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规划专家郭红雨:发掘城市的“色彩”特质
“济南作为一座普通的北方城市,城市个性并不算突出,整体色彩规划特色也不鲜明。”2月19日下午,在济南市规划局举办的学术讲座上,来自广州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色彩规划专家郭红雨教授,对济南市的城市色彩规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济南作为一座普通的北方城市,城市个性并不算突出,整体色彩规划特色也不鲜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完全可以通过色彩规划,发掘出属于自己的城市特质。”2月19日下午,在济南市规划局举办的学术讲座上,来自广州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色彩规划专家郭红雨教授,对济南市的城市色彩规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色彩,城市的特殊“语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规划已不陌生,但要说起色彩专项规划,不少人却知之甚少。
“城市色彩是指在白昼光下城市或城市某个片断范围内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总和,是城市实体要素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来的相对综合的、整体的色彩面貌。”身为中国流行色协会建筑与环境色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的郭红雨,对城市色彩规划情有独钟,在城市色彩规划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方面提出了不少新见解、新方法。郭红雨说,“城市色彩是城市景观中一类特殊的元素,是城市中最突出、最抢眼的景观元素,更是城市文化的符号化表现。”
城市色彩元素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类型与构成。比如,按照城市色彩载体的属性分类,就可以分为自然景观色彩、人文景观色彩、人工景观色彩。其中,人工景观色彩是城市中的建筑物、广场路面、构筑物、交通设施、广告、流动的交通工具色彩等,又分为固定色彩景观元素和流动色彩景观元素、永久色彩景观元素和临时色彩景观元素。
“所以说,城市色彩具有鲜明的表述作用,具有强烈的记忆价值,可以清晰地表达隐含的城市精神,展现城市历史文化的脉络,强化城市历史街区的特质,还可以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和标识。”郭红雨教授进一步阐释说,“在城市的舞台上,通过梳理城市色彩脉络,探索属于自己城市的色彩体系,以色彩为语言阐释广义的城市文化价值、彰显城市精神,以具体的色彩形象诠释抽象的城市理想,通过城市色彩特征表达城市个性,营造具有标志意义的城市色彩环境,是城市色彩的终极追求,也是色彩承载文化的重要途径。”
“色彩趋同”与“色彩滥用”
“中国广袤的自然地理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蕴含了丰富的色彩特质。但是,这些色彩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尚未被积极发掘,色彩资源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价值被严重忽视。”郭红雨说,“在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突出的存在着色彩趋同和色彩滥用的现象。”
郭教授介绍说,自新建筑时代开始,素混凝土、玻璃等材料本色成为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特别是极简主义的核心,并具有统治地位。色彩及其潜在特质的重要性退到次要位置,仅仅作为装饰元素。色彩浓重物体在打造庄重、彰显智慧的空间氛围时远不及色彩淡雅的装饰。同时建筑色彩在现代建筑上的不当使用导致了人们的恐色症。到20世纪80年代,覆层材料、彩色镀膜玻璃等材料盛行,但是由于其缺乏持久性和耐光性,使人们对色彩的使用失望,建筑与色彩逐渐脱节。
记者了解到,济南在城市色彩规划方面着手并不算太晚。2011年3月,济南市委托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等编制的《济南市中心城色彩规划研究》开始向社会公示,规划按照“彰显泉城特色,传承历史文脉,融合现代文明,塑造山水相融、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魅力泉城”的指导思想,通过系统的色彩分析研究,细致地梳理城市色彩脉络,逐步推演出城市色彩主旋律,为济南提供了色彩形象塑造的依据,并在城市色彩主旋律的基础上提出既有整体性又具有分区差异性的分区推荐色谱,以及相应的色彩控制要点,以便为城市色彩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奥体片区:“棕土暖阳,清朗云天”
“站在龙奥大厦上分别眺望东西南北,总体上,建筑形态相对单调,城市色彩相对乏味、沉闷。比如向北看奥体中心,建筑大都是金属灰,玻璃幕墙和球形穹顶的使用造成二次反射使整个奥体中心片区呈现出一种蓝雾状,颜色暗沉。”
此次专程来济南承担济南奥体中心片区色彩规划课题研究的郭红雨教授,首先通过对济南奥体中心片区的自然色彩(奥体中心片区自然风光照片)、人工色彩(奥体中心片区建筑照片)的现场调研,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色彩明度、纯度的比色分析,特别是针对光环境特点的色彩明度选择,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代表性色彩的提取,确定建筑色彩的色相范围以及明度纯度阈值,采用融合、分离、剔除、衍生的方式,制定属于奥体中心片区的推荐色谱。
“济南市奥体中心片区推荐色彩总谱主要由温暖厚重的低彩度红褐色系、阳光感丰富的黄与黄红色系、在光能量并不充分的环境中易于引人瞩目的低彩度青绿灰色系,浓淡晕染的墨彩系构成主辅色谱,与主辅色形成对比和点染关系的色彩构成活跃的点缀色谱。该色谱的总体色彩特征:棕土暖阳,清朗云天。”郭红雨建议说。
在色彩总谱的基础上,郭红雨教授综合奥体中心功能定位、建筑现状、发展愿景等因素,对色谱总谱进行综合凝练得出奥体中心片区的色彩总体形象,即:“明亮阳光色、温暖棕土系、典雅青绿灰、浓淡黛色系。”
据了解,济南市此次色彩规划将奥体中心片区划分为奥体中心行政片区、玉顶山商务片区、中海居住片区以及南部居住片区等四个片区,并根据四个片区内的建筑功能、建筑体量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对四个片区的色彩规划制订了详细的色彩导则。
“在全球趋同的时代背景下,济南完全可以通过色彩规划,寻找属于自己的城市特质,表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文化底蕴,彰显城市精神,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多元和谐的美丽泉城。济南应对自己的城市充满信心。”郭红雨总结说。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2013年02月20日
媒体报道二:
把脉城市规划 揭秘色彩奥妙——访著名城市色彩专家郭红雨
在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之后,人民物质精神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时候,奔波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的人们开始关注起来城市的色彩。那么何为城市的主色调?色彩对城市的发展规划有什么关系?一个城市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走过30周年,对于眼界越来越宽、思想越来越活的国人来讲,如何来推行城市色彩规划,怎样让大家更直观的认识这门科学,这也是摆在色彩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郭红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在城市色彩规划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本刊对她进行了专访,为我们详解城市色彩规划的话题。
记者:中国的悠久历史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色彩的影响有哪些?
郭红雨:与国外的很多城市相比,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存在一定的色彩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色彩表现贫乏、色彩现状趋同。 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历史文化中,缺乏色彩这一项内容,缺少对色彩的关注。我们从很多精美的中国古代建筑中都可以看到,它们是有富丽堂皇的色彩表现,华丽精美的色彩关系,而且色彩运用得相当漂亮、精彩。从这点可以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对色彩也是有着比较强烈的喜好,对建筑色彩也有很好的使用手法。但是,我们从中也会发现,和中国古代讲究礼制的筑城制度一样,色彩被当作一种明贵贱、辨等级的象征,一种身份的体现来使用。皇家宫殿用金色、黄色和一些红色调,官家可以用红色,到平民百姓就只有灰色、黑色这些颜色了。久而久之,对建筑色彩的使用就没有了强烈表达的愿望,大部分民居类的建筑,都没有什么色彩表现,这是一个历史的由来。
这样一种中国古代的封建礼制文化,把色彩作为一个区分等级的标志,在制度形态上,是抑制了城市色彩的发展;在物质层面的形态上,也束缚了大家对色彩的应用,减少了色彩应用的活动,当然就阻碍了建筑色彩的发展。这些消极的因素,制约了人们用色彩去装点城市环境的实践,使得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实践缺少表现的土壤。历史延续下来,我们会看到,即使是在现代中国,在城市规划领域对色彩的关注,也是长期缺位。
另外一方面,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方面的问题。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哲学思想里,关于美学的哲学思考和表述,也有很多。但这种表述大多都是感性的、经验式的,比理性的分析更加零散,缺少系统性。这也是东方哲学习惯的思维方式,因为我们习惯把艺术生活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对色彩美学的思考,影响了美学思想体系的建立。所以长期以来,大家把色彩的东西只当作一个审美感觉,忽视了它的科学性,也忽视了对城市色彩科学的系统研究。这种文化上的原因,使得在东方的文化体系中,习惯于把色彩放在一种感性的状态下,用一种体会、感悟的心情去领会色彩,而不是定量定性地去剖析它、解读它,因而色彩始终被置于一种重感觉、轻研究,重定性、轻定量,重描述、缺解析的尴尬境地。
记者:请您着重谈一下在对广州、苏州和厦门三市进行色彩规划过程中的一些成果和感受?
郭红雨:对每一个城市,我们采取的都是一种敬重的态度,尊重的心情,以严谨的手段去解读城市的色彩。需要考察的内容包括:城市文化内涵、物质形态载体,以及城市自然环境等。这在不同城市会有许多具体的差异。广州、苏州、厦门三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对城市色彩的影响不同,这就需要在色彩规划上利用城市自身的特点来展示其独有的色彩风格。
对苏州来说,一定是去表现中国的传统水乡,江南的吴文化、姑苏文化,表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蕴,所以我们对苏州城市色彩推荐色谱的阐述就是,“浓墨淡彩,写意江南”,表现抒情、精致、温婉的江南水乡意境。
没去过厦门的人,认为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城市。有个项目组的成员描述厦门“是一个把海的颜色放到城市里的地方”,实际上我们去厦门调研才发现,它处于闽南的红砖文化区,传统闽南建筑中那种红砖红瓦,在蓝天碧海下呈现出骄人的颜色。这是厦门当地的地理背景、建筑的本土文化。我们在做色彩规划的时候,也希望把浪漫抒情的、滨海休闲的厦门和具有强烈的闽南传统红砖文化区的厦门,融合在一起。所以对厦门最终的推荐色谱的描述是:“大色淡渲,彩墨画意”。我们强调,这种有着一定的本土审美意识的,又有着海疆文化背景的色彩,在现代城市里也要表现,但是要用一种比较巧妙的手段表现出来,所以说“大色淡渲”,希望在城市中,尤其是高层建筑的这片新城区,是以一种淡雅的色调出现的。“彩墨画意”,跟江南水乡的水墨画不同,彩墨画是闽南地区有代表性的地方画派,所以它本身也有一种对色彩的偏好。
而广州是一个临海的、靠近北回归线的城市,日照时间非常长。广州城内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清代或者清代以前的岭南传统建筑,更多的是殖民地时期风格的西洋式建筑,或者是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这类建筑的色彩,多是用涂料呈现出一种粉彩画的效果。所以我们对广州的这套色谱的描述是“阳光明媚的粉彩画”,这套颜色光感非常强,是能感受到广州的阳光明媚和四季花城的色彩图景。
此外,不同城市对色彩规划的认识不一样,对城市色彩规划应起的作用的期盼都是不同的。就这三个城市来说,也有很强烈的差别。
苏州这个城市,它和杭州一起分享了中国人间天堂的这个美誉,同时也是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水乡,在中国有它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和特有的城市风貌下,对色彩要求,就是怎样通过色彩规划去强化这些特质。所以苏州的色彩规划在于把那些可能会消失的、正在消失的吴文化、姑苏文化、以及江南水乡文化等特点通过色彩的表现放大,重新表达出来。它更多的是把色彩规划和文化的关联放到一个层面上来看待。可以说对于苏州是一种目标导向的城市色彩规划,是为了建立一种文化上的标志性来做的色彩规划。
厦门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因为厦门的城市色彩问题是比较严峻的,无论是城市的管理者还是市民,都对城市的建筑色彩、广告色彩,提出了很多的批评。当你看到厦门城市色彩后,就会知道,为什么厦门的市民和城市管理者,对这个问题会有那么多不满。为了改变厦门城市色彩现状,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到城市的管理者,都在积极寻求对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受邀接受厦门的城市色彩规划工作。所以厦门色彩规划是一种问题导向性,是为了解决已经非常混乱的色彩现状而作的色彩规划。
而广州,色彩问题就在一个“乱”字。我们从开始到结题的整个过程中都体会到了广州色彩规划的特殊性,应该是一种方法导向型。因为在广州的色彩规划中,比实际调研、问题研究更多的是与公众交流的工作。怎样把色彩的规划放在公众参与中进行,怎样和公众交流,怎么让它逐步被公众理解,如何去实施。
所以我认为,广州的色彩规划,是一个很在乎手段,很在乎工作方式的规划过程。当时广东省把所有的城市规划都建立在市民参与的基础上,这就是“阳光规划”,广州是“阳光规划”下第一个做色彩规划的城市,所以也把它叫做广东省城市规划的色彩阳光。
一个是目标导向,一个是问题导向,还有一个是方法导向,这是我从这三个城市色彩规划中,感觉到最明显的差异。
记者:作为一个普通市民,如何来认识城市色彩规划的重要意义?
郭红雨:首先说色彩规划重要性。色彩本身就有这样一个特性,叫做第一视觉特性,它总是能够第一时间地抓住我们的视觉焦点。放到城市这个环境来说,色彩也可以叫做城市的第一道风景线。色彩能够以突出的视觉特性彰显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本土风情,对城市来说,色彩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其次是色彩规划的迫切性。现在的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速度,往往在5到10年就形成一个新城区。所以如果我们不去控制色彩、有效协调色彩,以后留下的就可能会是一些很难改变的色彩垃圾,而且数量惊人,所以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把握好色彩,有效地去控制色彩。
结语:在国外,色彩规划多数作为一个专项规划出现,起到引导和控制建筑色彩的作用。日本是实施色彩规划最多的国家,早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制订实行。色彩规划在全球各大城市都有出现,对城市管理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尤其是在引导城市建设方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是为专家和很多公众所认可的。中国在城市色彩规划领域起步较晚,但在探索和实践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色彩工作者,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这是一个美丽的事业,为创造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也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文章来源:《色彩中国》200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