克亮经常带着老师和学生去该厂参观学习,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又能实地考察,对接一部分企业项目,如在对铀的纯化转化工艺中,往往涉及到含铀废水的安全排放,需要相应的针对铀的检测技术,他们通过对先进分离和测量技术的研究,为该公司搭建了一个含铀废水中低浓度铀含量的快速检测装置,便于工业上更准确地进行含铀废液中铀的快速分析,更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学院有两名老师在该企业挂职,许多学生也选择在此就业,这些都是我们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为关乎国家安全的大事,放射性核素的分离与迁移等一直是核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针对这些半衰期长、毒性大的放射性核素,如何使其从复杂基体中有效地分离,妥善处置高水平放射性废物,是包括史克亮在内的核学院老师与核工业企业共同努力的目标。
“目前常用的办法是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后,利用多重屏障阻滞核素迁移,在约500-1000m的地下进行深地质处置”,提及自己的工作,史老师神态专注,认真严谨地做着讲解,“但是为保护环境,必须同时保证高放废物与环境长期安全隔离,我们采用的放射化学分析法可充当‘眼睛’作用,通过对铀矿、废水废渣等含核污染物的区域进行取样分析,为相关地区放射性污染水平提供较为清晰准确的分析评估。”
育人铸剑 可严可慈
“我们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史克亮说。在院长吴王锁的带领下,放化教工党支部成员秉承院训“铸剑强国,核以道和”,积极将国家政策、政治理念与学科专业密切结合,让教学理念与爱国情怀、人文素养和时下思政元素深度交融,使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也能了解核学的时代背景,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培养一流的科研人才,不仅要夯实专业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这成为史克亮和同事在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他和侯小琳教授合作为本科生讲授《放射分析化学》课程。这门课采用全英文授课,是学院国际化教学模式的一项试点。
基于留学经历和多年的科研经验,史克亮对本专业外语非常熟悉,但在每次备课的过程中,他还是会仔细认真地过几遍要上的内容,考虑好重难点所在。课堂上,针对重点难点,他会进行中英文两次讲授,让学生们尽可能吸收知识点。在学生眼中,史克亮是一位认真负责又幽默风趣的老师,碰到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他的讲解生动有趣,用招财猫晃动的胳膊类比化学键引得课堂一阵欢笑,“老师课件PPT的最后一页通常会附上自己去南极科考时拍摄的企鹅,给我们讲述他在科考途中碰到国外过节的情形等等,鼓励大家好好学习”,本科上过史老师分析化学和配位化学的仝娟回忆说,现在她已经是史克亮团队中一名研二的学生,并打算继续在此读博深造。
史克亮注重每个学生的上课状态,喜欢与学生互动,经常让同学们来朗读并翻译英文段落,上课时如果发现不主动的同学,课间会与他交流,询问哪些地方听不懂,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进行针对性提升。“他是一位很有耐心、认真负责的老师。”2017级放射化学班田宗泉说。
与课堂上的幽默风趣相反,对待科研学术时史克亮总是一丝不苟。“每周组会上他都会严肃指出学生汇报的不足之处”,仝娟说道。他时常督促学生阅读英文文献,鼓励他们撰写英文论文。碰到英语水平较低的同学,史克亮会“逼”他们一把。“你这样可不行,你以后是要干大事的”,对学生写的英文论文,他总是会说这样的话,并指出问题让学生一遍遍修改,直至一篇文章完稿。
让学生去高铁站接国外学者,一路引导教授前往兰大,让他们亲自和国外学者交流;国际学术讲座上,点名让学生与教授英文交流学术问题,当学生表达有误时再加以补充说明……这些都是他给学生的一项项考验和锻炼。
在学术科研上积极鼓励学生发言,把他们推出去,这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2005年,还在大四做毕设的史克亮跟随吴王锁教授去广西北海参加首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当时是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大会上做报告,台下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建设性的意见,让我收获良多。”提起这次印象深刻的会议,史克亮感慨地说。工作之后他也一直用这种师者的鼓励与引导的态度面对学生。提起他时,仝娟说:“史老师是一个严肃又亲近的人,工作上严谨认真,生活中和蔼可亲,每逢节日老师还会和我们一起聚餐。”
2019年,以吴王锁带头、史克亮作为第三完成人的兰州大学 《走近核科学技术》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该课程从科普的角度出发,以历史意义和各方面实际应用等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核科学技术的知识,向大众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同时课程的英文版也将在年底推出。而史克亮所在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吴王锁,郭治军,史克亮,潘多强,陈宗元等)也在今年成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
“我从老师们的点滴教导和鼓励中慢慢找到自己的路,我也应该这样对待现在年轻的孩子们。”和学生作伴的路上,史克亮总觉得他们就是年轻时的自己。以自身之经历感受,还学生以教育引导,这份初心,正在成为无数青年学子从核学院走出去的“幕后之手”。
常学常思 常悟常进
教室里,台上正播放着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爱国科学家于上世纪艰苦条件下为国铸剑的故事,台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化教工党支部的十多名党员正聚精会神地观看。这是史克亮所在的放化教工党支部组织观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一幕。
近几年,放化教工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兰州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先进党支部”“兰州大学先进党支部”和“兰州大学样板党支部”,这些荣誉背后是党支部成员坚定的初心与共同的付出,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史克亮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也被评为“兰州大学基层组织建设年优秀党支部书记”“兰州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支部活动不是和我们的教学科研相分离的,恰恰相反,它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息息相关。只要认真思考,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支部生活的主题。”史克亮从学科实际出发,将支部工作与学科讨论、学院工作紧密结合的思路成为党支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我是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参加了绿队等一些实践活动,再加上受身边老师和一些老党员的影响,觉得入党很光荣。”回忆起入党的心路历程,史克亮还能想起那份认真写了很久后交上去的入党申请书。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每一次开组织生活会前,他都会把要学习的内容认真读完并工整地做好笔记,这样严谨认真的态度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结合当前科研任务重、理论知识学习多的现状,史克亮积极挖掘党组织生活和专业建设结合的路径。在他的带领下,放化教工党支部申请了2017年“传承两弹精神,创新支部活动”校级党支部创新项目,通过组织集体观影、设立“黄金书屋”开展读书日活动等形式促进大家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他还组织带领教师党员赴嘉峪关市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温我国核工业发展史,“对青年教师而言,了解过去科研的艰辛和不易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史克亮说。
为落实校地共建活动,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2018年起放化教工党支部与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汪陈湾村党支部共同开展“校地共建,扶贫攻坚”的支部共建活动。史克亮带领支部党员多次赴汪陈湾村实地了解情况,在与当地居民交流后,他了解到由于村里没有小学,多数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儿童教育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次村里老人较多,但村里医疗条件比较有限。针对这些情况,史克亮和其他同事计划近日再次赴汪陈湾村,向学生捐赠图书及报纸等读物,同时积极争取兰州大学附属医院的资源为当地开展一些医疗帮扶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史克亮的组织下,放化教工党支部的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支部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他将党建从单纯的学习理论讲话精神外化为积极探讨它与现实工作的融合之处。
“支部活动一般在每周三下午,老师们没有课程安排,”放化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陈宗元老师说,“我们与院内其他教工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联合,与学校发展规划处、校外企业等联合举办主题党日,通过‘校内+校外’‘老师+学生’‘科研+企业’等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多角度学习探讨,共同交流,取长补短。”
支部成员们在多元交流的基础上立足当下,以国家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确定选题,重点瞄准攻关一些“卡脖子”技术。与此同时,学院提倡“以老带新”的方式,在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教学等方面让有经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一起交流分享,共同推进核学科更好地发展。在这样的氛围下,老师们的科研热情高涨,支部成员基金项目主持率达到90%。
黄河景区旁,一群志愿者正手拿宣传册认真向群众普及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程序等知识,其中就有放化教工党支部和放化专业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成员的身影。放化教工党支部经常带领学生一起参加实践活动,他们也在点滴的躬身实践中认识自身、了解专业、懂得肩上的责任。
“课上每次提到核科学的发展历程,老师们都会穿插‘两弹一星’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事迹,让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了解历史,传承科研精神。”忆起老师们讲授的那些知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仝娟觉得自己收获良多。
从课堂到课外、从学院到学校、从专业科研到社会服务……百分百投入,用心精研每一件事情,这是史克亮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目标。
来源: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兰州大学 https://www.i360edu.com/detail/2403.html
为核安全铸剑
——记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史克亮
2021-03-02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当今世界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首选途径。然而,在核燃料循环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含有强放射性、高毒性及较长寿命的放射性核素。虽然经过特殊处理和处置,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不会对人类生活环境产生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这些放射性核素会通过不同介质经土壤、大气等进入生物圈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史克亮的工作就是立足国家核安全,开展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分析研究。多年来,他已经在环境样品前处理、典型放射性核素分离纯化及质谱测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放化分析,大有可为
2002年,史克亮考入兰州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母校又继续攻读了硕士和博士。从进入兰大开始,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放射化学领域,研究环境中低水平放射性核素的分析和检测方法,为国家核安全护航。
“从核安全的角度来说,这些放射性核素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就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分析。因为大多数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都很长,一旦它们迁移到人类居住的地方,就会形成长期的放射性污染,对人类的健康生活产生影响。因此,我们的研究就是要对所释放的放射性核素进行监测,评价其污染程度。”甫一见到记者,史克亮就开门见山讲起他做了十多年的研究工作。
通过海藻分析锝-99的含量、分布,及其对环境的污染评价,是他做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锝-99是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它的裂变产额较高。史克亮和团队把研究焦点放在海藻样品上。鉴于锝-99能被海藻高度富集的特点,史克亮带领团队,集中研究了海藻样品中锝-99的准确测定及快速分析方法,同时就海藻中锝-99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探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流程。针对热不稳定的特点,史克亮的研究还聚焦了固体样品灰化及溶液蒸发过程中锝的损失,并优化了相应的灰化及蒸发条件。最终,史克亮的研究团队通过生物化学分离和ICP-MS测量相结合,实现了环境海藻样品中锝的形态分析,建立了海藻中不同化学形态锝的分析流程。
锝-99的研究不仅仅在于获得了分析流程和分析方法,更是首次采用质谱测量的方法对形态进行分析。也因此,史克亮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前测浓度手段有限,就是测不了很低。所以说,关注总量更多。现在,我们发现除了关注总量以外,形态是非常重要的。以铬元素为例,它属于重金属,重金属的污染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形态不同(包括化合价),它的毒性也有差异,一般来讲,3价铬的毒性比较弱,而6价铬有很高的毒性。如果一个地方的铬是以3价存在的,它的影响或者毒性就是有限的。如果它变成6价,那么它的毒性就成倍增加了。所以说,形态很重要。”
在核科学领域跋涉,史克亮牢记的是“为国家核安全铸好剑”。所以,他总是在努力向前,探索最新的方法,寻找最快的路径。
童话王国,圆梦南极
2009年,史克亮远赴丹麦技术大学里瑟国家实验室学习,英语却让他很头疼。但是,里瑟国家实验室是由丹麦著名量子力学专家、诺贝尔奖得主玻尔创立的,其在放射性生态分析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研究方向包括环境放射性、放射性生态、辐射防护等,对大气颗粒物、降雨、湖水、河水、海水、海洋沉淀物、土壤、植物、食品等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史克亮决定一试!
第一次走出国门,他感觉到的都是新鲜。而在实验室学习、研究以及与老师、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他的语言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在里瑟国家实验室,史克亮最欣慰的是,“完全没有人干扰。如果你有想法,你就可以按照你的思路,高效率地完成”。3年时间,在放射分析领域,史克亮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各种调研,也思考了很多问题。为之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在攻读博士期间,又一个机会来临。这次,史克亮要去南极参加科考。这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瑞典研究委员会联合资助的花费数百万美元的阿蒙森海波利尼亚国际研究考察项目的开始。史克亮是46名科研人员之一,此次科考的目的之一是研究人类核活动对南极的影响。他们选择以碘-129为研究对象,“这源于两点:一是碘-129的裂变产额高;二是碘-129大多以气体释放”。据史克亮介绍,目前环境中碘-129的来源主要是人类核活动,通过乏燃料后处理目前已经向环境释放了约6100千克的碘-129。而碘具有亲生物性,可与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高度融合,因此研究其对于南极环境的影响意义重大。
绕着南极圈航行,史克亮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水样和空气样,目的是考察采样区域内的水和空气有没有被污染。“去南极之前,我想象中那里应是一片冰天雪地,但到了才发现,实际情况跟我想象的有很大差距。在极地周围,有些区域也是蓝天碧水,可能是夏天的缘故,有时候遇到晴天,太阳光相当强,感觉比丹麦的冬天要舒服。”史克亮边介绍,边拿出当年科考时的照片。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冰山。在汪洋大海中,突然耸立起一座冰山,太奇妙了。冰山还没看够,海豹又出现了。看着它们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好像在向我们透露一个信号——它们才是那里的主人!”那是一段愉快的时光,虽然时不时有晕船的困扰,但“痛并快乐着”。
南极之旅,史克亮收获颇丰。
设施退役,并非终点
回到兰州大学后,复杂基体中关键放射性核素及其化学形态分析研究和放射性核素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和迁移行为研究是史克亮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近年,随着核设施退役成为热门话题,史克亮的研究中,又增加了一项内容——核设施退役中的放射分析技术研究。
史克亮说:“核设施的寿命,一般只有几十年。时间到了,就需要进行处理。处理不是说把乏燃料进行处理,而原来的设施就在那里放着不管。那样,很多年过去了,地球上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废旧核设施,严重影响环境安全。所以,核设施退役,是要把相关的设施拆除处理,最后变成一块能够再次使用的空间。”
对完成历史使命的核设施来说,退役是终点。但对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而言,又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的起点。在核设施退役研究中,史克亮的任务是建立不同基体中典型放射性核素的快速、准确分析方法,为核设施退役安全评价标准的制定贡献力量。
为了建立放射性核素的快速分析流程,史克亮将硒-79、锶-90、锝-99等重点核素纳入研究视野,开展了硒-79、锶-90、锝-99在环境土壤、沉积物、水体中的放化分析研究。史克亮介绍:“从这3个核素来看,硒和锝是长寿命裂变产物,因它们较长的半衰期及较高的迁移能力,在放射性核素的安全评价过程中备受关注。锶是重要的核裂变产物,半衰期为28年,裂变产高达5.9%,大量存在于辐照后的乏燃料中,也是核设施退役过程中普遍关注的放射性核素。”研究中,史克亮带领团队研究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在缩短预处理时间的同时,力求得到高的化学回收率。在目标放射性核素分离、纯化过程中,他们将传统分离手段和现代分离技术相结合,通过搭建自动分离系统,提高了分离效率,避免了大量有毒试剂的使用,减少了人员直接操作放射性的时间。同时,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测量时间短、分析检测限低等优点,建立了系列针对低水平环境样品及事故情况下放射性核素的快速、准确分析流程,部分已用于涉核企业的实际工艺分析中。
涉及核安全,史克亮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做好准备,“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国效力”。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