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90万亩;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抗白叶枯病、光温敏核不育系3418S和抗白叶枯病的BT型不育系。同时,还实现了Xa21(抗白叶枯)和Pi9(抗稻瘟病)基因的双聚合,得到同时具有Xa21和Pi9基因的纯合株系。
云南农业大学通过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在国际上首创利用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方法,获得重大的突破,并受到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的高度评价。
在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筛选得到2份高抗赤霉病材料、研制出一个抗赤性超过苏麦3号的新抗源。育成了70多个优质、高产、抗赤