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一:
“草根专家”黄丙欣
提起发展、创新农业科技,有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代表的国家队,他们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对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在我市广大农村,也活跃着一大批热衷于农业科技的“民间队”,他们中不乏“草根专家”。这些“草根专家”不图名、不图利自掏腰包搞研究,并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绩,成为当地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领头人”。
泊头市王武庄镇东官道村农民黄丙欣,就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草根专家”,他在农业科研道路上跋涉二十几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偿所愿——他和他的科研团队研发出40多个大田作物新品种、8项高产栽培技术……
4月3日,记者与黄丙欣漫步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里,谈起了他的“科技兴农”梦。
故事一:被逼出来的种子公司
“不修边幅、衣着朴素、不善言谈。”这是记者见到黄丙欣时的第一印象。可一提起种植、科技创新,他的话就滔滔不绝,令人无法插言。“俺打小儿就喜欢‘捣鼓’东西,上学后就盼着多学点知识,好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因为家里条件不好,高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但俺觉着种地也得种出个名堂来。后来,俺自费到北京农业大学、石家庄农科院学习蔬菜栽培、育种技术。回来就在村边承包了20多亩地,为一家农场繁育蔬菜新品种……如今,俺不但有了自己的种子公司、科研实验基地,还研发了许多新品种、新技术。由俺发起的‘蔬宝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有几十家分社,吸纳了省内外8个地区16个县市68个乡镇500多个村的18600多农户,仅2011年利润就达五六十万元。”
趁着黄丙欣喝水的工夫,当地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小声地告诉记者:“别看他去年赚了五六十万元,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负翁’!”说起这件事,黄丙欣淡淡一笑说道:“俺天生是个喜欢‘捣鼓’的‘庄稼把式’,每年都得往里搭不少钱。虽然去年俺种的1600多亩玉米、小麦和蔬菜挣了不少钱,可为了搞研究,俺年底一算账还赔了20多万元。”
1995年,黄丙欣成立了泊头市蔬菜研究所,并承包了200亩耕地搞育种研究。蔬菜育种研究投资大,风险大,见效慢。几年下来,研究所负债十几万元,亲戚朋友都不敢借给他钱了。怎么办?斩断梦想吗?执著的黄丙欣没有退缩,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以商养研”。
1999年,黄丙欣成立了泊头市蔬宝种业公司,一边经销种子,赚钱还债,一边进行科学研究。黄丙欣善于动脑研究,他到处调研,把适合本地种植的蔬菜种子摸得透透的,他推荐的种子受到农民认可,种子公司越做越大,盈利逐年增加。种子公司卖种子赚钱,基地“赔钱”研究新品种。这个被“逼”出来的办法成为黄丙欣这些年搞育种研究的“得力助手”。
故事二:茄种卖世界
“记者同志,别看俺存折上没多少钱,但俺在科研成果方面却是‘富翁’!”黄丙欣一提起自己的科研成果,就情不自禁地向记者“炫耀”起来。“俺每年都拿出30多亩地搞种子的品种对比、试验研究,鉴别哪个品种最高产,最适合本地。到现在,俺们研究所培育成茄子品种32个,辣椒品种7个,‘蔬宝七号’茄种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在石家庄、山西等地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2005年,‘蔬宝七号’茄种成功进入美国市场,10克茄种就能卖32美元。新疆的经销商还把‘蔬宝七号’卖到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5国。当时,每袋茄种能换回一台小电视呢!”黄丙欣笑着说道。
2010年,考虑到北方一年只能种两季,为加快研究进度,黄丙欣在海南承包了220亩地搞研究。今年初,他又将新培育出的1个小麦品种、2个玉米品种,申报到省种子管理站进行测试。“根据俺的实验结果,这批种子的增产幅度都非常大。再加上俺研究出的超高产栽培技术,可使玉米单产提高250公斤至400公斤,小麦可提高100公斤以上。按时下价格计算,每亩每年可多收700余元!这对农业、对国家是个多大的贡献!看到这样的成果,赔多少钱俺都高兴!”黄丙欣颇为自豪地说道。
故事三:小麦亩产“破八”
“农民最希望的是什么?就是增产增收增效!”黄丙欣告诉记者,“老百姓的眼是雪亮的,不能让他们真正受益的东西是永远推不开的!这些年俺感到最欣慰的是,自己的科研成果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看着他们脸上感激的表情和手里沉甸甸的钞票,俺搞科研的干劲更足了!”
说到这里,黄丙欣给记者讲述起了他亲身经历的几件“趣事”。
“去年有次俺去种子公司,被吓了一跳。当时外面停了一大片面包车、三马子,屋里的吵闹声离老远都能听到,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呢!进去一问,是南皮县刘八里乡后七里村的村民‘就伴儿’来买麦种。俺仔细问了问才知道,2010年他们村的徐玉成在俺这儿选的麦种,俺不但帮他用自己研究的包衣液做了包衣,还教给了他俺研究的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去年麦收的时候,他家3.1亩地打了5050斤麦子,合一亩地1629斤。比他原来亩产800斤翻了一倍还多。他们村一下就‘炸窝’了,都去他家打听是怎么种出来的。知道是在俺这买的麦种,他们村的人们就都让徐玉成领着来买了。”
黄丙欣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好笑的事。有天一个30多岁的男子风风火火地赶到店里,一进门就埋怨起来:“你们这地方也太难找了!俺找了好几趟也没找着,连累得俺让俺娘骂了好几天,说俺连这么有名的地方都找不到!”
这些年,黄丙欣不但在育种方面成绩斐然,他还非常注重小麦、玉米、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蔬菜、小枣、鸭梨高产生产管理技术,果菜、农作物富硒生产技术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管理技术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其中,黄丙欣从纯中药中提取、合成的农药制剂可谓独树一帜。
梦想:全国玉米产量提高三成
十几年间,黄丙欣的科研团队从1个人发展到19个人,实验室由原来的几个简单设备扩展到现在的大中型试验仪器几十余台件,科普图书4000多册。对此,黄丙欣兴奋、欣慰并感激。“我能坚持到现在,多亏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出主意、跑项目、赠仪器、修道路、建培训室……市里各部门都给了俺极大地帮助。”
“国家支持俺搞科研,俺就更要加倍回报社会。”黄丙欣每年都坚持义务举办科普宣传、技术培训活动。仅去年,他的农业科学技术协会就举办大型农业科普宣传活动8次,直接培训农村技术骨干、种植大户1500余人。他还组织“农业科技培训团”,深入全市230个重点村,巡回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宣讲和实用技术培训,受益农民超过5万人次。同时,他还在泊头电视台《三农直通车》栏目常年进行农业新技术讲座,并发起了每年一次的“高产高效擂台赛”活动。
去年,在泊头科协组织的帮助下,黄丙欣依托先前成立的“科普惠农服务中心”,组建起了党支部。发展部分村支书和科技意识强、带富效果明显的党员担任乡村科普服务站站长,构建起下设12个乡级科普惠农服务站、82个村级服务站的科普服务网络,实现了“搭建科普平台,延伸服务触角,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发展层次,快速引领农民致富”的目标。
在当地采访时,记者也多次听到群众对他搞农业科技研究的不解之声:“要是光卖种子,包地种地,他早就发了,现在把钱都搭进去了不说,还累个臭死,这到底是图个啥呀?”
夕阳西下,记者结束采访之际提起了这种说法,他不以为然地哈哈一笑,说出了他深藏心底的一个宏大梦想——希望自己研究的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能在北方大田作物主产区大面积推广,争取全国玉米产量提高三成以上。
文章来源:《沧州日报》2012-04-09
媒体报道二:
农民育种家硕果累累——记河北省泊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丙欣
河北省泊头市农民黄丙欣,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农民育种家。2011年6月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颁发“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荣誉称号。9月28日,沧州市领导人为泊头市蔬宝种业举行“泊头市科普惠农服务中心”挂牌仪式。12月16日,黄丙欣荣获第四届“河北省科普事业贡献奖”。
坚持自学育成蔬菜新品种
黄丙欣生于1964年,自幼喜欢钻研农业技术,高中毕业后爱上了蔬菜育种,他读了很多科技书,还经常到北京、石家庄的科研院所求教作物栽培及育种技术。
1995年,黄丙欣成立了(民营)泊头市蔬菜研究所,并辟建200亩的育种基地。
蔬菜育种研究投资大,风险大,见效慢。几年下来,研究所负债十几万,科研工作难以为继。黄丙欣成立了一家蔬菜种子公司,一边经销种子,赚钱还债,一边进行科学研究。黄丙欣出身农村,熟悉农民,很清楚本地适合销售什么蔬菜种子,他推荐的蔬菜品种受到农民的欢迎,种子公司越做越大,盈利逐年增加。研究基地培育品种“赔钱”,种子公司卖种子赚钱。这个被“逼”出来的办法成为黄丙欣育种运行的特殊模式。他一年投入20多万元从事育种科研工作。
黄丙欣在农作物育种道路上跋涉二十几年终于成功了,他培育的蔬菜新品种进入市场。
现今黄丙欣已经有好几个头衔:泊头市蔬菜研究所所长、泊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泊头市蔬宝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泊头市蔬宝农业技术研究会会长、泊头市疏宝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科技兴农带头人、农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他培育的茄子品种销往美国
黄丙欣培育出的茄子品种受到市场欢迎。一个小小的纸质种子包装袋,上面印着一个乌黑油亮的茄子,上写蔬宝7号。黄丙欣介绍,这一袋种子在本地卖25元,在石家庄、北京卖35元,在山东寿光的经销商标价80元,是国产茄种售价最高的。
黄丙欣介绍,蔬宝7号是他培育出的黑圆茄品种中的佼佼者,肉质细嫩,果实膨大速度快,座果率高,抗疫病,耐贮运。这个品种长相漂亮、口感好,老百姓普遍认可。
2005年,蔬宝7号成功地进入美国市场,每袋(10 g)茄种售价32美元。尔后,新疆的经销商把蔬宝7号销往中亚5国。黄丙欣高兴地说:一袋茄种能换回一台小电视!
蔬宝7号给农民带来增产和收益。一般茄子品种亩产5 000 kg左右,蔬宝7号最高亩产达到1.5万kg。黄丙欣解释:“因为这个品种生产周期长,别的品种天一冷只长‘茄包子’;只要水肥跟得上,这个品种照样能长大茄子。”
黄丙欣相继培育出比“蔬宝7号”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20多个茄子新品种。省农业官员和专家参观后,都称他的研究成果达到省市级的农业科研水平。随着事业的发展,今天泊头市蔬菜研究所增加到20多人,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黄丙欣说:“现在除了培育蔬菜品种外,还进行大田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我们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为农民增产、增收出力!”
小麦玉米育种有新进展
进入新世纪,黄丙欣开展小麦玉米新品种培育,迄今已培育出20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玉米自交系、40个多个优良组合。谈起他培育的品种来如数家珍:2010年他亲手组配的1 000多个玉米组合,种在40亩材料地里。从玉米出苗到收获,他要带领助手仔细观察4遍。第一次是在幼苗期,把玉米组合全看过来,大约需要6~7 d,每个组合逐项记录,大约有一半组合被淘汰。第二次是在拔节后,观察更为仔细,再淘汰1/2。第三次是在抽雄穗期,要仔细观察植株长相、叶片分布、雄穗分枝、花粉数量等等,再淘汰1/2;第四次是在收获之前,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要反复观察、讨论、分析,穗型、品质、穗轴,大约只余下30~50多个认为比较好的组合,冬季到海南加代繁殖。
黄丙欣培育的两个玉米新组合正在参加河北省预试。暂定名为泊玉1号、泊玉2号,株型紧凑,果穗适中,适宜密植,最大特点是穗轴细,出籽率高。在蔬宝种业500多m2种子晒场摆满了黄丙欣培育的玉米组合;有白粒的、黄粒的,深粒型的、浅粒型的,有红轴的、白轴的。技术人员正在对品种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色、粒型、百粒重、秃尖的长短等进行鉴定。相信不久的将来,黄丙欣会把这些成果推向市场。
黄丙欣培育的小麦品种已经选出100多份材料,每份材料都进行了抗旱、抗寒、抗倒伏鉴定,已经育成了5个小麦品种,暂定名为泊麦1号、泊麦2号、泊麦3号、泊麦4号、泊麦5号,正在参加河北省区试。
成立泊头市疏宝种植专业合作社
2003年,黄丙欣领头成立泊头市蔬宝农研会;2008年,农研会发展成为泊头市疏宝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8 000多人。当年合作社社员均获得了丰收,仅是选用新品种和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每亩玉米增产150 kg,每亩小麦增产100 kg,每亩增收300~500元。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积极要求加入专业社。
黄丙欣介绍:如今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托管,管理着王武镇的2 000余亩耕地。合作社组建了农业服务队,每季度对服务队队员进行一次集中业务培训,更新知识,规范操作。已培训技术员10人,农机手、机械操作员10多人。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旋耕犁、秸秆还田机等大型机械20余台,对播种、浇水、病虫害防治、收割、运输等生产全过程进行托管服务。
黄丙欣说:“农业合作社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提高了种植效益,比一家一户种植,农作物每亩增产约250 kg,增收500元左右。”如今入社村民已由最初的119户,发展到现在的4 012户。农业合作社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解放了生产力,使一部分村民成为农业工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降低生产环节的风险,种植成本下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文章来源:《农业科技通讯》2012年第04期
媒体报道三:
魂系科研育良种 情注沃野惠农民
—记泊头市蔬宝农业技术研究会会长黄丙欣
他有自己的办公室,你却很难在那里找见他。他有诸多头衔和令人称慕的荣誉,可他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是一名农民。他时常忙碌的无暇正点吃饭,可每次听到农户的求教,就会随叫随到。他拿着自己培育的能够赚取美金的品种,当有试种者讨要时,就会无偿馈赠。他几乎整天都奔波在指导农户科技种田的路上,常年住在繁种基地,“长”在试验田间。他就是泊头市蔬宝农业技术研究会会长—黄丙欣。
难释情愫 潜心科研育良种
今年47岁的黄丙欣是泊头市王武庄镇东关道村的一名农民,从小就喜欢动脑子,搞科研。20多年前高中毕业后,由于受家庭条件限制,让他错失了继续上学深造的机会。那时,农民出身的他虽然未能实现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却更加坚定了自己靠科技改变生活的信念。他不但购买了大量农业科技书籍,还自费到北京农业大学、石家庄农科院等农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学习,请教蔬菜栽培、育种技术。技术学成后,从1990年他便在自己村旁承包了20多亩地,负责为一家农场繁育蔬菜新品种。后来随着培育出的新品种越来越多,生产量越来越大,他就吸纳部分农户陆续加入,逐渐发展成了占地200亩的蔬菜育种基地。1995年,他在农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联合相关技术人员成立了“泊头市蔬菜研究所”,开始尝试研究蔬菜育种,潜心搞起了蔬菜品种培育。
蔬菜育种研究工作风险高、投资大、周期长、收效慢,在我国多数地方都是由政府所属的农业科研部门承担。认定这条发展道路的黄丙欣经过几年的努力,尽管在科研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没有赚到一分钱,反而背上了10多万元的外债。此时,有的农户开始动摇转种其它作物,相互合作的技术人员也相继撤出,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很难再搞下去,蔬菜育种被迫搁浅。
面对出现的困难,一直钟情科研育种的黄丙欣并没有选择放弃。善于总结思考的他,又想到了“以种养种”的办法,借资成立了“泊头市蔬宝种业有限公司”,通过经销别人的种子赢利后,一边还债,一边继续自己的蔬菜新品种研发、培育。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多年的摸爬滚打,使他成了蔬菜种子行业中少见的行家。经他试验示范成功后引进推广的品种,以适应性强、优质、高产、高效等优势,再加之良好的配套技术服务,逐渐赢得了广大菜农的认可、欢迎,市场份额、经营规模越做越大。随即,他又引入了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种子经营,进一步拓展营销范围,先后买断了2个小麦品种的独家经营权,相继成为国内3个著名玉米品种的区域经销代理,公司业绩、经营效益逐年提升。这时,萦绕在黄丙欣心头的梦想又涌现出来,他断然决定将公司的经营交给助手打理,自己腾出更多的精力专注进行育种研究。同时,他还决定在公司的经营利润中抽调出部分资金作为品种研发经费,为育种基地“输血”,进一步尝试、探索“公司推广、营销养基地科研、试验,基地示范、生产促公司发展、壮大”的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运作模式。按照他的说法,虽然目前公司每年投入基地的经费要超过20万元,但将来基地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带动和助推促进作用及产生的社会效益,仅凭这些资金是无法估算和衡量的。
起初,黄丙欣的育种项目主要是茄科的茄子、辣椒等蔬菜品种。10多年来,基地坚持采用温室大棚和露地栽培相结合的育种方式,完全可以做到一年四季繁育种子,可有时为了尽快观察、考量某个品种的特性表现,他还要出资到海南岛试种或进行加代繁殖。他将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及其他渠道引进、收集的大量育种材料,组配成多个组合反复试验,进行科技攻关和新品种培育。他还通过航天育种中心,将5克茄种进行卫星搭载后种植,把育成的变异株再与本地的优良茄种进行杂交试验。经过多次的培育、筛选,最终研制出了“蔬宝7号”、 “蔬宝8号”、 “蔬宝11号”、 “蔬宝32号”等30多个系列优良茄子新品种。 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北京、天津、东北等地示范、推广,广受市场推崇和菜农欢迎。其中“蔬宝7号”经由寿光的农技人员和新疆的经销商分别推介、销售到了美国及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5国,在美国市场售价每克可达3.2美元。近几年,“蔬宝”系列茄种在国内外的年订货量已超过1000公斤,出口增幅达70%以上。基地在赢得利润的同时,也为相关农户创造了较高收益。《北京农业》、《河北农民报?致富金页》、《沧州日报?三农周刊》等报刊杂志和新华网河北频道、沧州频道及农民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先后对黄丙欣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奋力求索 矢志不移勤耕耘
为做大做强梦寐以求的事业,引领更多的农民科技致富,在蔬菜育种工作中小有成就的黄丙欣并没有满足现状,更未停歇科研、求索的步伐。他又把目光瞄向了市场更为广阔的大田育种和农技推广工作。2007年,他又从邻近的农户手中转包了部分耕地,进一步扩大了基地面积,重新购买添置了种子检测、加工设备,聘请了2名农业科技专家,招聘了3名来自农业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组建起20多人的科研攻关、农技推广服务团队,组织部分农户注册成立了“泊头市蔬菜技术研究会”。一边搞优质高产新品种研发、培育,一边进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由他率队培育的“蔬宝”系列茄种和“蔬宝8号”、“蔬宝9号”辣椒种,基本覆盖了我国北方所有的蔬菜主产区,其中茄种在我省石家庄、山西太原的部分地区市场占有率达50%~60%。自主培育出了2个玉米、3个小麦品种,其中“泊育1号”玉米杂交种已在省内报审,进入审定阶段,小麦品种也在准备申报审定中。2009年12月,“蔬宝”系列品种被省工商局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基地除了划定出40亩的蔬菜育种试验田外,还划定了200亩的大田作物品比、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每年,他都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栽培条件,首先将从国内外不同区域引进的玉米、小麦新品种,进行试种和对照品比,并筛选出最佳种植模式,实施“良种良方配套栽培”。然后编印成栽培技术要点明白纸,再推介给农民。基地示范推广的“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可使单产增加75公斤以上;“夏玉米早种晚收高产节水技术”可使单产增加100公斤以上;“茄子标准化超高产种植技术”可使亩收入增加1000元左右。多年来,基地从未因品种原因或技术失误给农户带来任何闪失。2008年,省农业厅的领导、专家到基地参观后称道:真没想到一个农民所干的事情正是市级农科院才能承担的工作,我省应该培养更多像黄丙欣这样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农民,才能把我们的农技推广事业推向更新、更远的高度。同年,因他在基地粮食生产和高产、高效新技术推广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荣誉称号。目前,育种上的成功和经营基地的收获都不是黄丙欣炫耀的理由,最让他自豪的是越来越多的农民都已成了自己科技种田的追随者、受益者。
不断创新 汗洒沃野惠农民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农民的观念意识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何整合各方资源,怎样利用现有载体和现代方式?更好地无间隙服务农民又成了黄丙欣的新打算。2009年,在当地科协的指导下,他将“泊头市蔬菜技术研究会”更名为“泊头市蔬宝农业技术研究会”,并进行了重新注册登记。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和吸纳农民土地入股的方式,将分散的耕地集中到一起,基地面积迅速扩大到近2000亩。研究会通过与会员签订良种回收合同、合作生产订单的方式,组织会员进行标准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在繁种过程中,研究会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经营模式,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指导服务。研究会还专门配备了2辆技术服务车,对会员和实施研究会栽培技术的农户巡回技术指导,并负责及时传递营销信息或预约回购产品。2010年,协会的签单会员超过1500户,合同订单种植面积达6210亩,入会农户亩收入比原来增加近400元。
研究会还常年与泊头电视台《三农直通车》栏目联合开办“农业技术讲座”和“农情信息情报站”节目。黄丙欣作为主讲人之一,常以这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向农民传播科学种田知识和科技致富信息。随着各种信息渠道的传播,黄丙欣的名气越来越大,“蔬宝”品牌越叫越响,“泊头市蔬宝农业技术研究会”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在日益增强。经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底,研究会会员已遍布省内外3个设区市的223个村,注册登记数量超过了1万户。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广大农民科技致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以同步提升。黄丙欣的作为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赞誉、表扬,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欢迎。
2008~2010年,“蔬宝基地”连续3次被泊头市科协评为“先进科普示范基地”,黄丙欣本人先后被泊头市委、泊头市人民政府联合授予“ 科技兴农带头人”、“农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农村科技致富标兵”、“创优成果奖”等荣誉称号,2011年又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个人。
如今,黄丙欣用心血育成的良种已开花结果,他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满足成功、自我陶醉,绝对不是这个严谨朴实、勤奋进取、追求创新的农村汉子的性格。他的内心已在思虑更深的课题,谋划更高的目标,描绘更新的蓝图。目前他已着手筹资,规划用3年的时间,新建晒场1000平米,扩建仓库、加工车间1200平米,配置检测、化验室200平米,铺设节水管道300米,进一步完善基地服务配套设施,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发挥研究会的载体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坚持将个人热爱的育种工作充分融入到引领农民科技致富的事业之中,在科技创新、科技兴农的道路上,拼搏奉献,成就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普网》2011年07月28日
媒体报道四:
自学成才的育种专家 黄丙欣
他的茄种卖到了美国和中亚五国;尽管每年都要“赔”20多万元,但他仍然坚持建起了自己的农业科研基地;河北省农业厅专家领导来基地参观后称,他做的是市级农科院才做得了的事。黄丙欣是何许人?他的名字前头有好几个头衔:河北省泊头市蔬菜研究所所长、泊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泊头市蔬宝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泊头市蔬宝农研会会长、泊头市高效农业合作社理事长、科技兴农带头人、农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十多亩麦田种着上百个品种12月3日,在位于河北省泊头市王武镇的泊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麦田里,记者首先见识了黄丙欣的育种麦田:穗行圃、株行圃、一畦一种、一方一种、对比示范田、直补良种实验田、新品种培育田……黄丙欣一边指着麦田一边介绍各畦麦苗的不同,十多亩的麦地,品种竟然有上百个!几乎让人看晕了。黄丙欣领我们来到种子晒场,500多米2的晒场上摆满了300多个玉米品种,颜色有白粒的、黄粒的、深粒型的、浅粒型的,形状有红轴的、白轴的,农科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玉米品种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色、粒型、百粒重、秃尖的长短等进行逐个鉴定。这只是泊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一角,整个研究所除有2.7公顷实验田、基地,另外还有1……
资料更新中……
文章来源:《北京农业》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