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丁福臣,男, 1964出生,教授。曾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院长,现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科学技术处处长,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化学会会员,北京石油学会理事。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学术带头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北京化工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
学习及工作经历:
1.1989 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北京)应用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2.1997 年在加拿大能源部研究院研修,高级访问学者。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丁教授主要从事石油化学与加工领域重质油化学、清洁燃料技术、催化与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1.矿物油的回收利用情况及其环境影响与对策研究,国家环保总局, 2003.6-2004.6;
2.沥青质化学氧化降解及解除其对油藏伤害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0472061), 2005.1-2007.12;
3.离子液体氧化脱除轻质油品中的硫化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2052010 ), 2005.1-2006.12;
4.聚乙烯类废塑料裂解制聚乙烯蜡 北京市委组织部 丁福臣教授;
5.润滑油精制装置中糠醛氧化的综合防止 燕化公司炼油事业部 丁福臣教授;
6.化学工艺学科优秀人才资助 北京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丁福臣教授;
7.射孔压裂控砂装置(I64-2008-00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营口市石光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史慧生 丁福臣 杨京伟 袁新 李雅萍 张万忠。
发明专利:
1 层叠式自热微制氢反应器 赵杰; 吕涛; 丁福臣; 徐新; 蒋力培; 朱家雷; 李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09-03-11;
2 燃料电池便携式微型氢源装置 赵杰; 吕涛; 、丁福臣、; 徐新; 蒋力培; 朱家雷; 李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09-03-11。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制氢储氢技术 作者:丁福臣 易玉峰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发表论文:
1 分散型催化剂催化重油胶质的水热裂解反应 易玉峰; 李术元; 丁福臣; 申锴; 李桃; 石油化工 2009-10-15
2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坚持特色 科学发展 走自主创新之路 左丽; 丁福臣; 何伟;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02-15
3 水热反应对辽河稠油组分及其性质的影响 曹丹丹; 易玉峰; 丁福臣;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9-02-20
4 MCM-22/MCM-41复合分子筛改质FCC汽油研究 陈云建; 冀德坤; 丁福臣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9-03-15
5 关于加强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何伟; 丁福臣; 左丽;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9-10-15
6 高碘酸氧化法测定甘油含量影响因素研究 侯丽伟; 易玉峰; 丁福臣; 粮食与油脂 2010-01-10
7 溶解度参数原理在厨房重垢洗涤剂配方中的应用 易玉峰; 迟姚玲; 冀德坤; 丁福臣;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0-02-25
8 废聚乙烯塑料制氧化聚乙烯蜡的研究 王莹; 易玉峰; 丁福臣; 汪树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6-06-30
9 膦配体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应用 梁利锴; 高俊斌; 易玉峰; 丁福臣;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7-06-15
10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及其产物利用的研究进展 丁福臣; 迟姚玲; 易玉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7-06-15
11 [BMIm]SbF_6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脱硫性能研究 王翠霞; 高俊斌; 丁福臣; 靳广洲; 赵如松; 龚良发;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7-12-15
12 废PE塑料溶剂法制氧化聚乙烯蜡 易玉峰; 迟姚玲; 丁福臣;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8-11-27
13 褐煤灰及改性褐煤灰吸附水中镍离子 迟姚玲; 丁福臣; 冀德坤; 易玉峰; 李术元; 王虹;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8-06-25
14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迟姚玲; 丁福臣; 易玉峰; 冀德坤; 王虹;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8-06-15
15 超临界法制备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 葛明兰; 易玉峰; 丁福臣; 王利生; 化学试剂 2008-08- 15
16 石油粘度关联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易玉峰; 李术元; 丁福臣; 当代化工 2008-10- 28
17 FCC汽油烯烃的生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蔡目荣; 丁福臣; 李术元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3-04-25
18 (CH_3C_5H_4)_3Ln?THF(Ln=Sm,Ho,Tb,Yb)与环戊二烯生成(C_5H_5)_3Ln?THF的新反应 刘太奇; 丁福臣; 林永华; 于建香; 师奇松; 沈琪 有机化学 2003-09-25
19 轻质烷烃异构化进展述评 易玉峰; 丁福臣; 李术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3-03-30
20 复合抗氧剂对糠醛精制润滑油质量影响的研究 李翠清; 丁福臣; 白晓松; 何勇; 戴恩平; 潘娟芳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3-12- 30
21 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易玉峰; 丁福臣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5-06-30
22 催化重整反应动力学集总模型综述 李秀萍; 易玉峰; 丁福臣;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5-12-30
23 甲苯-正庚烷-(环丁砜+四甘醇)体系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靳广洲; 高俊斌; 丁福臣 石油化工 2003-11-20
24 配合物{[(C_9H_7)_3Yb]_2Cl}[Na?6THF](I)的合成及其还原生成 (C_9H_7)_2Yb?2THF(II)的研究、配合物I和II的晶体结构 刘太奇; 沈琪; 丁福臣; 林永华; 陈文启 有机化学 2004-03-25
25 非贵金属/沸石型正戊烷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 Ⅰ. 制备方法及催化剂组成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易玉峰; 靳广州; 胡颖; 丁福臣; 李术元 石油化工 2004-03-20
26 非贵金属/沸石型正戊烷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Ⅱ.反应工艺条件对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易玉峰; 靳广州; 胡颖; 丁福臣; 李术元 石油化工 2004-04-20
27 甲苯-正庚烷-(环丁砜+NMP)液-液平衡数据的关联 靳广洲; 高俊斌; 丁福臣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4-06-25
28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研究进展 刘多强; 丁福臣; 李术元; 易玉峰 化工时刊 2004-10-25
29 甲苯-正庚烷-(四甘醇+三甘醇)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靳广洲; 高俊斌; 丁福臣 化学工程 2004-12-25
30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 易玉峰; 王莹; 丁福臣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4-12-30
31 操作参数对FCC汽油烯烃度的影响 蔡目荣; 丁福臣 ; 易玉峰; 靳广洲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4-10-25
32 十七集总催化重整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Ⅰ)——模型的建立 丁福臣; 周志军; 杨桂忠; 靳广洲; 郑灌生; 盖增旗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2-03-25
33 十七集总催化重整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Ⅱ)——工业装置模拟 丁福臣; 周志军; 杨桂忠; 高强; 靳广洲; 郑灌生; 盖增旗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2-06-25
34 胺类化合物对糠醛氧化安定性影响 李翠清; 刘嘉敏; 丁福臣; 徐秀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2-09-25
35 催化重整集总反应动力学模拟 丁福臣; 王文杰; 唐瑞昆; 郑灌生; 盖增旗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00-04-25
36 催化裂化五集总动力学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丁福臣; 周志军; 李兴; 王中文; 郑胜华 炼油设计 2001-04-25
37 十三集总催化重整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丁福臣; 周志军; 高强; 唐瑞昆; 郑灌生; 盖增旗 炼油设计 2001-08-25
38 生产低烯烃汽油的技术对策 蔡目荣; 丁福臣; 李术元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1-10-25
39 石油沥青质胶态粒子宏观结构尺寸的研究 丁福臣; 王宇航; 靳广洲; 何广湘; 高俊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1-04-25
40 石油沥青质胶体分散特性的研究 丁福臣; 魏洁; 王宇航; 何广湘; 靳广洲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1-07-25
41 燕化炼油厂三蒸馏装置减压塔的标定分析 丁福臣; 高劲松; 任绍梅; 朱印全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1994-12-15
42 镇海炼油厂RFCC装置第一再生器的冷模实验研究 丁福臣; 陈丙瑜; 夏麟培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1994-06-15
43 加工新疆稠油蒸馏装置的腐蚀与防护 丁福臣; 方克兴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1995-03-15
44 萃取—絮凝法再生废润滑油的研究 丁福臣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1995-09-15
45 电位滴定法测定乙醇—对甲酚混合介质中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 靳广洲; 丁福臣; 刘壮; 焦玉海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1996-03-15
46 甲苯-正庚烷-四甘醇三元体系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高俊斌; 丁福臣; 靳广洲; 郁浩然 石油化工 1997-11-20
47 气相色谱法测定四甘醇样品甲苯和正庚烷含量 靳广洲; 高俊斌; 丁福臣 ; 郁浩然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1997-06-25
48 甲苯-正庚烷-四甘醇三元体系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高俊斌; 丁福臣; 靳广洲; 郁浩然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1997-03-15
49 正庚烷-甲苯-三甘醇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靳广洲; 高俊斌; 丁福臣; 郁浩然 石油化工 1998-10-20
50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甲苯-正庚烷-DML三元体系 高俊斌; 何广湘; 靳广洲; 丁福臣; 郁浩然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1998-09-25
51 正庚烷-甲苯-三甘醇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靳广洲; 高俊斌; 丁福臣; 郁浩然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1998-03-15
52 催化重整反应器的动力学模拟 王文杰; 丁福臣; 唐瑞昆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1998-09-15
53 煤压力热解的差热法研究 丁福臣; 王剑秋; 钱家麟 燃料化学学报 1991-07-02
54 油页岩压力热解的研究 丁福臣; 王剑秋; 阮竹; 钱家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1-10-01
55 压力下生油岩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丁福臣; 王剑秋; 钱家麟; 石油学报 1991-10-01
荣誉奖励:
1. 射孔压裂控砂装置(I64-2008-001)该项目荣获2007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三等奖;
2.“北京六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开发研究”、“清水镇旅游规划与休闲产业发展”项目获得2005年彩虹工程优秀成果奖。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丁福臣 教授。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化学会会员,北京石油学会理事。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学术带头人。
多少年曲折坎坷,多少年风雨兼程,丁福臣在石油化学工程领域中兢兢业业地奋斗着,科学研究带给他的不仅仅是那些光彩夺目的成就荣誉,更多的是一种深入灵魂的满足与幸福。
生活就像条河,跨不过去是困惑,趟过去一定海阔天空。“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雨天,周末我一个人留在学校,突然有种想回家的冲动。我使劲看书、做运动,但到了下午4点多种,终于控制不住地拿起书包跑了出去。因为不知道回家的便道,他迷失的方向,走着走着,面前出现一条河,两边很远的地方各有一座桥,走哪边都得花不少时间,我想都不想就下河趟了过去……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多危险啊,可我都没想到这些。我就是这个性格,要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功,不管前面有什么阻碍。” 回首往事,丁福臣淡然却坚定地诉说着。
也许每个奋发上进的农村孩子都走过这样一条路:一头连着贫瘠的家乡,一头通向新生活的起点——考上大学,出人头地,报答辛苦供自己上学的父母。小时候,丁福臣家里条件比较差,那时他的心中就好像有那条河,只要勇敢地趟过去,前面的一切都顺利起来。大学中他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并顺理成章地被保送研究生。此后在北京工作,结婚,生子……一切很平静地运行着。但丁福臣不是一个满足于安稳现状的人,他认为应该干出点事情来。
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细节是折射世界的一粒沙。做任何事情,总是想清楚再做,严谨条理;做的时候激情投入,一干到底,力求完美;等做完了,便尽情放松。这就是家人、同事眼中的丁福臣。丁福臣承认,只要一到跟工作有关的事情,那个完美主义倾向就冒出来了。他似乎变成了当年那个跳下河的孩子,只要想干成一件事情,就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也得做好。如今,他做起了老师:“我的学生都有点怕我。交论文时,我经常把他们叫到身边,看着我一字一句检查,连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结果他们都熬不住了。”
有人说丁福臣是“工作狂”,对此,他可不服气。“从当学生开始,我从来没有干过那些在路灯下读书,在被窝里打手电读书的事情,也很少看什么课外练习之类。上课时好好听,书在手里越看越‘薄’,里面的重点全在我脑子里。这样下来,有几门出名难学的课程,我居然拿了100分。”这可是他最得意的事情之一呢。但他也不能不承认,现在的工作太忙了,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八点准时上班,晚上一两点睡觉,几乎只能住在单位宿舍,没有时间回家。
而正是这样坚持不懈地努力,让丁福臣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他深入研究了汽油馏分催化重整的反应机理,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模型的十三集总、十七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工业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开发了工业装置模拟软件,丰富了催化重整反应动力学理论。对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和过程模拟,他采用四集总、五集总、六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分别描述了馏分油、残渣油的催化裂化过程,取得了可靠的模型参数,能对重质油催化裂化过程进行较详细的定量描述和预测计算。
他还重点研究了不同来源重质油的催化裂化性能及其化学组成的关系、重油裂化催化剂的评选、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开发等,发现了重质油原料组成对产品组成和分布的影响规律。对催化裂化汽油二次反应转化烯烃进行了微型反应和中型装置实验研究,深入理解了重质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烯烃的生成和转化机理,实现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约10%的结果。同时,他的课题组采用络合萃取法精制催化裂化柴油,脱除其中的氮化物和硫化物,提高其抗色变和胶质沉淀物生成的能力。此外,他还开发了“废旧润滑油萃取——絮凝法再生技术”,实现了小规模产业化……
在研究之路上,丁福臣不时回头思考,用饱满而开阔的文字记载着智慧之光。他常会在脑子里反复构思一些文字,等到成熟时便一气呵成。有一年,他三天两夜没有睡觉,一口气写出了四篇学术论文。而提起这件“罪状”,他也只好乖乖接受“工作狂”之名。迄今为止,他在国内外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对事业的执著是一种由平凡劳作酿造的朴素崇高,对生活的热爱是一段寓真于美的动人风景。工作之余,丁福臣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看他电脑里的照片,很少正襟危坐,几乎每张照片里他都和大家乐成一团。而他每年假期的“保留节目”也必是和家人一起四处游览,感受大自然。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多年来,从未停下脚步的丁福臣精神抖擞地奋战在石油化学工程领域,用智慧、意志与人格谱写着生命之歌。
(出处:《科学中国人》2006年第一期)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